2019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V).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4793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生物11月月考试题 (IV)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 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荣获xx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D.P和S分别是“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 某50肽中有2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A.肽键数目减少4个 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C.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3.下图甲是人体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有活性的人体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B.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a、b、C依次是O、C、H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 化合物是蛋白质4. 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核酸 多肽 淀粉A.B.C.D.5.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6.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 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 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7.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 )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 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改变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将DNA与蛋白质分离 将RNA与蛋白质分离 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 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B.C.D.8.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依赖细胞的直接接触C.只有细胞产生的废物才能排到细胞外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9.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B.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核酸C.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差别10.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还原糖碘液红色脂肪苏丹橘黄色淀粉斐林试剂蓝色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11.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06,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06C3CO2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12. 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为反应过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图中a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c中B.图中表示水分的吸收,表示水的光解C.将b物质用18O标记,最终在(C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18OD.在g物质供应充足时,突然停止光照,C3的含量将迅速下降13. 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14. 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B.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都将逐渐下降C.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D.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的能力较乙低15. 如图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的方式及产物,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B.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时是否产生CO2D.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16. 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 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S期C.抑素抑制DNA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D.M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可能不利于G1期细胞核中的DNA表达17. 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关系。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鲜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18. 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得生物体内各细胞间保持了功能的协调。下列有关细胞间信息交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可以不需要受体的参与,也不一定需要信号分子参与B.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氧气到达组织细胞,也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D.各细胞功能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还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19.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通过的物B.生物膜对、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离子以易化(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20. 下列关于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图1中,两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是净光合速率为0时的温度B.图2中, 点对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的量等于细胞呼吸产生的量C.图3中、两点为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点D.若呼吸作用的原料全部为葡萄糖,则图1中30时10 需消耗葡萄糖1521. 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22. 玉米的某突变型和野生型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显性基因B和隐性基因b控制,但是携带基因B的个体外显率为75%(即杂合子中只有75%表现为突变型)。现将某一玉米植株自交,F1中突变型:野生型=5: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F1比例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亲本表现型为突变型C.F1野生型个体都是纯合子 D.F1自由交配获得的F2突变型和野生型的比例也是5:323. 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对灰色基因显性,短尾基因对长尾基因为显性,且基因或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A.9:3:3:1B.4:2:2:1C.3:3:1:1D.1:1:1:124.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由杂交试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25. 豌豆黄色()对绿色()、圆粒()对皱粒()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绿色圆粒()豌豆,开花后自花传粉得到;再次自花传粉得到。可以预测, 中纯合的绿色圆粒豌豆的比例是A.2/3B.1/4C.1/2D.3/826. 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 黑色、乳白色、银色、白化。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说法正确的是()交配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黑 银 乳白 白化 1 黑黑 22 0 0 7 2 黑白化 10 9 0 0 3 乳白乳白 0 0 30 11 4 银乳白 0 23 11 12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27. 下列错误的说法是( )正常情况下,生物体的根本能源、主要能源物质、储备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分别是光能、糖类、蛋白质、ATP 用18O标记氧,供给有氧呼吸,发现在产生的水中含18O 由于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 人体中的激素、氨基酸和酶全都是人体细胞产生的 同一个体内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种类和数量相同 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会阻碍根吸收矿质离子,同时也会明显影响根对水分的细胞 植物的顶端优势、茎的向光性以及根的向地生长都可充分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B.C.D.28. 在一个研究所里单独饲养某种珍稀野兔,该动物毛发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表现为黑色和白色,在该毛发颜色的遗传中存在着某种合子致死现象,以下是研究人员所做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对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组别母兔公兔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一白毛白毛白毛公兔:白毛母兔:黑毛公 兔:黑毛母兔=2:2: 1:1二白毛黑毛白毛公兔:白毛母兔:黑毛公 兔:黑毛母兔=1: 1:1:1A.由第二组实验结果可推知白毛是显性性状B.控制该毛色遗传的基因位于细胞核中C.该性状的遗传中致死的合子基因型为AaD.如让第二组的子代之间自由交配,则下一代雌雄性别比为1:329. 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YyRr = 1:1:1:1:2:2,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亲本的基因型是 ( )A.YyRRxYyRrB.YYRrxYyRrC.YyRrxYyRrD.YYRRxYYRr30. 抗维生素佝偻病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31.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点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染色体C. 对应的时间段中, 含量的变化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 对应的时间段有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32.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同D.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分子数目相同33. 如图为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有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34. 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 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35. 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则对下图中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B.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36. 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赤道板存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D.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不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37. 蚕豆黄病是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下图是该病的某家系遗传系谱,检测得知该家系中表现正常的男性不携带该致病基因(用E或e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 B.2携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C.3的基因型可能是XEXe D.测定G-6-PD可初步诊断是否患该病38. 在鸽子(ZW型性别决定方式)中有一伴Z染色体的复等位基因系列,B1(灰红色)对B(蓝色)为显性,B对b(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鸽子和一只蓝色鸽子,它们杂交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个体,据此可以判断出( )A.该灰红色鸽子的基因型一定是ZB1Zb B.该蓝色鸽子的基因型一定是ZBWC.该巧克力色个体一定是雄性 D.该巧克力色个体的基因型为ZbW39. 用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分子在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的分子占 B.含有的分子占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分子40. 已知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1个3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二、填空题(40分)41、( 每空1分)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了美国的保罗博耶和英国的约翰沃克,以表彰他们在研究ATP如何利用能量进行自身再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回答下列问题:(1)ATP的中文名称是_,其中A代表_,A中含有的单糖是_,P代表_。(2)ATP的元素组成是_,若用15N标记ATP,将会在_(填化学结构)出现放射性标记。(3)在生物体内,ATP水解成ADP时,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各种_反应;ADP合成为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各种_反应,所以ATP是细胞内的_.42.、( 每空1分)研究小组分别于20、30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对单细胞绿藻平均每个细胞O2的总产生速率和CO2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光照强度(klx)123456O2的总产生速率(nmolh-1)2013688830247101212CO2释放速率(nmolh-1)209742223020-3-6-8-8(1)该绿藻氧气的产生场所和消耗场所分别是_、_(填膜结构)。(2)在20下,当光照强度为1klx时,细胞中能合成H的细胞器有_。(3)若该绿藻长期生活在20,5klx条件下,则_(填“能”或“不能”)正常生长。(4)在30下,当光照强度为2klx时,平均每个细胞的CO2固定速率是_nmolh-1。(5)分析数据,可以判定该绿藻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且该绿藻细胞呼吸速率与光照强度_(填有关、无关或无法确定)。43、( 每空1分)某生物科研小组对某豆科植物做了如下研究。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强度下放有某豆科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表所示(假设光照强度不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光照强度(klx)1357810CO2变化量mg/(100cm2h)+2-3-6-10-12-1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光照强度由7klx增强为8klx时,单位时间内ATP合成的速率_(填“增加”、“减弱”或“基本不变”);光照强度由8klx增强为10klx时,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_(填“增加”、“减弱”或“基本不变”);光照强度超过8klx时,光合作用速率主要受外界_的影响。(2)测定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速率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分析曲线可知:在1224h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呼吸,该呼吸方式的产物是_;测得第48h时,种子吸收O2和释放CO2的体积比为1:1,则此时种子胚细胞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之比为_.44.、( 每空2分)玉米相对性状差别显著,易区分观察;雌雄同株且为单性花,便于人工授粉;生长期短,繁殖速度快;产生的后代数量多,统计更准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研究小组将纯种甜玉米与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结果在甜玉米果穗上结甜粒和非甜粒。在非甜玉米果穗上只结非甜粒。甜粒与非甜粒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欲获得杂种F1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为准确起见,应选用上述_果穗上所结的_玉米粒进行播种。(2)正常玉米雌雄同株,基因型为B_T_。基因型为bb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序而成为雄株,因此雄株的基因型为bbT_。基因型为tt的植株上雄花序变成雌花序而成为雌株,故雌株基因型为B_tt。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也变成雌株。该研究小组让基因型为bbtt的植株接受基因型为BbTt植株的花粉,将收获的种子种下后,得到正常株1201、雄株1210、雌株2430。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什么规律?(2分)试用遗传图解写出判断依据(4分)。要使后代只产生雄株和雌株,必须选用基因型为_(注明性别)的亲本进行杂交。(3)玉米的红粒与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为测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研究小组从果穗上取黄粒和红粒种子,分别种植后自交,若只有红粒玉米的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_为显性性状;若黄粒及红粒玉米的自交后代均未出现性状分离,应进一步采用_的方法进行鉴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