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1课 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409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1课 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1课 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01课 长恨歌(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1课 长恨歌1关于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 ,号 、 。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 ”,世称白傅,白文公。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 ”。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 、 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在文学创作上,白居易最突出的贡献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特别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提出了“ ”,诗歌要以情动人,诗歌语言要“其辞质而轻,其言直而切”等一系列观点。他的诗存留下来将近3000首,诗风浅切平易,广为流传的有长恨歌琵琶行等。2创作背景本诗取材于 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陕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在王质夫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而陈鸿则写了一篇传奇 ,两者相辅相成,流传后世。3给加点字注音:回眸( ) 骊宫( ) 鼙鼓( ) 马嵬坡( ) 临邛( ) 绰约( )玉扃( ) 迤逦( ) 仙袂( ) 凝睇( ) 钗擘( ) 4结合课文注释,疏通文章大意,并准确理解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御宇多年求不得 六宫粉黛无颜色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不见玉颜空死处 云髻半偏新睡觉 雪肤花貌参差是 1.乐天 香山居士 醉吟先生 文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秦中吟 新乐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唐玄宗和杨贵妃 长恨歌传 3. mu l pn wi qing chu jin y l mi d b4. 御临宇内,即统治天下;古今异义,古义指姿色;列土:封爵赐邑 可怜:可羡、可爱;空见死处,“见”字省略;睡醒;古今异义,古义指差不多1这首诗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起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2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1)马嵬坡杨贵妃之死,诗人刻画得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可以说“死别”是长恨的起点。(2)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3)诗的尾声,诗人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通过成仙之后的杨太真对唐玄宗的思念、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追求、对“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的信念,表现了她对人间爱情的坚贞和延续,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长恨”情感迸发到顶点。3“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在全诗中有何艺术效果?诗人采用浪漫主义写法,让仙境中的杨贵妃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4讨论诗歌中唐明皇、杨贵妃的形象唐明皇:荒淫误国而忠于爱情的君主形象 杨贵妃:妩媚恃宠、对爱情执着忠贞的命运悲惨的女子形象5本诗典型的艺术特色有哪些?(1)艺术构思巧妙曲折。诗人开篇便极写唐玄宗和杨贵妃二人间如胶似漆的甜蜜爱情与杨氏全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荣耀,从而为写爱情的悲剧作了有力的反衬。接着反复描绘唐玄宗因失去爱妃而泪流销魂、五内俱摧的痛苦心情,最后写杨贵妃置身仙境的寂寞憔悴与一往情深。情节起落有致,一波三折。(2)刻画人物形象细腻传神。全诗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的心理活动,或借助动作表现,或通过景物烘托,或直接描写,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使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丰满。(3)融叙事、抒情、描写于一体。本诗是一首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时,采用了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融合在一起,抒情成分浓厚,使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mu)粉黛(di)骊宫(l)B霓裳(shng)临邛(qing)鼙鼓(p)C仙袂(mi)衣钿(din)千乘(shng)D钗擘(b)马嵬(wi)绰约(ch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妩媚绰约娇弱信马由缰B殷勤光采沾衣回眸一笑C翡翠渺茫人寰揽衣推枕D蓬莱精诚玲珑踌躇不前3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全都相同的一组是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ABCD4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B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C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5下列有关长恨歌中的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里“一”和“百”形成映衬,“百媚生”又和“无颜色”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见出杨贵妃的绝顶美艳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铺垫。“粉黛”指六宫女子的化妆用品。B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夜晚宫殿中流萤乱飞,玄宗愁闷无语,“悄然”相思。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夜色形成对比。C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西宫、南苑到处都是枯黄的秋草;台阶上落满了红叶,无人清扫。这两句烘托出唐玄宗居处的荒凉和晚年生活的痛苦孤独、寂寞凄凉。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杨贵妃身居仙山,生活寂寞;听到唐玄宗派遣使节到来,她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清泪,就好像一枝带雨的梨花。这两句写出了她的凄美、哀怨。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似很平常,实际上起着提纲挈领、统领全篇的作用。B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不是“重贤思治国”,而是“重色思倾国”,作者的褒贬态度不言而喻。C唐玄宗与杨贵妃沉湎欢娱,不理朝政,乐极生悲,终于导致了国家倾覆的政治悲剧。D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美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旱灾17日有加剧趋势,粮价可能再创新高,粮食面临进一步减产。持续不断的热浪已经导致全美数十人死亡。B格拉迪尼是佛罗伦萨富有的丝绸商人的妻子,她曾为达芬奇担任模特。多数现代历史学家 都认为,蒙娜丽莎中的人物就是格拉迪尼。C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认识到,要想把中国从一个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国,关键在于,能否在具备了强大的经济和国防力量的同时,成功地形成文化软实力。D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进行7 000米级海试下潜试验,标志着我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8根据“星、萤、灯、瓶”表示的实物进行想像,并用这几个词语编一则绕口令。9下面是关于“通俗”的一段文字,请根据语境,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字。“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平易浅显是通俗,_。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白居易_,王安石誉之为“白俚”。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_。(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1下列对节选部分诗句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虽然诗人未完全摆脱“为尊者讳”的束缚,把唐玄宗的仓皇之逃说成“千乘万骑西南行”,但“行”字中却隐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耐人寻味。B“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玄宗在四川逃难期间,对在马嵬坡下赐死贵妃的行为追悔莫及,以至在行宫里望见月亮,在雨夜里听到风铃声就伤心不已,悲痛欲绝。C“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意思是在马嵬坡的泥土中,不见杨妃,只见她的死处。一个“空”字,蕴含着唐玄宗内心的悲哀、痛苦和对贵妃无尽的思念之情。D“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挑尽”是说夜已深了,灯草即将挑尽,形容夜不成眠的境况。这两句极力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以致夜不成眠的孤寂凄苦。 2画线语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3在节选部分的诗歌中,诗人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唐玄宗形象?4在节选的这一部分诗歌中,作者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刻画唐玄宗的心理?请结合具体的诗句作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读长恨辞李 觏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马 嵬袁 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1上面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请概述这两首诗所感慨的对象与内容有什么不同。2两首诗中运用了哪些相同的表达技巧?请做简要赏析。【2017年高考新课标卷II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1B【解析】“霓裳”中的“裳”应读chng。2B【解析】“光采”中的“采”应写作“彩”。3D4C【解析】A、B、D三项均是比喻,C项是现在与过去比较,其中的“似”不是比喻的标志词。5A【解析】“粉黛”代指六宫中的美人。6D【解析】D项,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与“人民”重复。7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语序不当。把“粮价可能再创新高”和“粮食面临进一步减产”调换顺序。C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把“能否”去掉。D项,成分残缺。在“勘探”后加“能力”。8天上几颗星,室内一台灯,桌上一只瓶,窗外一飞萤。举手关掉灯,捉萤放瓶中,把玩手中瓶,无灯却微明。抬头望星空,星行云儿停。【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9俗不可耐是庸俗 有意识地追求通俗 道破了通俗的秘密(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空,根据横线前的句子可知,应该填什么是庸俗。第空,由横线前后的句子可知,应填白居易的做法。第空,应填这两句诗与通俗的关系。作答时,据此组织答案即可。(一)1B【解析】“对在马嵬坡下赐死贵妃的行为追悔莫及”的说法于文无据。2画线语句采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唐玄宗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杨贵妃的深切思念之情。4通过景物的渲染,有时景中见情,有时融情于景。如“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通过人物的动作来描写,如“踌躇不能去”“信马归”“孤灯挑尽”等。直接心理描写,如“尽沾衣”“思悄然”“谁与共”等,表现唐玄宗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心理的常见方法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以及景物渲染、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解答此题,结合相关诗句具体分析即可。(二)1李诗主要感慨的是唐玄宗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主要感慨的是长恨歌只是反映李、杨之间的生离死别却看不到百姓们的生离死别。【考。结合诗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比喻、夸张。确定了要点以后,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充分分析。1CD【解析】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故选CD。 【名师点睛】诗歌鉴赏选择题考查得比较全面,基本涉及诗歌鉴赏的所有方面,在判断错误选项的过程中,应当一字不漏地找出各个选项涉及的各方面的信息,然后从选择题设置易错点的角度进行判断即可。这类试题,需要考生整体把握诗歌,认真思考,准确分析作品风格和写作技法,能够结合社会背景、诗人生平、诗歌内容等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只有做到这些,方可准确作出判断。2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可。【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对于此类题目,首先应注意审题,从题干中明确答题的方向以及涉及的范围,然后要掌握思考的角度,体悟情感一般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诗歌的标题,标题可以提示情感、事件、题材,而这些内容都与诗歌情感有关;二是作者、朝代、注释;三是要把握情语,即显性的情感词;四是要把握诗歌中意象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