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3526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课后限时集训 岳麓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后限时集训(三)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大同高三模拟)克利斯提尼改革规定“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庄的名字相呼。”此做法()A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C表明雅典人实现了平等D旨在排斥雅典的外邦人B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说明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击了贵族,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事实上并未实现真正的平等,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雅典人与外邦人等信息,故D项错误。2雄辩术在希腊教育中享有比较高的地位。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共演讲是从政的必要条件,即使在公共演讲丧失了政治功能后,雄辩术仍然受人崇敬,端庄优雅的演讲本身最终变成了一种崇敬的目标,无论演讲者说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与否,这种情景客观上()A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B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C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A雄辩术不论是否具有政治功能都受到推崇,“端庄优雅的演讲本身最终变成了一种崇敬的目标,无论演讲者说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与否”,这就必然有利于公民群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故A项正确;雄辩术备受推崇与自由观念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项错误;对雄辩术的推崇并不一定会导致教育体制的完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故C项错误;丧失政治功能后的雄辩术并不能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故D项错误。3(2017赣州高三适应性考试)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在纪念为抵抗斯巴达人(希波战争)而殉国的战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相反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总之,我们的城市向全世界开放,雅典是希腊的学校。”他说“雅典是希腊的学校”是因为()A雅典所有公民开始被允许参加公民大会B雅典的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制定了“陶片放逐法”以维护民主制度D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B雅典公民大会一直向所有公民开放,故A项错误;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B项正确;陶片放逐法是克利斯提尼时期制定的,故C项错误;雅典为典型的民主政体,其他城邦也有公民大会,且为最高权力机构,故D项错误。4(2017商丘高三模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这段话意在说明()A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B广大雅典公民有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C雅典民主政治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C材料没有提到民主政体的建立条件,故A项错误;“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可看出人所要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自由和平等了,故B项错误;“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意图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是有弊端的,故C项正确;“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重点强调民主政体的弊端,故D项错误。5(2017临沂高考模拟)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B材料并未涉及代替民主制的问题,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民主制,而是反对直接民主制,故A项错误;材料是强调雅典的民主政治必须加强公民的知识和政治修养,以防出现“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等可笑的现象,即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C项错误;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材料中也体现不出来,故D项错误。6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这主要是因为雅典()A极端民主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C政治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A罗马、两千年欧洲封建社会及近代西方均未采用雅典制度,这是因为雅典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且直接民主制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产生严重的弊端,故A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男性奴隶主阶级的民主,这种只适用于统治阶级的民主在阶级社会很普遍,因而民主范围过于狭窄并非罗马、两千年欧洲封建社会及近代西方均未采用雅典制度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近代西方民主制同样严格限制政治领袖的行为,故C项错误;共和是指各阶层均能平等地参与政权,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因而并非共和制,故D项错误。7(2017邵阳高三联考)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在该学者看来,罗马法()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B渊源呈现多元性C主要维护平民利益 D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B材料介绍罗马法的来源,没有涉及适用范围,故A项错误;“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都是罗马法的来源,可见其渊源呈现多元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保护的对象,故C项错误;习惯法只是罗马法的部分来源,因此罗马法不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故D项错误。8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这体现了()A基督教神学对罗马法的影响B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法的影响C罗马法具有继承性和适用性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西塞罗时期基督教还尚未创立,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法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可知,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故B项正确;罗马法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和适用性,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与自然精神的密切结合,这才是材料中西塞罗所要表述的主要观点,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私有财产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9(2017太原高三模拟)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 B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C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 D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B公法与私法均能体现法律至上原则,A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罗马公法是规定国家事务的法,其地位高于保护私人权利的私法,体现国家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贵族政治与罗马帝制,非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罗马公法与私法结合起来维护罗马城邦整体利益,D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10(2017泸州高三诊断)某学者指出:“在古罗马,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的合理状态。如罗马法中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外,允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放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坊。”这说明罗马法()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B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C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D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A材料中罗马法规定人们的日常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古罗马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法律行为针对所有人而非公民,故C项错误;材料规范日常行为而非限制,故D项错误。11早期阶段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这表明早期罗马法()A不尊重当事人意愿 B形式重于实质内容C注重保护公民利益 D审判程序非常严密B材料“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说明早期罗马法注重形式,故B项正确。12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该法学家的观点()A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赋人权B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C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D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D根据题目中“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从自然法的角度对奴隶的地位进行评论,蕴含了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7丹东质检)(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罗马时代,法律之范围,极端狭小,故曰:“法律者,维持城市化秩序所必需之规则之总和也。”基此定义,法律只建筑于限制极严之功利基础,其作用,在维持现状,在维持已然之社会生活,则当日之法律,并无创造性也明矣。然则其原因安在耶?曰,当日之国家,只可谓各家族之联合体,家族内部之处置,国家不得从而干涉之,故有权者为家族,而非国家,有严格之家法,而无有力之国法也。降至西历纪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之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赛尔苏斯曰:“法律者,善良公平之艺术也。”意若曰:法律者,何者为善,何者合乎正义,何者足称平允之标准也。其基础,导源于自然法,嗣因与天主教意旨吻合,复受宗教势力之推助,故是项理论,颇有权威,而足以推翻前说。然此新观念,并非偶然形成,良以原始时代,家父权高于一切,对妻子、奴隶,滥用权威,违背人道,国家不能干涉,先贤目击此不人道不平等之现象,乃希望伸张法律之权威,借重法律,以杀宗法之势力,而提高被压迫阶级之地位耳。摘自陈朝璧罗马法原理材料二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罗马人法律观的变化及原因。(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的特点及其与罗马法共同的历史价值。(13分)【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围绕罗马人法律的变化,指出罗马人法律观的变化是从认为法律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到认为法律是用来维护公平正义的;并根据材料一,从早期罗马法时期家族观念对法律影响较大;根据材料一“降至西历纪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之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可知,后期的罗马法明显受到了希腊哲学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其基础,导源于自然法”分析原因可知,后期的罗马法受到自然法的明显影响;根据材料一“嗣因与天主教一直吻合,复受宗教势力之推助,故是项理论,颇有权威,而足以推翻前说”可知,后期罗马法的形成受到天主教势力的推动;根据材料一“然此新观念,并非偶然形成,良以原始时代,家父权高于一切,对妻子、奴隶,滥用权威,违背人道,国家不能干涉,先贤自目击此不人道不平等之现象,乃希望伸张法律之权威,借重法律,以杀宗法之势力,而提高被压迫阶级之地位耳”可知,在罗马法早期阶段,宗法势力较为强大。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可知,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具有较强的继承性;根据材料二“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可知,中华法系讲求以礼入法和礼法并施;根据材料二“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可知,中华法系注重刑法;根据材料二“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可知,唐律判决注重法律事实;根据材料二“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可知,唐律特别注重维护封建秩序和儒家伦理道德。第二小问,罗马法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而根据材料二“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知,罗马法和中华法系不但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还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遗产和财富。【答案】(1)变化:从认为法律是用来维护社会秩序的到认为法律是用来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因:早期家族观念对法律影响大;后来受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法的影响;天主教势力的推动;宗法势力过大。(2)特点:法律有继承性;以礼入法,礼法并施;注重刑法;判决注重事实;注重维护封建秩序和儒家伦理道德。价值:分别对东西方法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遗产。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有学者主张重新审视古希腊文明中的法治和宪政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古希腊近代西方雅典人认同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离开了城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雅典人没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个人财产不受保护。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平等参与、直接民主、抽签选举、投票表决、轮番而治以及较短的任期等据罗洪洋、赵大华重新思考古希腊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整理结合所学解读材料,从上述表格中任选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选择一个主题,根据材料中雅典城邦政治的内容特点反推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与之相关的内容与特点,如主题:古代雅典强调城邦至上,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对个人和个人权利的尊重及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古代雅典是公民可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而近代西方法治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再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主题:古代雅典强调城邦至上,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对个人和个人权利的尊重及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古代雅典是公民可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而近代西方法治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示例:主题: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论述: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缺少必要的制约机制。近代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分立,彼此制衡,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宪法的理论基础。1787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个部门互相制约,防止了任何部门的独断专行,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