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二)《老子》五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291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二)《老子》五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二)《老子》五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课时跟踪检测(二)《老子》五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五章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可道,非常道道:言说,说出B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万物的极限C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文:文章D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垢:耻辱解析:文:法则。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和相同,和不同B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不同,和也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助词,的;代词,代“水”;均为介词,表比较,比。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道可道,非常道C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D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解析:B项,非常:古义为“不是永恒的”,今义为“特殊的、十分”。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小国寡民 B使民重死而不远徙C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D甘其食,美其服解析: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答案:C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_,_。(2)_,_,功成而弗居。(3)_,_;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_。答案:(1)常有欲以观其徼(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4)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译文:_(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译文:_(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译文:_答案:(1)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2)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不刻意去做,顺应自然施行教化,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3)国家小,人口少,拥有各种各样的器具而不使用,使百姓对死亡看得很重而不愿迁移。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9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老子“无为而治”观点的一项是()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A B C D解析: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说明怎样表现绝弃圣智、仁义、巧利。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C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在第二章中,阐述了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B老子认为是圣贤、智慧、仁义、技巧、利益等造成了社会的混乱,理想社会应该“绝”“弃”掉这些东西。C老子还认为,人生的忧患来自对仁义道德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绝学”,才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D“小国寡民”“安居乐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面对当时社会的保守得出的深刻认识。解析:D项,理解分析错误,这是老子的理想社会,不是对当时社会的保守的认识。答案:D9老子第八十章里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答:_参考答案: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复古式的“小国寡民”的构想,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在这样的寡民小国里,没有强取和暴力,没有狡诈和欺骗,民风淳朴敦厚,生活恬淡安定,即使是望得见邻近的国家,甚至听得到邻国的鸡鸣狗吠之声,人们从出生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七十七章)(选自老子)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接近B夫唯不争,故无尤 尤:尤其C强为之名曰大 强:勉强D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弊:衰败解析:B项的“尤”的意思是“怨恨”,“怨天尤人”的“尤”即为此义。答案:B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B项,“故”都是连词,表因果关系。C项,“为”,动词,作为,当做;判断词,是。D项,“其”,代词,它的。答案:C12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准确表现老子与世无争思想的一项是()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有物混成,失天地生天法道,道法自然清静为天下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A BC D解析:是阐述“道”的特点的,排除这三句即可。答案:C1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认为,最高的境界就是身处下位,这样内心才能像水那样有容纳百川的深广与浩大,也才是接近“道”。B关于“道”是什么,老子认为,它先于天地而生,却不容易为之命名,它超越一切万物之外,悄然自立。C老子认为,太圆满的看起来就好像不完满的,太过正直的,往往好像枉屈;真正的技巧看起来好像是迂拙。D关于“天之道”,老子用弯弓作比喻,太高太弯的时候,就把它调低,太低时就调高。这也是“人之道”的特点。解析:D项,“这也是人之道的特点”,说法错误,原文说“人之道,则不然”。答案:D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译文:_(2)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译文:_答案:(1)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最主要,而人的价值占了其中之一。(2)人类的行为则刚好相反,很多人是夺取弱小不足的资源,去供奉已经强大的(人)享用。参考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善于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在众人都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的人)行事像水那样善于自处安于卑下,心地像水那样有容纳百川的深沉宽广浩大,与人相处像水那样亲近仁爱,言语像(潮)水那样准则有信,为政像水那样有条有理持平正衡,办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无所不能,行为像水那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伺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正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不会招致怨恨。(八章)浑然一体的道,先于天地而存在。道清虚寂静,广阔无边,没有形象声色可寻,永远看不见、摸不着。超越于一切万物之外,悄然自立,不动声色,不因外界的变化、生灭而变化、生灭。它无所不在,永远无穷,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实在很难用一般世间的语言文字来形容),姑且叫它做“道”,或者勉强叫“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最主要,而人的价值占了其中之一。人取法大地,大地则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依归它本身运行。(二十五章)最完善的事物和行为(看起来)好像有缺憾,使它的效用却不会破败;最圆满的事物和行为(看起来)好像是不完满的,但它的效用却是无穷竭的。太过正直,往往好像枉屈;真正的技巧是不设不施,至妙无机,所以好像迂拙;真正的雄辩是实事求是,唯恐虚妄,所以好像口笨的样子。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中和是天下的正道。(四十五章)天地运行的道理,不就好像弯弓一般吗?弓体太高太弯的时候,就把它调低,太低时就调高。弦太长了,则剪去;弦太短了,则加以增补。天地运行的道理,是取多余的去补给不足的。人类的行为则刚好相反,很多人是夺取弱小不足的资源,去供奉已经强大的(人)享用。有谁能把多余的资源供施给不足的百姓呢?只有得道的人做得到!所以圣人做成了什么(事)也不会把它作为(侵占财物的)的依恃(而是把它们施与需要的人),办事成功而不自居,不愿意故意凸显自己的贤能。(七十七章)三、语言表达15请根据文意写出结论性的句子。老子中说:“江海所以能以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论语中说:“无求备于一人。”书经中说:“有容德乃大。”晋书中说:“人有不及,可以情恕。”它们都是告诉我们:_参考答案:胸怀博大者方能成就大事。(宽容他人,包容一切)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人工智能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_:一是结构模拟,_,制造出“类人脑”的机器;_,暂时撇开人脑的内部结构,而从其功能过程进行模拟。现代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便是对人脑思维功能的模拟,是对人脑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解析:从冒号可看出,第一空为总结句,联系前一句“对人的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可见该空要说出表达的主体“人的思维模拟”,并要总结性地指出“两条道路”或“两个要点”“两种方法”。第二空承上启下,分别勾联下句的“类人脑”和上句的“结构”这两个关键词,以此推出该空应填“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类似的语句。第三空既要通过前边的分号看出该空与前文的“一是结构模拟”形成的分点对应关系,又要点出该层次内容的表述主体“功能模拟”。参考答案:对人的思维模拟可从两条道路进行仿照人脑的结构机制二是功能模拟17.右面是中国邮政发行的“全民阅读”特种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答:_参考答案:图形由翻开的书、门、阶梯、打开的窗、抽象的树状图形组成。寓意为一本立起翻开的书开启了一扇通向知识殿堂的大门和一扇智慧之窗;知识树不断从书本中吸收各类有益的知识养分,茁壮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