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讲义 新人教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1181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讲义 新人教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讲义 新人教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第12课 苏武传讲义 新人教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武传(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任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作品汉书。评价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二)人物轶事班固含冤被害班固跟从窦宪北征匈奴以后,进入窦宪幕府。此时的窦宪,因为平匈奴有功,威名大盛,心腹众多,官员进退都由他一人决定,朝臣震慑,望风希旨。尚书仆射郑寿、乐恢由于招致他的不满,被迫相继自杀。窦宪的三个弟弟又把持着卫尉、执金吾、光禄勋的要职,窦氏家族还有十几人任城门校尉、将作大匠、少府等。他们在京城无法无天,奴仆肆意强夺民财,侵害百姓,抢夺民女。他们大权在握,仍不满足,又想杀死皇帝,夺取最高权力。永元四年(公元92年),窦宪的爪牙邓叠、女婿郭举等阴谋在宫中杀死和帝。和帝觉察到他们的阴谋,事先与中常侍郑众定计,把邓叠、郭举等收捕斩首,并将窦宪等人革职,送回封地,窦宪等被迫自杀。班固本来与窦宪案件毫无关系,但在封建时代,一人有罪,株连甚广,班固因与窦宪关系密切而被免职,以后又被冤枉逮入监狱。当时的洛阳令种兢对班固一家怀有私仇。曾有一次,种兢出行,班固的家奴因喝醉酒冲撞了他的车骑,种兢手下官吏对他推搡训斥,家奴迷迷糊糊,口出恶言,种兢大怒,可是畏惧窦宪威势,不敢发作,从此怀恨在心。窦宪案发后,以前窦家的宾客一一被逮捕拷问,种兢借机报复,将班固关进监狱。在狱吏的拷打折磨下,班固冤死狱中,卒年61岁。事后,和帝曾下诏谴责种兢公报私仇的恶劣做法,并将害死班固的狱吏处死抵罪。(一)背景链接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二)常识链接文学常识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文化常识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代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2单于出猎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意为广大之貌。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而东汉三国之际,有乌丸、鲜卑的部落使用单于这个称号。至两晋十六国,皆改称为大单于,但地位已不如以前。3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驸马:中国古代帝王女婿的称谓。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因驸马都尉得名。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文帝)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以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称额驸。4匈奴与汉和亲和亲:和亲,是指西汉为缓和汉、匈关系,嫁宗室女与匈奴单于。是两个对立民族停止战争,捐弃仇怨,转而建立和平、友好、亲睦的关系。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形态,而是经由两个民族的政治、军事当局协商并用正式条约(口头或文字)规定了的一种民族关系形态。1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把握文言句式,准确翻译关键语句。2理解苏武忠贞守节的精神,学习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3体会文中典型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一)阅读课文第15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少以父任 以:2汉亦留之以相当 相当: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4武帝嘉其义 嘉:5因厚赂单于因: 赂:6置币遗单于 币:7方欲发使送武等方: 发:8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会:9幸蒙其赏赐幸: 蒙:10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货物:11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12其一人夜亡,告之 夜:13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发:14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发:15虞常果引张胜 引:16引佩刀自刺 引:17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屈: 辱:18单于壮其节 壮:19欲因此时降武 降:20空以身膏草野 膏:2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22反欲斗两主 斗:23翻译下列句子。(1)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译文: (2)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译文: (3)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译文: (4)见犯乃死,重负国。译文: (5)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译文: 明确:1凭借2古今异义词,相抵押3古今异义词,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4赞许5趁机赠送礼物6财物7正要打发8恰逢9希望承受10古今异义词,一般财物11动手12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13派14揭露、暴露15招供16抽出17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动用法,使受辱18意动用法,以为壮19使动用法,使投降20使动用法,使肥沃21同“叛”,背叛22使动用法,使争斗23(1)就派遣苏武凭借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把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送回去。(定语后置句)(2)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兵和侦察兵一百多人一同(前往)。(省略句)(3)单于更加倨傲了,不是汉朝所期望的。(判断句)(4)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被动句)(5)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为什么还要与你相见?(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环节二:把握文意24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苏武维护国家尊严和坚贞不屈的一项是()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见犯乃死,重负国引佩刀自刺举剑欲击之,胜请降不顾恩义,畔主背亲若知我不降明ABC D解析:选B叙述苏武出使匈奴;张胜丧失骨气,反衬苏武的宁死不屈,不是直接表现;指斥卫律的反叛行为。25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章写苏武正式出使匈奴,首先交代了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历史环境复杂而严酷,暗示苏武之行一开始便充满凶险。B苏武出使匈奴,恰巧遇上一次严重的谋反事件,缑王与虞常企图射杀叛将卫律再次归汉,苏武的副手张胜又行为不慎,暗中给予支持,使对整个事件毫无所知的苏武和他的使团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C苏武得知虞常事发,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荣誉,“见犯乃死,重负国”。因此,想以自杀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当卫律“召武受辞”时,再次“引佩刀自刺”,充分体现了苏武以民族尊严为重的气节,表现出他以死殉国的决心。D卫律劝降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个场面。苏武指斥卫律的不忠,居心不良,显示了苏武的坚贞与正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析:选BB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错,应该是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二)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白: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雨: 旃:3羝乳乃得归 乳: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 食:5杖汉节牧羊 杖:6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 檠:7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 求:8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9信义安所见乎 见:10扶辇下除 除:11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12法令亡常 亡:13武父子亡功德 亡:14兄弟亲近 亲近:15独有女弟二人 女弟:1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17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虽: 乐:18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衿: 决:19翻译下列句子。(1)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译文: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译文: (3)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译文: 明确:1禀告2名词用作动词,下同“毡”,毛织的毡毯3名词用作动词,生子4同“弆”,收藏名词用作动词,吃5名词用作动词,执、拄6名词用作动词,结网名词用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7古今异义词,第二年访求8同“无”,没有9同“现”,显现10殿阶11同“祀”,祭祀12同“无”,没有13同“无”,没有14古今异义词,亲近的侍臣15古今异义词,妹妹16古今异义词,年纪17即使意动用法,以为乐18同“襟”,衣襟同“诀”,辞别19(1)匈奴以为有神灵保佑,就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省略句)(2)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连自己的安危都难以预料。(被动句)(3)(我们)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省略句)环节二:把握文意20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苏武忠诚和具有民族气节的一项是()单于愈益欲降之杖汉节牧羊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常愿肝脑涂地臣事君,犹子事父也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ABC D解析:选C表现单于佩服苏武的气节;是李陵对苏武说的话;用二人的不忠,衬托苏武的高大忠义。21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陵劝降的方法不同于卫律。他是以老朋友叙旧,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层层进逼的方式进行的,着重于从感情上去软化苏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B作者在叙述中穿插了细节描写,北海牧羊中“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细节,也突出体现了他的坚贞顽强。细微之处的描写,使形象具体、充实,人物的性格、精神鲜明感人。C在情感上,李陵陈述自己投降时的心情,想以此打动苏武,所以他是不赞同苏武的宁死不屈的,因为汉武帝逼死了苏武的兄弟,家庭发生变故,尤其是皇帝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安危难卜。D在北海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匈奴派汉降将李陵去劝降苏武,尽管李陵说得有情有理,但仍没改变苏武的意志,倒是李陵自己对苏武既赞叹,又羞愧难当。解析:选CC项,在情感上,李陵是赞同甚至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的,只是自己已经投降匈奴,铸成大错,无法改变。(三)阅读课文第910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题目。环节一:突破词句1匈奴诡言武死诡: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如: 让:3单于视左右而惊 左右:4武等实在 实在:5及还,须发尽白 及:6翻译下列句子。(1)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译文: (2)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译文: 明确:1欺骗2按照责备3古今异义词,侍卫人员4古今异义词,确实存在5等到6(1)常惠请求看守自己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并在夜里见到了汉使,(常惠)详细地述说了几年来在匈奴的情况。(省略句)(2)单于召集苏武及其随从人员,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跟随苏武回国的共有九人。(定语后置句)环节二:把握文意7下列对这两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最后苏武得以回归汉朝,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苏武这个人在当时的影响之大,事隔许多年,无论是匈奴还是汉朝都对他很重视,从正面表现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B苏武经过了长期的、多方面的严峻考验之后,不仅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还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作者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C苏武“强壮出”,归汉时已是“须发尽白”,最好的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了,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而能为信念如此执着的苏武更令人敬佩!D文章最后叙述苏武归汉时,说他“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来时募百余人,而“随武还者九人”。通过对比,突出了苏武的坚贞、顽强,也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解析:选AA项,应该是“从侧面表现出了苏武的人格魅力”。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一)这样积累素材话题专辑1从教材中积累地窖的阴暗潮湿不仅没有让他的心灵黯淡,反而让他的心更加明亮;塞外朔风大雪虽然让汉节旄毛尽脱,但苏武心中的那杆赤诚大旗却猎猎飘扬;19年的饥寒苍老了他的容貌,但千古的气节却让苏武的青春永驻!2从生活中积累面对我国国人牙齿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小巨蛋牙膏倡导简易生活哲学,提高高压力人群清晨洗漱愉悦率,延缓国人牙齿衰老。小巨蛋牙膏的品质备受瞩目,3月面世便签订金鸡百花成为该电影节唯一官方指定牙膏品牌,5月其创始人90后企业家杨磊被美国华人频道采访,7月登陆美国时代广场大屏,8月被世界7国二百多家媒体争相报道,9月小巨蛋牙膏销量突破了五千万大关。小巨蛋牙膏成功吸引国际巨头的关注,海外日化巨头以五亿巨资收购国民品牌小巨蛋牙膏,小巨蛋公司明确表示:诚挚感谢国际巨头的好意合作,小巨蛋品牌谢绝收购。这种表态彰显了作为民族日化品牌标杆的高尚道德情操,体现了中国本土品牌的民族气节。3从历史中积累(1)伯夷、叔齐都是殷代孤竹国国君之子。国君死后,兄弟二人互相推让,谁也不肯继承王位,最后双双弃国而逃。后来姜子牙告诉他们商亡周立,伯夷、叔齐当时掩面大哭,遂进入首阳山隐居,决心不食周粟,以野菜为粮。后有一妇人对他们说:“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兄弟二人听后什么也不吃,后来活活饿死在首阳山。(2)抗日战争期间,面对国家被日军蹂躏下的生灵涂炭,当时美军实行扶日政策,间接残害了中国百姓。北京的某教授发起联名拒绝领取美国的救济粮,联名信同样发到身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朱自清手上。那时的朱自清贫病交加,根本没有金钱维持温饱,但他仅看了一眼联名信,就果断地签上了自己的大名。旁人不忍心看他继续挨饿,朱自清却正色道:“我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这种侮辱性的施舍。”不久之后,朱自清就病逝了。临终之时,还特意交代家人坚决不能领取美国的救济粮。4从名言中积累(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4)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房玄龄(5)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苏轼(6)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罗贯中(7)两腿直立的普通人,比屈膝下跪的名人高大。古希腊谚语(二)这样运用素材人生因气节而可贵。风雨中僵卧孤村的陆游,心中仍想着报国,直至临死还不忘嘱托儿女“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气节,难道不是一个国家最需要的支撑吗?那渴饮雪,饥吞毡的苏武,不畏匈奴贵族的压迫,心如铁石坚,这样的气节,难道不是每一个在逆境中迷茫的人所要学习的吗?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仰天长啸着“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样的气节难道不是中华民族最璀璨的明珠吗?翻开书页,抚摸那些历史的印记,是否觉得肺腑间充满了豪情?然而历史不仅仅停留在过去,历史会走过我们,踏向未来,就让人生的气节走近我们,也以同样豪迈的脚步跨向未来!领悟文章确立的中心论点是“人生因气节而可贵”,语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然后用排比的句式,列举陆游、苏武、岳飞等历史名人具有伟大气节的例子,课文素材巧妙地镶嵌其中,增加了论述的深度、广度。排比、反问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极具说服力,语段最后,对上面所列举例子进行评析,总结上文,“历史会走过我们,踏向未来,就让人生的气节走近我们,也以同样豪迈的脚步跨向未来”一句,起到了升华主旨的作用。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擎一支旄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着,苏武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原野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做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着与信念诠释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永远的苏武。佳作赏析这是一篇颇有才气和灵气的文章。作者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以“永远的苏武”为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练、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写作借鉴1学开头作者巧妙地以“羊鞭”引出人物,快速入题,使用对偶等手法,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语言整齐优美,铿锵有力,令人豪气顿生。2学排比第段排比句的使用,既高度概括了苏武的坚贞不屈,让读者对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增强了文章气势,增添了文章打动人心的力量。3学反复文章题目即是“永远的苏武”,在行文过程中也多次反复出现。作者毫不吝惜自己对苏武的赞美,运用反复,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对苏武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崇敬之情。4学结尾结尾再次运用排比,强有力地总结全文,深化主旨,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同时,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也令人满口留香,回味无穷。二、研读品味经典让积淀更丰厚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翻译有钱的人,能够光彩他的房屋,有仁德的人,会修养他的身心,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所以君子一定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明理知义作为君子,一定要有诚意,在意念将发未发的瞬间要告诫自己,使意念真实无妄。由于意念是非,必然表现在各种言行上,而意念真诚又是美好道德品质的表现。所以有仁德的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内心毫无愧疚,自然心胸坦然开朗,身体舒适健壮全归于诚意的结果。钱金玉舍生取义钱金玉官松江千总,性刚果,尚廉节。道光壬寅鸦片衅起,钱方假归省亲,闻讯,即束装起行。其戚友尼之,曰:“军事方急,祸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急急为?”钱不听。既至吴淞,从守西炮台,与部卒同饮食卧起,以力战相勖。及东炮台陷,弹丸咸集于西炮台。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其近卒泣陈劝之:“公有老母在,不可死。”笑谢曰:“焉有食国之禄,而逃其难者乎?幸勿为吾母虑也!”未几,一弹来,中左乳,遂仆。弥留之际,犹大呼“贼奴误国”不置。注衅:战祸。尼:劝阻。趣:催促。相勖:勉励他们。置:停。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钱奋勇督战,喋血数小时,左臂中三弹,曾不少却。译文: 参考答案: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参考译文:钱金玉做松江县的千总官,性情刚毅果敢,崇尚廉洁的气节。道光壬寅年间(1842年)鸦片战争爆发。钱金玉正在休假回乡探亲,听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装动身。他的亲友阻止他说:“战事正紧急,是祸是福不可知晓,您正在休假,上级官员又没有文件催促您前去,为什么急急忙忙地回去呢?”钱金玉不听。回到吴淞口后,就跟从军队守卫西炮台,和士兵一起吃饭睡觉,一起行动,他们用努力作战的话相互勉励。到了东炮台陷落后,枪弹炮弹全都落到西炮台。钱金玉奋勇指挥战斗,浴血奋战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却毫不后退。他身边的士兵哭着说:“您有老母亲在,不能死。”钱金玉笑着辞谢说:“哪里有享受国家俸禄却在国家有难时逃避的道理呢?希望你不要为我母亲担心。”不久,一颗枪弹飞来,击中了左胸,他于是倒下了。在临死的时候,他还大呼“卖国贼害了国家”而不停。在中国的文坛上,张爱玲有着很高的地位。在中国现代文学上,要是从女作家的角度来看,她是现代女作家第一人。要是从整个中国文学传统来看张爱玲,可与其相比的只有李清照。前有李清照,后有张爱玲:繁华异代出,文海现奇影。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而尖锐的笔触、华丽阴郁的写作风格,使得张爱玲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加之出身破落世家的背景和传奇般的情爱纠葛,她本人甚至成为了“上海风”的一个符号化人物。张爱玲的文字总是透露着一股苍凉,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用两个字来形容张爱玲的小说,就是冷峻。她似乎总站在第三者的视角,用冷峻的语气平静地揭露人性,用冷峻的语言叙述残酷的现实。她的笔宛若瞳视,幽幽地,在夜的窗外窥视现代文明的浮华;貌似漫不经心地描龙绣凤,实际上,却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里。当我们在感慨这个女子为何会如此的世俗和悲观时,不妨转身去看看她的一生父亲是大家族的遗少,很少外出工作,却恶习不少。生母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娘的监管中成长。私语中写道,因为和后母发生冲突,父亲扬言要用手枪打死张爱玲,还把她关在一间房里,病了也不给医治。她在家里的地位可见一斑。也因此,家这个意象在张爱玲的小说里,往往是抑郁的,沉重的,扼杀人的生机的。如茉莉香片金锁记。童年时期的张爱玲不是在亲情的滋润下健康成长的小公主,她只是一个缺乏关怀的小丫头。爱的缺失使得她过早地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也在她的灵魂中打上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她一生的作品都带着深深的失落感,藏着淡淡的悲剧气息,根源恐怕就在这里了吧。张爱玲是一代才女,却不是一个会生活的人。她坦陈自己,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训练才学会补袜子,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让裁缝试衣裳。常乘黄包车去医院打针,可过了三个月,还是不认识到医院的路。所以她母亲教她煮饭,用肥皂粉洗衣服,练习走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母亲气得会说:我宁愿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处处痛苦。这并不是偶然,天才往往是孤独的,因为他们大凡都拥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因而比常人更容易感悟到一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升华出一些独到的见解。他们善于思考,并自得其乐。因为重视心灵的充实,因而往往会忽略很多外在的东西。张爱玲并非是一个能够优雅生活,在交际圈如鱼得水的聪明女人,但是她对文学,对心灵的探索和感悟,却是许许多多人无法感悟到的。虽然张爱玲的小说总是带着悲观色彩,但是你能从张爱玲的小说里读出一种真情实感,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触。文学本就是要发自内心的倾诉,而不是无谓的仅为“创作”而创作,那样是难以打动人的。也正因如此,张爱玲才能说出那么多引人共鸣的经典话语:“短的是生命,长的是磨难。”“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酒在肚子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像隔着一层,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读着这些句子,就好像有什么东西拨动了你的心弦,轻轻的,却令你久久难以忘怀。一九九五年的中秋夜,曾经瞩目中国文学界的才女张爱玲猝死于洛杉矶一公寓内,享年七十五岁。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流星,匆匆划过夜空,留给人们无数思索。也许可以这样说,张爱玲悲凉的身世以及不如意的爱情,造就了她小说风格的独特与魅力,加上她娴熟的写作技巧,塑造了她一代才女的光辉形象。她的确是不凡的,因为她无人能够模仿的写作风格,她却也是平凡的,因为终究,她也只是个向往关怀,期待有人能读懂她的女子。文笔冷峻,恰恰表示她对生活原本是有着很大期望,只是现实让她一次次的失望了。人生教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与期待,唯有如此,才会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的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一个冷冽、孤傲的女子,她高傲的表面隐藏的其实是一颗渴望理解的心。当一切浮云往事散去,她就这么站着,站着,等待虚假散去,等待幸福到来,她的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寻求别人的理解与宽慰,简单到只是和一个温暖的人,好好地过一辈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