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10722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3单元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第2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讲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和环境保护1(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答案】C【解析】鹰迁入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据此可知,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螳螂的天敌)的数量减少,从而使螳螂(蝉的天敌)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即细菌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错误;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进行的,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消耗环节,但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C正确、D错误。2(2016年天津卷)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答案】D【解析】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共同参与,因此该丝瓜地的碳循环不仅仅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还有分解者等的参与;调查昆虫的种群密度应以该种群全部个体为调查对象,而不能只统计成虫的数量;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间同化的能量之比,而非个体数量之比;根据题图信息可知,甲数量增加后会导致乙数量增加,说明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因此该生态系统存在的食物链为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当乙数量增加时,甲的数量会减少,进而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3(2015年海南卷)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正确;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动物和植物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分解者所需的能量来自各营养级生物储存的能量,B正确;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固定使能量流入生态系统,经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逐渐散失,不能重复利用,所以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去向有自身的呼吸、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D错误。4(2015年福建卷)如图所示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该食物网的最高营养级为第五营养级,A错误。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第二营养级同化量为3 7804 2007 980,第一营养级同化量为31 920,故能量传递效率为100%25%,B正确。太阳鱼的同化量为1 483,其去向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鲈鱼)、被分解者利用、通过呼吸作用消耗以及未被利用的部分,由图中数据不能计算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错误。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而该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与消费者,没有分解者,D错误。5(2015年海南卷)回答下列关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问题:(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作用。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角度分析,这种作用所具有的价值属于_(填“间接”或“潜在”)价值。(2)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种气体,B、C、D、E和F表示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图中A表示_,生物成分E表示_。生物成分F表示_,_表示初级消费者。【答案】(1)间接(2)大气中的CO2库生产者分解者C【解析】(1)红树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护海岸的生态功能,这种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图示为碳循环示意图,则A是大气中的CO2库,A和E之间有双向箭头,则E是生产者,生物成分F表示分解者,C表示初级消费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