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萧县2019届高考地理 课后巩固训练(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964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萧县2019届高考地理 课后巩固训练(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萧县2019届高考地理 课后巩固训练(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萧县2019届高考地理 课后巩固训练(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三)大规模的海水运动(限时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2018乌鲁木齐一诊)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12题。1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有关的离岸风是()ABC D2与处离岸风不具有相关性的是()A上升流 B渔场C海雾 D雨林(2018泰安一模)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洋流中()A为暖流 B为寒流C位于北半球 D位于南半球4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洋流北部有大渔场B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C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D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2018上海奉贤二模)下图为理想大陆周围洋流分布的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5正确反映“中低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流动”规律的洋流是()A BC D6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有()A同纬度地区,冬季沿岸气温低于B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如交汇区都形成重要渔场C厄尔尼诺现象是势力增强的结果D在高低纬度海区之间进行热量的传递与交换等下图中甲、乙为北半球某大洋西侧表层水温等值线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下列选项中对甲、乙两处洋流性质及其分布的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寒流55 B乙暖流55C甲暖流25 D乙寒流258乙洋流对流径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使欧洲西部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高使撒哈拉沙漠向西延伸到大西洋沿岸促使纽芬兰渔场形成使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森林火险等级升高A BC D(2018南阳一中质检)读某海域夏季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910题。9该海域可能位于()A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B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C南半球大洋东岸附近D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10下列不符合该海域地理信息的说法是()A长期是鱼群密集的场所B海雾出现频繁C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D夏秋季节气旋活动频繁在夏威夷岛屿与北美洲海岸之间出现了一个“太平洋垃圾大板块”,可称之为世界“第八大洲”。这个“垃圾洲”由数百万吨被海水冲积于此的漂浮塑料垃圾组成。下图为全球塑料垃圾分布情况的电脑模型(阴影深浅表示垃圾密度大小)。读图完成1112题。11世界海洋漂浮塑料垃圾密度较高地区主要分布在()A寒暖流交汇处B海水运动较慢地区C暖流经过地区 D寒流经过地区12世界四大渔场中受海洋塑料垃圾危害最严重的是()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C纽芬兰渔场 D北海渔场二、综合题(共52分)13读世界部分海运航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1)图中航线都是从_地区出发,货轮上的货物主要是_。(4分)(2)夏季,航线的船舶经过北印度洋时是_(逆/顺)水,航线的船舶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是_(逆/顺)水。(4分)(3)正常年份,_处(填字母)洋流流经的海域渔船云集,渔业资源丰富。但有些年份,因海面水温上升,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大量死亡,渔船稀少,可能是因为发生了_现象。(4分)(4)图中B、C、D、E四处中有著名渔场形成的是_,简述渔场成因的差异。(12分)14(2018湖北八市联考)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28分)(1)描述大范围渔场的分布特点。(6分)(2)图中的A、B两海域分布有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其形成大渔场原因的差异。(12分)(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10分)答 案1A2.D第1题,由图可知,为迎岸风,为离岸风。为印度半岛冬季的东北风,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第2题,处为离岸风,受此影响,沿岸形成上升流,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易形成渔场;在离岸风的影响下,深层冷海水上泛起到降温作用,海水表层水汽遇冷凝结,多海雾;沿岸形成荒漠景观,并没有雨林景观。3C4.C第3题,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且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洋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为寒流;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为暖流;由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其应在北半球。第4题,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可以说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洋流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为北半球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5C6.D第5题,中低纬度海区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图中符合。第6题,洋流是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可以促进不同海区的热量交换;图中为暖流、为寒流,故冬季沿岸气温高于;图中洋流没有形成交汇而不能形成渔场;厄尔尼诺现象与有关,与无关。7C8.B第7题,洋流对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有影响,洋流的流向和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甲洋流向北流,乙洋流向南流,两处洋流同位于大洋的西岸,故甲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暖流,乙为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寒流。第8题,乙为北半球的寒流,和中低纬度的暖流交汇可能形成大渔场;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9A10.C第9题,由等温线数值北低南高可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由于该海域夏季表层水温最高不超过20 ,说明该海域应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同时等温线大致由低温区凸向高温区,说明此地有寒流由北向南流,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中,寒流应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第10题,由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因此不会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由于该海域一般为寒暖流交汇的地区,所以易形成渔场;寒流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容易使沿途水汽凝结形成雾;该海域位于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夏秋季节气旋活动频繁。11B12.B第11题,据图可知,南北回归线附近大洋中部的漂浮塑料垃圾密度较高,而此处为中纬度大洋环流的中心,海水运动较慢。第12题,据图可知,秘鲁渔场位于秘鲁沿海地区,在四大渔场中海洋漂浮塑料垃圾密度最大,受危害最严重。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三条航线都是从波斯湾地区出发,而该地区最重要的资源和出口产品是石油。第(2)题,根据北印度洋洋流的分布规律和盛行风向进行分析。第(3)题,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对秘鲁渔场渔业生产的影响。第(4)题,图中B处附近为纽芬兰渔场,E处附近为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形成的,而秘鲁渔场是因补偿上升流形成的。答案:(1)波斯湾石油(2)逆顺(3)E厄尔尼诺(4)B、EE海域渔场因补偿上升流而形成,B海域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而形成。14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大范围渔场从纬度的分布范围来看,主要分布在温带,但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第(2)题,A渔场是位于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渔场,B渔场是位于南太平洋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主要是由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的,秘鲁渔场主要是由上升流形成的。第(3)题,原因可从自然(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和人为(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两个方面回答。对策应主要从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数量、防治海水污染等方面回答。答案:(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B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造成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海水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