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630963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年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年中学物理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数B.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 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 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的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越长B.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C.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 能量是守恒的, 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3. 家用电吹风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保证电吹风的安全使用, 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 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下列电路中符合要求的是( )。4.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C.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D. 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 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6.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 1 所示的实验装置,当用力挤压装满水的玻璃瓶,会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明显上升。这是利用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来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变。下列实验中也用到这种放大思想的是( )。A. 将不同的电阻丝分别接到同一电路中, 通过比较电流的大小来比较电阻的大小B. 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 通过乒乓球被弹开显示音叉在振动C. 让不同的纸锥从相同高度同时下落, 通过落地的先后判断运动的快慢情况D. 将小铁屑均匀洒在磁体周围, 通过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来认识磁场的分布情况7. 如图 2 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 为定值电阻 ,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 S 后,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左滑动的过程中( )。8. 如图 3 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 m 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木块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 mg。现用水平拉力 F 拉其中一个质量为 2m 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轻绳对 m 的最大拉力为() 。9. 如图 4,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 。A. 向右做加速运动B. 向右做减速运动C. 向左做加速运动D. 向左做匀减速运动10. 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传播, 周期为 T。 t=0 时刻的波形如图 5 所示。此时平衡位置位于 x=3m 处的质点正在向上运动 ,若 a、b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则() 。A. 当 a 质点处在波峰时,b 质点恰在波谷B. t=T/4 时,a 质点正在向 y 轴负方向运动C. t=3T/4 时,b 质点正在向 y 轴负方向运动D. 在某一时刻 a 、b 两质点的位移和速度可能相同11. 已知太阳到地球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比值约为 390,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周期约为 27 天。利用上述数据以及日常的天文知识 ,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A. 0.2B. 2C. 20D. 20012. 三个原子核 X、Y、Z,X 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 Y 核,Y 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 Z 核并放出一个氦核()。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X 核比 Z 核多一个质子B. X 核比 Z 核少一个中子C. X 核的质量数比 Z 核的质量数大 2D. X 核与 Z 核的总电荷是 Y 核电荷的 2 倍14. 矩形导线框 abcd 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磁场的正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 6 所示。若规定顺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 i 的正方向,下列 i-t 图中正确的是( )。15.一平行板电容器中存在匀强电场 ,电场沿竖直方向。两个比荷(即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之比)不同的带正电的粒子 a 和 b,从电容器边缘的 P 点(如图 7)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射入两平行板之间。测得 a和 b 与电容器极板的撞击点到入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之比为 12,若不计重力,则 a 和 b 的比荷之比是() 。A. 12B. 18C. 21D. 4116. 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 活动课时制B. 分组教学C. 设计教学法D. 道尔顿制17. 教学原则反映了() 。A. 教育现象B. 教学规律C. 教学现象D. 师生关系18. 包括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知识- 布置课外作业环节的课的类型是() 。A. 单一课B. 活动课C. 劳技课D. 综合课19. 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A. 巩固性谈话B. 启发性谈话C. 指导性谈话D. 交接性谈话20. 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 团队活动B. 班级活动C. 政治工作D. 教学二、填空题(每空 1 分 ,共 9 分)1. 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产生的,它是通过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辨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不同。2. 如图 8 为双缝干涉的实验示意图, 若要使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改用波长更(填:长,短)的单色光;或者使双缝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填:增大, 减小) 。3.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 200km 高度经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 刹车制动 “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 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在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的运动状态 (选填“改变“或“ 不变“) 。卫星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将探测到的信息传到地面。三、作图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1. 作出图 9 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成的像 AB。2. 图 10 中给出几个元件,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 L1 与 L2 并联, 且滑动变阻器控制通过 L1 的电流,S 是总开关。 (连线不交叉)3. 标出图 11 中的磁感线方向和小磁针的 N、S 极。四、实验与探究题(共 14 分)1. 图 12 中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具有一定的内阻, 电压表的内阻不是无限大,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为待测电阻。当 S 向电压表一侧闭合时,电压表读数为 U1,电流表读数为 I1;当 S 向 R 一侧闭合时, 电流表读数为 I2。(1)根据已知条件与测量数据 ,可以得出待测电阻 R。(2)根据图 12 所给出的电路,在图 13 的各器件实物图之间画出连接的导线。2. (7 分)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 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0,弹簧下端挂一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1;弹簧下端挂两个 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2;挂七个50g 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 L7。(1)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 6 个值 ,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和_。测量记录表:(2)实验中,L3 和 L7 两个值还没有测定, 请你根据图 14 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3)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 ,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 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 = cm。(4)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 50g 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L。L 用 d1、d2、d3、d4 表示的式子为: L ,代入数据解得L cm。(5)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 (g 取 9.8m/s2)3. (3 分)在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 15 所示, 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 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2)当烛焰距凸透镜 15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 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 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 ,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 或“靠近“)透镜。五、计算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 如图 16 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 B 和 C,相距 l=1.0m 物块 A 以速度 v0=10m/s 沿水平方向与 B 正碰 ,碰撞后 A 和 B 牢固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 C 发生正碰,碰后瞬间 C 的速度 v=20m/s,已知 A 和 B 的质量均为 m。C 的质量为 A 质量的 k 倍,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0.45(设碰撞时间很短,g 取 10m/s2)(1)计算与 C 碰撞前瞬间 AB 的速度;(2)根据 AB 与 C 的碰撞过程分析 k 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 C 碰撞后 AB 的可能运动方向。2. 已知 O、A 、B 、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 间的距离为 l1,BC 间的距离为 l2。一物体自 O 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 A、B 、C 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AB 段与 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 O 与 A 的距离。六、简答题(10 分)为什么教育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分别举例说明。七、教学分析题(15 分)基于网络环境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与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平抛物体的运动一课为例,系统分析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并总结出实验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网络环境下开展各学科教学提供借鉴。【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 解析卡文迪许通过测量几个铅球之间的万有引力 ,得到了万有引力常数,A 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磁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现象,B 正确。洛伦兹研究得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C 不正确, 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得到了库仑定律,D 正确。2. B 解析 A 电磁波频率越高波长应越短;C 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D 错误,能量是守恒的, 但能源的形成是需要很长时间的。3. D 解析根据其要求易判断出 D 正确。4. C 解析紫外线具有较强的荧光效应,A 错误;B 错误,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不是沿直线传播;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5. D 解析根据分子的相关性质易知 D 正确。6. B 解析音叉的振动是不易直接观察到的,但通过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就可以很清楚地反映出音叉的振动,故 B 正确。7. A 解析由图可知 RL、滑动变阻器和 R0 并联,电流表 A1、A2的分别测量电路中 RL 和滑动变阻器总电流、R0 中电流,闭合开关 S, 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其中的电流减小,所以电流表 A1 的示数变小,由于 R0 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 R0 的阻值本身不变,所以电流表 A2、电压表 V 的示数以及电灯的亮度均不变。9. A 解析根据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容易判断出小车的运动情况。10. C 解析略。11. B 解析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公式。由万有引力公式可估算出太阳对月球与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的比值约为 2。14. D 解析考查楞次定律:在 01s 时,磁场强度 B 向里增强,则感应电流 I 的磁场应向外,故电流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即为负值;1 3s 时,相同,电流方向为顺时针,为正值;同样可判断 34s 时电流为负值, 从而可知D 正确。16. B 17. B 18. D 19. A 20. D二、填空题1. 振动空气音色2. 长增大3. 相互改变电磁波三、作图题连线如图五、计算题1. 解:(1)设物体 A、B 的质量分别为 mA 和 mB,A 与 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 v1。取向右为速度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即:当 k6 时,碰撞为弹性碰撞;当 k6 时,碰撞为非弹性碰撞。碰撞后 AB 向右运动的速度不能大于 C 的速度。由式,得 4-k2k2所以 k 的合理取值范围是6k2综上得到:当取 k4 时,v30,即与 C 碰后 AB 静止当取 4k2 时,v3 0,即与 C 碰后 AB 继续向右运动当取 6k4 时,v3 0,即碰后 AB 被反弹向左运动2. 解:设物体的加速度为 a,到达 A 点的速度为 v0,通过 AB 段和 BC段所用的时间为 t,则有六、简答题参考答案:教育受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并为其服务,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对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加上教育自身运动的特点,使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教育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相互依存;(2 )教育本身的继承关系;(3)教育与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七、教学分析题参考答案: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的发展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能够实现交互式学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实现因需学习、因材施教,从而使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都发生变化, 如何在中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网络环境进行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我校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物理学科)教学模式的研究-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实验。现将有关将实验情况分析如下:(一)实验的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具有显示多媒化、处理数字化、组织超文本化、传输网络化的特点,教育环境可以虚拟化、教育过程实现个性化、教育管理智能化。所以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可以从理论、方法、设备、设施、课程、教材等方面促进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可以在网络环境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包括文字教材、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软件工具以及从 Internet 上获取的各种教学信息等),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大批受过充分的教育, 具有广博的知识、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创造性人才。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情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自主研究性学习为主,教师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二)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小组的成员首先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确立进行实验的基本指导思想、实验方向和实验目标。通过对目前初具规模的讲授式教学、个别化教学、讨论式教学、协作学习式教学、发现式教学等网络教学模式的分析,我们决定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借鉴几种模式的优点, 采用了讲授教学与个别化教学、讨论与协作式相结合的网络教学模式,然后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能力培养要求,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并制作了部分素材,形成了高中物理专题学习网站。(三)实验课例分析现以平抛物体的运动为例对本课题实验分析如下:1.课前准备为了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创设情景,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们制作了专题学习网站并提供了部分网络资源链接。在网站中,设计了“导问“ 、“导学“ 、“检索“ 、“测试“、“ 实验“、“论坛“等学习导航系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数据,并对这些信息、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算,从而形成自己对平抛运动及其规律的认识。为使学生缩短查找资料的时间,我们将网站发布在局域网上,尽量避免大量无关信息对学生的影响,有利于课堂组织教学,提高了学习效率。2.网站结构模块简介“导问“:通过提出三个问题:什么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的分运动、合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水平飞行的飞机如何投弹,才能击中活动或静止的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导学“:为便于学生学习,在导学中列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学法建议, 并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 给出疑难解析,以便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检索“:列出了平抛物体的运动、等时性实验、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分运动、竖直分运动、静止目标的投弹问题、同向运动目标的投弹问题、反向运动目标的投弹问题等专题研究的链接,便于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测试“:通过测试题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给出测试题的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 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反馈,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实验“:通过等时实验录像和动画模拟实验 ,给学生创设情景,便于学生自主地进行意义建构。“论坛“: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在线讨论。3.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指导的作用,负责给学生提出问题、提供资料、提供研究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巡视学生的活动,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并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与学生平等地开展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并向全班同学征求解答,最后由教师对所提问题和解答情况进行评价。4.教学效果网络教学的课堂容量较大,学生学习情趣很高,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根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积极地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 较好培养了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之间学习能力存在差距,有少部分同学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或需要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四)实验中的收获1.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教师从知识和经验的传递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作者,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任务意识,提供教育资源, 并按照教学目标对有关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织,创设情景,并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从被动地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实验和动画模拟实验建立感性知识,探究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总结出概念、规律,并运用这些概念、规律去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讨论、争论, 可以向教师请教, 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合理地安排每一部分内容的学习时间,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复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掌握知识并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学习也由枯燥无味的记忆、做题变为有趣的探索、讨论、练习、分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了学习效率。2.培养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将教师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记忆并能熟练地解题,学生只关心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学生只会利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不了解知识的来源, 不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则需要运用多种感官,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实验、模拟、训练等多种方式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 学会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从而能够综合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知识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面向全体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教学、练习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进行,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存在“吃“不饱和“吃“ 不了的现象,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在网络环境下教学,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习。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好学生“吃“ 不饱,“差“学生“ 吃“不了的现象。因为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并且这些教育资源可重复再现,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便于学生复习,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可通过课后复习的方式掌握知识,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进步。4.提高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教师需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把学生作为获取知识的主体,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源和学习帮助,另一方面教师需要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运用多种手段获取、制作教育资源,并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所拥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分析、组合,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和评价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摸索总结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应采取的模式和注意事项, 并不断进行改进。(五)实验中存在的问题1.教育资源的质量与数量不足目前互联网上符合中学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太少,并且缺乏系统性,知识的深度也不够,多数仅限于一般性的知识,缺少专题研究的网站。学生直接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而且所查找的信息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讲是零星的、孤立的、浅层次的知识,要从中概括总结形成结构化的、系统的、有一定深度的知识体系,仅靠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缩短学生搜寻信息所花费的时间, 便于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应该准备相关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学生学习所需的资料,并提供互联网上相关内容的链接,使学生能够方便地找到有关教育资源。因此,在实验中,我们针对有关教学内容, 制作了专题学习网站。教师的准备工作从教学设计开始,需要完成脚本编制、寻找素材与资源、制作网站、准备网络教室等一系列准备工作,需要多个教师协作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才完成,这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大规模开展实验变得比较困难。2.教材与课时安排与网络教学模式存在差异由于目前中学教材安排是按照章节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狭窄、教学目标单一、每节课教学时间限定在 45 分钟内,从内容和时间上对学生进行了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教学实验的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打破教材上章节的限制,将相关内容组织在一起,利用多个课时, 按照自主学习、自我测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的顺序进行网络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相信随着新课程教改的实施,这个问题会得到较好的解决。3.师生情感交流与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存在障碍一方面,师生情感的交流、语言动作的交流等在网络教学中较难实现的;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存在差异,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困难,学生之间信息交流出现障碍,这在实验初期表现的尤为突出。同时,由于学科特点,一些需要用图像、示意图表达的信息在网络论坛中如何迅速实现,也是我们面临的困难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将克服困难,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继续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验,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科能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16008dd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