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上的大气(1)导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766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上的大气(1)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上的大气(1)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 地球上的大气(1)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上的大气(1)链接-(2018新课标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2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3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答案】1.B 2.B 3.A【解析】 2.据题干知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方日落,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向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右侧靠窗,AC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240千米,时速80的话,也需要3个小时,若12:00出发则下午时段太阳会照射到,B正确D错误。故选B。3.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地形、洋流、海陆位置等。重庆地处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毕节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因此气温较低。故选A。【点睛】第1题考查了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重庆为“山城”,毕节、遵义属于贵州省,云贵高原“地无三尺平”,所以限速的是地形。第2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但是需要结合图例进行分析,也属于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地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即7月份图示区域日出东北,日落西北;结合客车向南行驶,要向欣赏风景,需靠右侧坐;其次要结合图例信息,从重庆到遵义240km,限速是80,即最少需要3小时,从遵义到毕节205km,限速100,即最少需要2.05小时,即全程最少需要5.05个小时,即只有8点出发,才能避免长时间的太阳照射。第3题考查的还是区域认知能力,即对区域地形的认知,不难。 【地球上的大气-考点复习】全球性大气运动规律(1)赤道地区由于受热多空气上升,极地地区由于冷却空气下沉,可以知道低纬和高纬环流是热力原因形成的环流,中纬环流是动力因素形成的动力环流,所以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的。(2)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引起太阳直射点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随太阳直射点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3)海陆分布使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复杂化。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块状,形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北半球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冷高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高压)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7 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热低压(如亚欧大陆的亚洲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上图就是不同季节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季风环流的示意图(虚线箭头表示高空的大气运动方向)。南亚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而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形成西南季风。冬夏季风势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相关链接1、读某日部分城市天气预报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上图中能反映其产生原因的是()ABC D2据表及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日上海的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B该日北京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C该日哈尔滨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寒潮降温所致D西宁昼夜温差最大与日落晚、日照时间长有直接关系解析:1.C2.A第1题,从表中可读出上海昼夜温差最小,白天中雨,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间小雨,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气温高。第2题,从表中看,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为夏季,上海降水可能是台风影响所致;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寒潮一般出现在冬半年;西宁夜间气温低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2、(2018银川二中统练)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A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D地势起伏状况2该季节()A甲地盛行西北季风,寒冷干燥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丁地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解析:1.C2.D第1题,图中甲地的盛行风是西北季风,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在北半球冬季时南移越过赤道后偏转形成的,C对;海陆轮廓及洋流性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势起伏状况对此处西北季风的形成影响不大,A、B、D错。第2题,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甲地盛行西北季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A错;乙地盛行东南信风,炎热干燥,B错;丙地此时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C错;丁地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此时盛行偏东风,温暖多雨,D对。3、(2018定州模拟)读我国12月某日11时天气形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的风向为_。丙气压中心的垂直气流方向为 _。(上升或下沉)(2)甲、乙两地相比,风力较小的是_,判断依据是 _。(3)图中A天气系统为_,该锋面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特点是_。解析:第(1)题,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水平向东,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西北风。丙地是高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下沉。第(2)题,风力比较看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与等压线疏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甲、乙两地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第(3)题,A处天气系统,看符号可判断出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大风、降温、阴雨等。答案:(1) 西北风下沉(2) 乙 等压线稀疏(3) 冷锋 大风、降温、阴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