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六校期中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683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六校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六校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温州市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六校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 2017 学年第二学期六校协作体期中联考高二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3 分)() A.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各种“校园贷”应(yng)运而生,在给大学生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也暗藏陷阱,勒(l)索、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由此滋生蔓延。 B.关于“浙学”与“浙东学派”的理论内含、基本精神与当代价值观等问题,一直为探讨浙江思 想文化史的学者所关注,然而众说纷纭(yn),莫衷(zhng)一是。 C.中国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博奕,把和平与发展作为外交战略的精髓(su)。中国不觊觎(y)他 国利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不喜欢惹是生非,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利益。 D.经过小组赛鏖(o)战,亚冠联赛首次出现三支中超球队进入淘汰赛的盛况,这样虽然会面临“同 室操戈(g)”的残酷对决,但确保了一个晋级半决赛的名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 环顾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中国制造站在了新的时代风口。【甲】面对重 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早在 2015 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15-2025 年),对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新做出顶层设计。而本次发布的指南,可说是落实“中国制造”一揽子专项规划 的“人才篇”,也是系列规划指南的收官之作。 【乙】“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于制造业而言,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是人才。但近年来,我 国制造业人才良莠不齐,人才结构性过剩与短缺的现象同时存在。【丙】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求贤若渴 却真才难求,另一方面是技工找活不易就业难:制造业人才调结构,提素质的任务十分紧迫。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对 B.一揽子 C.收官之作 D.良莠不齐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欣慰的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化也有所加快,官员们的权力运行将逐步走 上规范、健康、透明的轨道,廉政尴尬和贪腐案件必将逐步减少。 B.今天很多人依然将癌症称之为“不治之症”,却没有注意到美国癌症患者的 5 年生存率接近 70%左右。 C.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16 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平 均每天接到 3 个骚扰电话、2.9 条垃圾短信。 D.受川端康成注重文学细节的影响,余华一开始就注重文学作品叙述的细部,善于虚构和表现人物 和场景的微妙的变化。5.请给下面消息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字。(3 分)2018 年 4 月 4 日晚,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现场,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战胜 北大文学硕士彭敏,获得总冠军。爆冷门的比赛结果,让雷海为成为“网红”。彭敏是上一届中国诗词大会的亚军,也是中国成语大会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双料 冠军,实力超强,最后却没夺冠军。6 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雷海为说,他 7 岁开始读诗,喜欢文 字的韵律感,至今仍随身携带一本唐诗三百首。从 20 岁离家起,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如意,但是 在他看来,“诗与远方”是一种永恒追求,读古诗词,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答: 6. 以“梅雨天”为对象为下面句子补写一段描写语句,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语意连贯,合乎 情理,不超过 100 字。(6 分)五月是所谓黄梅时节。南方的梅雨天的确糟糕得可以。 。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一代通儒饶宗颐 钱钟书说他是“旷世奇才”,季羡林说他是自己“心目中的大师”,金庸说“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国外把它誉为“东洲鸿儒”“汉学泰斗”“东方达芬奇”,华人社会尊他为“整 个亚洲文化的骄傲”。他就是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2018 年 2 月 6 日凌晨,饶宗颐先生于香港仙逝,享年 101 岁。博而专精,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均取得显著成就,他还精通梵文。虽至百岁高龄, 平日作诗词书画音律,仍笔墨挥洒不息。饶先生最可贵的,如此高龄,本可闲适,但他并没有忘记肩上的重担,仍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复兴奔走呼吁。他早早预言,21 世纪将是我们国家踏上“文艺复兴”的新时代,并提出建立“新经学”。他说, 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现在已不是科学或物质的问题了,近年我们这方面突飞猛进,物质生活甚至已 有过犹不及的态势,有些人开始价值观混乱或扭曲了。“新经学”中的“经”是经典的意思。饶宗颐认为,重温国学经典,有助于建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重新树立中国人传统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使之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常道, 以达到天人互益的境界。饶先生从不吝啬表达自己的民族自豪感。“我们的历史,是世界上唯一的持续性文化,从没有 间断过和转换过。”中华文化是一种传播交流型的大文化,它早就走出去了,“东学西渐”不是今 天才开始的,古代就有。我们影响过欧洲的一些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他说:“外国汉学家对我们的传统,兴趣大着呢!”最近的趋势是汉学全球化,我们的学者, 应持平地、谦虚地、自信地与外国学者平等交流。“我一直说文化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东西, 中华文化从上古至今就是如此。现在全球几乎每个角落都有华人,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传播得更好。”要想传播好,需要自身先精通。中国的传统学问重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要求学者 做通人。饶先生尤其强调,做学问首先不要自我设限,应保持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可先从 一个小范围内的方面做起。对如何寻求内心的充实与平静,饶宗颐有独特的治身之道。“一个人在世上,如何正确的安顿 好自己,这是十分紧要的。”饶宗颐先生的家位于香港跑马地,在赛马日从阳台望下去,可一览骏马竞逐的英姿。饶宗颐先 生常在躺椅上看着,当休闲节目。他甚少出门,几乎不应酬,每天清晨四五点醒来,写字、看书、 做研究,然后睡个“回笼觉”,中午就到附近一个潮汕饭馆用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地,当我闭眼的时候,我就让自己的思想任意翱翔,可以想到几万年以 前、几千里之外,此时我同天地融为一体,我已敲开了庄子的门。”他在自己的天地里,清静达观, 身心愉悦,自然长寿。饶宗颐先生曾写过一句广为人知的诗,“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以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 和追求。他说,现在的人太困于物欲,“我们要从古人文化里学习智慧,不要天人互害,而要 制造天人互益的环境,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才是人间正道”。香港大屿山有一处游览胜地,38 株巨木镌刻着斗大的心经全文。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户外木 刻心经简林,是饶宗颐先生在 2002 年创作的,他说,要为香港开启智慧。如今,斯人已逝,巨木犹茂。在当前生机蓬勃的多元社会,饶宗颐先生的智慧和学问,不断给 人以启迪。 (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饶宗颐先生成为一代宗师,主要靠自学;但他的学养是广播而专精的,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 并且都有显著的成就。B.饶宗颐先生为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他认为中华文化是一种传播交流型的大文化,对欧 洲尤其是法国的思想家影响巨大。学者应该谦虚而自信地与外国学者交流。D.为了开启香港人的智慧,饶宗颐先生于 2002 年在 38 株巨木上镌刻斗大的心经,这是世界 上最大的户外木刻心经简林。8.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文章的第一段引用很多名人对饶宗颐先生的评价,意在表明他的成就及在国内和世界上的影响, 其中包含作者的敬仰之情。B.饶宗颐先生认为,现在中华民族在科学和物质方面已经完全复兴,并且因为物质生活太丰富, 导致有些人价值观混乱甚至扭曲了。C.饶宗颐先生在当今社会建立了“新经学”,使国人重新树立了传统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 且达到了“天人互益”的境界。D.饶宗颐先生有很强的自制力,虽然他也很喜欢赛马,但他也只是在家中的躺椅上看看,当作休 闲节目,从来不去参与。9.在治学和为人方面,饶宗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进行概括。(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公 羊 和 小 姐“老爷们”生活中的小插曲俄契诃夫 老爷饱足而发亮的脸庞上流露出难受得要命的烦闷神情。他刚从摩耳浦斯午后的怀抱里挣脱出来,不知该做什么好。他既不愿意想心思,又不愿意闲坐着打呵欠。讲到读书,他是从不复能 记忆的时候起就已经厌倦了。到戏院去还太早,至于坐上马车出去逛一逛,他也懒得去。那么 该做点什么事呢?用什么办法来解一解闷呢?“有一位小姐来了!”叶果尔通报说。“她要见您!” “小姐?嗯。这会是谁呢?不过,反正没关系,请她进来吧。” 一个俊俏的黑发姑娘安静地走进书房里来,装束朴素,甚至太朴素了。她走进来,鞠躬。 “对不起,”她用发抖的儿童最高音开口说。“我,您要知道,据人家告诉我说,只有只有下午六点钟才能在您家里见到您。我我是七品文官巴尔采夫的女儿。” “很愉快!请坐!我能在哪方面为您效劳呢?请坐,不要拘束!” “我是来请托您一件事情,”小姐接着说,别扭地坐下来,用发抖的双手揪她的钮扣。“我是来向您要一张火车票,以便不必花钱就能坐车回到家乡。我听说,您发这种火车票。我 打算坐火车,可是我我手头不宽裕。我要从彼得堡到库尔斯克去。”“哦原来是这样。那么您到库尔斯克去干什么呢?莫非您不喜欢这儿?” “不,我是喜欢这儿的,不过,您要知道,父母。我是去探望父母的。我已经有很久没到他们那儿去了。家里来信说,我妈妈病了。”“嗯。您是在这儿工作呢,还是念书?”小姐就讲了讲她在什么地方和什么人手下工作,挣多少薪金,工作怎样繁忙。 “哦。您在工作。是啊,您的薪金不能说多。不能说多。不给您免费票是不近人情的。嗯。这样说来,您是去探望父母的。哦,不过,在库尔斯克恐怕还有漂亮 小伙子吧,啊?还有漂亮小伙子吧?嘻嘻嘻。有未婚夫吧?您脸红了?哎,何必呢!这是好事 嘛。您自管坐车回去吧。您也到出嫁的时候了。那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文官。” “这是好事。那您就去库尔斯克吧。听说。离库尔斯克一百俄里远,人就可以闻到白菜汤的香味,蟑螂就往那边爬过去了。嘻嘻嘻。恐怕这个库尔斯克城很乏味吧?不过,您倒是 把帽子脱掉啊!这样才对,您不要拘束!叶果尔,给我们端茶来!恐怕在这个嗯嗯它叫什 么名字来着库尔斯克城,很乏味吧?”小姐没料到人家会这样亲切地接待她,就容光焕发,把库尔斯克城种种足以解闷的事情向老爷 描绘一番。她讲起她有个哥哥做文官,有个舅舅做教师,有几个表弟在中学里读书。叶果 尔把茶端来。小姐胆怯地探出身子去拿茶杯,不出声地喝起来,深怕发出吧嗒嘴的声音。 老爷瞧着她,微微地笑。他不再感到烦闷了。“您的未婚夫挺漂亮吧?”他问。“您跟他是怎样相好的?” 对这两个问题,小姐羞羞答答地作了回答。她带着信任的心情把椅子移过去,凑近老爷,笑吟吟地讲起在这儿,在彼得堡,人家怎样给她说媒,她怎样拒绝他们。她讲了很久。最后,她从 口袋里取出她父母写来的信,给老爷念一遍。时钟敲了八下。“您父亲的这笔字倒写得不坏呢。他在字尾上描的花笔多么好看!嘻嘻。不过现在我 该出门了。剧院里开戏了。再见,玛丽雅 叶菲莫芙娜!”“那么我能指望这件事成功吗?”小姐问,站起来。 “哪件事?” “就是请您发给我一张免费的火车票。”“火车票?嗯。我没有火车票!您大概弄错了,小姐。嘻嘻嘻。您找错地方, 走错门了,我隔壁那所房子里倒确实住着个在铁路上工作的人,我却是在银行里工作的,小姐! 叶果尔,吩咐套车!再见 machre玛丽雅 谢敏诺芙娜,我很高兴,高兴得很。”小姐穿上外衣,走出去了。在隔壁人家门口,开门的人告诉她说:他已经在七点半钟坐火 车到莫斯科去了。注:摩耳浦斯:希腊神话中的梦神。 machre:法语,我亲爱的。10.小说中的小姐只是一个配角,可作者却花了大量笔墨加以刻画,为什么?(4 分) 答:11. 小说为保持层层推进的结构时常常采用延迟的方法,故意“延迟”小说的进展;这篇小说亦有如此妙处,请将之找出并作简要分析。(6 分) 12. 答: 12.小说结尾运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4 分)答:13.“公羊与小姐老爷们生活中的小插曲”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试作赏析。(6 分)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雪堂记 宋苏轼苏子得废圃于东坡之胁,筑而垣之,作堂焉,号其正曰“雪堂”。堂以大雪中为之,因绘雪于 四壁之间,无容隙也。起居偃仰,环顾睥睨,无非雪者。苏子隐几而昼瞑,栩栩然若有所适而方兴也。未觉,为物触而寤,其适未厌也,若有失焉。以掌抵目,以足就履,曳于堂下。 客有至而问者曰:“子世之散人耶,拘人耶?散人也而天机浅,拘人也而嗜欲深。今似系马而止也,有得乎而有失乎?”苏子心若省而口未尝言,徐思其应,揖而进之堂上。客曰:“嘻,是 矣,子之欲为散人而未得者也。予今告子以散人之道。夫禹之行水,庖丁之投刀,避众碍而散其智者也。是故以至柔驰至刚,故石有时以泐;以至刚遇至柔,故未尝见全牛也。予能散也,物固不能 缚;不能散也,物固不能释。名之于人,犹风之与影也,子独留之,故愚者视而惊,智者起而轧。 子之遇我,幸矣,吾今邀子为藩外之游,可乎?”苏子曰:“予之于此,自以为藩外久矣,子又将安之乎?”客曰:“甚矣,子之难晓也。夫势利不足以为藩也,名誉不足以为藩也,阴阳不足以为藩也,人道不足以为藩也。所以藩予者特智也 尔智存诸内发而为言则言有谓也形而为行则行有谓也。人之为患以有身,身之为患以有心。是圃之 构堂,将以佚子之身也?是堂之绘雪,将以佚子之心也?身待堂而安,则形固不能释;心以雪而警,则神固不能凝。”苏子曰:“子之所言是也,然未尽也。余之此堂,追其远者近之,收其近者内之,求之眉睫之 间,是有八荒之趣。吾非取雪之势,而取雪之意;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吾不知雪之为可观 赏,吾不知世之为可依违。性之便,意之适,不在于他,在于群息已动,大明既升,吾方辗转,一 观晓隙之尘飞。子不弃兮,我其子归。”客忻然而笑,唯然而出,苏子随之。客顾而颔之曰:“有若人哉。”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注】本文作于元丰五年(1082 年),苏轼贬谪黄州的第三年;隐几:靠着几案。系马:不能自由奔跑的马;泐:石依其纹理而裂开。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筑而垣之 垣:筑墙围绕 B苏子心若省而口未尝言 省:明白 C将以佚子之心也 佚:遗弃,散失 D客顾而颔之曰 顾:回头 15.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组是(3 分)() A筑而垣之,作堂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子之遇我,幸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心以雪而警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D客忻然而笑 觉而起,起而归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围绕“散人之道”和“藩外之游”的主客问难,深入辩论了彼此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的不 同,体现了苏轼从“失意”到“适意”的生存智慧。 B在“客人”看来,苏轼在雪堂四周绘以雪景,希望达到怡心适意的效果,是用其智巧的表现, “心散而形拘”,本质上仍然是个“拘人”。 C苏轼追求的是远离机巧变诈的纷争之地,不再计较世俗所追逐的虚名微利,构筑适于自己意 趣的天地,而不是超然尘世之外的“散人之道”。 D语言上叙事简练,描写生动,说理透辟严谨,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结构上蓄势充分,层层 深入;情感倾向上追求朴实闲淡的“适意”人生。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3 分) 所 以 藩 予 者 特 智 也 尔 智 存 诸 内 发 而 为 言 则 言 有 谓 也 形 而 为 行 则 行 有 谓 也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未觉,为物触而寤,其适未厌也,若有失焉。(4 分) 追其远者近之,收其近者内之,求之眉睫之间,是有八荒之趣。(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点绛唇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9.上阕哪个词语点出了女主人公 的状态,从全词来看,当时是 季 节?(2 分) 20. 试赏析“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鄙哉!硁硁乎!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论语宪问)21. 荷篑者评价“鄙哉!硁硁乎”反映了孔子的精神。(1 分)22. 写出渔父中与“深则厉,浅则揭”意思相同的句子,分别概括孔子与渔父等人不同的处世哲 学,你更赞成谁的处世态度并阐述理由。(5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23.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6 分)(1)子曰:“ ,譬如北辰,。”(论语)(2),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3)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王勃滕王阁序)(4) ,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5)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四、作文(60 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黑塞: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的作家和 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象和理想的巨大财富”。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不得抄 袭、套作。 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1.(3 分)D。(A.应(yng)运而生。B.内含内涵。C.“博奕”应为“博弈”。)2.(3 分)D。(D.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使用对象不当。A.对:用法基本上跟“对 于”相同。B.一揽子:对各种事物不加区别或不加选择的;包揽一切的。C.收官之作:一般指 最后一部作品。)3.(2 分)C。(“制造业人才调结构”后的逗号改为顿号。)4.D。A.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应改为“反腐倡廉制度化的步伐也有所加快”;B.结构混乱, 应改为“今天很多人依然将癌症称为不治之症”;赘余,“接近 70%左右”。C.句式杂糅, 应改为“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或“中国互联网协 会发布的2016 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5.(3 分)答案:诗词大会外卖哥击败北大才子夺冠(外卖哥夺冠 1 分,诗词大会 1 分,击 败北大才子 1 分)6.(6 分)答案示例:天,老是阴沉沉地布满厚重的破棉絮似的云,雨是天天下,但下得又 不干脆:有时翻江倒海下一个整天整夜,有时竟连绵到三四天。空气又湿又闷,遍处湿漉漉 潮腻腻霉薰薰。(评分标准:1 恰当运用两种修辞各占 1 分;2 符合南方梅雨天景物特点 1 分;3 感情色彩基调与“糟糕”相符 2 分;4 语言 1 分)7.(3 分)A(“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不当,原文是说“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8.(3 分)A(B 项,“完全复兴”太绝对;“因为物质生活太丰富,导致有些人价值观混乱甚 至扭曲了”强加因果。C 项,“建立了”不当,原文是说“提出建立”;“使国人重新树立了 传统的、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并且达到了天人互益的境界”属于把将来时态变成了完成 时态。D 项,“有很强的自制力”及“也喜欢赛马”有无中生有之嫌。)9.(4 分)做学问首先不要自我设限,或保持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追求内心的 充实和平静,或不要困于物欲,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1 点 2 分)10.(4 分)小说中的小姐淳朴善良,对那些肯于同情并帮助自己的人心存虔诚的感激。(2 分)这与文中的“老爷”形成对比,更衬托出“老爷”欺骗捉弄这样一个小姐的行为之可 恶。(2 分)11.(6 分)小说的延迟手法主要体现小姐向老爷恳求一张免费火车票时,总是被老爷调笑 戏弄,谈论与车票无关的事,(2 分)作者有意拉长“老爷”对小姐的调笑,舒缓情节节 奏,让“老爷”充分表演,自我暴露;(2 分)丰富小说内容,为结尾天真善良的小姐上 当受骗积蓄力量,加强了读者对这些“公羊”们的憎恶之情。(2 分)12.(4 分)小说中的“老爷”不是卖车票的,他的真面目,到小说最后才被揭开,可谓是 出乎意料。(2 分)小说开头写“老爷”正苦恼着如何“解一解闷”时,“小姐”自动上门, 成为他打发时间的好方法,就使这样一次调笑戏弄又在情理之中了。(2 分)13.(7 分)正标题运用比喻的手法 ,以“公羊”比喻文中的“老爷”,准确生动;因为他 流里流气的问话和不断发出“嘻嘻”的怪声音,如同公羊散发出的臊气。“公羊”与“小 姐”并列,新奇怪异,吸引读者;又隐含着对比与讽刺,表现作者对“老爷”的嘲讽与对底 层百姓的同情。副标题却用“老爷们”这样的复数称呼,揭示了当时社会上这样的养尊处 优、无所事事而又为富不仁者的“老爷”处处皆有。14. (3 分) C 佚:使安逸15. (3 分) C 以:介词,因为。(A焉:兼词,于此 句末语气词,啊;B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这件事;D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连词,表承接关系)16. (3 分) B “心散而形拘”不正确, 应该是“形散而心拘”。17. (3 分)所以藩予者 / 特智也尔 / 智存诸内 / 发而为言 / 则言有谓也 / 形而为行 / 则行有谓也【评分标准】共 3 分。(断对 1 处不给分,断对 2 处给 1 分,断对 4 处给 2 分,断对 6 处给 3 分;错断、漏断 1 处不扣分,错断、漏断 2 处扣 1 分,错断、漏断 4 处扣 2 分,错断、 漏断 6 处扣 3 分。)18. (8 分)还未睡醒,被外物触动而醒来,那(梦中的)惬意还没有满足,感觉就像丢 了什么似的。追求的是使远的景物变得近,把近的景物纳入雪堂,追求在极小的空间里,能得到八 方极远之处的意趣。【评分标准】共 4 分。“觉”“寤”“适”“厌”,各 1 分。共 4 分。“近”“内”“眉睫”“八荒”,各 1 分。19. (2 分)慵(慵整);春季或春末。20.(6 分)动作描写,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形象生动;(2 分)尤其“嗅” 字描绘了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2 分)塑造了一个活泼娇媚、天真纯 洁又略带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2 分)21.(1 分)知其不可而为之(1 分)22(5 分)示例: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1 分)孔 子认为在乱世中,有才能的人应该出任辅国君;(1 分)而渔夫等人认为在乱世里应洁身 自好,隐居修身。(1 分)我认可孔子的处世哲学,乱世虽不可改,但只要去做了,总会 得到一点改善,每一位有才能的在位者,若都有这样的责任感,世界就会渐趋美好。(2 分)23.(6 分)(1)为政以德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3)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4)门衰祚薄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5)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24.参考浙江省高考评分标准【参考译文】 我在东坡的半腰处得到一座废园,筑起矮墙把它围起来,在那里建起草堂,把它的正堂命名为“雪堂”。草堂在大雪中建成,于是在四周的墙上画满雪景,不留下一丝空隙。起居 俯仰,环顾睥视,所见的都是雪景。我靠着几案在白天睡觉,欣然自得,仿佛有一种舒适畅 快的感觉在心中产生。还未睡醒,被外物触动而醒来,那梦中的惬意还没有满足,感觉就像 丢了什么似的。用手揉揉眼睛,给脚穿上鞋子,拖着鞋子走到堂下。有客人到来,问我说:“你是世上闲散自由的人,还是为世事所拘束的人呢?闲散自由的人天赋的灵性少,为世事所拘束的人欲望多。如今你像被拴住的马一样停止不动,你是有 所得还是有所失呢?”苏子心里好像明白但是嘴上没有说,一边慢慢地想该如何应答,一边 拱手行礼把客人请到堂上。客人说:“唉,是的,你是想做闲散自由的人而不得的人。我现 在告诉你做闲散自由的人的方法。大禹治水,庖丁解牛,是避开重重阻碍并且去除(自作聪 明的)智慧。因此至柔的东西可驾驭至刚的东西,石头到时候会依纹理而裂开;至刚的东西 遇到至柔的东西,眼中不曾看到完整的牛。我能使内心自由,外物本来不能束缚我;我不能 使内心自由,外物本来就不能释怀。名声对于人来说,就像风与影子一样,只有你还不忍舍 弃,所以愚笨的人看到你就会感到吃惊,聪明的人看到你就会处处排挤你。你遇到了我,太 幸运了!我现在邀请你出世隐居,可以吗?苏子说:“我在这里,自认为在藩篱之外很久了,你又将到哪里去呢?”客人说:“你真 是太难以让你明白了!势利不足以作为屏障,名誉不足以作为屏障,天地不足以作为屏障, 为人之道也不足以作为屏障,所谓屏障,不过是智慧罢了。智慧存在心里,发出来的声音, 说话就有意义;具体到行动上,行动就有意义。人之所以有祸患,是因为有身体,身体之所 以有祸患,是因为有思想。在这个园圃上建造雪堂,用来使你的身体安逸吗?在雪堂墙壁上 绘画的雪景,用来使你的内心安适吗?身体依赖雪堂而得到安逸,本来不就能忘掉自己的形 骸,心因为雪而感到清冷警醒,精神本来就不能专注。”苏子说:“你所说的是对的,但还有没说尽的地方。我这个雪堂,追求的是使远的景物 变得近,把近的景物纳入雪堂,追求在极小的空间里,能得到八方极远之处的意趣。我不是 取雪的姿态,而是取雪的意趣;我不是逃避世俗的事务,而是逃避世俗、官场的机诈。我不 知道可以观赏雪景,我不知道可以依顺世俗。本性的安逸,内心的满足,不在于别的,在于 处于休息的事物开始活动,太阳已经升起,我正辗转反侧,初次看到拂晓时空际中的飞尘。 你不抛弃我,我就和你一同归去。”客人欣然而笑,答应着往外走,苏子跟着他。客人转过头,点着头说:“还有你这样的 人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