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588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陕西省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卷为非选择题。2、卷选择题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3、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Mg 24 Al 27 P 31 K 39 Si 28 S 32 Cl 355 Mg 24 Al 27 K 39 第卷 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1. 下列反应的热效应形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A铝粉与氧化铁反应 B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反应C锌片与稀硫酸反应 D钠与冷水反应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同一物质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CH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3.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s)+O2(g)=CO2(g) H1 ;C(石墨,s)+O2(g)=CO2(g) H2; C(石墨,s) C(金刚石,s) H3=+1.9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H1H2CH3=H1 H2 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4. 已知2H2O2(l)=2H2O(l)+O2(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途径与途径相比,可能是加了催化剂C其他条件相同时,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放出的热量:途径途径D其他条件相间时,产生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途径途径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甲烷的燃烧热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38.6 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H a,2C(s)O2(g)=2CO(g)Hb,则a0.811.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 (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物质的量CO2H2COH2O甲a mola mol0 mol0 mol乙2a mola mol0 mol0 mol丙0 mol0 mola mola mol丁a mol0 mola mola 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1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H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D 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H增大13. FeCl2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下列平衡: Fe2+2H2O Fe(OH)2+2H+ 往该溶液中通入HCl,,发生的变化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溶液由浅绿色变成黄色 D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深绿色14.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变为原来的4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D、ab15. 能引起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变化。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由于某一条件的改变,使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16. 对于可逆反应2X(g)+Y(s) Z(g) H = -Q(Q0)的平衡体系,若改变下列一个条件,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且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减小压强D增加X17. 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经粉碎的硫黄燃烧得较快、较完全B.实验室可以用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 C.合成NH3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提高NH3的产率,应采取升高温度的措施D.对H2、I2、HI平衡体系加压混和气体后颜色变深18. 已知2SO2(g)+ O2(g)2SO3(g) H197 kJmol1,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 mol SO2 和1 mol O2;(乙) 1 mol SO2 和0.5 mol O2;(丙) 2 mol SO3;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 容器内压强p:p甲p丙 2p乙 B 容器中反应物转化率:乙(SO2)+丙(SO 3) 1C容器内c(SO3) :c甲c丙2c乙 D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数值Q:Q甲Q丙2Q乙19.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xA(g) + B(g)2C(g),反应曲线(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 表示C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x=1C若P3P4,y轴可表示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D若P3P4,y轴可表示B物质在平衡体积中的百分含量20. 可逆反应aA(g)bB(g) cC(g)dD(s)HQ kJmol1,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物质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与温度(T)、反应速率(v)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T10 B增大压强,B的转化率减小C当反应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Dabcd21. 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H0,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Y曲线表示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C 8 min时的平衡常数与12min时平衡常数相等D1012 min,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第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22. (10分)某研究小组将V1mL0.50mol/LH2SO4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 +V2=50mL)。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_。(2)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将NaOH溶液_ (选填“一次”或“分多次”)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溶液混合后,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_,记为终止温度。(3)研究小组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_ 22C(填“高于”、“ 低于”或“等于”)。(4)由题干及图形可知此反应所用NaOH溶液的浓度应为_ mol/L。23. (10分) 金属钨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制造硬质或耐高温的合金,以及灯泡的灯丝。高温下密闭容器中用H2还原WO3可得到金属钨,其总反应为: WO3(s)+3H2(g)W (s) +3H2O (g)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2:3,则H2的平衡转化率为 ;随着温度的升高,H2与水蒸气的体积比减小,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上述总反应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温度25 550 600 700 主要成分WO3 W2O5 WO2 W第一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 I2 (g) WI2 (g)。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利用该反应原理可以提纯钨 bWI2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cWI2在灯管壁上分解,使灯管的寿命延长d温度升高时,WI2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24. (10分)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80 molHI,480时反应:2HI(g) H2(g)+I2(g),体系中n(HI)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表:t/min0246810n(HI)/mol0.1800.1640.1520.1440.1400.140反应进行至10min后将反应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发现气体的颜色变浅。(1)02min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达平衡时,HI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2)某温度下上述反应平衡时,恒容、升高温度,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有利于提高HI分解率并增大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a使用催化剂 b增加HI的浓度c 升高温度 d不断将I2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4)要增大反应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选填字母)。A增大HI起始浓度 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I2 C使用高效催化剂 D升高温度25. (8分)某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2.4molA和1.2molB发生反应 2A(g)+B(g) 3C(g) H 0并达到平衡状态。(1)试根据下列图象判断t2、t3、t5时刻采取的措施。t2: ;t3: ;t5: 。(2)在相同条件下,若按下表a、b、c、d四种情况进行投料,达到的平衡与t1时刻的平衡等效(A、B、C的体积分数分别与t1时刻的平衡相同)的是_(填“a”、“b”、“c”或“d”)abcdn(A)/mol1.01.201.2n(B)/mol0.50.30.30.6n(c)/mol0.31.83.6026.(10分)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2SO2(g)O2(g) 2SO3(g) H1966 kJmol12NO(g)O2(g) 2NO2(g) H1130 kJmol1则反应NO2(g)SO2(g) SO3(g)NO(g)的H_ kJmol1。 (2)将0.20 mol NO和0.10 mol CO充入一个容积恒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g)2CO (g) 2CO2(g)N2(g) H v (12) v (34)= v(78) 0.02 逆向27. (10分)(1) +124 较高温度 (2) 正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增加,加入水蒸气起稀释,相当于起减压的效果 (3) 压强 L2 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