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业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4799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业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六章 世界地理课时作业(二十五)第25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时间 /30分钟一、选择题农村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的空间和各种资源,从事集约化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优化的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和居民组成。图K25-1为我国某地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平面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各生态系统产出占总产出百分比)。据此完成13题。图K25-11.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庭院地面有限的空间 B.防止沼液污物溢出地面C.为大棚提供充足的肥料 D.提高冬季猪舍内的温度2.该地发展农村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有利条件是()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剩余劳动力C.便捷的交通运输 D.先进的农业技术3.该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主体是()A.塑料大棚亚系统 B.沼气池亚系统C.猪舍厕所亚系统 D.庭院园田亚系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轿车日益普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许多负面效应。因此,现在世界上许多城市提出了“公交先行”的交通策略。阅读下表,完成45题。城市人口密度(人/100m2)平均每户拥有汽车数(辆/户)上班交通方式百分数(%)单独开车公用汽车公共交通纽约920.6248.553.4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601.138.511.533.5芝加哥471.046.314.829.7波士顿460.940.110.531.5休斯敦121.571.715.56.5凤凰城91.673.715.13.34.下列关于城市实施“公交先行”策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B. 降低能源消耗C. 缓解交通拥堵状况D. 降低道路通行速度5.表中有若干城市公共交通利用比重较小,原因是()A. 人均收入水平比其他城市的高,私人交通工具发达B. 公共交通系统建设费用和运作费用低,利润低C. 人口密度小,居住模式分散,公共交通对一般乘客不太方便D. 人口少,无需发展公共交通系统读图K25-2,完成67题。图K25-26.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阶段的人地关系思想的主要表现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7.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与图中哪个阶段相符()A.B.C.D.生态环境质量反映人口、经济、环境三者的协调关系,协调关系越好,其生态环境质量就越高。读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图K25-3),完成89题。图K25-38.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最优区域分布在()A.东部沿海地区B.中部内陆地带C.西北内陆地区D.西南青藏地区9.引起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防护林建设 B.气候变化C.经济发展水平 D.环境污染图K25-4为我国某地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图K25-410.19851995年该地()A. 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 B. 经济发展指数先降后升C. 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D.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11.该地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A.19851990年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D.20002005年 二、非选择题12.图K25-5为世界某区域地形分布图,图中为某地形区,该地形区为所在国重要的农业区,1870年耕地面积不到12万公顷,至1930年扩大到700多万公顷。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K25-5(1)灰色阴影所示地形区为,请描述其地形特征。(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灰色阴影所示地形区发展农业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3)历史上,灰色阴影所示地形区多发黑风暴,时至今日,该地形区沙尘暴也时有发生,请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4)为防止黑风暴和沙尘暴的发生,简要说明所在国应采取的合理措施。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若尔盖草原旧称松潘草地。1935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远征难”,走过人烟罕至的松潘草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某将军的诗句“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正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真实写照。若尔盖草原也是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分布区。泥炭是一种经过几千年所形成的天然沼泽地产物,又称草炭或泥煤,可以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原材料。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沼泽萎缩,土地板结硬化,风沙蔓延。图K25-6示意若尔盖草原位置。图K25-6(1)分析若尔盖草原形成沼泽的原因。(2)说明红军穿越松潘草地“艰难”的自然原因。(3)指出若尔盖沼泽风沙蔓延可采取的治理措施。(4)关于泥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有以下两种观点,请选择一种你支持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观点一:泥炭是湿地的一部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禁止开发。观点二:泥炭是一种自然资源,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可以开发。课时作业(二十五)1D2.B3.A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该模式中包含暖猪舍,可推知其可能为我国北方地区,猪舍建在地下沼气池之上并与大棚相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冬季沼气池的热量和大棚的保温作用,使猪舍内的地温及气温相应提高,有利于生猪饲养。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充足(包括家中老年人、农村妇女和冬季因城市用工减少而留在家中的青壮年劳动力),该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第3题,读图可知,该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主要由塑料大棚亚系统、沼气池亚系统、猪舍厕所亚系统、庭院园田亚系统、居民组成。在各亚系统中,塑料大棚亚系统的产出占总产出的76%,是该生态系统中产出比例最高的亚生态系统。因此,塑料大棚亚系统是该庭院优化模式生态系统的主体。4D5.C解析 第4题,城市实施“公交先行”策略,可以减少私家车的出行,缓解交通拥堵状况,节省能源,同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由于私家车出行减少,公交车有固定的线路,所以并没有降低道路通行速度,反而可以提高道路通行速度。第5题,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共交通利用比重较小的城市,其人口密度较小,所以可能是由于居住比较分散,公共交通对一般乘客不太方便,而每户拥有汽车数量多,故单独开车比例非常高。而并非是由该城市收入高,或是公共交通利润低导致的。6B7.C解析 第6题,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阶段为采集狩猎时期,主要表现为崇拜自然;阶段为农业文明时期,处于改造自然阶段;阶段为工业文明时期;阶段为后工业化时期,谋求人地协调。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阶段环境污染水平在自然环境容量以内;阶段环境污染水平超过自然环境容量,且呈上升趋势;阶段环境污染降低,人类社会进入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我国目前处于阶段。8A9.C解析 第8题,19902010年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持续东移,说明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内陆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第9题,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第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快,经济实力较雄厚,生态环境建设投入较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较大。10C11.C解析 第10题,仔细读图,在图中找出环境污染指数、经济发展指数、资源能源消耗指数的坐标轴,由图可知,19851995年环境污染指数持续降低,经济发展指数一直上升,二者呈负相关;图中显示19851995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大致由0.62变为0.58,始终较高。第11题,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应该是环境污染指数低、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低、经济发展指数较高的时期。图中19851990年、19901995年资源能源消耗指数较高,经济发展指数低;20002005年环境污染指数较高;19952000年环境污染指数、资源能源消耗指数都较低,经济发展指数较高。12(1)北美大平原(或大平原)面积广大,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小,自西向东缓慢倾斜。(2)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度变幅很大;湿度小(降水量小),多大风天气,气候干旱;寒潮、旱涝、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多发。(3)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滥垦土地,破坏草原,导致植被破坏;草原遭受毁坏后,导致土壤裸露,风蚀加速;加上气候干旱,水分不足,沙源地不断扩大。(4)对裸露耕地进行喷灌,保持土壤湿润;建设防护林,防风固沙;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结构。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和图中的地理事物,可以判断灰色阴影所示地形区为北美大平原(或大平原)。北美大平原面积广大,海拔较高,地势起伏小,自西向东缓慢倾斜。第(2)题,受地形影响,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温度变幅很大;湿度小(降水量小),多大风天气,气候干旱;寒潮、旱涝、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多发。第(3)题,主要从植被破坏角度分析人为原因,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角度分析自然原因。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滥垦土地,破坏草原,导致植被破坏;草原遭受毁坏后,土壤裸露,风蚀加速;加上气候干旱,水分不足,沙源地不断扩大。第(4)题,主要从保护植被方面分析回答。对裸露耕地进行喷灌,保持土壤湿润;建设防护林,防风固沙;合理规划农业生产结构。13(1)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且降水较多,河流汇聚,排水不畅;海拔高,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下渗少。(2)天气恶劣,多雨雪,气温日较差大;沼泽面积大,多泥潭;地势起伏大,河流多,穿越困难。 (3)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湿地的监测,实施退耕还草、湿地恢复等沙化治理工程;发展人工草地,合理放牧,适度开发;健全法制,加强立法。 (4)禁止开发。理由:湿地在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可以开发。理由:沼泽面积大,泥炭储量丰富,用途广;泥炭的合理开发能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解析 第(1)题,沼泽的成因一般从来水量大和排水量小两个方面来思考。从图中看,该地有两条河流流经,且降水丰富,来水量较大。排水从蒸发弱(上不去)、下渗少(下不来)、排不出(流不走)三个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该地位于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海拔高,气温低,多冻土,地表水下渗少;地势四周高,中间低,排水不畅。第(2)题,自然条件一般从地形、气候、水文等方面来回答。从图中看,该地地势起伏大,河流多,穿越困难;沼泽面积大,多泥潭;天气恶劣,多雨雪,气温日较差大;等等。第(3)题,治理风沙的最有效的措施是恢复自然植被,应实施退耕还草、湿地恢复等沙化治理工程;发展人工草地,合理放牧,适度开发;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湿地的监测;健全法制,加强立法;等等。第(4)题,从保护湿地的角度应禁止开发。理由是湿地在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寒气候,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从发展经济、开发资源的角度应支持开发。理由是沼泽面积大,泥炭储量丰富,用途广;泥炭的合理开发能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和城市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