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铁肩担道义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劝学 语文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1856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铁肩担道义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劝学 语文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铁肩担道义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劝学 语文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铁肩担道义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劝学 语文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劝学(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文言基础专练(31分)1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组是(3分)()A.使之然也(弯曲)其曲中规(合乎)B假舟楫(借助、利用) 声非加疾(快)C绝江河(横渡) 跬步(古代的半步)D金石可镂(雕刻) 圣心备焉(完备)解析:选CA项,“”,用火烤使弯曲;B项,“疾”,强;D项,“备”,具备。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B.C.D.解析:选BB项都是连词,表转折。A项,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它。C项,介词,比/介词,表引进对象。D项,语气词,相当于“了”/兼词,“于此”,从这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用心一也D而绝江河解析:选DA项,日: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水:名词作动词,游泳。C项,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D项,绝:横渡,一般用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用心一也B蚓无爪牙之利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选DA项,古义,两个词,因为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B项,古义,鸟兽的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含贬义)。C项,古义,寄身,托身。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D项,古今意义相同,都是“片刻”的意思。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自其弟子之手,现存32篇。B“青,取之于蓝”中的“青”为“靛青”,一种染料。“蓝”,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C“金就砺则利”中的“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D古代称跨出一脚为“步”,跨两脚为“跬”。解析:选DD项,应为: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例,引出“,”的结论,强调了学习并自省的重要性。(2)劝学中“,”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与老子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样,荀子在劝学中说“,”,也借“行路”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7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分)译文: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译文: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分)译文: 参考答案:(1)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的颜色显得更青。(2)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会智慧明通而且行为不会有过失了。(3)所以,不积累一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河大海。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勉学(北齐)颜之推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簿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注郑重:这里是“频繁”的意思。素业:清素之业,即士族所从事的儒业。贵游子弟:无官职的王公贵族叫贵游。他们的子弟就叫贵游子弟。这里是泛称贵族子弟。著作:著作郎,官名,掌编纂国史。长檐车:一种用车幔覆盖整个车身的车子。隐囊:靠枕。快士:优秀人物。鹿独:颠沛流离的样子。羲农:伏羲、神农,均为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与女娲并称三皇。1“聊举近世切要”中的“聊”解释为姑且。2“莫不被教”中的“被”解释为蒙受、接受。3“便为凡人”中“凡人”是古今异义词,此处解释为一般的人,平庸的人。4“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中的“耻”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耻。5“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中的“著作、秘书”为名词作动词,解释为做著作郎、做秘书官。6“则顾人答策”中的“顾”为通假字,通“雇”,解释为雇佣。7“则假手赋诗”中的“假”解释为借助。8“虽百世小人”中的“小人”为古今异义词,应解释为平民百姓。9“夫明六经之指”中的“明”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解释为通晓。10“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是状语后置句,本句可翻译为:这就有如想要饱餐却懒于做饭,想得身暖却懒于裁衣一样。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B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C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D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解析:选C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段大意,利用重要实虚词等来帮助断句,如文中的“凡”一般放于句首,可以提示断句。其次可以根据相同句式来断句,如“天地所不能藏”和“鬼神所不能隐也”。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冠”指古代男子十六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B“贵游”指无官职的王公贵族。亦泛指显贵者。周礼地官师氏记载: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C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后人称之为“六经”。D“羲农”是伏羲氏和神农氏的并称。相传伏羲教民结网,渔猎畜牧,制造八卦等。神农氏是中华民族之祖、农业之祖、医药之祖、商贸之祖、音乐之祖等,对中华文明有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解析:选AA项,应为“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10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宗明义,指出要“勤学”的观点后,先后从正面和反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言辞恳切,语重心长。B作者认为,士大夫家庭的子弟,即使到了成人仍应该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诱导,只有那些志气高尚、能经受磨炼的子弟,才能成就儒家事业。C作者列举南朝梁代全盛时期贵族子弟不学无术、靠祖上庇荫、养尊处优,而一旦离乱,便谋生乏术,只能耕田养马的事实,从反面说明,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有立身之本。D作者认为如果能够经常保有几百卷书籍,就是再过一千年也不会成为下等人,读的书多,对一般人的成败好恶看得很清楚,即使天地鬼神的事也不能在他们眼前隐藏。解析:选DD项,应该是“经常保有几百卷书籍研读”才合乎事理。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5分)译文: (2)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5分)译文: 参考答案:(1)(这些人)为什么吝惜几年的勤学,而宁愿受一生的愧辱呢?(2)(这些贵族子弟)想靠自己去求得一官半职却无能为力,想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却又身无一技之长。参考译文:从古至今的那些圣明帝王,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一个普通百姓呢!这类事在经书史书中随处可见,我也不再频繁举例,姑且举近代紧要的事说说,以启发开导你们。现在士大夫的子弟,长到几岁以后,没有不接受教育的,那学得多的,已学了礼经春秋三传。那学得少的,也学完了诗经论语。待到他们成年、已婚,体质性情逐渐成形,趁这个时候,就要加倍地对他们进行训育诱导。他们中间那些有志气的,就可以经受磨炼,以成就其儒业;而那些没有操守的,从此懒散起来,就成了平庸的人。人生在世,应该从事一定的工作:当农民的就要计划耕田种地,当商贩的就要商谈买卖交易,当工匠的就要精心制作各种用品,当艺人的就要深入研习各种技艺,当武士的就要熟悉骑马射箭,当文人的就要讲谈讨论儒家经书。我见到许多士大夫耻于从事农业商业,又缺乏手工技艺方面的本事,让他射箭连一层铠甲也射不穿,让他动笔仅仅能写出自己的名字,整天酒足饭饱,无所事事,以此消磨时光,以此了结一生。还有的人因祖上的荫庇,得到一官半职,便自我满足,完全忘记了学习的事;碰上有吉凶大事,议论起得失来,就张口结舌,茫然无知,如坠云雾中一般;在各种公私宴会的场合,别人谈古论今,赋诗明志,他却像塞住了嘴一般,低着头不吭声,只有打哈欠的份儿。有见识的旁观者,都替他害臊,恨不能钻到地下去。(这些人)为什么吝惜几年的勤学,而宁愿受一生的愧辱呢?梁朝全盛之时,那些贵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以致当时的谚语说:“登车不跌跤,可当著作郎;会说身体好,可做秘书官。”这些贵族子弟没有一个不是以香料熏衣,修剃脸面,涂脂抹粉的;他们外出乘长檐车,走路穿高齿屐,坐在织有方格图案的丝绸坐褥上,倚靠着五彩丝线织成的靠枕,身边摆的是各种古玩,进进出出派头十足,看上去好像神仙模样。到明经答问求取功名的时候,他们就雇人顶替自己去应试;在三公九卿列席的宴会上,他们就借别人之手来为自己作诗。在这种时刻,他们倒显得像优秀人物。等到动乱来临,朝廷变迁革易,考察选拔官吏时,不再任用过去的亲信,在朝中执掌大权的,再看不见过去的同党。(这些贵族子弟)想靠自己去求得一官半职却无能为力,想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却又身无一技之长。他们只能身穿粗布衣服,卖掉家中的珠宝,失去华丽的外表,露出无能的本质,呆头呆脑如同一段枯木,有气无力像条快要干涸的流水,在乱军中颠沛流离,最后抛尸于荒沟野壑之中。在这种时候,(这些贵族子弟)就完完全全成了蠢材了。有学问有手艺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站稳脚跟。自从兵荒马乱以来,我见过不少俘虏,其中一些人虽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百姓,但由于懂得论语孝经,还可以去给别人当老师;而另外一些人,虽然是年代久远的世家大族子弟,但由于不会动笔,结果没有一个不是去给别人耕田养马的。由此看来,怎么会不努力学习呢?如果能够经常保有几百卷书籍研读,就是再过一千年也始终不会沦为平民百姓的。通晓六经旨意,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强道德修养,劝勉世风习俗,也仍然不失为一种才艺,可借此自我充实。父亲兄长是不能够长期依赖的,家乡邦国是不能够常保无事的,一旦流离失所,没有人来庇护周济你时,就需要自己设法了。谚语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容易学习而又可致富贵的技艺,没有超过读书的了。世人不管他是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认识的人多,见识的事广,但却不肯去读书,这就有如想要饱餐却懒于做饭,想得身暖却懒于裁衣一样。那些读书人,从伏羲、神农的时代以来,在这世界上,共认识了多少人,见识了多少事,对一般人的成败好恶,(他们看得很清楚,)这固然不必再说,就是天地鬼神的事,也是瞒不过他们的。三、语言表达专练(10分)12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的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3分)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 ;“会学”是指 ;“坚持学”是指 。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扣住“自主学习”四个字,还要仿照“能学”的解释来仿写。注意要突出要点,“想学”要突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会学”要突出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坚持学”要突出学习者的意志。参考答案: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的动机,并且愿意付诸行动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会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够持之以恒13请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的作者(如孟子、孔子等)或你了解的其他古人,给下面的对联写出下联。(3分)上联:荀子劝学博学则青出于蓝下联:参考答案:(示例一)孔子论语勤学必温故知新(示例二)韩愈师说为学则不耻下问(示例三)墨子非攻兼爱则仁者无敌(对仗工整即可)14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4分)(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1分)答: (2)概括漫画寓意: (不超过30字)(1分)(3)请选择一个角度对漫画进行评论。(2分)答: 参考答案:(1)画面上一个同学脊背上背着两个沉重的包袱,似两座大山。一个包袱来自老师,包袱上写着老师的话语: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另一个包袱来自家长,包袱上写着家长的谆谆教导: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该生被压得满头大汗,疲惫不堪。(2)该漫画揭示了片面追求成绩对青少年的危害。(3)“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曾经是人们对高考竞争之激烈的形象描述,当前的社会就业和生存压力集中体现在教育领域,使孩子的每一次升学考试都成了过“独木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