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二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1842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二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二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综合检测(二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检测(二十六)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四季时序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应该顺时而动,春苗冬狩。而春秋一书中记载了鲁桓公四年春正月在郎地狩猎的事情。这反映出()A古代统治者尊重自然规律B春秋作者对历史有价值观评判C古代先民缺乏自然科学知识D春秋作者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选B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人们认为应该顺时而动,春苗冬狩。而鲁桓公四年春正月在郎地狩猎违背了春苗冬狩的做法,暗含对鲁桓公的批评,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不符合题干主旨,C项说法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2尚书载:“臣下不匡,其刑墨。”礼记载:“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物原载:“周宣王时的史籀始墨书于丝绸。”这些记载表明()A古代制墨技术高超B墨的用途较为单一C我国用墨历史久远 D周代书写材料广泛解析:选C根据材料“刑墨”“史定墨扬火以作龟,致其墨”“墨书于丝绸”等信息可知墨的用途广泛,还可知我国用墨历史久远,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涉及墨的用途广泛,并非是古代制墨技术高超,排除A项。材料中只有物原涉及周宣王用墨书于丝绸,没有涉及周代书写材料广泛,排除D项。3有学者认为,中国“第一个千禧之后的三百年,所产生的第一流科学家竟占秦汉以降两千多年的38%”。这一时期中国科技成就斐然的主要原因是()A受统治者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B政权林立、战乱纷争,促进火药武器的问世C与封建王朝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息息相关D学者提出经世致用思想,提倡社会实践解析:选A材料“第一个千禧之后的三百年”是指两宋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故A项正确;火药用于战争是在唐末,故B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封建王朝推行的经济政策,故C项排除;D项是明末清初产生的,故排除。4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A重在教化病人的心理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解析:选B据材料“医学家在行医过程中也常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并结合所学知识“仁”属于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可知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教化病人的心理的问题,故A项错误;古代中国医术有其医药学的基础,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古代中国医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故D项错误。5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向中国人普及欧洲的科学理念、科学文化。晚明时期的“西学东渐”()A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B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C利于中国科学文化与世界接轨D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解析:选C晚明时期中国科学家与传教士合作,主要是把欧洲科学文化著作、科学理念以及科学文化传播到中国,这种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科学文化与世界接轨,故C项正确。A项中的“普遍”说法绝对,排除;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并不是因为一两本书就会改变,故B项错误;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开启是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和魏源的新思想萌发,故D项错误。6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这反映了当时()A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B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阻C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解析:选A诗经反映的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黄河流域的社会生活,黄河流域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楚辞反映的是楚地的社会生活,当时楚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黄河流域,故A项正确;北方政治动荡使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B项错误;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祖先崇拜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7明代重要的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而话本小说的作者或编著者中,却少有举人、进士。出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高雅与通俗文艺的不同价值取向B士人与市民的不同文化观念C戏曲与话本小说的不同消费群体D江南与北方的不同区域特征解析:选C戏曲与小说的雅俗,主要受制于它的接受者,故A项错误;作者的文化水平又受制于文学创作的形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戏曲作者,大都拥有进士科名”“小说的作者却少有举人、进士”可知,戏曲与小说的消费群体不同,导致作者的文化水平不同,故C项正确;材料与南北方差异无关,故D项错误。8(2019哈九中模拟)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A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B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C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D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解析:选A根据“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可知,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都认为小说是引起好勇斗狠和刑讼、奸盗频繁的主要原因,从侧面反映出通俗小说在社会上有很强的影响力,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9龙门二十品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二十尊造像的题记拓本。如图所示,其字体的基本特征是()A因形立意,体正势圆B扁方严整,朴拙雄浑C状似连珠,绝而不离 D轻转重按,笔断意连解析:选B龙门二十品作为魏碑书法的典型代表,它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形成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朴拙雄浑的特点,故B项正确;A项是篆书的特征,故A项错误;C项是草书的特征,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欲横先竖,欲竖先横”的特点,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10(2019龙岩模拟)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士大夫和富民追逐文人画,平民喜爱通俗画。这表明宋代()A书画市场逐渐走向成熟B富民已经跻身于士大夫的阶层C文人士大夫影响力巨大D社会发展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解析:选D根据“宋代书画创作开始出现了文人画和通俗画的分化”并结合所学,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文化繁荣,出现适应士大夫和富民需要的文人画,和平民喜爱的通俗画,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11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得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解析:选B据材料“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可以得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意在笔先,以形写神”,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2包公戏是戏剧舞台上的艺术典型。京剧形成后,包公戏出现了复杂面貌,既有铡驸马时的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清官形象,也有用打龙袍代替打皇帝维护君主尊严的卫道者形象。这充分说明()A清代的包公戏更尊重历史事实B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开始走向成熟C老百姓对司法公正的强烈向往D京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解析:选D材料中关于包公戏的复杂面貌的叙述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社会的诉求,即京剧也是社会现实的一定程度上的反映,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故A项错误;B项“开始”的说法错误,中国古代戏曲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C项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故排除。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朝时期出版的书籍有历史、经典古籍和有关农业及文学的著作等,数量逾五百种,其中部分得以大量印行。本时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拥有极高的水平,而当时欧洲却正处于黑暗时代。十一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在当时应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毕昇去世后”,沈括这么写道,“他的活字技术成为我表亲名下的财产,直到今天仍被珍藏。”由此可知,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材料二公元十四五世纪时,由商人、贸易家与工匠组成的新都市阶级出现。他们需要阅览账册、航海书籍以便于转运货物。教会同样需要印制赎罪券、圣经等书册。由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当然这也得益于欧洲的字母系统,中国人从事印刷至少需要八千个活字。随着印刷品的激增,西方图书馆与学校数目也跟着激增,古希腊罗马经典广泛传播。印制插图的技术则对自然科学及地图制作的贡献甚大,地球及其栖息生物的崭新面象遂一一浮现。施拉姆人类传播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发明命运不同的原因。(8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一“十一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归纳毕昇活字印刷术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古希腊罗马经典广泛传播对自然科学及地图制作的贡献甚大”,归纳谷登堡活字印刷术的特点;第二小问,毕昇活字印刷术出现的背景从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谷登堡活字印刷术出现的背景则从城市阶层、商业、教会传教、文艺复兴、中国活字印刷术等角度分析回答。第(2)问,中国结合古代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字特点回答;西方从文字特点、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毕昇更加先进、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对印刷的需要更加强烈等角度思考回答。答案:(1)特点:毕昇:比西方早三四百年;胶泥材质;国内影响有限,没有得到推广;对欧洲影响深远。谷登堡:金属材质;蓬勃发展;影响和贡献都较大。背景:毕昇:印刷技术的成熟提供技术支持;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重文轻武形成重视文化与书籍的风气;科举考试的推动;宋词等文学繁荣的推动。谷登堡:新都市阶级出现;商业的繁荣;教会传教的需要;文艺复兴的推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传入。(2)原因:中国汉字系统较为复杂;雕版印刷水平高,阻碍了新技术的应用;自然经济的保守性、封闭性;农耕社会对文化的需求相对不足;中国传统观念对先进技术不重视,推广意识不足。西方字母系统便于活字制作;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技术比毕昇更加先进;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商业与文化的发展对印刷的需要更加强烈。14(2019厦门模拟)文学作品往往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卖炭翁作者:白居易(唐)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望海潮作者:柳永(宋)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提取材料中两个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考生要认真解读材料,围绕城市经济状况与文学发展状况的关系提炼出一个观点,可以以市民生活与文学发展、唐宋文学与城市经济等作为论题。然后,结合所学史实进行论证。阐述时做到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论题:唐宋文学与城市经济。阐述:卖炭翁中“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的描述反映出唐代对市场交换行为存在严格的时空限制;望海潮中“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菱歌泛夜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的描述则反映出宋代市场分散于宅屋之间,经营时空不再有限制。这说明宋代政府放松对城市的市场交换行为的直接管理,宋代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唐诗、宋词的内容反映了各自时代特色,说明一定时期的文学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示例二:论题:市民生活与文学发展。阐述:唐诗卖炭翁在形式上整齐划一,讲究格律,题材偏重政治主题。宋词望海潮的句式参差不一,句法灵活多样,以个人的感受描绘了杭州的繁荣。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市民数量的增加,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而词更容易抒发情感,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这说明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