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301677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I)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合法性”的是:( ) A.兼并争霸 B.楚王问鼎 C.三家分晋 D.设置官吏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 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的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的发展3.xx2月15号是我国传统农历腊月最后一天,也被称之为“除夕”,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家家户户清扫庭院或忙忙碌碌,准备除旧迎新;这一天不论身在何方的游子,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吃一顿团圆饭。中国人的这种“团圆”观念是受到以下哪种制度的影响(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4.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铸造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被视为国之重器。自秦以后,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主要在于( ) A.证明皇位正统 B.体现皇权独尊 C.保证皇位世袭 D.震慑割据篡权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提到“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柳宗元认为郡县制的推行(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B.有利于实现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C.容易出现地方势力分裂割据情况 D.是秦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6.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有关科举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科举制容易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局的局面 B.科举制能为统治者选拔真才实学之人 C.科举制有利于实现社会阶层流动 D.科举制促成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7.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8.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 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9.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 A.不再以诗赋取士 B.选拔了实用人才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束缚了士人思想10.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某制度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他评价的是( ) A.察举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11.“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A.秦汉的三公九卿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12.自秦汉到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特点是( )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与控制不断加强 选官与考试始终紧密结合 A B C D13.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A.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C. 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D.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14.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15.我国封建科举制中逐渐形成“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采取三甲录取方式,即“赐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赐同进士出身”。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集权 B.君主专制 C.科举完备 D.重视选官16.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政治黑暗 B.明朝以前政府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17.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18.著名思想家黄宗羲在评价内阁制度时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由此可知( ) A.内阁提高了行政效率 B.内阁成员可参与中央决策 C.黄宗羲肯定内阁制度 D.内阁制度强化了专制皇权19.我国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缋制度日趋完善,包含德、勤、能、绩四个方面;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20.中国古代下列措施具有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作用的是( ) 秦朝实现郡县制 宋朝设枢密院分理军政 元朝实现行省制度 清朝“改土归流” A. B. C. D. 21.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对地方的管理日益严密 C.政治制度不断成熟 D.地方机构办事高效22.中国古代历朝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或机构,如刺史和御史台。但是从秦至明清仍不断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屡禁不绝。这种现象无法断绝的根本原因是( ) A.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的权力太小 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 C.没有设立相应的惩治措施来配合监察体制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23.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矢志改革,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和参知政事等职。其中,相副职,分割其行政权的是( ) A.签判 B.知县 C.通判 D.参知政事24. “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蕴涵的观念是( ) A.天人合一 B.天圆地方 C.一人得道,鸡犬升 D.天皇权至上25.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探究,这四个选题的探究最终没有实际意义的是( )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郡国并行制的实行及其影响 C. 论乾隆帝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D.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二、主观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1题25分,第2题25分,共50分)26. 材料一汉朝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和征辟两种。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 蔡上司中国科举史话材料二东汉沿袭西汉,在任官制度上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东汉后期,随着政治的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用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 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三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朝。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朝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察举制度在东汉后期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9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采用什么方式取士为官,分析其积极作用。(12分)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材料三: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材料四:军机处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密之地。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军机大臣“只供专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是皇帝集权的最好工具。(1)材料一中,从图1到图2反映了中央官制的设置有何重大变化?这一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10分)(2)结合材料二内容,你如何理解这句话?(4分)(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军机处设立的看法。(8分)高一年级10月份阶段检测历史月考试卷答案1.D 2.C 3.C 4. B 5.A 6.A 7.B 8.A 9.B 10.D 11.B12.A 13.C 14.D 15.B 16.C 17.B 18.D 19.B20.C21.B 22.D 23.D 24.D 25.C26.(1)品行、才学(4分)(2)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或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政府政治腐败(或封建国家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或声望影响被官僚家族所支配);结党营私徇私舞弊现象严重。(任答3点即可)(9分)(3)设科考试(科举制)。(2分)抑制门阀势力,扩大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10分)22.(1)变化:由秦朝三公九卿制变为隋唐三省六部制(4分)。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6分)(2)宋代为分化事权,设置大量官吏,造成官僚队伍庞大,同时人浮于事,相互推卸责任,形同无官。(4分)(3)相权逐步削弱,君权逐步强化。(3分)(4)军机处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办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一人裁决,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