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300465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的输入输出 第7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课后作业(含解析)(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和方式一、选择题1(2019吉林高三月考)将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再置于较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直到细胞体积稳定下来,这时对恢复原状的细胞来说,可以肯定的情况是()A细胞液和外界溶液浓度相同B细胞液浓度高于外界溶液浓度C水分子不再出入细胞D水分子出入细胞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答案D解析此时处于质壁分离复原平衡状态的细胞,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但是细胞液的浓度不一定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也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因为细胞壁的保护作用,不能继续吸收水分而已,A、B、C错误,D正确。2(2018湖南郴州一模)某同学取三个生理状态相同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经过处理后,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B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是:CABCA、B、C三细胞处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则A与B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是ABD标号指的物质是细胞质答案D解析细胞A、C的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处于质壁分离状态,A正确;细胞A发生轻度质壁分离,细胞B未发生质壁分离,细胞C质壁分离的程度大,三者失水量由多到少为CAB,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CAB,B正确;A、B、C三细胞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由大到小为CAB,C正确;标号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间隙,充满的是外界溶液,D错误。3(2018山东青岛二模)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无关B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C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液的浓度逐渐降低D神经元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答案B解析磷脂与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密切相关,A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为胞吐,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B正确;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升高,C错误;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细胞需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所以仍需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D错误。4(2018天津河西一模)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细胞长度和原生质体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不易复原C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答案A解析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质壁分离越不明显,紫色越浅,A正确;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质壁分离越不明显,说明该细胞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差越小,越容易复原,B错误;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质壁分离越明显,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错误;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质壁分离越明显,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低,D错误。5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为协助扩散B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C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D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不具特异性答案C解析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而运出细胞时,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运输,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Na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Na运出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B错误;根据图示分析,K通过NaK泵的转运需要消耗ATP,故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C正确;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具特异性,D错误。6如图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D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答案A解析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则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也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A错误,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分子进入半透膜,则漏斗内的液面越来越高,直至达到最高液面不再变化,可以用图丙表示,C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所以半透膜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D正确。7(2017海南高考)将生长状态一致的某种植物幼苗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移入适宜的营养液中在光下培养,并给甲组的营养液适时通入空气,乙组不进行通气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组的根对a离子的吸收速率远大于乙组的。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给营养液通入空气有利于该植物的生长B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属于自由扩散C根细胞对a离子的吸收过程有能量的消耗D根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通入空气有利于根对a离子的吸收,其原因是:通入空气有利于根部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为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进而利于根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所需的各种无机盐离子,其中包括a离子,最终有利于植物生长。据分析可判断,A、C、D正确,B错误。8(2016江苏高考)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载体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B载体具有ATP酶活性C载体和转运方式不同D载体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答案B解析载体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溶质分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载体是顺浓度梯度运输物质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B错误;载体和转运方式不同,C正确;协助扩散有载体蛋白的协助,所以扩散速率比自由扩散快,D正确。9(2019吉林统考)下列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ATPB在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逐渐降低C肝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和甘油D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专一性答案B解析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其中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也不消耗ATP,A错误;在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B正确;肝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吸收甘油,C错误;胞吐过程充分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载体蛋白无关,D错误。10某学生将7%的尿素滴加在载玻片上的蚕豆叶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2小时后再次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找不到了。其可能的原因是()错拿了对照样品时间过长,细胞壁收缩溶质被缓慢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2小时后细胞可能死亡A BC D答案C解析尿素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植物细胞液中,因此久置在尿素溶液中的蚕豆表皮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而7%的尿素对植物细胞来说,也是高浓度,可能会引起过量失水而死亡,故其可能原因为。二、非选择题11图1是物质出入细胞的示意图,图2中曲线甲、乙分别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两种方式。(1)图2中曲线甲代表_,影响曲线乙所示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因素主要有_、_。(2)K、O2和葡萄糖这三种物质中,通过d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_,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性。(3)柽柳是泌盐植物,其叶子和嫩枝可以将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植物。为探究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a取甲、乙两组生长发育基本相同的柽柳幼苗植株,放入适宜浓度的含有Ca2、K、C6H12O6的溶液中进行培养。b甲组给予正常的呼吸条件,乙组_。c_。实验结果及结论:答案(1)自由扩散载体的数量能量(或ATP)的供应(2)葡萄糖选择透过(3)b.完全抑制呼吸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Ca2、C6H12O6的吸收速率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两组植株对K、Ca2、C6H12O6的吸收速率相同柽柳从土壤中吸收盐分的方式是被动运输解析(1)图2中甲表示自由扩散,乙表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ATP)协助。(2)图1中d表示协助扩散,K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红细胞的,O2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3)b.根据实验目的,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区别是是否需要ATP,故ATP(细胞呼吸条件)为自变量,吸收速率为因变量。故甲组给予正常呼吸条件,乙组完全抑制细胞呼吸。c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根系对K、Ca2、C6H12O6的吸收速率。若吸收速率相同,说明都不需要ATP,为被动运输;若甲组吸收速率明显大于乙组,则说明需要ATP,为主动运输。12如图所示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请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他做该实验的目的是_。(2)B步骤主要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紫色_的大小以及_的位置。(3)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方法:_。(4)该实验在B、D、F三者之间形成了自身对照,其中B、D中属于实验组的是_组,在D、F中属于对照组的是_组。(5)该同学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的经验是在B、D之间不宜停留时间过长,否则会导致实验失败。你认为最合理的原因是_。(6)若改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上述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_。(7)通过实验发现,蔗糖溶液浓度不适宜会造成实验失败。请据此拟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_。答案(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2)液泡原生质层(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加蔗糖溶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4)DD(5)质壁分离时间过长,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6)凹面镜改为平面镜,并缩小光圈(7)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影响解析(1)据图分析实验过程可知,C和E步骤是改变植物细胞外溶液浓度的大小,从而观察对植物细胞的影响,可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2)B步骤还没有发生质壁分离,此时主要观察紫色液泡的大小,同时观察原生质层的位置,以便与D步骤比较。(3)步骤C的操作方法:在盖玻片的右侧滴入蔗糖溶液,左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使洋葱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使之发生质壁分离。(4)该实验中B、D、F三者之间在实验中前后对照,即B、D对照,其中D为实验组,D、F对照,D为对照组。(5)若在B、D质壁分离过程中停留时间过长,细胞会因过度失水而死亡,无法再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6)若改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上述实验,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显微镜应由凹面镜改为平面镜并缩小光圈。(7)分析题中信息,洋葱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自变量是蔗糖溶液的浓度不同,则研究课题应为探究蔗糖溶液浓度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影响。13(2018河南普高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图1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最终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MA、Ma分别表示装置中相应溶液的浓度。图2表示一个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发生的质壁分离过程示意图,MB、Mb分别表示外界溶液和细胞液的浓度。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且开始时MaMA,则液柱停止上升时,Ma_(填“”“”或“”)MA。(2)图2中,当液泡体积不再变化时,MB_(填“”“”或“”)Mb。(3)把图2中已经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当质壁分离复原后,MB_(填“”“”或“”)Mb。此时,细胞_(填“能”或“不能”)持续吸水,请解释原因:_。答案(1)(2)(3)不能因为此时细胞壁对原生质层产生的压力限制了细胞吸水解析(1)图1中渗透作用达到动态平衡时,漏斗内外液面差产生的压力与半透膜两侧浓度差产生的压力达到平衡状态,此时MaMA。(2)当水分子在细胞液和外界溶液间的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浓度相等。(3)由图2分析,把已经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其发生渗透吸水,直到细胞质壁分离复原后,外界清水的浓度虽然仍小于细胞液的浓度,但是由于受细胞壁的限制,植物细胞不再吸收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