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2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97980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2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2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27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27)李仕才一、选择题1、公元前七世纪末,王畿内原邑的人民,以“夫谁非王之姻亲”自夸。这一现象说明()A.分封制渐趋衰落B.民众普遍攀附王亲贵戚C.宗族凝聚力强化D.宗法制下庶子后裔平民化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以宗法制为依据层层分封的周朝政治,材料不能体现分封制衰落,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民众与王亲联姻,故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宗族凝聚力,故C项错误;宗法制下层层分封导致庶子后裔平民化,故D项正确。2、(2018湖北高三调研,25)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计21人,22人次,考其出身地域,其中齐鲁人合计7人,8人次。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A.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壮大B.儒学的政治影响力显著增加C.察举成为人才选拔主要途径D.黄河下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答案B解析丞相为百官之长,是中央官员,并非地方豪强,故A项错误;齐鲁地区儒学昌盛,丞相中齐鲁人占了三分之一左右,说明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增加,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察举制,故C项错误;西汉时期政治中心在黄河中游,故D项错误。3、下列是某学者整合的关于宋代的主要资料,由此可见宋代()(1)宋太祖极力提倡“宰相须用读书人”(2)对先贤哲人的重视,“命茸修先圣庙”(3)要求武人读书,“并励武人读书”A.注重“以文治国” B.中央集权加强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深远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宰相须用读书人”“对先贤哲人的重视”“要求武人读书”等都体现了宋代注重“以文治国”,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员的增多,故C项错误;材料与理学无关,故D项错误。4、1844年,道光帝谕令各省督抚:“除现在开采外,如尚有他矿愿开采者,准照现开各厂一律办理。”1849年议定云南矿厂章程四条,由是“一时矿禁大弛”。上述材料可以表明这一时期()A.鸦片战争后政府重视矿藏开采B.开矿筹饷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C.鼓励兴办洋务以实现自强求富D.放宽限制促进近代工矿业发展答案A解析1844年、1849年即鸦片战争以后,根据材料“道光帝谕令各省督抚准照现开各厂一律办理”“一时矿禁大弛”体现政府对矿藏开采的重视,故A项正确;太平天国起义时间是18511864年,与材料中呈现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进行于19世纪6090年代,与材料中呈现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故D项错误。5、1942年10月,美英两国政府公开声明,将与中国政府谈判,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订立平等条约。1943年5月,中国与美、英正式交换批准文本,新约开始生效。其主要内容有美、英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辛丑条约等。中国外交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努力的结果B.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提高C.中国遭受沦陷,美英特权形同虚设D.美英通过外交行为打击汪伪政权答案B解析抗战时期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美英放弃在华特权,主要是鉴于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的重要性,为了争取中国继续抗战以减轻其压力,故B项正确;日本始终都没有完全占领中国,故C项错误;美英放弃在华特权,与打击汪伪政权无关,故D项错误。6、(2018河南高三质检,30)1958年12月7日,毛泽东写道:“张鲁(三国人物)在道路上设饭铺吃饭不要钱,是开了人民公社食堂的先河。”毛泽东的言论表明()A.天下为公的思想有历史渊源B.大跃进由此开始蔓延开来C.建设社会主义遭遇到挫折D.生产力发展阻碍生产关系答案A解析材料“张鲁(三国人物)在道路上设饭铺吃饭不要钱,是开了人民公社食堂的先河”说明天下为公的思想有历史渊源,故A项正确。7、(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一,32)罗马法规定: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这说明在古代罗马()A.诉讼双方存在不平等B.司法审判具有随意性C.注重维护法庭的权威D.审判程序有待于完善答案C解析题干中并未提到诉讼双方的地位,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法官随意判案,故B项错误;题干中提到“诉讼当事人一方过了午时仍不到庭的,长官应即判到庭的一方胜诉”,不按时到庭是对法庭的不尊重,判决其败诉,有利于维护法庭权威,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审判程序,故D项错误。8、“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反映了()A.煤炭已成为工业主要能源B.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C.铁路是煤的主要运输方式D.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答案C解析材料强调煤在运输方面的问题得到解决的事实,没有说明其是否成为主要的工业能源,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英国煤的来源,故B项错误;用煤来运煤,可以推测为用火车来运输,故C项正确;电气化铁路运输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故D项错误。9、美国消费物价指数(即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指数)1960年为1.6%,1970年上升到5.9%,1974年又上升到11%。这一数据可以用来探究()A.美国经济“滞胀”的原因B.美国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原因C.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丧失的原因答案C解析美国经济“滞胀”的原因是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从材料来看,美国的通货膨胀在该时间段不断加剧,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故C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尚未丧失,故D项错误。10、(2017天津河东区二模,2)世界文明史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文中“整个欧洲思想界”主要指的是()A.相对论的提出 B.文艺复兴的兴起C.宗教改革的进行 D.启蒙运动的兴起答案D解析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构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从而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相对论的提出是在20世纪初,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的兴起是在14世纪,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的进行是在16世纪,故C项错误;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之同罪”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答案(1)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的政策虽也有钳制思想的消极作用,但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使儒学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与儒学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