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优练题(7)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6541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优练题(7)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优练题(7)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优练题(7)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人教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7)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拮据秸秆柑桔结晶体佶屈聱牙B踉跄粮饷阆苑铁榔头书声琅琅C迤逦攲斜涟漪牛犄角倚马可待D棺椁朝暾淳朴大石墩谆谆教诲2、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范的一项是()A“原生态”文化,是指根植于某个地域并且反映当地历史人文特征、没有经过商业开发的文化形态,是文化的最初的、最原始的状态,其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些词句总是能引出我们许多的感慨:什么是“短暂”,什么是“永恒”?而这些感慨恐怕也不仅仅是关于爱情的。C阿富汗运动员穆罕默德海德尔沙伊达最后一个冲刺后,面对热情的中国观众说:“他希望大家记住他的名字,因为2012年的伦敦他要让阿富汗的国旗在赛场上飘扬。”D汪峰的“春天里”作为09年某一张专辑的主打歌出现在世人面前,以一种热烈豪放、心酸痛楚,以一种出自社会底层的撕心裂肺的呐喊闻名于网络,并火速蹿红。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海尔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器产业发展的潮流,创下了骄人的业绩。B美国电影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它采用了现代科技,也融合了中国元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C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设计,是以柔美上升的线条,构成了一个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构图以抽象和具象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在灵动中不失稳重。D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落成之际,恰逢迪拜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这座“通天塔”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撑住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的天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剧组全体成员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终于与观众见面了。B富士康“十连跳”事件警示我们:一个企业如果只是以获取利润为发展目标,而忽视员工企业文化的需求,员工就会产生落寞、抑郁的情绪,容易走向极端。C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D去年下半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6、二、古诗词阅读阅读下面的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渭上秋夕闲望潘阆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贤。注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了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地描写秦川秋色做了铺垫。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E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1BEA项“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说法有误,由诗歌内容来看,诗中抒发的并非“闲望”的悠闲之情。C项“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有误,“没”指消失不见,根据“孤帆”可知这是一只小船,慢慢地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才符合常理和诗歌意境。从诗中看不出“疾驰前进”的意思。D项“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是感叹没有哪个渔人像太公那样贤能,实则自叹不受赏识,没有太公的际遇。2(1)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2)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的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画面。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又会制造出大量的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元凶二氧化碳废气。如果工业社会继续将二氧化碳废气排向大气或海洋,温室效应必将愈演愈烈,地球环境遭到的污染也必将变本加厉。由此,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为掩埋二氧化碳废气寻找合适的“垃圾场”。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他指出,水深3 000米以下的海底,具备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物理条件:水温仅为2摄氏度左右,而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处于这种高压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即会很快液化。而液态的二氧化碳密度高于水,因而不会上浮,自然也不会自储藏处逸出。他还强调,为排除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二氧化碳废气还应该被深深注入海底以下至少300米的深处,因为该处还可能是海底底层产生汽水化合物的地方,而注入深海地底的二氧化碳与其接触后,就会产生固态结晶体。假若史拉格的理论能够成立,那么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就被全数排除了。这是因为:这种二氧化碳“垃圾场”不仅具有300米厚且充满孔隙的海底岩石的保护,而且在“垃圾场”顶端还将自行产生犹如密封圈的固体水化合物。这也就为二氧化碳废气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提供了双重保障。尽管史拉格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但他断定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他解释说,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数千米以下。此外,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如美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全国所有火电厂排除的二氧化碳废气,深深掩埋在200海里宽的领海水域的深海沉积层中。虽说此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按照史拉格的说法,在最近数十年内,人类“必须”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深埋于海底,不然地球环境就可能发生“灾难性”污染,此外原有的掩埋废气、废油的垃圾场也早已不复使用。至于如何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他也提出了两种设想:一是铺设一条自海岸通向深海底层的导管,将二氧化碳废气从陆地抽吸至海底;二是将废气装入油轮,再从船上将之注入深海沉积层(油轮将石油自中东运往美国后的返程中,就可顺带将二氧化碳废气装船,再运往深海“垃圾场”)。史拉格透露,他已计划与英国BP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作,不久之后就要展开第一次的海底现场实验,地点定在墨西哥湾。二氧化碳废气将首次被注入海底沉积层,届时地质学家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如他们设想的那样,“安分”地呆在深海海底。5史拉格对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于海底有个什么样的假设?答:_6史拉格不久就要在墨西哥湾展开第一次海底现场实验,你认为实验能否成功?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_7史拉格的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于海底的假设,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答:_解析此题考查探究文中的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对应大纲对科普文阅读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