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3 现代世界与中国作业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6538 上传时间:2020-02-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3 现代世界与中国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3 现代世界与中国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模块3 现代世界与中国作业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3 现代世界与中国一、选择题1.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2.列宁通过新经济政策所揭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思路,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期,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这一观点认为新经济政策()A.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必要前提B.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C.为落后国家走向近代化提供了经验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近代化3.俄罗斯学者卡拉瓦耶娃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结果是克服了农村中的经济崩溃,重建当时工业企业赖以运行的原料基础,在1929年之前实际解决了国民经济的恢复问题,而不是工业变革问题。这揭示出新经济政策()A.取得了显著成效B.使经济协调发展C.被取消的必然性D.奠定了工业基础4.斯大林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说:“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引进技术和设备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产力,保证苏联的经济独立,而不是使苏联变成依赖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这些观点()A.淡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B.强调独立自主和维护经济主权C.与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初衷一致D.旨在防止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5.下表是1928年世界主要国家重要工业产品产量的比较。表格信息揭示出()产品种类苏联德国英国法国美国电力(十亿千瓦小时)5171615113生铁(百万吨)31471039钢(百万吨)4.3159952A.欧洲国家经济增长率落后于美国B.美国工业发展速度跃居世界第一C.苏联加快重工业建设的迫切要求D.欧洲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的打击6.1934年2月,苏联通过“二五”计划决议,规定对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的投资比“一五”计划增加1.5倍,而对生产消费品的工业部门的投资则增加3.6倍。对农业的投资增加50%,产值要求增加1倍。这表明苏联()A.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C.注重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D.力图调整国民经济结构7.1957年,苏联推行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以“条条”部门管理改为“块块”地区管理。到1959年,在全苏工业总产值中,按经济行政区成立的国民经济委员会管辖的工业占72%,地方管辖的工业占22%,中央管辖的工业急剧下降到6%。此举措()A.旨在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B.减少了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C.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综合发展D.使地方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8.1931年,美国有四分之三的学校管理委员会拒绝聘请已婚妇女当教师,美国劳工联合会敦促雇主不要雇佣其丈夫仍在工作的妇女,一些媒体舆论也赞同这一做法。当时美国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A.对已婚妇女的严重歧视B.社会对家庭观念的重视C.萧条时期就业竞争激烈D.政府的福利政策的推行9.下图反映的是美国19301936年失业率的变化,实线代表私人部门就业者的失业率,虚线代表全国就业者整体失业率。出现图中所示失业率差距的原因是()A.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B.金融体系的整顿C.农业调整法的贯彻落实D.以工代赈的推行10.有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塑造了一个有利于政治平等限制经济不平等的宏观环境。罗斯福新政的诸多措施中,最能体现该论点的是()A.建立联邦保障银行B.规定工人最低工资C.积极推行以工代赈D.实行社会保障制度11.斯坦福大学的戴维M.肯尼迪在恐惧中的自由中对罗斯福新政总结道:“新政一切措施的出发点是得到安全感其主要目的并非摧毁资本主义,而是使其稳定,同时更均衡地分配财富。”该总结()A.分析了罗斯福新政的原因B.肯定了罗斯福新政的作用C.揭示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D.赞赏了罗斯福新政的成功12.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罗斯福称:“在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一点儿什么。”鉴于此,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并颁布社会保险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摘编自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就业工程及启示材料二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恒等于需求。”经济只会出现局部失衡,资本主义经济机制具有很高的协调性,可自行调节以使经济运行重新恢复正常。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这一理论遭到挑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供给是需求的函数,“需求会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即产出量和就业量的总水平决定于总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会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和经济体系均衡的关键,不是市场和竞争,而是由消费和投资额决定的有效需求水平。为此,他主张:“国家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向。”战后,凯恩斯学说变成西方经济学的正统,成为各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摘编自张建刚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及其新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实行社会救济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凯恩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突破。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学说能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的原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方式,各有优越性,也各有缺陷,两者都不可或缺,常常需要根据国内外的形势做灵活变化。当一国处于强势时,主要用市场来配置资源,以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当一国处于弱势时,主要宜采取计划来配置资源,以形成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不至于在国际竞争中被边缘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市场经济有利于发达国家利用其资本、技术和游戏规则来控制并掠夺发展中国家。刘运新经济法视野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之再认识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一、选择题1.1944年,苏联提出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苏、英、美、中、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应有一票否决权,即只要五国中有一个国家反对,决议就不能通过;英美代表则主张少数服从多数。苏联提出一票否决权的出发点是()A.真正体现世界大国的强权政治B.使大国之间实现政治利益平衡C.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劣势D.推动联合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2.1947年,苏联实行莫洛托夫计划,与东欧各国缔结一系列双边经济协定;1949年,在此基础上组建经济互助委员会,随后阿尔巴尼亚、蒙古、古巴、越南也陆续加入。上述历史事件()A.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B.体现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向C.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D.加剧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对抗3.有学者认为:这种“两个世界”对抗的格局虽然在历史的长时段中仍属于过渡形态,但毕竟改变了世界体系发展的自发性走向,并由此在战后40余年间影响了部分国家和部分地区的发展道路。以下可以证明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联合国的成立B.朝鲜半岛的分裂C.世界银行的成立D.世贸组织的建立4.下面漫画揭示的主题是()A.和平与发展是当时世界两大主题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C.“冷战”环境下世界的动荡与和平D.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5.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提上了联合国的议事日程。1977年,联合国正式提出“发展权”的概念;1986年,又通过发展权利宣言,确定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发展机会均等是国家和组成国家的个人的权利。这反映了当时()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B.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确立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6.下图为“冷战”时期古巴发行的纪念邮票。仔细观察邮票信息,该邮票纪念的应是()A.万隆会议B.越南战争C.不结盟运动D.古巴导弹危机7.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各方只是使用临时适用议定书和其他加入议定书,对于它在先天如此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世人几乎均有惊奇之感。关贸总协定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为()A.基本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B.拥有强制解决争端的法制化框架C.倡导的贸易宗旨得到缔约方认可D.基本解决世界贸易中的各类争端8.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作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对价值作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元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近代世界的智慧”的是()A.凡尔赛体系的建立B.两极格局的形成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欧洲共同体成立9.“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B.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C.国家间合作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发展D.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10.苏联解体后,一家独大的美国改变了其依靠代理人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国家的常规,亲自出马向中东地区国家强行输出西方民主模式。对此准确的解读是()A.美国改变了对中东的霸权主义政策B.两极格局解体导致中东局势失衡C.多极化趋势影响美国对外政策调整D.美国插手加剧了中东局势的紧张11.2010年,中国、印度以及其他亚洲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表现都大大好于美欧发达国家。2012年,亚洲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占三分之一。美国在亚洲的直接投资远远超过西欧,亚洲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表明()A.亚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B.世界经济重心转移趋势明显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D.公平贸易促进亚洲经济发展12.美国总统特朗普执政后,即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宣称将重启北美自贸协定谈判,谋划征收具有惩罚性的“边境税”,主张对中国、墨西哥等与美国有贸易逆差的国家征收高额关税。2017年5月25日,特朗普又表态要禁止进口德国豪华轿车。这些做法()A.进一步扩大了全球经济差距B.导致了发达国家之间的对立C.加剧了南北方国家间的矛盾D.使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威胁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是随着“冷战”的兴起和东西方的分裂,美国开始重新界定其全球责任和世界领袖角色,美国的责任变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也成为那个时代美国精英的普遍信念,并一直主导了“冷战”时代美国的角色认知。凯南在其著名的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中称:“有思想的美苏关系观察家没有理由对克里姆林宫向美国社会提出的挑战感到抱怨,相反,他应该对上帝表示一些感谢。上帝通过把这一无情的挑战摆在美国人民面前,已经让这整个国家的安全依赖于他们团结和接受历史明确赋予他们的道德与政治领导责任上。”摘编自王立新美国的冷战意识形态:内容与作用材料二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争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材料三“冷战”结束之后,有人不断发表有关一场新的“冷战”已经或正在出现的言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冷战”结束后,导致“冷战”的基本前提条件即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但是,目前还不能说,人类已经超越“冷战”了。因为“冷战”的影响不是短时间所能消除的。过于强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对立、过于强调国家政治安全与军事安全以及“非友即敌”的观念等“冷战”思维,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初期美国的“全球责任”定位有何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的“冷战”没有出现的理由,概括“冷战”思维的主要表现,简析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时间经济思想主张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积极干预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和政府对经济的不必要干预,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摘编自颜昌盛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一、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政策,某市大米价格为0.278元/千克二十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对这种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实行大力发展民生的经济政策B.采用以计划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C.有利于扩大消费,搞活市场经济D.市场上大米等商品粮供应充足2.1954年,陈云指出:“对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要防止产量超过需要要防止组织起来的工人排挤未组织起来的工人。”这一说法()A.针对的是农业集体化中要求过急的倾向B.表明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目的是使手工业生产更加稳妥有序发展D.有利于工商业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3.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变化表。据此推知,该时期()年份1949年1952年1957年所占比重84.5%74.7%62.3%A.农业生产的效率不断提高B.国民经济比例日益失调C.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计划经济体制逐步确立4.1955年年底至1956年年初,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北京、天津、上海等各大城市相继召开盛大的群众集会,宣布胜利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全中国都沉浸在一股盛大的狂欢节般的气氛中,“跑步进入社会主义”成为风靡一时的口号。这反映出()A.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B.三大改造已经取得了全国性胜利C.中国基本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人们实现社会主义的迫切心情5.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财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基本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这一思想()A.促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C.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D.契合中共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6.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这一政策旨在()A.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对教育的影响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7.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8.下面是一组改革开放初期的图片。这说明改革开放的进行()1979年,中断15年的人民大会堂除夕晚会1979年9月,第一批瓶装可乐到达中国1982年1月,上海南京路理发店女顾客烫发1985年,福建普通少女的服饰A.促使娱乐休闲活动多样化B.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C.推动外资企业的迅速发展D.导致服饰结构的重大变迁9.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等人曾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经济规律,指的是现行制度的变更与替代,或者新制度的创设,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C.经济特区的创立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10.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初期陆续出现的新兴经济力量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基本都在原来的计划体制之外。它们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微观经济主体,不断创造和开拓市场,不断冲击着旧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体现出当时()A.私营企业具有较强的适应性B.国营集体经济不适应市场化C.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渐进性D.以培育新兴经济力量为目标11.改革开放之初出现了一种被邓小平称为“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的经济现象,该现象“不仅创造出大量产值,而且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速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经济现象()A.吹响了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B.扩大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C.提高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D.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12.下表反映了我国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的发展情况,其影响是()年份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注册(万户)从业人员(万)注册(万户)从业人员(万)1988年41000多2300多1990年9.8170.21328.32092.81992年13.9231.91533.92467.7A.改变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现状B.促进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C.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D.充分体现了我国按劳分配的原则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计划经济国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下才开始工业化进程,走了一条由国家计划推动,重工业优先发展、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过分追求高速度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和不足,以信息化带动,力求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导向、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摘编自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材料二19952000年,中国制造业年均增长9.3%,比工业化国家快6.1个百分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快4个百分点。2000年,信息产品制造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元,成为制造业中第一大产业。固定电话网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均居世界第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项目达14万个。纺织行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从压缩落后生产能力逐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使一批企业增强了竞争力。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时中国的外部环境是有利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美英等国提出“新自由主义”政策,减少政府干预,如减少个人税和企业税等,扩大海外市场;美苏“冷战”缓和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等。这些都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条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年,中国举办北京奥运会。摘编自王栋、曹德军著再全球化(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工业化道路”策略上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工业化”在产业结构方面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丝绸销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以瓷器为主要商品,又被称“瓷路”宋元时期商品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区,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明朝时期实行“海禁”政策,实行朝贡贸易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参与国际竞争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同欧亚大陆国家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2015年,亚投行的建立与运行,对保障“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和赢得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更大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一、选择题1.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纳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A.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B.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2.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3.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个宪法”的制定()A.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B.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推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4.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1979年1月的作品欢腾的葬礼,据此可知当时()A.人民欢庆“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B.纠正了“大跃进”运动的“左”倾错误C.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5.1991年2月,台湾当局提出两岸统一的进程为:近程交流互惠阶段,中程互信合作阶段,远程协商统一阶段。这说明当时()A.“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B.“九二共识”得到认同C.台湾当局认同一个中国原则D.“台独”势力主导台湾政局6.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共识,即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构想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7.周恩来提出:我们决不能依靠旧外交部的一套人马办外交,必须创建新型的外交队伍。这支队伍,应当像人民解放军那样,是一支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一支“文装的解放军”。这个政策有利于()A.确立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准则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执行D.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8.1961年2月8日,毛泽东接见法国参议员密特朗时说,中法之间存在一堵墙,但是“只要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这说明当时中国外交()A.开始对外谋求“求同存异”B.有意打破中法间意识形态的束缚C.旨在摆脱苏联外交的影响D.致力于打破美国对华的外交封锁9.1978年邓小平访美,在卡特总统陪同下检阅仪仗队之后,就在讲话中强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远远超出两国关系的范围。”这意味着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助于()A.提高中国国际地位B.共同维护世界和平C.在联合国中友好合作D.平衡美苏两国的关系10.下图是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漫画。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最有可能是()A.20世纪70年代,美国急欲改善中美关系B.1972年,日本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C.20世纪80年代,苏联希望改善中苏关系D.1950年,新中国与苏联结盟11.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张。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A.有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B.有利于世界各国接受中国C.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D.表明我国“冷战”思维的结束12.2017年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大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构建稳定的国际关系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60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郭庆珠新中国60年法治建设历程材料二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因为胜利,党内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下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全国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到1952年1月,全国共查出贪污旧币1000万元以上的贪污犯共10万余人,判处死刑的有42人。1952年4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新中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贪污罪的惩治作出明确规定。这一阶段的反腐败主要不是依靠法制和专门的反腐机关,而是依靠党和政府自上而下领导和发动的群众运动,如先后开展的整风运动、四清运动等。2009年,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对巡视工作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2017年,中央电视台首播巡视利剑,它是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五集电视专题片,分别是利剑高悬政治巡视震慑常在巡视全覆盖破解“历史周期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共产党反腐举措的特点,谈谈你对中共反腐惩贪的认识。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材料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要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思想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创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多次被联合国文件引用,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摘编自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阶段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概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以加入政治性国际组织为重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中国逐步加入联合国专门组织和附属组织,并与国际奥委会、欧共体等建立合作关系。20世纪80年代,参加国际经贸和科技组织的活动剧增,还参与签署了一系列裁军、军控文件和协议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为标志,中国已参加了所有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截至2017年7月,中国军队已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次据王逸舟中国外交六十年、王玲世界各国参与国际组织的比较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理念,并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3)根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有哪些新发展,并分析其影响。一、选择题1.马塞尔杜尚在1919年创作完成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时曾说:“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会受到高贵的奴役。”这反映出()A.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B.浪漫主义重视感情C.现实主义批判社会D.现代主义突出自我2.下表反映了俄国(苏联)各工业部门工人平均工作时长(小时)的变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俄国(苏联)()纺织部门造纸和印刷木材加工机器制造化学部门1913年9.49.210.09.59.71926年7.47.47.37.37.4A.调整了工业国有化政策B.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C.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D.国民经济比例逐步失调3.西、葡两国在欧洲王室权力分散、民族国家尚未建立之时,率先完成国家统一、开辟新航路,成为当时世界强国。英国利用西班牙连年征战、国力衰落之机,打败了其“无敌舰队”,成为海上第一强国。苏联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引进技术与人才,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国家的崛起()A.善抓机遇是共同规律B.以他国的衰落为基础C.制度的创新是其前提D.抢占历史先机是条件4.下面是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几种观点。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出处内容罗斯福新政的反对者罗斯福一只手擎起了为美国普通民众谋福祉的大旗,另一只手却发起了针对商业部门的渎职调查,这极大地打击了商界领袖们的信心大萧条时代极端的新政支持者认为,财富的重新分配原本就是现代政府的主要功能。极端的新政反对者认为,那些接受救助的人愚蠢地花光了他们的那一点儿财富,而纳税人却因此得到惩罚美国世纪19391944年,5%最富裕的美国人拥有的财富份额从23.7%降至16.8%A.增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B.致力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C.使资本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害D.使美国迅速摆脱了经济危机5.下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苏联的一幅漫画,画面右下方文字是“欧洲”,该漫画的主旨是()A.抨击杜鲁门主义的“冷战”叫嚣B.阻止柏林危机的扩大蔓延C.揭露马歇尔计划的阴谋实质D.反对北约集团的战争政策6.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全球化愈发展,它们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愈会加深,因而,在保持地区与全球安全和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会扩大。这揭示出()A.区域性大国主导了全球化B.全球化推动了大国的崛起C.多极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D.全球安全依赖大国的合作7.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政治家们创造了诸多气势恢宏、影响深远的外交词汇,比如“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东风压倒西风”等,这些词汇不仅增加了中国人民的勇气,也提振了亚、非、拉等第三世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信心。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外交()A.致力于推动世界反帝、反殖和反霸斗争B.极大改善了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C.服务于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的需要D.努力掌握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8.有学者指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单个的缺乏重工业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结合;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农业、手工业的规模化和机械化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积累资金、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这说明三大改造()A.弥补重工业的不足B.具有历史的必然性C.促进了工业化建设D.推动市场经济发展9.1977年12月,恢复高考招生制度;1982年年底,科技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这些活动体现的是当时()A.计划经济体制遭否定B.思想解放助推科教改革C.社会公平公正的重建D.经济发展急需科教人才10.下表内容是邓小平的重要讲话。其意在()时间场合邓小平讲话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重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8年6月全军政治工作会议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A.抵制错误,解放思想B.整顿党风,统一思想C.经济改革,市场主导D.力挽狂澜,创造历史11.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粮食统购价格高于统销价格,农民生产积极性高,但政府财政补贴负担重,最后出现了粮食统购“提价补贴压价减产提价”的怪圈。为此,我国政府()A.鼓励发展乡镇企业B.提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C.实行对外开放战略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下图是19782008年中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图。这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A.农业生产总量呈下降趋势B.工业发展徘徊不前C.服务业兴起并一直呈上升趋势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在16世纪也受到价格革命猛烈冲击农业雇工的工资上升幅度只是同期物价上升幅度的一半。人口迅速增长给土地造成了巨大压力,人们要求最大限度利用土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农副产品与日俱增的要求。王乃耀英国都铎时期经济研究材料二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美元下降到764亿美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政策,某市大米价格为0.278元/千克,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二十几年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的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报道,“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英国的物价变化情况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及原因。结合史实说明,面对这一物价变化,美国政府的应对举措。(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和导致19921994年我国物价大幅上涨的原因。(4)综上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购物方式的变迁20世纪六七十年代1957年国家开始发行肉票。随后发行粮票、油票、煤票、豆腐票、肉票、蛋票、糖票、肥皂票、布票、棉花票、火柴票、家具票各种票证让人眼花缭乱,人们只能凭借各种票证去供销社、合作社排队,才能购买到物品1983年中国第一家超市在北京开业。随后,自选商场、购物中心等迅速发展1992年广东省的珠江频道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购物节目,电视购物作为一种全新的销售方式,开始进入老百姓的视野,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2014年,该行业总销售额达到352亿元1996年中国出现了第一宗网络购物,购物人是加拿大驻中国大使贝详,他通过实华开公司的网点,购进了一只景泰蓝“龙凤牡丹”。中国的“网络购物”由此起步2008年中国手机购物正式兴起,迅速超越传统网购而成为更受青睐的网络购物载体。网购、团购逐步成为流行模式2016年2016年,熊猫眼TV开辟了互联网购物新纪元。它采用视频直播互动加线下体验店相结合的模式,采用熊猫大侠的同城配送方式,一经推出迅速得到市场的强烈反响。随着“熊掌”“熊样”“熊出没”等新型场景式购物的不断创新,中国的网购必将跨越一个新时代,这也成就了一个新的群体“剁手党”据百年中国等请从上表中提取至少两项有关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购物方式变迁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说明逻辑严谨。)专题限时集训(十一)1.B解析 临时政府拒绝退出一战,也拒绝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不能满足人民“要和平、要土地、要面包”的要求,导致其“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资产阶级本性决定的,对其统治有影响,但不是使其处于极其不利地位的主要原因,A、D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危机,C项错误。2.D解析 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表明新经济政策有利于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实现近代化,故D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是苏俄(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政策,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它对于一切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不符,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以公有制为主体,适用于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所有落后国家,C项错误。3.C解析 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一方面恢复了社会经济,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原料基础,另一方面没有解决工业化变革问题,揭示出新经济政策不能适应苏联实现工业化的迫切要求,注定了被取消的命运,故C项正确。材料能够体现新经济政策的显著成效,但不全面,A项错误;材料表明,新经济政策没有解决工业变革问题,既不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也没有奠定工业基础,B、D两项错误。4.B解析 材料表明,斯大林主张苏联通过引进技术设备发展经济,但要保证经济的独立性,意在强调独立自主和维护经济主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信息,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初衷是发展生产力,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斯大林的目的是实现经济的独立自主,二者初衷并不一致,C项错误;材料能够体现防止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意图,但不全面,D项错误。5.C解析 材料表明,苏联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重工业发展程度比较落后,迫切需要加快重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各国经济增长率即发展速度的信息,A、B两项错误;此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尚未爆发,D项错误。6.D解析 苏联在“二五”计划中加大对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说明苏联力图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故D项正确。苏联“二五”计划重工业的投资是相对于“一五”计划的投资增加1.5倍,不能说明整体上减少了对重工业的投资,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A项错误;加大对农业的投资不能说明是积极推动工业化的实现,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不同部门投资的比重的变化,不能说明注重提高国民收入水平,C项错误。7.C解析 苏联改变经济管理方式,划分经济行政区并由其创造大部分工业总产值,体现出当时苏联的改革是通过整合区域内的经济因素以提高综合性的特征,故C项正确。苏联将经济管理方式由“条条”改为“块块”,主要由按经济行政区成立的国民经济委员会进行管理,既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也没有减少政府的干预,A、B两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不同管理部门创造的工业产值的比重,不能说明地方经济是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D项错误。8.C解析 材料表明,学校拒绝聘请已婚妇女做教师,劳工联合会敦促雇主不要雇佣丈夫有工作岗位的妇女并得到一些媒体赞同,体现出当时美国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做法是为了保障家庭就业率,不能视为对已婚妇女的歧视,也不能说明是对家庭观念的重视,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福利政策的信息,D项错误。9.D解析 材料表明,全国就业者失业率低于私人部门就业者的失业率,这是由于以工代赈的推行提高了社会整体就业率,故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整体就业率较高无关,A、B、C三项错误。10.D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罗斯福新政以政治平等促进经济平等,罗斯福新政中最能体现该论点的举措是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公共福利,故D项正确。建立联邦保障银行有利于保障金融安全,稳定金融,但不能促进经济平等,A项错误;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推行以工代赈,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平等,但与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覆盖面要小得多,不能从宏观上促进经济平等,B、C两项错误。11.C解析 材料认为,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保持资本主义的安全、稳定,揭示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故C项正确。材料分析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和总体的举措,没有涉及原因、作用,也不能说明罗斯福新政是否成功,A、B、D三项错误。12.B解析 题干未反映农村的保障制度,故A项错误;据题干中“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和“鼓励年老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推知,这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故B项正确;题干未反映城乡关系,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经济“滞胀”现象,与题干时间相左,故D项错误。13.(1)措施:发放救济物品和救济金,直接救济;以工代赈,以公共工程为载体提供就业机会;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强就业和失业保障;改变传统观念,重视精神关怀。(任答三点即可)意义: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人民生活水平的恢复和改善;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福利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对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深远影响。(2)突破:承认经济危机确实存在;经济危机的解决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完成,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原因: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传统的经济理论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政府积极干预经济。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失业保险金”得出发放救济物品和救济金,直接救济;由材料一中“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得出以工代赈;由材料一中“并颁布社会保险法失业保险金”得出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强就业和失业保障;由材料一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得出改变传统观念,重视精神关怀。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和所学,从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对人类社会的角度得出答案。第(2)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二,由“有效需求不足必然会产生大规模失业、生产过剩”得出承认经济危机确实存在和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由材料二中“国家必须用改变租税体系、限定利率以及其他方法,指导消费倾向”得出经济危机的解决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而完成,应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第二小问,结合凯恩斯学说提出的背景和凯恩斯学说优势综合分析,据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世界带来深刻危机、自由放任政策加剧经济危机得出世界性经济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综合材料一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的典范,得出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据材料二“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供给恒等于需求。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后,这一理论遭到挑战”得出传统的经济理论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第三次科技革命得出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政府积极干预经济。14.示例:论题:发展经济必须采用适合本国国情的资源配置方式。阐述:近代英国,伴随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强调市场竞争,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