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编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517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编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编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语文一轮选编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编练题题(4)李仕才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陈教练当时就断定,只要假以时日,韩晓鹏一定会有让人刮目相看的那一天。这位离开北京二十年的美籍华人,走在大街上,禁不住感叹这座城市与他当初离开时的面貌简直不可相提并论。听说冬天在东北有时候气温达到40,即使在这样寒冷的温度下,也有人坚持在江中游泳,这情景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作为一国首相,安倍应做到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而不是成为世界和平的孽根祸胎。比赛还未开始,已有不少女员工提前拿起毽子进行赛前热身,赛场早已是一片沸反盈天,热闹非凡。作为一个弱势者,对雇主或老板心生怨恨也是正常的,但不应该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为所欲为,绑架老板的儿子。A BC D答案B解析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此处望文生义。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此处褒贬误用。2(病句)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信业内人士爆料,“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B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C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杯格去世后,无数异国他乡的读者为之黯然,短短几天时间,全球众多报刊登载了 大量缅怀他的文章。D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地铁爆炸案发生后,所有的地 铁站都加强了警戒,大批携带武器荷枪实弹的警察牵着警犬守在地铁入口处。答案:C(A项结构混乱。“是因为的结果”这个句子由“因为”和“是的结果”两个句子糅面成。可删去“因为”或“的结果”。B项不合逻辑,“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应为“谁又能确保他们不为权钱所动”D重复赘余。荷枪实弹:扛着枪装潢子弹。与“携带武器”重复。)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B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C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D“我这法行不行?”李老汉着急地说,“不对,你给雅正,大叔请你喝酒。”答案A解析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不合语境。C项忝: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忝列”表自谦,不合语境。D项雅正:敬辞,用于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请对方指教。是书面语,此处应为口头语。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白开水适合饮用,制取简单,经济实惠。“烧开水”在中国家庭司空见惯,但专家强调, 。首先,“烧开水”的最佳时间是水烧开后再加热3至5分钟。研究显示,加氯消毒的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所生成的卤代烃等致癌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升高,烧到90摄氏度和刚烧开的水,潜在的危险最大。沸腾后再加热烧3到5分钟,这些有害物质可迅速挥发, 。但是,水烧的时间太长也不利, ,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越高,可危及人体健康。其次,“烧开水”的水质应该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答案(示例)“烧开水”也是大有讲究的(“烧开水”也要讲科学) 水的无害性得到提升(饮水安全度随之提高) 烧的时间越长二、古代文化知识5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免胄,按古代礼法,诸侯的军队过天子门,战车上的左右卫士必须脱胄卷甲,收好兵器,下车步行而过,以示对天子的尊敬。B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的死。如出师表中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古代纪年法有多种,有干支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等。“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帝王年号纪年法。D伯乐,相传春秋时秦国人,名孙阳,以善相马著称。现在引申为善于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答案C解析“赵惠文王十六年”属于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三、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借酒抒怀,表达了对坎坷人生的感慨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李白从上下两个角度极言蜀道山之高、川之险的句子是“ , ”。(3)士人以仁为己任,责任重大;死而后已,道路遥远。因此,论语中曾子对士人提出“ ”的要求。答案(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士不可以不弘毅四、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经行岚州杜审言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C“新旧雪仍残”中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D尾联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也写出了诗人不畏艰险奔赴前程的乐观情怀。E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2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 【参考答案】1ADA项“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错,全诗并非一味悲凉。D项“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错,陶醉于美景中的诗人应是为“远役”所“惊”。2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派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方式。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1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B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C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D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B“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范围扩大。原文为“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C)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C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D中土的高僧大德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这是对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的继承。解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强加因果“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与“佛教进入中国是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不存在因果关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A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就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B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除了通过和平、聪明的方式融入之外,还因佛教自身具有对话精神,即其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C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佛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D佛教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离不开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意义上,中国佛教在建构世界宗教文明上的历史价值必不可少。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A“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有误,属无中生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