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V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516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VI)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民本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体现儒家民本思想的有“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天下为主,君为客”A. B. C. D. 2. 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分别是黄帝、卢梭、华盛顿和墨翟,并且给每一位人物配有目录标题,下列标题属于墨翟的是A.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 B.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C.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 D.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3. 战国时期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下列思想家中对此有异议的是A孟子 B王阳明 C荀子 D陆九渊 4.“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的这一思想主张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5. 下图是明史列女传中的一段记述,对此记述的评价曰:“然至性所存,伦常所系,正气之不至于沦澌!”这说明了当时A.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B.男尊女卑思想盛行C.儒家纲常成为官方史学价值标准 D.人性得到极大解放6.在修养论方面,二程主张: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而王阳明则强调伦理认知的关键深植在道德本性之中,之所以有时会违背道德本性,是因为“物欲牵蔽” ,故要 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他们的本质意图都是:A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C. 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7.陆九渊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由此可知朱熹和陆九渊的主要分歧在于A.对万物本原的看法不同 B.对封建纲常伦理的态度不同C.探求天理的途径不同 D.认为人性良知的起源不同 8. 黄宗羲“藏天下于天下”的思想与王夫之“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思想如出一辙。二者实质上都A.反对君主制度 B.抨击君主专制 C.主张人人平等 D.提倡人民主权9.有人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形象大使,其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B理学家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政治说教者C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国人思想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10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A奠定中华文明古国地位 B打破世界隔绝状态C推动欧洲工业革命发展 D促进欧洲社会转型11.下图是奥运会场馆的标识。标识以汉字笔画为基本形式,融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这种笔画圆匀、富图案美的书法字体为A. 篆书 B. 楷书 C. 草书 D. 行书12. 初唐一书法家,尤善正书,独成一体,开颜柳先河,名声大到当时远方的少数民族都知道,此人最有可能是 A.王羲之 B.怀素 C.张旭 D.欧阳询13. “画法与诗文相通,必有书卷气,而后可以言画。”以下符合这种绘画风格的是A图1 战国人物龙凤图 B图2 北宋清明上河图(局部)C图3 明朝本草纲目插图 D图4 清代墨兰图(局部)14、下面坊车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画作,表现了农村妇女纺纱的情景,生活场面非常生动,对此画解读正确的是A.属于工笔画,体现线条之美 B.属于文人画,具有深远意境C.属于山水画,表现山河之美 D.属于风俗画,充满生活情趣15.“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词的风格上看,该词属于A婉约派B田园派C豪放派D花间派1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B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17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李白的这首诗赞颂的是 A王羲之:兰亭序 B篆书:峄山刻石 C怀素:食鱼 D柳公权:玄秘塔碑18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 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19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当时爱国知识分子思考的结论是 A“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C“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20“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评价的思想是A“中体西用”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21. 范文澜曾评价19世纪末的某运动:“学问分子从此在封建思想里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比起完全封建思想来,应该说,前进了一步。”这场运动“添加一些资本主义思想”是指A.伸民权设议院 B.民主科学 C.民主共和博爱 D.实业救国22. 皮锡瑞在师伏堂未刊日记 (1897-1898)中写道:“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该想法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23. 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 B企业管理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和政治制度24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25一代风流人物的登场一文指出,1894年,未来中国的主导者开始崛起,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一大批政治新秀走上前台,他们因甲午战争改变了命运,更改变了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中国历史则从此进入“快进”模式。他们主导的“快进”模式以A资产阶级代议制为目标 B实业救国为主要途径C. 美国的政治制度为蓝本 D西方学说代替传统儒学26在中国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些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魏源 B.康有为 C.梁启超 D.陈独秀27.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林纾在公言报上发文批评某项运动是“覆孔孟,铲伦常”,“尽 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是“叛亲蔑伦”,“人头畜鸣”。材料表明该学者A支持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B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C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政策 D重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体系28.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洗礼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C俄国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D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29.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这“潮流”是指A、民族解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民主和科学 D、社会主义革命30.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反抗封建制度 B 发展资本主义C 挽救民族危亡 D 反对专制统治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佛教和道教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从而使儒学上升为正统思想、官方哲学。32.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33. 唐朝时,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纸张很快取代羊皮和小牛皮成为主要书写材料,有力推动了当时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34. .黄宗羲提出:“盏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顾炎武认为:“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他们的言论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以来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5.黄宗羲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后世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36. 1918年鲁迅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一系列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37.“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38. 梁启超发表了变法通议宣传变法图存的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9. 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系统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40. 洋务派向西方学习,主张引进欧美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三、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共20分。)41. 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通过著书立说宣传新思想,推动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六经中之尧、舜、禹、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所谓尽君道,尽臣道,事君治民,止孝止慈,以为轨则,不必其为尧舜文王之事实也。”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三 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在书中介绍的“长技”的内容和写作该书的背景。(2分)(2)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意图。康有为等人的维新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作用?(3分)(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陈独秀掀起的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这场运动在当时起到的最主要的历史影响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要特征(2分)42.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因时而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迹阴阳终岁之行,以观天之所亲而任。 春秋繁露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末清初)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实质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南宋以后儒学的地位又有何变化?(2分)(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ADCDCBCBBDADD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CABAACDCADBADC二、判断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323334353637383940BABABBABBB41.(l)内容:西方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或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1分)背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l分)(2)意图:托古改制;(或借助经学外衣宣传维新变法)(1分)作用: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分)(3)口号:民主、科学。(2分)影响: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1分)(4)特征:从学技术到变革政治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逐步深入。(2分)42.(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三纲五常。(2分)实质:外儒内法或思想专制 (1分)(3)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分)(4)观点:反对君主专制(或“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因素: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分)xx第一学期高二阶段性检测考试历史答题纸36.(10分)(1)_(2)_(3)_ (4)_37.(10分)(1)_(2)_ (3)_ (4)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