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3616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十中2018-2019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政治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IS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纸上,同时用2B铅笔在规定的位置上认真填涂自己的IS号。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监考老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1、楹联上下相接,词性相对,平仄相合,意境相联表达方式与下列哲理相通的是 A矛盾双方相反相成 B矛盾双方力量相互平衡C不同事物矛盾不同 D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2、在支付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小额免密”“闪付”等支付功能也悄然兴起,然而,此种支付功能开启时用户往往并不知情,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用户在追求便捷的同时莫忘安全红线,这一提示的哲学依据是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排斥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A B C D3、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以下古语中蕴涵“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 A古今易俗,新故异备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 D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4、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过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需要继续推进城镇化。专家表示,推进城镇化不可能走单一发展模式。这是因为 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矛盾 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特点不同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A B C D5、漫画掉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矛盾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矛盾普遍性中包含着特殊性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A B C D6、开发海洋经济,强调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可持续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这启示我们( ) 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A B C D7、2018年校园足球工作计划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足球人才培养的做法。下列做法与其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A、促进校园足球的国际交流-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B、加强校园足球的宣传活动-意识时物质具有促进作用C将足球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D建立全国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8、“凡为过去,皆为序章”。下列与此观点不一致的是 A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B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C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D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9、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面面一个黑点,不同的人来看。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是看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该测试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既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次要方面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 B C D10、“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责任。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西南地区人民的“渴望”成为“希望”;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矿井下生命存活的渺茫变成生还的奇迹。这表明 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是巨大的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矛盾就是对立A B C D11、在人才流失、资源匮乏、制度板结、大型国企包袱沉重等多种问题的压之下,东北三省的经济出现了严重下滑,为此国家出台了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国家出台该方案的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承认、揭露矛盾,才能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12、习近平强调,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是因为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 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发展的各种环境条件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关键部分的功能变化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A B C D13、有人认为,“辩证的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抛弃过去的一切”。该观点的错误在于 认为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没有看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没有看到辩证否定观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A. B C D14、“复兴号”在研发过程中,摆脱了对引进的法国、日本、德国技术平台的依赖,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統的全面自主化,各项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9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为世界高速铁路商业运意树立了新的标杆。“复兴号”的成功运营从哲学上看表明 树立创新意识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高铁技木的创新离不开对外国技术的“扬弃”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掌握高铁核心技术需对既有理论和实践加以突破A B C D15、屠呦呦受到东晋葛洪中医药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提出用乙醇低温提取青蒿素有效成分,经过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获得成功。其成功在于 正确把握了辩证否定的联系环节 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的决定作用对不合理的内容要既克服又保留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 B C D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死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据此回答1617题。16、上述材料说明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联系的只要坚持辩证法就能实现各个方面的创新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法的要求辩证否定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A B C D17、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最重要因素。辩证法在本质上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这是因为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之中没有一种事物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不了解辩证的否定,就不会知道事物是怎样发展的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主张抛弃过去的一切A B C D18、2017年9月9日,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掲境。施一公、潘連伟、许晨阳这三位科字家分別摘取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各自获得100万美元奖金。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下面对科技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理解正确的是科技创新能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更新生产工具科技创新制造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科技创新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创新能促进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日趋广阔,制约着人类思维方式A. B. C D19、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只有根据发展着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并运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这表明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A B C D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求我国宪法应该坚持与时俱进,更好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根据新时代坚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国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是必须的、适时的,是符合宪法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的。上述材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有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B实践是认识的基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C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決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发晨D正确的社会意识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21、2017年8月6日,2017澳大利亚“诗书礼乐行”孔子文化节在堪培拉举办。孔子能够生存于今天世人的心中,最根本的还在于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反映22、让类似“我妈是我妈”的荒唐证明消失,就是要解決办事环节过多,证明繁杂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规范和简化公共权力更好的服务群众。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就是要 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 改革不利于巩固发展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行为选择 不断创新社会发展的道路、模式和规律A B C D23、习近平主席强调,各级国家机关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对自己选举和委派代表的基本要求。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C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24、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履职能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2018年2月28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決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表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通过变革生产关系解决社会基本予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A B C D25、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强调,面向未来,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努力实现持久和平;要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从唯物史观角度看,这说明我国: 高瞻远瞩,善于用综合的思生方式认识事物 审时度势,树立了正确的社会意识以人为本,以维护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顺势而为,把握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50分)26、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材料一 经济贫困背后隐藏着文化的贫困。贫困地区长期固有的落后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所谓贫困文化,这种长期的贫困文化积淀,又反过来成为人们摆脱困境、谋求发展的桎梏。材料二 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淮脱贫,要研究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把握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对有劳动能力、无劳动能力、生存条件恶劣等不同类型的贫困尸,逐户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指施,做到措施精准;要改变以往“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杜绝“扶富不扶贫”“扶强不扶弱”等问题的发生,要将国家的扶贫政策和当地的实际相结合,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扶贫工作中注重解决文化贫困的合理性。(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性。(15分)27、“十三五”规划有两大主题项目尤其清晰:一个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另一个是深化市场体制改革。也就是说,改革创新是“十三五”蓝图的主色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以往的劳动力、土地、环境等红利和优势不再,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已到了非转、非调不可的新阶段。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也才能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唯有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才能实现质的跨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当前,新一轮科技进步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不断出现,整个“十三五”期间必须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我们要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让创新成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能量源泉,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的发动机。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14分)28、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们党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前,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挑战是经济下行压力,只有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在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确定居民收人倍增目标的理论依据。(9分)南昌十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政治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53=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BBABBACBDAD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CBBABCCACABD 二、问答题(3题,共计50分)26、答:(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扶贫可以解决影响贫困的文化因素,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通过文化扶贫,可以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劳动者收入。发展具有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解决文化贫困,有利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每点原理2分,方法论1分,材料1分,共计12分)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实现精准状贫,精准脱。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做到措施精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做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把国家政策和当地实际相结合。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改变以在状贫工作中不分主次的做法。(每点原理2分,方法论1分,材料1分,第点原理2分,材料1分,共计15分) 27、答:(3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才能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各方面发展。(5分)辩证的否定观和革命的批判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要进一步激发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让创新成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能量源泉,成为中国经济升级的发动机。(6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唯有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才能实现质的跨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共计14分) 28、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确定,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居民收入倍增目标的确定符合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要求。(每点3分,共计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