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16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307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16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16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限时规范训练16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限时规范训练16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山东临沂模拟)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1所示。图2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图1获取淡水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 B降水C水汽输送 D径流解析:读图知,受膜下温度升高影响,沙中水汽蒸发后在塑料膜凝为水滴,降落到容器中收集起来,并通过取水管(径流)取出。未体现出水汽输送环节。答案:C2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A日出前后 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解析:中午前后膜上气温和膜下气温差异最大,水汽蒸发量最大,可凝结而成的淡水也最多。答案:B3推测目前此方法没有被世界各地用以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要原因是()A效率低 B破坏环境 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解析:该方法受气温变化影响较大,占地面积较广,效率低。答案:A(2016辽宁锦州模拟)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国家储量(%)产量(%)消费量(%)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资料缺失026其他513204.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世界稀土资源的探明储量提高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A BC D解析:任何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在世界总量中的比重都是相对的,受世界探明储量和本国保有储量的变化而不同。答案:A5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 BC D解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应该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目标,并要注意保护性开发,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答案:D2015年110月,我国某省区发电装机容量为4 530.5万千瓦。受经济下行影响,2015年该省区最大用电负荷在1 300万千瓦左右,省内电力市场供大于求,供需矛盾突出。下图为该省区2015年110月的并网发电构成(单位:万千瓦)图,其风电位居全国第二,光电位居全国第一。据此回答下面两题。6该省区最可能是()A四川 B西藏C福建 D甘肃解析:由材料该省区风电和光电并网发电量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一位,该省区并网发电构成中火电、水电占比较大可知该省最可能为甘肃,D项正确。四川太阳能不丰富,故不适合发展光电;西藏发电量较小,特别是风电和火电的发电量较小;福建地处沿海,光电发电量较小。答案:D7该省区风电和光电发电量最大的自然原因是()A为盆地地形,气候条件优越B大部分地形为平原,土地资源丰富C地处沿海地区,风能和太阳能丰富D地处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能和太阳能丰富解析:结合上题判断,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的内陆,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且难以利用的荒漠土地面积广,适合建设占地面积较广的风能发电或太阳能发电厂,故D项正确;该省区大部分为高原。答案:D(2018河南安阳模拟)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山南麓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面两题。8图中甲地7、8月份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地震 B崩塌C山洪 D干旱解析:华北地区7、8月份为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谷由于汇水快,排水通道窄,而在沟谷处易形成山洪灾害。答案:C9防御甲地春季主要气象灾害的有效措施是()A种植造林B拆除库坝C禁止开矿D抽取地下水灌溉解析: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而蒸发强,又正值作物生长季节而需水多,故易出现春旱灾害;可通过抽取地下水进行灌溉,减少灾害损失。答案:D某年3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但进入6月,强降水持续,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旱涝转换之快非常罕见,也就是常说的“久旱逢暴霖”。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0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A人工增雨效果明显B三峡大坝放水影响C大气环流变化显著D季风气候正常反应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原因,排除A、B选项;材料中提到“3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因此是季风异常所致,即C项正确。答案:C11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疏浚河道退耕还湖打机井A BC D解析:疏浚河道利于排水防洪;打机井可以抗旱;而植树造林可涵养水源,修建水库可调节径流,退耕还湖可提高调蓄径流和灌溉农田的能力,这些措施既可防洪又能抗旱,B项正确。答案:B二、综合题(46分)12(2018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文综冲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长白山地区是我国少有的天然矿泉水集中分布区。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层及断裂构造带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良好的贮存空间、出露通道。丰沛的雨水和完整的森林环境使地表水不断下渗,在长期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国内外稀有的高品位矿泉水资源吸引了国内外资本竞相角逐,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15年,长白山地区已建、在建和明确投资意向的矿泉水项目的总产能已累计超过1亿吨,约是2014年全国瓶装水总产量的1.28倍。总部位于广州的恒大冰泉集团,引进德国生产技术,在长白山区原始森林中建立矿泉水加工厂,目前其瓶装矿泉水已出口到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28个国家,形成“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下图示意长白山地区的地形。(1)说明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的形成过程。(6分)(2)分析长白山地区矿泉水水质优良的原因。(4分)(3)试对恒大冰泉集团“一处水源供全球”的产销格局做出合理解释。(6分)(4)你是否赞同在长白山地区进行矿泉水的工业化生产?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8分)解析:第(1)题,结合水循环原理,结合当地地理环境说明矿泉水的形成过程。第(2)题,结合长白山区优质的地理环境与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第(3)题,结合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分布特点及储量特征,企业总部位置及其交通和信息条件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等进行解释。第(4)题,这是一开放性问题。要求在表明观点的同时,进行分析;同时要求观点与论证过程高度吻合。答案:(1)大气降水经森林涵养渗入地下,经玄武岩层、火山碎屑岩的长期的融滤、矿化,源源不断地生成矿泉水,沿断裂带上涌出露地表。(2)地下水在长期深层循环中溶解了围岩中的有益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植被茂密、人烟稀少,生态环境良好,人类活动强度小。(3)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分布集中;企业总部位于东南沿海,信息通达、交通便利,便于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德国技术,生产工艺先进;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高端饮用水的市场需求量大。(4)赞同。长白山地区天然矿泉水储量大、水质优,品牌知名度高,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矿泉水产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产地知名度。不赞同。当地矿泉水消费市场有限;水源地远离消费市场,长距离运输物流成本高;大规模开发利用造成矿泉水水量衰减,部分涌泉枯竭;过度开发破坏植被、河流流量减少,生态环境退化;生产过程易产生水污染。13阅读下面有关中国洪水灾害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材料二:长江中下游历来是我国洪水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历史记载,从汉代至清末的2000年间,长江曾发生大洪水214次。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均发生了全流域的特大洪水,造成了众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98年与1954年相比,1998年长江流域降水量小于1954年,但洪水水位却高于1954年。(1)导致我国东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2)由图可以知道,除长江中下游平原洪水灾害严重外,我国的_平原、东北平原、_盆地及珠江流域也常遭受到洪水威胁。(4分)(3)“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原因是什么?(4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造成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自然和人为原因。(10分)解析:第(1)题,我国洪涝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第(2)题,结合插图中洪水区域回答即可。第(3)题,要结合荆江的特点分析其险的原因。第(4)题,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造成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答案:(1)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变率大。(2)华北四川(3)荆江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高河床,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易溃堤。(4)自然原因: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且流域面积大,南北支流及长江干流同时来水,势必发生洪灾。人为原因:由于流域内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围湖造田,致使植被减少,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减洪峰的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淤高河床,降低河道泄洪能力;围湖造田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减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