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179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1、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化王权巩固统治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2.我国自xx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3.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朝统治长久的制度保障是( )分封制 宗法制 郡县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A. B. C. D.4、周灭商后,将商人的至上神上帝,转换为天,周王是天的嫡长子,称天子,是诸侯的领袖。天子可以不必再通过自己的祖先,直接祭天、向天祈祷。这一变化反映了( )A王权开始高于神权 B最高执政者权力提高C血缘纽带渐趋松弛 D分封宗法制逐步完善5.皇帝见丞相到,起立施礼后才坐下,礼官在旁则高唱赞曰:“皇帝为丞相起.”上述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西汉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6.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强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 B.加强君权是政治变革之重 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 D.弥合君相矛盾是稳定之基7.宋朝大臣文彦博曾说:“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这明显地体现出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 皇权高度加强 B. 皇权制度与官僚制度的结合C.皇权制度与神权制度的结合 D. 以官僚体系为工具的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8.逸礼王度记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从中可知西周时期( )A.推行嫡长子继承制 B.实行森严的等级制 C.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D. 形成皇权专制制度9.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 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10.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 民族文化影响制度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1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下列言论反映察举制弊端的是( )A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B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12.史学界研究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都有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据。这说明( )A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得以成立 B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的过程艰难C历史研究难以形成统一的结论 D军机处的设置具有机密性特点13.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1840-1876)材料中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输入,国人吸食 B.西方学者刻意捏造事实C.中弱西强,不受尊重 D.西方的舆论宣传和偏见1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是为了( )A、倾销鸦片 B、 传播宗教 C、 输出资本 D、打开市场16.进入21世纪,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来诱因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17.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A.左宝贵的部队 B.义和团 C.丁汝昌的部队 D.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18.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有( ) 太平天国在此建都 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定都南京的解放,标志国民党政权被推翻A B. C. D.19.下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0.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这一事件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维新运动21.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 B.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C.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 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22.191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建立了与美国完全一样的政治制度 B.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C.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23.有人认为,“同为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这主要因为太平天国( )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4.在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诸条内容中,最能体现约法本质的是()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等自由C国民有选举与被选举权力 D实行责任内阁制25.在中国历史上,直至辛亥革命之后,追求平等、自由权利的人们才第一次明确地运用一套与专制主义截然对立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去动摇专制主义的正统地位。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A.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历史 D.彻底地完成了反封建任务第卷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4分,共50分。26(18分)社会发展和形势变化是推动制度变革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注: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指出秦朝解决这一困局的措施。(6分) (2)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6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4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2分)27、(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1839年4月3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机密信说:“我以最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 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参材料二 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材料三 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的那种无穷无尽的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日本侵略者眼中看到的只有武器而看不到人。他们只从两国军事力量的对比出发,以为只要给中国有力的“一击”,只需要几个月就可以使中国屈服。可是,他们的算盘完全打错了,结果大大出乎他们意料,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政府是怎样获取了“最适意的满足。”(4分)(2) 据材料二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这种“凝聚力”在政治、军事上的主要表现。(6分)28、(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黄曾源义和团事实材料二“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义和团为什么要拆电线杆和火车道?你对此如何评价?(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追欧”的?革命派“旧邦新造”的意向指的是什么?(6分)(3) 根据以上材枓,中国近代救亡图存革命的主题是什么?(2分)xxxx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案1-25: BBCBA BBBCD CACBD DDCBA CCBAB26、(1)原因:王室衰微;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血缘关系逐渐疏远。(任答2点,4分) 措施:推行郡县制。(2分) (2)制度:郡国并行制(2分) 原因: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4分) (3)理由: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任答2点,4分) (4)认识: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妥善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2分)27、(1)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4分)(2)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8分)(3)主要表现: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军事上:国民政府组织正面战场抗战,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战略上相互配合。(4分)28、(1)原因:帝国主义利用铁路,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因此人民借此发泄心中的怒火。(2分)评价:一方面反映了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2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一面。(2分)(2)阐释:借鉴美国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建立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依据国情,实行责任内阁制。(4分)意向:建立民主共和国。(2分)(3)主题: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独立与民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