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085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过关检测(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过关检测(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指出现代中国40年(19491989年)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很快,但几度大起大落,可表述为如下公式:“突进不平衡增长暂停调整新突进”。建国后第一次经济“突进”的特点不包括 () A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照搬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D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建设并举解析:选A材料提及突进期为建国初期,一般指的是19491956年。1958年,发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故A项符合题意。2右图为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领息凭证,从中可知当时 () A国有企业改革提上日程B社会主义改造正在进行C近代民族企业发展迅猛D.国民经济调整初见成效解析:选B图片中的文字信息“北京市公私合营企业”,从中推断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图片中的时间“1956年”也可印证上述信息,故B项正确。3从图1、图2到图3,反映了建国以来()A社会主义公有化程度提高B生产资料所有制经历了多次变革C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D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解析:选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改变了人民的经营方式,故D项正确。4. 观察右图。同学们在运用该图时,最有可能是想以此佐证 () A小农户经营方式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析:选C人民公社化运动是集体劳动,平均分配,与图片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5中共中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明年一方面必须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必须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使我们逐步掌握主动。”此举表明中央力图 () A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调整国民经济C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 D深化经济改革解析:选B材料“努力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尽力压缩城市购买力,争取社会购买力同商品供应保持平衡”等信息反映了当时我国物质十分缺乏,中央力图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6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 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者均属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D项正确。7下图是某位同学的一份历史课堂笔记。图中空白框应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 A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B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起步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析:选D表格内容呈现的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内容。8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解析:选B依据所学可知,1992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召开了十四大,决定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自此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下进行。9下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C沿海港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兴办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解析:选DA项的时间是1980年;B项的时间是1984年;C项的时间是1984年;D项是1992年十四大的召开,符合题意,故选D项。10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并 结合关于改革开放的知识,选D项。海南岛是1988年设为经济特区的,故A错误;高度的自治权是针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B项错误。上海浦东开发是1990年,所以C项错误。11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加速向纵深发展。以上海浦东为龙头,开放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6个沿江城市和三峡库区,实行沿海开放城市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同时,开放哈尔滨、长春等4个边境和沿海地区省会城市,开放珲春等13个沿边城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符合中国逐步推进的渐进式开放战略B浦东开发直接带动内地经济飞跃C这些地区享有较大的政治管理权限D标志着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成解析:选A从特区到开放城市再到省会城市、沿边城市的开放,体现了中国的渐进式开放战略,而B、C、D三项均不能从整体、全面上揭示出材料主旨,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A项。12对19821995年中国移民国外人数,分析正确的是 () 年份全国北京上海广东福建198256 93012 5655 4572 9509971990234 80070 10054 90016 40032 5001995236 80021 70036 0007 20066 200A90年代以前移民剧增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北上广移民国外人数增多是由于经济特区的设立C90年代以后主要省区移民国外的人数呈下降趋势D全国移民国外人数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解析:选D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北京、上海并不是经济特区,故B项错误;根据表格中全国移民人数可知,90年代以后福建省移民国外的人数仍呈上升趋势,故C项错误;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移民人数在增多,说明了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2分,第14题18分,共40分)13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时间(年)19531957195819621963196519661970197119751976198019811985年均增长率4.5%4.3%11.1%3.9%4.0%5.1%8.1%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所有制性质经济成分1952年1956年 公有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国营经济19.1%32.2%合作社经济1.5%53.4%公私合营经济0.7%7.3%私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6.9%0%个体经济71.8%7.1%材料三1978年和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77.6%22.4%199725.5%39.1%17.9%18.5%(1)根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8分)(2)分析材料二, 指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8分)(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1956年相比,1997年的经济成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先根据图表找到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再根据所学知识,依据那段时间的农业政策进行归纳回答即可。第(2)问,回答此问时要注意从图表中先解读出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是私有制经济逐渐消失,公有制逐渐占主体,再结合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分析。第(3)问,工业类型从出现时间及所占比重进行分析得出;经济成份的变化指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即可。答案:(1)时间:1963196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时间:19811985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3)外资或中外合资。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三1987年6月12日,邓小平会见外宾时第一次公开提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问题。他说:“我们正在搞一个更大的特区,这就是海南岛经济特区。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百年中国(1)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什么?这种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次重要会议后出现的?(6分)(2)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6分)(3)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你认为海南办经济特区的优势有哪些?(6分)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给农村带来“深刻的变化”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的。第(2)问,从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第(3)问,根据材料“海南岛和台湾的面积差不多,那里有许多资源,有富铁矿,有石油天然气,还有橡胶和别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答案:(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格局: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优势:资源:如矿产、热带作物等。环境:如空气、土壤、气候等。人文:如政策、侨乡、人文景观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