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9025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III)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注意:1. 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位置,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换言之,诗经之“风”,即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倚重;风火家人,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亲互爱的关系。这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选自“国际儒学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自然界中,因大气层内空气涌动而形成的风使地球万物不断接受新鲜空气,从而保持生机;人类社会亦如此,没有正常风气,就没有美好生活。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草随风动,“上行下效”,领导者的所作所为,对形成良好风气、建立和谐社会很重要。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D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做一件事往往把亲友们的看法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因为这些看法代表着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而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B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使之符合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规范。C孔子把诗经作为教材,意在向学生表明这样的思想:社会是精彩的更是复杂的,能认识社会,做事才能游刃有余,追求到人生的快乐与幸福。D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还要经历很长时间,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可。B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C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彼此尊重,互相适应,才能实现民族和睦与世界和平。D左传记载楚使言于齐师:“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句话是指两国距离甚远,而非各自的风俗文化不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孤独的守望 方爱华在穿越了一条条宽阔马路,躲过来来往往的车辆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准备走进那座高楼大厦的时候,却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独感袭击。于是,我飞离城市,开始找寻那些遗失在远处的疼痛或者温柔,来到那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转过一道山梁,又穿过一道峡谷,眼前豁然开朗。那是一种惊诧!仿佛一下子掉进了一幅最浓艳的油画里。一朵秋阳,斜挂山腰,被染红的山风成了最随心的画家: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拨开路边密密麻麻鲜嫩的细叶,下面,竟藏有一弯清溪。凝神敛息,闭目细听,一股山泉之清凉,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刹那间沁过心田,直达肺腑,更是说不出的爽朗。寻着水声一路走来,水却似多羞的少女般犹抱琵琶半遮面:一会被浓阴掩翠,一会儿环佩叮当,一会儿弯成一枚碧玉,一会儿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细看那水,宁静之极,无波无痕,柔润如美玉。那是谁家女儿悬挂于颈间的玉璞?押着唐韵,携着汉风,一点点的走近,走近,将心清凉成一片温润的水域。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尘世苦苦寻求而不得的心灵的栖息地。我在进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变得很宁静。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从这幅静默的油画中走出来,一路跋山涉水而来的疲倦和烦躁一扫而光。一处处低矮的农舍以最简单的装束站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我看见纯朴与艳丽和谐的统一。田园,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让许许多多流浪的心灵找到了家的温暖。袅娜的炊烟,鸡鸣狗叫,满山遍野的牛羊,子孙绕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经在这里上演过的那些温暖和最原始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啊。然而这里拥有的除了安静还是安静。看不见炊烟,听不见鸟语,也听不见动物的欢鸣,就连风都停驻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边。物竞天择,时代犹如一列火车,轰鸣着滚滚向前。贫困终被繁华取代,宁静总被喧哗掩盖,那些没了主人的房屋,虚掩的房门,荒凉的院落,都似在诉说着一种久已淡去的生活。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就连地上也落了许多熟透的柿子。这些原本代表丰收的累累果实,在这里忽然受到冷落。一方石碾,丰碑一样默默地站在时光的怀抱里。深深的皱纹里记载着多少酸甜苦辣的过往?它在怀念那些五谷丰登的日子吧,还有那吱吱唱着的远去的歌谣。我看见空地上面的水井里面装满了生活的百般滋味。所有的土地都荒芜着,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秆,怀抱成一堆坐在秋阳里,哀伤而无助。曾几何时啊,仿佛还看到它们挺直着腰杆,向上生长着浓浓的丰收和喜悦。一些被开垦的梯田就那么闲散敞着怀,留着斑驳的印记,像是刻满了主人点滴的心事。几垄白菜,几颗萝卜成了这些被弃置的土地的最后守望者。我停下探访的脚步,对着一片宁静和绚丽沉默。我不知道繁华在身后隐退的时候,是不是一些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就这样被遗弃在远离尘世的地方,在时光的隧道里独自演绎着一场兴衰与荣辱。美丽与孤独同在,寂寞与哀愁共存。在村庄的深处,终于见到了真正的主人。金灿灿的苞谷做背景,映衬着主人也发出金灿灿的光。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门口,身后巴掌大的小院里,两棵参天的老槐,像两把硕大的伞,卫士一样的护着庭院。树是老人出生时爷爷种下的。老人手捧山里红,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她说家里没什么好吃的,只有这些山里的果子。问她为什么不和儿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几十年的家!”已是夕阳西下,那些山、那些树、那些落寞的房屋都开始暗淡起来。我最后一次回望山村的时候,老人正被金色笼罩,仿佛坐在一片灯影里。她在守望, 一个人的山水,守望着一个她自己的家么?4下面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写景状物素淡。文章以作者探访山村的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记游手法,让读者随着作者的步履浏览了这个村庄。B“来来往往的车辆”“川流不息的人群”代表着现代文明的繁华喧嚣,表达作者想暂时逃离这喧嚣的城市的愿望。C. 第7-9段写村庄的各种景象和自己感受,是希望人们对美丽村庄的衰落甚至行将消失给予关注。D. 本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淳朴美丽的山村行将消失的惋惜之情。5文章第3段对溪水的描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6从全文看,题目“孤独的守望”有哪些含意?(5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法,它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当然,课外不读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他们是想读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此次调查中得到验证。81.44%的受访者认为,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主要是因为功课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读书。也因此有54.64%的学生认为即便要读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 但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他担心长此下去这部分学生会患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浮躁之心。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杨教授所称的那些蕴含深刻思想的读本,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什么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这是当代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浅阅读) 材料三: 此外,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是3.97小时,而每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读书时间少。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部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大部分学生上网还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 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竞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29.86%的同学认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格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仅有8.7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读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导致学校缺乏读书氛围。 其实,阅读危机应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如今令人忧虑的不仅仅是“阅读危机”本身,更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要知道,在浮躁的社会情绪中,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已远远超出了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崇拜。被欲望的洪流裹挟,作为理应引导社会价值的大学精英亦无法全身而退。整个社会缺乏阅读文化,这才是阅读缺乏症的病因。 (摘编自xx9月中国教育报的聚焦大学生阅读缺乏症:浅阅读盛行,兴趣至上) 材料四: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但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人们无暇体会深阅读带给人类心灵的滋养。静水流深,现在我们有理由担心,阅读之浅,或许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涸辙之鲋,会让我们当下的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摘编自刘瑾亚马逊中国xx全民阅读调查报告)7下列分别对四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一则材料:浅阅读的定义浅阅读产生的背景及特点浅阅读的常见内容 B第二则材料:中学生阅读现状调查专业人士的担忧中学生阅读主流及困惑 C第三则材料: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影响大学生阅读的因素阅读危机引发的人文、精神危机 D第四则材料:浅阅读常态化的社会现实大众阅读的现状调查对浅阅读社会化的反思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快感和心灵怡悦,有可能来自于阅读介质的变化、阅读过程的主动参与及阅读内容的多样。 B一些青春小说缺少深刻的思想内涵,迎合了中学生不敢读大部头作品的心理,致使浅阅读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 C中学里已经流行浅阅读,所以大学里也已经很难遏止浅阅读的发展趋势,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 D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一些思想深刻的读本不受欢迎也是可以理解的,深阅读的兴趣需要引导。9据上述几则材料,概括说明近年来“浅阅读”流行的主要原因。(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 4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共30分)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长,辩赡 赡:是非B使人耽之若是 耽:沉迷C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申:抒发D亦不复征之 征:征召11以下句式与“人未之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大王来何操C不吾知其亦已兮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有“名”也有“字”,“字”又叫“表字”,是成年后才有的,男子二十、女子十五取字。尊称别人用名;谦称自己用字。 B从子,伯叔兄弟之子,基本相当于“堂侄”。“从”,泛指堂房亲属,如“从父”“从兄”等。从文中可知,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C隶书,也叫“隶字”,产生于战国晚期,西汉时发展成熟,是两汉时期通行的主要字体。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D桑榆,本指桑树和榆树。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桑榆”指日暮,如“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文中比喻晚年。13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B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C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D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1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长大后性情刚直,被世人称道。他的伯父王敦、王导都很看重他,阮裕也把他和王悦、王承视为王家三位少年英才。B王羲之淡泊名利,性喜自然,曾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写下了传世的文学珍品和书法瑰宝兰亭集序。C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D王羲之弃官之后,与居住在京城东面各郡的人士遍游东面各郡,登尽名山,泛舟沧海,又与道士许迈一起服用药石养生,不远千里采集药石。15翻译下列句子。(每句5分,共15分)(1)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2)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617题。 春 雨 陈与义花尽春犹冷,羁心只自惊。孤莺啼永昼,细雨湿高城。扰扰成何事,悠悠送此生。蛛丝闪夕霁,随处有诗情。【注】陈与义:北宋末、南宋初杰出诗人。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冷”既表现早春季节春寒料峭的特点,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B国事纷乱动荡,自己一事无成,诗人对国家及个人的状况忧思不已。C本诗“春景”“雨景”蕴含的情感与杜甫的春夜喜雨截然相反。D本诗描绘了从雨到晴的各种景象,寄托诗人的复杂情绪,语言蕴藉。17.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作简要赏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18写出下列名篇中的句子(每空1分,共8分)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句子是“_,_。”离骚中写屈原宁死也不愿和小人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 。”短歌行化用周公爱惜贤才的典故,表达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 。”赤壁赋中概括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的军容之盛的句子是“ , ”。3、 语言文字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大洋一号”是中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学考察船。自1995年以来,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任务。今年,它又完成了历时45天、航程6208海里的综合海试任务。对不熟悉的人而言, 走进“大洋一号”,犹如进入了一座迷宫。在这里,重力和ADCP实验室、磁力实验室、地震实验室、综合电子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生物基因实验室、深拖和超短基线实验室等各种实验室_,分布在第三、四层船舱。由于船上配备了很多先进设备,人不用下水就能进行海底勘探。比如,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将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有了千里眼,海底世界可以_,并可根据需要_地抓取矿物样品和采集海底水样;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大洋一号”的远航活动,与郑和下西洋相呼应。6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600年后,“大洋一号”不断进步,_,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法律框架下,探索海洋奥秘,开发海洋资源,以实际行动为人类和平利用海洋作出中国人民的贡献。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一应俱全 一览无余 易如反掌 东山再起 B 应有尽有 一览无余 轻而易举 再接再厉 C 一应俱全 一目了然 轻而易举 东山再起D 应有尽有 一目了然 易如反掌 再接再厉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大陆架勘查多个航次的调查。B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和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C这艘船经历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航次大陆架勘查任务。D这艘船执行了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专项的多个远洋调查航次,完成了多个大陆架勘查航次的任务。21.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正文的片段,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修改。(3分)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省文明办、报业传媒集团打算一块儿举办春联征集活动。作品要求围绕弘扬道德新风尚为主题,内容贴近百姓生活,富有积极向上、喜庆祥和的情调。所有入选作品的使用权归主办单位所有,主办单位不再另外给钱,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22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楼上春容带雨来 B数峰无语立斜阳C水面风回聚落花 D蝉曳残声过别枝 四、作文(60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材中的很多名句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启迪我们的人生。读了上面六句名言,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800字。武威一中xx春季学期开学检测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D 解析: 十五卦象与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中没有依据。2A 解析:“符不符合法律法规并不重要”在原文中没有依据。3B 解析: 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的人。4、A “淡而有味”之“淡”不准确。描写色彩不淡。如:一笔画山,山披灿烂;一笔描水,水放金光;一笔泼在山沟里,沟里成了五彩的天堂;后面是五彩锦缎装扮起来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间的赞歌;房前屋后的柿子树上,挂满红艳艳的“小灯笼”; 金灿灿的苞谷做背景,映衬着主人也发出金灿灿的光。5、(写出一点2分,给满4分为止)比喻:将溪水比作少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清溪宁静、柔润的特点。 拟人:赋予溪水人的动作、情感,表现了溪水若隐若现、娇羞含情的特点,表达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排比:使得语言流畅,有节奏,富于音韵美。6.(1)老人孤独地守望着被遗弃的村庄;(2)村庄孤独地守望着过去的生活;(3)庄稼、蔬菜等孤独地守望着被弃置的土地;(4)作者孤独地守望着精神的“ 世外桃源”(“心灵的栖息地”“精神家园”)。(写出一点1分,写出两点3分,写出三点给5分,给满5分为止)7、C( “阅读危机引发人文、精神危机”有误,人文、精神危机并不是阅读危机引发的。)8、A(B项,青春小说不是浅阅读在中学生中流行的真正原因,而是因为中学生缺少阅读时间;C项,“使读书无用论在校园里占据上风”有误;D项,“浅阅读给人们带来的阅读快乐是深阅读无法超越的”有误。)9、新媒体的发展、普及和信息量的增加;缺少阅读时间;浮躁的社会情绪:对金钱的媚俗、对速成的向往,对知识、学问的轻视等;学习生活压力大;读者缺乏参与的乐趣(每点1分,答对其中四点即可满分)10、A 11、C 12、A 13、D 14、C(王羲之认为自己的书法如与钟繇相比,应当并肩媲美;假如与张芝的草书相比,还可以像大雁排队一样紧跟在他后面。并不是认为自己的成就应在钟繇、张芝之上。)15(1)王羲之一向喜欢服药颐养性情,不喜欢在京城,刚到浙江,便有终老于此的志向。 (重点词语:雅、服食、乐、焉)(2)参考教学用书翻译。重点词语:微、谒、信(3)参考教学用书翻译。重点词语:处分、要、渠16.A(“早春季节”有误,“花尽”“孤莺”表明季节是暮春。)17.视听结合,借景抒情(2分)。前一句写听到孤莺整天啼叫,后一句写看到细雨打湿城墙;描绘了一幅孤寂清冷的春雨图(2分)。抒发了主人公羁旅中孤寂无聊、凄凉压抑的心情。(2分)18.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19.B 20B 21. (1)“打算一块儿”可改为“拟共同”“拟联合”等;(2)“围绕为主题”可改为“围绕弘扬道德新风尚的主题”或“以弘扬道德新风尚为主题”;(3)“另外给钱”可改为“另付稿酬”;(每改对一处得1分,共3分。) 22C 23、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