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89701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V)一、单项选择(共20题,每题2分)1、商鞅正式变法前夕,发布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的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两金。”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两黄金( 当时的黄金指的是黄铜)。可见商鞅( )A.十分重视金钱在变法中的作用 B.认识到官民对变法执行力的重要性C.希望变法获得各个阶层的支持 D.极力树立自己在秦国官民中的威信2、 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3、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是也。”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A遵循先代旧制 B因时进行变革 C加强思想控制 D强化专制统治4、下列表述最能够揭示商鞅变法中“为田开阡陌封疆”的本质是( )A. 铁器的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B. 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C.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秦国以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取代以往的个体劳动D. 反映了秦国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崩溃5、汉书食货志记载:“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反映出( ) A、商鞅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B、土地私有制加速了贫富分化C、汉朝政府积极推行商鞅之法 D、阶级分化的根源是土地兼并6、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以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其目的除了改革旧的社会习俗,还有( )A. 增加赋税收入 B. 提高军队的战斗力C. 严格控制人民 D. 打击贵族势力7、历史发展往往是辨证地统一在一起.从民主的发展进程来看,在梭伦改革中既是雅典民主政治奠基的重要成果,又是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继续发展时最大障碍的措施是()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C.建立“五百人会议” D.鼓励发展工商业8、梭伦把“好的政府”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后来的哲学家叔本华把它归纳为“不要伤害任何人,但要尽力帮助所有人!”为此,梭伦在改革中( )A帮助工商业奴隶主获得更多的权利B帮助平民以避免他们沦为奴隶的可能性C尽力维护各个阶层的利益,避免冲突D赋予平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利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0、某人在演讲时引用了商鞅的军功爵制、隋唐科举制、梭伦的财产等级制来阐述其观点。他演讲的题目可能是A民主改革的历程 B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C选贤任能促改革 D改革要致力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11、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 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中央集权建立起来 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A B C D12、上题材料中“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从另一角度可以说明( ) A商鞅变法得到秦国各阶层的拥护 B“商君之法”在秦国已深入民心C商鞅变法给人民带来的好处最多 D商鞅的地位超过了秦王13、雅典梭伦改革、秦朝的郡县制度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缓和了社会矛盾C都打破了世袭特权 D都奠定了民主政治基础14、7迪奥普斯一家住在梅加腊,公元前588年他想举家迁居雅典并取得公民权。根据当时雅典的政策,他要达到该目的应该具备的条件是()A有一定的收入 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有大量的土地 D有高超的手工技术15、剑桥古代史对古代雅典有这样的描述:“(雅典公民)不仅可以享受阿提卡的橄榄油和葡萄酒,而且可以食用黑海的谷物和干鱼穿波斯的拖鞋,睡爱尔兰的床”这对雅典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产生的影响有()使古希腊产生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直接促成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使希腊人较早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形成了积极参政的公民素质 A、 B、 C、 D、16、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的标志是?( )A、使用铁器、牛耕 B、鲁国实行初税亩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废井田开阡陌17、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得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 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A、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C、存在独裁统治 D、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18、在公元前7世纪前5世纪,雅典的历次改革中,民主制度的发展规律是() A、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B、从贵族政治到平民政治C、民主权利不断下移 D、从古代民主到现代民主19、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决定性步骤是( )A废除井田制 ,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B建立县制, 实行中央集权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发展小农经济 D实行军功爵制, 废除世卿世禄制20、九岁的男孩金阳在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 )A经济改革 B文化改革 C政治改革 D社会习俗改革一、 单项选择(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匹克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因为正是我,为它扒掉了众多的界权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材料二 我们这个政体叫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无论能力大小,人人都享有法律所保障的普遍平等,并在成绩卓著时得享功名,担任公职的权利不属于哪个家族,而是贤者方可为之。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无论何人,只要为祖国效力,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伯里克利论雅典之所以伟大材料三 梭伦:我手持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我制定法律王安石: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请回答:(1) 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4分)(2) 材料二中“家境贫寒不成其为障碍”,在梭伦时代真正实现了吗?为什么?(5分)(3)结合材料三,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各有何特征。(8分)22、春秋战国时期,是各国割据混战、社会动荡的时期,也是各国纷纷推行改革的年代,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在这些变法实践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一南门徙木 图二舌战权贵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教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引自汉书食货志材料三: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食货(1)材料一揭示了商鞅变法得以推行和成功的原因,请结合材料信息加以归纳。(6分)(2)材料二评论商鞅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这一标准对材料一的结论有何响? (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8分)18、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3)综合以上材料,试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因素有哪些?(10分)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ABDBABCAD11121314151617181920ABCDBBDCAA二、非选择题21、【答案】(1)措施:梭伦颁布 “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意义: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2)没有。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就越多,政权并未真正转移到雅典公民手中。(3)梭伦:折中、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讲求诚信,取信于民,政令必行,雷厉风行。22、(1)原因: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全力支持,这是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南门徙木”的故事反映了商鞅果敢守信,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改革前商鞅与保守派官僚的论战也为改革统一了思想,并坚定了统治者变法的决心。(2)主要着眼于对个人品质的评论,忽略对变法社会客观效果的考察,因此不能全面地评论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3)因为秦国地广人稀,希望能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3、 (1)政府主导;循序渐进;重视提高脑力劳动者报酬;工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改变平均主义状况,注重按劳分配;赋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关注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的待遇。(2)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调动职工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科技、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是否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用人、策略等是否得当;改革者个人的素质;新旧势力的对比;改革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