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中历史 第6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88244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中历史 第6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秋高中历史 第6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秋高中历史 第6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和平与发展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筹建联合国的会议纪要1944年810月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美苏中英参加会议并通过议案,决定建立“联合国”,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会员国的资格与联合国的主要机构等,以及促进国际法的编纂和战后经济教育文化合作。但在创始会员国的资格问题和常任理事国在安理会的否决权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会议关于联合国问题主要集中讨论和解决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悬而未决的两个问题。形成了“大国一致原则”的雅尔塔公式。1945年46月旧金山会议各种矛盾贯穿会议始终。一是会议首席主席问题,苏联反对由美国人担任,最后各方决定由美苏中英四国轮流担任;二是雅尔塔公式问题,中小国家认为安理会权力过大,不符合联合国民主平等原则,最终该公式仍得到通过;三是托管制度问题,中苏要求让托管地区(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尚未独立的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和战后割离自敌国的地区)实现独立,英法仍想维护旧的殖民统治,最终采取折中方案,让托管领土上的居民沿着“自治或独立”的趋向“逐渐发展”。会议最后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6月26日举行签字仪式。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筹建联合国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联合国的建立对国际社会的影响。(7分)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的信息,从“雅尔塔会议”和“旧金山会议”的内容入手,可知主要反法西斯国家考虑战后秩序的重建;联系所学知识,从战后局势和国联教训角度分析联合国建立的背景。第(2)问,结合材料信息,从雅尔塔会议中可以看出,大国矛盾导致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制度化,有利于战后和平秩序的建立;从材料信息“促进国际法的编纂和战后经济教育文化合作”中可以看出,有利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经济、教育、法律等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形成了大国一致原则的雅尔塔公式”,可知“大国一致原则”带有强权色彩。参考答案(1)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重大转折,战局朝着有利于盟国的方向发展;主要反法西斯国家考虑战后秩序的重建;鉴于国际联盟的教训;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2)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制度化;有利于战后和平秩序的建立;有利于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和世界经济、教育、法律等发展;大国矛盾导致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大国一致原则”带有强权色彩。2.(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0年初成立的国际联盟声称,其目的是“增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材料二1944年8月至10月,美、英、苏、中四大国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拟定了关于建立联合国的建议案。与会国达成以下协议:一、鉴于国联全体一致原则对维护国际和平失败的历史教训,联合国大会重要决议只需得到会员国的2/3多数通过即可,大国为常任理事国并享有否决权,所有会员国必须接受安理会决议的约束并予以执行。1945年6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规定: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以促进国际合作。(1)举一例驳斥材料一中国联“声称”的目的,并指出国联的实质。(8分) (2)材料二中的“建议案”“协议”“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的背景是什么?中国能出席四大国敦巴顿会议的原因是什么?(7分)思路解析第(1)问可以举九一八事变后国联如何处理日本的问题,对待中国,国联未能为中国主持公道,纵容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国联实际上是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第(2)问第一小问联合国宪章宗旨的背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国联地位两个角度分析。第二小问从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去分析。参考答案(1)举例:九一八事变后,国联未能保证中国的和平与安全(或国联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实质:国联实际上是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反法西斯战争促进了人类和平意识的增强;国联软弱妥协。(任答两点)原因: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3.导学号8859407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十一条(一)兹特声明: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第十二条(一)联盟会员国约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材料二第二十四条(一)为保证联合国行动迅速有效起见,各会员国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并同意安全理事会于履行此项责任下之职务时,即系代表各会员国。第三十三条(一)任何争端之当事国,于争端之继续存在足以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之维持时,应尽先以谈判、调查、调停、和解、公断、司法解决、区域机关或区域办法之利用,或各该国自行选择之其他和平方法,求得解决。第四十一条安全理事会得决定所应采武力以外之办法,以实施其决议,并得促请联合国会员国执行此项办法。此项办法得包括经济关系、铁路、海运、航空、邮、电、无线电及其他交通工具之局部或全部停止,以及外交关系之断绝。第四十二条安全理事会如认第四十一条所规定之办法为不足或已经证明为不足时,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此项行动得包括联合国会员国之空海陆军示威、封锁及其他军事举动。联合国宪章(1945年)(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盟约和联合国宪章在维护世界和平机制方面的不同点。(9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二者维护世界和平机制不同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1)不同点:国际联盟的成员国依靠联盟维护和平,提交仲裁法庭或行政院;联合国的成员国授权安全理事会,采取政治、司法、经济、外交、必要的军事手段等维护世界和平。(2)原因:国联盟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初步探索维护世界和平的想法,有些地方不成熟,没有形成制约战争的有效机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人类对维护和平的认识加深;国际法的不断完善。4.(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1914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美劳埃德克雷默等近现代世界史材料二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49年和1952年召开了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2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府书,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摘编自段炳麟世界当代史(1)依据材料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7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和平思想对国际形势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1)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强调容忍,不顾后果;不区分战争的性质和根源,认为通过谈判和妥协就能制止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强调大国在维护和平中的主导作用;以反核为核心;以维护人类的发展为宗旨。(2)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想无法制止战争,英法等大国对法西斯的绥靖妥协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思想推动和平主义运动在全球的兴起,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8年8月在波兰的弗罗茨瓦夫,来自45个国家的500多位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首先举行了世界文化界人士保卫和平大会,并成立了国际联络委员会。其中有法国著名核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及其夫人、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苏联作家法捷耶夫、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等。1949年4月2025日,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法国巴黎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同时进行,有2 287名代表参加,代表72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和25%的世界人口。1950年爱因斯坦发表电视讲话,反对美国制造氢弹。1950年11月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会尊奉的原则是:“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共处。”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运动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运动兴起的背景。(12分)思路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来自45个国家的500多位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首先举行了世界文化界人士保卫和平大会,并成立了国际联络委员会”,得出由文化界人士发起,并且成立了民间组织进行推动,根据材料中“1949年4月2025日,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法国巴黎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同时进行,有2 287名代表参加,代表72个国家,12个国际组织和25%的世界人口”,得出代表阶层广泛,根据材料中“理事会尊奉的原则是: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共处”,得出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第(2)问,根据材料,可得出主要由世界知名的人士积极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并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冷战”的局面,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参考答案(1)特点:由文化界人士发起;代表具有广泛性;由国际民间组织推动;超越意识形态分歧。(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巨大灾难;知名人士和社会舆论的积极推动;核战争的威胁;美苏冷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6.导学号8859407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地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12分)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2)问,结合第(1)问的变化来回答。参考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