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二 非攻教案7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8572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二 非攻教案7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二 非攻教案7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二 非攻教案7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攻一、学习目标:1、掌握重要的实词和特殊句式2、引导学生理解类比论说技巧,体会墨子的论辩魅力。3、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二、学习重点难点:1、文言句式 文言实词虚词积累2、理解运用“非攻”思想三、知识链接:墨子思想 公输四、学习方法:1、诵读法2、勾画标注整理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4、个人展示法5、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其中有影响的是墨、儒、道、法四大家。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有一个人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反对不义战争,他就是墨子。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选自墨子的文章非攻。(板书课题)二,墨子其人。n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鲁人。n 曾师从儒者,但逐渐对儒家繁琐礼制感到厌烦,最终舍弃儒学,自成一派。n 一生致力于两件事:(1)广收弟子,宣传自己的学说;(2)反对兼并战争非攻u 墨子思想:兼爱:兼相爱、交相利、相依存。 u 非攻:墨子认为战争是天下的“巨害”,针对当时诸侯间的兼并战争而提出反战理论。u 尚同:百姓与天子,上下一心,实行义政。u 尚贤: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国君。u 节用节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主张清廉俭朴的生活。u 敬鬼神:认为天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君主若违天意就要遭受天罚,反之则得天赏。三,题解及背景介绍。非:非难、责怪。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公输篇中墨子不但去说服公输盘和楚王不要攻宋,还派弟子三百人为宋守城。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孟子尽心下)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统治的国家进行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大量杀戮敌国人民。尽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统一,但也不是义战。墨子非攻揭露了这种战争的本质是有积极意义的。 四,自主学习 1,正音园圃( ) 攘( ) 栏厩( ) 衣裘( ) 奚 ( ) 兹( ) 扡( ) 犬豕鸡豚( )( ) 2,释义: 、众闻则非之 2、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3、以亏人自利也 4、是何故也 5、扡其衣裘,取戈剑者 6 、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3,初读课文 疏通文意 (段一)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A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如果)现在有一个人,进入到别人种植果木的田地,偷窃别人的桃子和李子,众人听说后就会指责他,上面那些执政的人抓到后,就会处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啊。B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至于偷盗别人狗猪鸡的人,他的不义又超过进入别人果园偷窃桃李 (的行为)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多。C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也就更加严重,罪过也就更加深重。D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 多。至于进入别人牛栏马厩,偷取别人马、牛的,他的不仁不义又比偷取别人的狗猪鸡的更严重。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害别人(的利益)更大。E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那么)他的不仁也就更加严重,罪过也就更加深重。F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 至于妄杀无罪的人,强夺他们的衣袄,夺取戈剑的,他的不仁不义又比进入别人牛栏马厩内,偷取别人的马、牛的更严重。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 G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如果他损人越多,(那么)他的不仁也就更加严重,罪过也就更加深重。n H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 n 遇到这种情况,天下有道义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指责他们,说这些是不道义的。 n I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n 则:却n 从而:跟随他而且n 誉:称赞n 别:分别n 现在最大的不义要算是去攻打别人的国家了,君子却不知道不对了,跟随他而且称赞它,说是道义的。这能说是知道道义和不道义的分别吗? 五,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1、课文列举了哪几类人? 2、作者对这些不义之人如何评价?作出如此评价的原因各是什么? 3、君子对这些不义之人的看法? 4、君子对攻国者的看法?明确:不义之人 作者评价 原因 君子看法入桃园窃桃李一人不义,非之,罚之以亏人自利也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攘人犬豕鸡豚者 义甚入人园圃窃桃李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入人栏厩,取人牛马者不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杀不辜人,拖其衣裘,取戈剑者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攻国者(今至大为攻国)最不义亏人最多从而誉之 六,研读课文合作探究问题1:作者是否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问题?不是开门见山地谈论侵略战争的问题问题2:作者从“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到“攘人鸡豚”,一直到“攻国”,在材料安排上,写作上,论证方法上有何特点?【明确】本文围绕一个观点,由轻到重,由少到多,层层铺垫,运用了类比论证和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论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问题3,思考:墨子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墨子反对不义战争,主要是因为这样的战争对人的损害最惨重,罪过最大。七,对比阅读拓展延伸。请欣赏墨子用一根带子打了一场胜仗问题四:在墨子公输里叙述的劝阻楚国攻打宋国这一事件中,墨子先后采取了哪些策略?墨子劝说公输盘,主要是晓之以理。他先假说北方有人侮辱自己,自己希望借助公输盘杀掉他,并表示会献上十金。公输盘说“吾义固不杀人”。墨子紧紧抓住这一点,说攻打宋国所杀的人更多,义不杀一人却杀更多的人,算不上懂得类推事理。墨子这种推理的依据和方式,跟非攻篇批评天下君子知道杀一人、十人、百人不义,却不知道攻打别人的国家是最大的不义,是完全一致的。墨子又说攻打宋国是不智不仁之举,公输盘明白这些道理却不去谏争则是不忠。如此说理,公输盘不能不服,但他并未断绝攻打宋国的念头。墨子接着劝说楚王,并且进一步跟公输盘做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虽然提到攻宋必“伤义”,但主要还是晓之以利害,使楚王和公输盘意识到必定攻不下宋国,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念头。 问题五: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墨子的“非攻”?“非攻”是不是等同于“非战”?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是不是反对一切战争,谴责一切战争? 墨子提倡“非攻”,反对战争,都不是简单的和平主义者。他只主张“非攻”,并不主张“非战”。他反对“攻”,却不反对“守”,他反对的是以掠夺土地、财富、人口为目的的非正义战争。因此,一场战争,我们是赞同还是反对,得看战争性质。为保国、保民而战,为伐无道、抗侵略而战,这是正义之战。不能“非”之。如果只为一己,一国之私欲,大动干戈,不顾众生生命的侵略的非正义之战。我们必须反对。 八,课外拓展 延伸。学生列举不义战争,并分析其危害。结合社会现实,谈谈“非攻”思想。九,回读全文,结束。1、我们赞扬墨子热爱和平,为和平不辞劳苦,奔走呼号,我们称其为和平的使者。2、现实:例如,叙利亚、伊拉克等战争。反对战争,呼唤和平。我们真切地希望,“非攻”的思想主张能在天空上闪耀,让墨子的大爱陶冶和净化现代人的心灵。3、树立和平意识,反对不义之战,反对侵略战争,更加热爱和平的世界,让和谐的春风吹遍全球。我们仰礼墨子,因为从“非改”的思想,我们看到了“人道主义”“和平思想”,一个为捍卫“义”而奔走相告的智者,希望今天的我们能成为维护和谐社会的一分子,做正义之人。十,布置作业:积累本文文言知识。阅读鲁迅小说非攻,写一篇名为走进墨子的短文。附: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公输盘不悦。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 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