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冲刺).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628550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冲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2014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冲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2014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冲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级考点 必需掌握的基本知识点 重点复习准备 二级考点 扩展性知识点 在熟练掌握一级考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复习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概述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制度教育目的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1 教育的社会属性p3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一级考点 2 学校教育的特点p7职能专门性组织严密性作用全面性内容系统性手段有效性形式稳定性 3 教育的个体功能p121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2 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4 孔子的教育学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创办大规模私学 论语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 不耻下问 身体力行 学思结合 温故知新教学态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5 学记 p14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教育的作用 目的和任务 教育和教学制度 教师的地位 作用和师生关系 教育内容及其安排程序等 并总结了教育成败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教学相长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启发诱导 长善救失等一些教学原则和方法 6 苏格拉底p15教学方法 问答助产术 产婆术 7 夸美纽斯p16 大教学论 1632 构建了教育学学科的基本框架 强调普及义务教育并论述普及义务教育的合理性 从理论上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8 卢梭p16 爱弥尔 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9 洛克p17 教育漫话 白板说绅士教育 10 德国赫尔巴特的 普通教育学 1806 的问世 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 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p17 18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 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 形成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础 在教师的主导下系统地传授知识 即以教师 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 三中心 的 传统教育 教育模式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 教育性教学 的思想 11 杜威p18 民主主义与教育 提出实用主义教育主张 强调 教育即生活 社会即学校 从做中学 等教育和教学原则 12 教育与生产力 经济功能 p23 26 一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1 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2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系 结构的变化4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5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3 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p33顺序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相似性与个别差异性 14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p36 38 一 遗传 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 2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二 成熟1 含义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 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格塞尔 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三 环境1 含义2 影响 1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2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 被动的 四 学校教育1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 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五 主观能动性 15 教育制度的类型p40 411 双轨学制2 单轨学制3 分支型学制 16 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p43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 清政府颁布了 钦定学堂章程 也称 壬寅学制 它由当时的管学大臣张百熙以日本学制为蓝本起草 它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 但没有实行 1903年 清政府又命张之洞 荣庆和张百熙三人共同修订 壬寅学制 另颁发了 奏定学堂章程 亦称 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行的学制 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这个学制既吸收了现代学制的长处 又保留了封建学制的特点 明显反映了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思想 17 义务教育的特点p46 1 强制性 2 普及性 3 免费性 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p461986年4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制度的确立 2006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再次修订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简称新 义务教育法 该法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 由此拉开了我国义务教育向着均衡 公平方向发展的序幕 我国义务教育的学制年限方面 实行多种方式 有 六三制 五四制 九年一贯制 有幼儿园 小学 初中一贯制等形式 18 教育目的理论p49 一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 夸美纽斯 福禄倍尔 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二 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和斯宾塞 涂尔干 孔德等 三 无目的论代表人物 杜威 四 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代表人物 马克思主义 1 教育的起源p3 4 1 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教育起源说代表人物是 利托尔诺 动物界的教育 和沛西 能 教育原理 2 心理起源说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代表人物 孟禄 二级考点 2 家庭教育的特点p5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 3 社会教育的特点p6开放性群众性多样性补偿性融合性 4 20世纪以后的教育p10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现代化 5 教育功能的分类p11 12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6 苏联 凯洛夫 教育学 p187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历史法 实验法 教育行动研究p20 21 8 教育与人口 人口功能 p22 23 一 人口对教育的制约1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教育投入2 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自然结构 人的年龄 性别等社会结构 人口的阶级 文化 地域 民族 就业等3 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人口质量 人口的身体素质 文化修养 道德水平间接和直接4 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 教育对人口的影响1 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2 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身体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3 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4 教育可以促进人口合理迁移 9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功能 p26 28 一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 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10 学校文化的特性p29 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 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 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 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的缩影11 学生文化的特征p31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12 教育制度的概念p39广义 国民教育制度狭义 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 任务 目的 入学条件 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13 20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简称 纲要 这是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p45 14 教育目的概念p47教育目的 狭义 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关于人的培养质量 规格的总规定广义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 15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p511958年 两个必须 1981年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1985年 四有 1993年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 智 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1995年 教育要 培养德 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6月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教育要 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 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 的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章中学课程 第二章中学课程 课程概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级考点 1 课程的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 课程大纲 教材 p562 课程的分类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p593 课程理论p604 课程标准的结构p65 一级考点 5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p68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观 学生观 学习观 教师观 教学观p7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课程结构 改变课程类型单一 课程内容 教材 p72 73 改变原有课程类型单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 语文 数学 体育 艺术 或音乐 美术 等课程 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 语文 数学 科学 外语 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 艺术 或音乐 美术 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主要包括思想品德 语文 数学 外语 科学 或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与社会 或历史 地理 体育与健康 艺术 或音乐 美术 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 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 开设技术类课程 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 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二级考点 1 课程的概念 广义 狭义2 课程计划的内容3 课程的分类 研究型课程 学校课程 第三章中学教学 第三章中学教学 教学概述教学过程教学实施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一级考点 1 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特殊的认识过程p782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p79 813 中学教学原则 主要原则 直观性 启发性 因材施教p83 85 一级考点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谈话法 练习法p86 885 教学组织形式p89 916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主要环节p91 96 二级考点 1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p81 822 课的结构 p923 测验的信度 效度 难度和区分度p954 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p95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 认知过程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学习策略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级考点 1 感觉的特性p1012 知觉的特性 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p1033 注意的分类p1054 注意的品质 主要品质 稳定性 分配 转移p1075 记忆 三个环节p1096 遗忘 规律 干扰说 同化说p110 111 一级考点 7 记忆与有效学习p112 1138 发散思维 含义 特征p114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p116 11710 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118 11911 学习动机的构成 内驱力p12012 学习动机的分类 近景 远景 内部 外部p121 122 一级考点 13 学习动机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 替代强化 p123 12414 学习动机的激发p12615 学习迁移 概念 分类p12916 学习迁移的促进方法p13217 学习策略的分类p133 13418 学习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 我国p141 142 一级考点 19 桑代克的尝试 错误说 基本规律p14220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基本规律p14421 布鲁纳的认知 结构学习论p14722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意义学习 先行组织者p149 15023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p153 155 二级考点 1 注意的基本特征p1052 记忆的分类 情景记忆 内隐记忆 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 短时记忆p109 1103 思维的基本特征p1134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p1155 问题解决的过程p117 二级考点 6 学习动机的构成 诱因p1217 学习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 含义 p1238 学习动机的培养p1259 学习迁移的理论 经验类化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p13110 主要的学习策略 理解各策略的含义 p134 138 二级考点 11 学习的心理实质p14012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 分化和泛化p14313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过程p14614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p150 15115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教学应用p155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 一级考点 1 最近发展区2 情绪状态的分类3 中学生情绪的特点4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5 人格的特征 一级考点 6 气质 含义 特点 类型7 性格 含义 结构特征8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自我同一性 9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10 中学生性心理特点 二级考点 1 社会性情感的分类2 情绪理论 詹姆斯 兰格理论 沙赫特的情绪两因素理论 情绪的ABC理论3 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4 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 认知风格 二级考点 6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7 良好人格的塑造8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9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10 中学生异性交往的指导 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 一级考点 1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症 抑郁症 强迫症 恐怖症2 心理辅导的目标3 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强化法 代币奖励法 行为塑造法 系统脱敏法 肯定性训练 理性情绪疗法 二级考点 1 心理健康的标准2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第七章中学德育 一级考点 1 品德 概念 结构2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 方法 水平 阶段 3 品德形成的阶段 一级考点 4 德育的内容5 德育过程的规律6 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7 中学德育的方法 二级考点 1 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2 中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3 德育的概念4 德育过程 概念 矛盾5 德育的途径6 其他相关教育 生存教育 生命教育 生活教育 安全教育 第八章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一级考点 1 班集体 概念 培养2 课堂气氛3 课堂纪律 含义 类型4 课堂问题行为 处置与矫正5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一级考点 6 课外活动在主要内容7 教师的人格特征8 教师的专业素质9 教师成长心理 阶段 途径10 教师威信 二级考点 1 班集体 班级的概念 班集体的发展阶段2 课堂管理的原则3 课堂纪律管理4 课堂问题行为 原因 二级考点 6 课外活动 特点 组织形式7 家校协调的方式8 教师角色分类9 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