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复习练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8462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复习练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复习练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九 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复习练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九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课时一、单项选择题(2018河南南阳一中十五次考试)下图是某区域能源利用结构图,图中单位GDP能耗是指单位GDP所消耗的能量(一般以“标准煤”作单位)。据此完成12题。1图中序号代表新能源开发的是(D)ABCD2下列举措,可能降低单位GDP能耗,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是(B)A扩大能源开发规模B延长制造业产业链C降低煤炭消费比重D限制能源跨区调配【解析】第1题,图示两幅图根本不相关,图中序号 、 能够降低单位能耗,应是代表生产技术或燃烧技术创新,A、B错。减少废弃物排放,应代表清洁生产或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C错。 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应代表新能源的开发,能源充足,D对。第2题,可能降低单位GDP能耗,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是延长制造业产业链,进行深加工,B对。扩大能源开发规模,能源总量增加,不能降低单位能耗,A错。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排放污染减少,不能表示单位能耗降低,C错。限制能源跨区调配不能降低能耗,D错。(2018安徽马鞍山第三次质检)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天然气具有清洁、高效、低污染等优势,我国天然气工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下图是20002014年中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时间与空间迁移路径,据此完成34题。3中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在(D)A20002003年向正北方向迁移B20002003年东西迁移距离大于南北C20082014年总体向东南迁移D20082014年东西迁移距离小于南北420032008年中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原因错误的是(D)A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成运行B长江下游地区消费增长迅速C华中地区管道支线建成使用D西北内陆地区消费数量减少【解析】第3题,20002003年向西北方向迁移,南北迁移纬度跨度明显大于东西经度跨度;20082014年总体向东移动,图上南北迁移纬度跨度与东西经度跨度大致相当,但南北距离更大。第4题,20032008年中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迁移的原因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贯通释放了长三角所在的沿海发达地区的能源消费潜力,因华中地区管道支线建成运营导致长江中游地区消费快速增长,也是其重要的推力。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全线贯通也会拉动西北地区的消费需求,因经济水平较低而增长缓慢。(2018福建莆田第八中学第四次检测)港口煤炭接卸是指在港口接卸从其他港口运来的煤炭。下图示意1995年和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格局。据此完成57题。5与1995年相比,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的(B)A煤炭资源枯竭B市场需求扩大C海运条件改善D科技水平提高6从1995年到2013年,中国沿海煤炭接卸量比重增加最明显的地区是(C)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渤海西岸D山东半岛7福建沿海煤炭接卸量的变化,反映出福建的(A)A煤炭供需矛盾加剧B产业结构调整C煤炭生产总量下降D城市职能转变【解析】第5题,图示2013年沿海煤炭接卸量明显大于1995年,说明从我国港口进入的煤炭量大增,必然是我国市场需求增大的结果。故B正确。煤炭资源枯竭不符合我国客观事实;海运条件改善不是根本原因;科技水平对煤炭接卸量影响不大。故A、C、D错误。第6题,对比两图可知,渤海沿岸煤炭接卸量比重增加最明显。故C正确。第7题,福建省内煤炭资源贫乏,但1995年福建沿海煤炭接卸量较少,说明当时省内对煤炭的需求量不大,供需矛盾不突出。2013年福建沿海煤炭接卸量很大,说明省内对煤炭的需求量很大,但本省煤炭资源贫乏,因此供需矛盾突出。故A正确。(2018河北唐山一模)美国基威诺半岛自然铜储量巨大,漂流铜在周边广泛散落。考古发现,附近的土著居民很早就利用漂流铜直接打制各种铜器和饰品。19世纪中叶后,基威诺半岛的自然铜开始近代工业开采,并通过铜港运往伊利湖畔的工厂进行加工。据此完成89题。8有的漂流铜重达数吨,它们能够离开原生地可能借助于(A)A冰川B河流 C风力 D波浪9随着基威诺半岛自然铜的大量开采,当地的伐木业同时兴起。当地伐木业可以(D)A促进森林的自然演替和更新B为当地冶炼自然铜提供燃料C扩大耕地以便种植粮食作物D为自然铜的采运提供原材料【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基威诺半岛是苏必利尔湖中最大的半岛,纬度较高,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从而使漂流铜离开原生地。故选A。第9题,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叶后,基威诺半岛的自然铜开始近代工业开采,并通过铜港运往伊利湖畔的工厂进行加工,说明该地主要是运输原铜,B错误;伐木业不利于森林资源的自然演替和更新,A错误;主要目的也不是扩大耕地面积种植粮食作物,C错误;伐木业的兴起主要是为自然铜的采运提供原材料,D正确。故选D。甘肃省黄河流域地表水年可取水量为48.3亿立方米左右。白龙江是嘉陵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在甘肃省境内河流长475千米,流域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69.1亿立方米。读“陇东跨流域调水路线示意图”,回答1011题10相比调水线路甲,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A)A可调水量大 B水质好C施工难度小 D投资成本低11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B)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解决陇东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武都段白龙江的年径流量增大 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A B C D【解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白龙江自产水资源量大,故调水线路乙具有的明显优点是可调水量大,A对。不能判断水质有明显差异,B错。线路乙穿过秦岭,施工难度大,投资成本高,C、D错。第11题,陇东跨流域调水工程如能顺利建成,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利于陇东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对。陇东地区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人为破坏植被引起的,错。白龙江武都段位于引水口的下游,调水工程将导致该段年径流量减小,错。促进陇东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对。B对。 二、综合题12(2018山东省名校联盟考前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邦巴斯铜矿位于秘鲁南部,已查明铜资源储量超过1200万吨,服务年限超过20年,资源勘探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4年我国W矿业集团与秘鲁政府达成协议,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资源。为确保项目按计划建成投产,我国W矿业集团加强股东层面对项目的管控力度,同时依托经验丰富的海外团队负责项目现场工作,建立有效管控体系,中外团队协作配合,全面梳理建设路径,调整项目公司管理团队,推进社区搬迁和安置工作,实现了在未超工期、未超预算的情况下,顺利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下图示意邦巴斯铜矿区及矿产资源分布。(1)说明我国一些企业大规模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的原因。(2)简述W矿业集团与秘鲁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对秘鲁经济的影响。(3)从社会层面说明W矿业集团进行邦巴斯铜矿开采会遇到的主要困难。(4)说明邦巴斯铜矿开采过程应当注意的环境问题。【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快,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大;国内部分矿产资源短缺或品位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我国一些大企业资金充足、矿产开发的技术水平先进、海外管理经验丰富;世界经济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资源合作开发环境较好。(2)促进当地铜矿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居民收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中秘两国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管理沟通困难;附近有居民居住,搬迁安置困难;两国政治关系及秘鲁国家政策等也会影响到该地矿产资源的开发。(4)矿区尾渣合理堆放,避免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地表植被破坏后,及时进行植被覆盖,减轻水土流失; 开矿废水达标排放,减轻水污染。【解析】(1)我国一些企业大规模进行海外矿产资源开发是因为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快,对矿产资源需求量大;国内部分矿产资源短缺或品位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我国一些大企业产能过剩,资金、技术、管理都很先进;同时,经济全球化程度提高,国际资源合作开发环境较好。 (2)W矿业集团与秘鲁共同开采该国邦巴斯铜矿会对当地铜矿开发、居民收入、国家财政收入都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从社会层面看,W矿业集团进行邦巴斯铜矿开采会遭遇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管理沟通困难;移民搬迁安置困难;两国政治关系及秘鲁国家政策等也会造成影响。(4)邦巴斯铜矿开采过程应当注意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保护问题,包括矿渣的堆放,避免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 矿区的植被恢复,减轻水土流失; 开矿废水达标排放,减轻水污染等。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贝加尔湖,汉代称为“北海”,其周边地区曾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动地带,也是汉代苏武牧羊之地。贝加尔湖水质优良,水量丰富,蕴藏着地球全部淡水量的约20%。湖面海拔 456米。表层水温8月最高,约为910,1月至5月结冰,冰层厚度约70 115 厘米。(1)苏武牧羊受到的主要自然威胁有哪些?(2)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请分析原因。(3)有人建议从贝加尔湖引水到我国北方地区,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答案】(1)冻害(气候寒冷),冬季缺草(料)。(2)贝加尔湖蓄水量大,湖水的热容量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贝加尔湖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释放潜热(或热量),减轻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3)赞成理由:贝加尔湖水质优良,水量丰富;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不赞成理由:线路长,工程量大,投资多;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跨越国界调水,协调难度大。【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由材料知,汉代苏武牧羊之地位于贝加尔湖地区,其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地面积雪覆盖期长。所以,苏武牧羊受到的主要自然威胁有气候寒冷,冬季草料缺乏等。(2)本题考查水的比热容分析。贝加尔湖蓄水量大,湖水的热容量大或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贝加尔湖结冰期长,冬季湖水结冰释放潜热或热量,减轻酷寒;夏季湖水解冻,大量吸热,降低了炎热程度。贝加尔湖能调节该区域冬、夏季温差,所以贝加尔湖被称为天然双向的巨型“空调机”。(3)本题考查区域调水的评价,属于开放性试题,可合理也可不合理,关键要分析原因。赞成理由可从贝加尔湖水质优良,水量丰富;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不赞成理由可从线路长,工程量大,投资多;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跨越国界调水,协调难度大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