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多年以后,我们也依然会记得高中三年的美好时光,我们终将分离。(2)欣赏是一种处世的哲学,在你得到欣赏的同时,千万别你对别人的赞赏,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欣赏,共同进步。(3)清澈如玉的香溪河水的滋润,使得昭君有了倾国倾城之貌和的心灵。A.即使吝惜秀外慧中B.即使吝啬冰清玉洁C.虽然吝惜冰清玉洁D.虽然吝啬秀外慧中解析:表事实上的转折用“虽然”,表让步关系用“即使”;“吝惜”为动词,“吝啬”为形容词;“冰清玉洁”强调心灵,“秀外慧中”与心灵不搭配。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夏日的南湖,风光旖旎、游人如织,泛舟湖上,水光潋滟,岸柳阴阴,秀色可餐。B.这个道士利用已有的社会地位办“养生班”,使多人受害。该区民宗局、税务局、法院等已经对其进行清查或审理,真可谓墙倒众人推。C.蛀牙在人类演化的历史中看似是一种微乎其微的生理现象,但它反映了历史上人类农业生产、饮食习惯和医疗等许多重要方面的变化。D.候机大厅里的乘客已经形单影只,只有清洁工在角落里做保洁,大多数服务部门的人员都下班了。解析:B项,墙倒众人推:比喻在失势或倒霉时,备受欺负,多用于针砭世态炎凉。行骗被查被审,既非“失势”,也非“倒霉”,更不是“备受欺负”。C项,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应用“微不足道”。D项,形单影只:形容孤独,没有伴侣。这里不合语境。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之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一发不可收拾,以至作品达数十篇,最后集编成册。B.都江堰是现存的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在建成以来的2 200余年间,不论天灾人祸,都安然无恙,把成都平原由“水乡泽国”变成了“天府之国”。C.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点逸闻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令人费解。D.有人认为,就目前我国的水质整体状况、自来水处理能力和检测手段而言,如此严格的标准难免纸上谈兵,从高标准到高水质,还有些路要走。解析:A项,一发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局面无法收拾。C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D项,纸上谈兵: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空发议论。以上三项均与语境不符。答案:B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世界各地的活火山相继喷发,先是冰岛火山狂喷,后是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地火山持续不断,现在据说美国的火山也不肯善罢甘休,一旦爆发,对人类的危害将不堪设想。B.你要我收下这个东西,须先和我说明白了。要是这么“含着骨头露着肉”的,我是决然不会收下的。C.如今,衣袂如飞的乌衣子弟早已水流云散,悠悠古巷还回荡着刘禹锡的诗文古韵。D.距离高考只有几十天了,12年寒窗苦读真不容易,如何练好临门一脚的硬功夫,值得我们大家好好思考。解析:A项,善罢甘休:轻易地了结纠纷,停止再闹(多用于否定式)。与语境不符。答案:A二、表达交流5.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选用同义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精确。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修改。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初稿作“脊背”),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初稿作“后身”)喷出一阵(初稿作“一股”)烟雾。(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参考答案:(1)“梁”的一个意思是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如“鼻梁、山梁”。虽然在词典中“脊背”与“脊梁”的意思相同,但比较起来,“脊梁”用在这里比“脊背”更加准确,因为作者在文中说“按住它的脊梁”,应该是按住一个突出的部分,“脊梁”有隆起的部分这个意思,“脊背”不含这个意思。因此,这里改成“脊梁”比“脊背”更准确、生动。(2)“窍”的意思是“窟窿”,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实际是斑蝥“放屁”。因此从“后窍”里喷出烟雾显然要比“后身”形象、准确。(3)“一股”是用来修饰名词“烟雾”的,而“一阵”是用来修饰前面的动词“喷出”的。在这里,鲁迅先生是想通过对动作的刻画把斑蝥放屁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来。所以换成修饰“喷”这个动作的“一阵”比修饰“烟雾”这个事物的“一股”更好一些。另外斑蝥放出的“烟雾”不可能马上消失,肯定会在空气中弥漫一段时间。比起“一股”来,“一阵”含有“一段时间”的意思,因此用“一阵”也更准确。6.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一段文字填写完整。从古至今,动物在中国人的生活观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不少动物都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在含有动物的熟语中,有蕴含褒扬或鼓励意的,如“马到成功”,表达了对创业者的良好祝愿;又如“”,表达了。也有蕴含贬斥或讽刺意味的,如“鼠目寸光”,表达了对见识浅陋者的嘲讽;又如“”,表达了。答案:示例(1)鹏程万里对前途远大者的祝福丧家之犬对落魄不得志者的鄙夷(2)闻鸡起舞对勤奋者的赞赏惊弓之鸟对惊恐万分者的嘲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