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8182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人口的空间变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跟踪检测(二) 人口的空间变化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2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 BCD2与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相同的有( )A B C D解析:1.B2.A根据图例可知,跨越国界,属于国际人口迁移。发展中国家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国内的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因此符合题意。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读图回答34题。3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4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解析:3.D4.D第3题,从总人口年龄结构看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外来移民以青壮年为主,因此移民缓解该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第4题,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为发达国家,经济因素是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2016年海南省的“候鸟老人”已超45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三角地区。读图,完成56题。5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养老设施 C气候条件 D婚姻家庭6海南省的“候鸟老人”集中居住于海口、三亚两地,会促使当地()A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第三产业发展C环境承载力提高 D资源消耗降低解析:5.C6.B第5题,从图中看候鸟老人冬天去南方过冬,南方冬季气候温和,首要因素是气候条件,C正确。第6题,海南人口增加会促使当地第三产业发展;资源消耗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与人口迁移无关。人口倒挂是指流动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的现象。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年龄结构明显年轻化,以从事制造业为主。读图,完成78题。7上海市人口倒挂区()A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B为高档住宅集中区C交通运输以水运为主 D劳动力成本比城区高8上海市人口倒挂现象表明该市()A环境承载力逐渐增大 B城市化水平开始提高C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D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解析:7.A8.D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人口倒挂区主要是制造业,因此属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迁入。第8题,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青壮年劳动人口比重小,但该地经济发达,需要的青壮年劳动人口较多,从而出现人口倒挂现象。读某市人口迁移及从业人员构成图,回答910题。9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D迁入人口不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10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加快了该市老龄化进程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A B C D解析:9.B10.D第9题,读图,从人口迁移的年龄构成看,迁移人口主要是青壮年,应是务工、经商为主,所以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不是自然因素的影响,A错。读从业人员构成图可知,该地服务业占比例大,所以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B对。图中只是迁移人口情况,不能表明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C错。迁入人口必然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D错。第10题,迁入的人口为青壮年,会缓解该市老龄化问题。一、选择题下图是根据联合国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绘制的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趋势图,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示人口迁移流向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B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D由东半球国家迁往西半球国家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D对迁出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解析:1.B2.C第1题,从图中可知美、德、加、英、澳等发达国家人口迁移为正值,而中、墨、印、印尼、菲等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为负值,这说明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第2题,人口迁移可减轻迁出地的就业、环境等压力,可以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 B C D解析:选D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到限制,随着东北工业基地的建设和“北大荒”的开发,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地迁入大批人口。360大数据中心基于9亿用户春运前夕至除夕的迁徙态势,发布了2017年春节“空城指数”,全面展示了春运期间的国民迁徙路。广东的东莞、佛山、广州和深圳等四个城市“空城指数”位列前五。而江西、湖南、河南等成为春节前流入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西堪称最“拼”省份。据此回答46题。4“空城”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A环境人口容量提高 B环境质量改善C城市化水平降低 D企业用工成本提高5江西省成为最“拼”省份是因为当地()人地矛盾加剧人口老龄化严峻气候条件差就业压力大A B C D6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A经济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C政策因素 D科技因素解析:4.D5.C6.B第4题,“空城”造成劳动力短缺,因此劳动力工资提升,企业用工成本提高。D正确。第5题,江西省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导致大量人口外迁。C正确。第6题,导致春运期间国民大迁徙的影响因素是春节的来临,传统佳节举家团圆属于社会文化因素。B正确。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回答78题。7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A拉力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8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减缓了城市人口老龄化解析:7.D8.C第7题,虽然县、镇、农村的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条件与过去相比得到了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没有优越性,所以这并不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拉力,故A、B选项错误;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排除C选项;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优于农村,大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住房、子女教育等生活成本提高,使这些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压力增大,导致农民工回流,D选项正确。第8题,农民工由于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城市主要从事工厂流水作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所以农民工回流可能导致这些产业受影响,使其出现“用工荒”现象,但不会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民工回流增大了城市人口老龄化,所以A、D错误;农民工回流不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所以B错;城市人口减少,会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等城市问题得以缓解和改善,C正确。二、综合题9读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由图1可知:_。由图2可知:_。解析:由图1资料直接可以读出上海人口性别最突出的变化特征是性别比例趋向平衡。性别构成问题是城市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社会健康发展,婚姻家庭的稳定,因此其社会意义突出。从图2中直接分析不同城市地区外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变化特点。意义分析方面,主要从围绕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向郊区以及其他功能区分流人口对产业分布、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答案: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任答两点即可)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任答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