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历史新课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8181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历史新课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新课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三历史新课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新课第一章第一节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第二节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高三新课:第一章 第一节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的年代及其文化成就;井田制2. 难点:对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的年代及其文化成就的把握;分封制为何能够起到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作用。 第一节 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本课主要内容是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的年代及其文化成就;以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为代表的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状况及特点;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典型的父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富分化的出现与加剧;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息繁衍,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部分;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远古社会”指的是原始社会;“传说时代”大体上是指人类社会进入氏族公社时期以来的历史。远古社会也可以称为远古时代,与传说时代没有明显的界限,都属于模糊的时间概念。两者都泛指原始社会。一. 我国的远古居民首先把握三处文化遗址的特点。元谋人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远古居民;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和用火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山顶洞人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其次应区分“旧石器”“旧石器时代文化”“旧石器时代晚期”三个概念的不同点。石器时代(1)含义:石器是人类有意识地敲打或琢磨石块,造成锐利的边缘以供使用的工具。考古学上把石器时代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打制石器为特征,叫旧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叫新石器时代。(2)阶段:旧石器时代:包括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遗址。新石器时代:包括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和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等遗址。典型的工具有石凿、石斧、石锄、石镰等,同时,还有骨制的耒耜和木器。(二)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首先要明确知道河姆渡文化和半坡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两个典型代表;其次要掌握当时的主要成就有定居生活,经营农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第三要掌握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即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第四要掌握说明半坡人在手工业方面的成就:制陶,纺织。三.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首先掌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分别出现了这一阶段的典型文化。二是社会经济较之以前有了很大发展。突出成就是黑陶文化;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三是贫富分化的出现与加剧,阶级和国家就要出现了(通过大汶口墓葬对比说明)。四. 炎黄和尧、舜、禹的传说(1)炎帝、黄帝和蚩尤的传说:掌握黄帝距今年代和生活的地域。黄帝对华夏族形成的贡献。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华夏族后人被称为炎黄子孙。(2)尧舜禹的“禅让”:尧、舜、禹是继黄帝以后黄河流域有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禅让”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尧舜禹的“禅让”是这一制度的具体反映。(3)禹治水:黄河流域洪水泛滥时,禹受舜命,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引到江河里再流往海洋。(4)阶级社会的产生: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原始社会的瓦解用图示分解为: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私有财产的产生贫富分化的出现阶级产生原始社会瓦解氏族公社:(1)含义:氏族是指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集团,它是国家产生以前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山顶洞人虽处在旧石器时代,但从社会组织上已进入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能全面反映氏族公社的概况。(2)特征: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征: 世系按母亲的血缘计算。 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导作用,她们既是生活的组织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 财产属公社所有,没有贵贱贫富之分,没有阶级区别。 具有共同的居住区。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特征: 基本保持原氏族的制度,而以父系计算氏族世系。 在其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导致了贫富分化,阶级产生,原始社会逐渐走向崩溃。氏族公社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重要发展时期,是按血统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集团,分母系与父系两个发展阶段。母系氏族以母亲的血统确立亲属关系,父系氏族以父亲的血统确立亲属关系。我国母系氏族开始于距今约18000年的山顶洞人,距今约六七千年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代表,处于距今约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氏族公社是父系氏族重要代表。氏族公社的生产力特点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看,山顶洞人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懂得人工取火,但仍处于旧石器时期。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已普遍使用磨制钻孔工具,处于新石器时期,他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由采集发展而来的原始农业和从狩猎转化而来的原始畜牧业,是其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当时社会生产进步的重要标志,制陶和麻纺等原始手工业的发明,也反映了生产的进步。氏族公社的生产关系特点(1)从社会关系方面看,母系氏族时期,由于产品没有剩余,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没有阶级差别,过着平等的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母系氏族被父系氏族所替代。父系氏族早期,氏族成员仍然是平等的,随着父系氏族末期剩余产品的出现,随着农业同畜牧业、手工业分离,社会上出现了私有财产、贫富分化以及人奴役人的现象等,社会逐渐分裂为对立的阶级,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2)父系氏族末期的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生活区域和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反映了人们同自然灾害的斗争,反映了华夏族的主干的形成过程等社会生产、生活面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由尧、舜、禹等显贵家族中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禅让”制度的社会政治面貌。第二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从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起,我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统治者实行的井田制和分封制,使周王朝成为一个经济发展和疆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西周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国人暴动”是平民反抗奴隶主的一次武装斗争。此后西周逐渐衰亡,至公元前770年,为东周所代替。一. 夏朝的建立二. 夏朝的统治范围三. 夏桀的暴政及商汤灭夏 1. 夏朝的建立。第一,约公元前2070年开始,我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第二,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出现“家天下”的局面,禹建立了夏朝。禹死之后,禹之子启凭借自己的威望和权力,继承父亲的位置。又出兵打败对此不服的部落,最后得到了各部落的承认。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奴隶制国家产生原因的分析传说中的黄帝到尧、舜、禹时期,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那个时候,部落之间不断发生部落战争,战争的结果使部落联盟的范围扩大,从而使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增大;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空间的扩展,使战俘转化为奴隶;那时洪水泛滥,客观上冲击了氏族的血缘关系纽带,有利于原始氏族公社制度的解体;浩大的治水工程迫切需要各部落的合并,而禹治水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威望,增强了他的权力。一旦这种权力增强到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时,国家便应运而生了。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阶级开始出现,是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为什么说夏朝已进入奴隶社会?(1)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夏朝已经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国家和氏族制度的一个根本区别)。(3)夏朝已经有了种种压迫人民的机关国家机器。2. 夏朝的统治区域。夏初建都阳城,其统治区域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3. 夏桀的暴政及商汤灭夏。桀的暴政:是夏朝衰亡的根本原因。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四. 商朝的兴衰 1. 商汤建国。汤灭夏后,建立商朝,时间约在公元前1600年,定都于亳。2. 盘庚迁殷。商朝迁都是因为汤建国后一百多年间,王位纷争,政治动乱,灾害频繁,国势受到影响。为摆脱动乱和自然灾害,商王曾五次迁都。盘庚迁至殷后使商朝的政局由动荡到稳定,国势中兴,进入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时期。3. 商朝的统治区域。学生注意教材中的地图。此图为商朝势力最大时的统治区域,说明商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4. 商纣王的暴政。主要表现在:第一,奢侈淫乐,荒淫无度,如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第二,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如创设“炮烙之刑”。五. 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1. 武王伐纣。第一,商纣王的暴政。正是由于纣王的暴虐无道,引起了人民的反抗和军队的阵前倒戈。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灭亡商朝。 周是世界的大国;国内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加强了。2. “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周厉王的暴政,贪财好利,专山林川泽之利,监视和杀戮国人,拒谏孤行。“国人暴动”,“国人”即西周的平民,也属于被治阶级。他们身份比奴隶自由,有自己的一些耕地,但要受奴隶主贵族的剥削,还要被迫去当兵,替奴隶主打仗。关于“国人暴动”,掌握以下几点:第一,爆发的时间:公元前841年。第二,爆发原因:周厉王的暴政激起了平民和奴隶的反抗。第三,经过:镐京的平民和奴隶举起武器攻进王宫,赶跑周厉王。政权暂由大臣共伯和执掌,历史上称为共和行政。3. 西周灭亡。第一,“国人暴动”沉重打击了西周奴隶制王朝。西周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王室衰微,诸侯常不来朝贡。第二,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东迁洛邑,东周开始。 六. 井田制和分封制 1. 井田制所谓“井田制”有两种含义,一是田地的形式,因田地阡陌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二是经营方式,也就是剥削方式。它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周朝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有世代享用权,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这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这是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这是产品分配形式。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它一旦瓦解,奴隶制度也随之消亡。2. 分封制。第一,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周人原来是商朝统辖的一个西方部落,灭商后又四处征战,征服了许多地方。为了统治已征服的辽阔地区,西周实行了分封制。第二,分封办法: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自己的亲属和功臣,封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拱卫王室。第三,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同主人。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还要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纳贡,带兵随从天子作战。第四,分封的作用:周朝巩固了统治,而且发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第五,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如何理解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井田制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两种制度都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如何看待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奴隶社会的上层建筑。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向心力;受封的诸侯服从周王的命令,并朝贡财物和派兵随从周王作战。诸侯国对周王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但事物的发展往往有两重性。一方面,诸侯听命于周王,另一方面,诸侯国受分封之后,在其境内自成一体,有其相对独立性。随着西周本土阶级矛盾的尖锐,王室衰微,权威下降,各诸侯国便常常不向周王朝贡,尤其是自身经济实力增强之后,更不甘心听命于周王。这种相对于中央朝廷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以后,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又演变为争霸战争。【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1.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 生产工具简陋 B. 血缘关系松散C. 自然条件艰难 D. 人体体质虚弱2. 下列关于北京人和山顶洞人不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居住地区不同 体质特征不同 取火方式不同 社会组织形式不同 A. B. C. D. 3. 与半坡文化相比,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历史进步表现在( )A. 定居生活 B. 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C. 从事农牧业生产 D. 出现贫富分化4.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生活的共同点是( ) A. 普遍使用打制石器 B. 制造陶器C. 种植粟、水稻 D. 饲养猪、水牛5.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考古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已经形成阶级对立 B. 已开始使用磨制石器C. 男子已取得支配地位 D. 已开始学会驯养动物6. 传说中的尧舜时期大致处在(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C. 青铜时代 D. 铁器时代7. 传说中被黄帝打败的炎帝部落生活在( )A 黄河上游 B. 黄河中游C. 黄河下游 D. 黄河中下游8. 以下文化按出现的先后排列应是( ) 黑陶文化 旧石器文化 彩陶文化 玉器文化A. B. C. D. 9. 可以全面反映我国氏族公社时期发展状况的原始人类遗址在( ) A.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B. 山东泰安大汶口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浙江余姚河姆渡10. 半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大体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却又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体质状况的不同 B. 语言习惯的不同C. 地理环境的不同 D. 生产工具的不同11. 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 生产力的发展B. 启在禹死后,自己继承其父的职位C. 启的势力强大D. 禅让制被破坏12. 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启破坏了民主选举的惯例C. 启势力强大D. 禅让制失去了限制作用13. 汤伐夏朝时的商部落居住在( )A. 黄河上游 B. 黄河中游C. 黄河下游 D黄河中下游14. 商朝前期社会动荡的突出表现是( )A. 奴隶多次起义暴动B. 社会生产被破坏,人民流离失所C. 商朝屡次迁都D. 国家机器不健全15. 武王伐纣的性质是( )A. 民族之间的相互征战B. 国家之间的兼并战争C. 奴隶、平民的起义D. 奴隶主贵族领导的推翻暴君的战争16. 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不包括( )A. 秦国 B. 齐国 C. 楚国 D. 晋国7. 西周初期,诸侯国国君的义务不包括( )A. 服从周王的命令 B. 纳租C. 保卫周王室 D. 纳贡18. 井田制最早开始瓦解于( )A. 鲁国 B. 秦国 C. 赵国 D. 燕国19. 周国与商朝的关系是( )A. 商周是部落联盟关系 B. 商周是联盟关系C. 周是商分封的诸侯国 D. 周国是商的属国20. 西周与商朝相比较,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 A. 实行王位世袭制 B. 实行分封制C. 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D. 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制统治二. 非选择题2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左传材料二:“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 韩非子回答:(1)解释这两段史料的内容并简述其时代。(2)这两段史料说明了什么社会现象?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摘自白虎通号材料2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灭祜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摘自周易秘文材料3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予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摘自礼记阅读后请回答:根据以上材料,从社会生产和社会组织两个方面评述材料中反映的历史变化。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 C 2. C 3. D 4. A 5. C 6. B 7. A 8. A 9. C 10. C 11. B 12. A 13. C 14. C 15. D 16. A 17. B 18. A 19. D 20. B 二.21. (1)材料1的内容是禹在涂山会盟诸侯(即部落首领),有上万个诸侯带着玉帛等贵重物品,前来参加会盟。材料2的内容是禹在会稽山召集诸侯之君会议的时候,有一个首领防风氏迟到,被禹杀死。(2)这两段史料说明原始社会在向奴隶社会过渡,部落联盟会议民主选举的首领,因为其势力的扩大,地位已凌驾于其他部落首领之上,原始社会末期的贵族民主制彻底崩溃。22. 社会生产,由猎取自然界的禽兽到从事原始农业生产。说明原始人类在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生存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由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近亲氏族组成部落;近亲部落组成部落联盟。随着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国家形成。这都是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