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 第一部分 必考部分 第12讲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7699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 第一部分 必考部分 第12讲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 第一部分 必考部分 第12讲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19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 第一部分 必考部分 第12讲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讲化学实验基础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3.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能识别化学品标志。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4.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学科素养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了解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物质的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基本方法。4.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知道实验室一些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网络构建核心强化1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1)7种常见的化学分离、提纯的方法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如NaCl溶液(BaCl2)。气化法:将杂质转化为气体,如NaCl溶液(Na2CO3)。热分解法: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如NaCl(NH4Cl)。杂转纯法: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如CO2(HCl)。氧化还原法: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性(氧化性)的杂质,如Fe2(Cu2)。酸碱溶解法: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差异进行分离提纯,如Mg(Al)。调pH法:加入试剂来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的某成分沉淀而分离,如CuCl2(FeCl3)。(2)4种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过滤分离固体和液体,装置如图a。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装置如图c。蒸馏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装置如图d。蒸发除去含固体溶质的溶液中部分溶剂,装置如图b。2物质检验中的常见干扰因素及排除措施(1)离子检验中的常见干扰因素及排除措施(2)气体检验中干扰因素的排除一般是先检验出一种可能具有干扰的气体,并除去该气体,而且要确认该气体已经除尽,再检验其余气体。例如在SO2存在的条件下检验CO2,可设计如下检验思路:品红试液检验SO2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品红试液检验SO2是否除尽通入石灰水检验CO2。3鉴别物质的四种常见方法(1)溶解法:如BaCO3和Na2CO3。(2)加试剂法:如用Ba(NO3)2可鉴别(NH4)2SO4和NH4Cl。(3)顺序滴加法:如鉴别Na2CO3与盐酸、AlCl3溶液与NaOH溶液。(4)两两混合法:如鉴别Na2CO3、HCl、NaCl、Ba(NO3)2四种溶液。4常见气体的制备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1)实验室可通过装置制取的常见气体有NH3、O2。(2)实验室可通过装置制取的常见气体有Cl2、NO、NO2。(3)实验室可通过装置制取的常见气体有H2、CO2。考点一常用仪器、装置及基本操作 解析A项装置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项装置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纯化),C项装置用于分离乙酸乙酯,D项装置用于蒸发浓缩或蒸发结晶。只有D项操作在制备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未涉及。答案D分点突破角度一:常见仪器的使用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氯化钠晶体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3.10 mL溴水用瓷坩埚灼烧各种钠的化合物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A BC D解析在实验室中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选用的量筒量程太大,则该量筒的最小刻度较大,会产生较大的误差;量程太小,需量取多次,也会产生误差,为尽可能地减小误差,应采用就近原则,所以不能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故错误。苯和四氯化碳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二者,故错误。托盘天平精确到0.1 g,故可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氯化钠晶体,故正确。溴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会腐蚀碱式滴定管的橡胶管,故错误。瓷坩埚中含有二氧化硅,若用瓷坩埚灼烧NaOH,SiO2会与NaOH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故错误。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可用250 mL容量瓶,故正确。答案C2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捧、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解析烧杯只能用于给液体加热,A错;使食盐水中NaCl晶体析出的方法通常是蒸发,使用的容器应是蒸发皿而不是坩埚,B错;由于物质鉴别所用试剂量较少,故应使用试管做反应容器,通过胶头滴管滴加试剂,C对;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将试剂瓶中的液体倾倒到滴定管中,D错。答案C3下列对应仪器使用合理的是()A甲:将FeSO4溶液滴加到NaOH溶液中,观察Fe(OH)2的颜色B乙: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固体20.0 g,配制980 mL 0.5 mol/L NaOH溶液C丙:加热NaHCO3固体,检验NaHCO3固体的热稳定性D丁:向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乙醇、浓硫酸,加热至170 制乙烯解析为防止滴入的液滴带入氧气,应将吸有NaOH溶液的长胶头滴管插入新制FeSO4溶液中,缓缓挤出NaOH溶液才能看到白色的Fe(OH)2沉淀,A项错误。NaOH易潮解,称量时应该放在小烧杯中或表面皿中,一般左盘放被称量的物质,右盘放砝码,B项错误。NaHCO3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含水蒸气,冷凝之后液态水倒流会引起试管炸裂,故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项错误。检查装置气密性后,按顺序加入碎瓷片、乙醇、浓硫酸,加热至170 可制得乙烯,D项正确。答案D角度二:实验基本操作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向FeCl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检验是否含Fe2B我国医药学家屠呦呦用乙醚萃取青蒿素的实验中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C实验中有毒尾气可以直接通入液体(碱液或水)中,避免气体污染环境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测定结果一定偏高解析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氯离子发生反应:2MnO10Cl16H=2Mn25Cl28H2O,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乙醚萃取有机物青蒿素,采用萃取、分液操作,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B项正确;有些气体不和水或碱液反应,如CO,有些气体不能直接通入液体中,要防倒吸,如氨气、氯化氢,C项错误;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中性溶液的pH,不会产生误差,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碱性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低,D项错误。答案B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C制备氢氧化铁胶体D分离两种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解析因NaOH有腐蚀性,所以不能在托盘或称量纸上直接称量,需放在已知质量的小烧杯内或表面皿上称量,且砝码应放在右盘,A项错误;肥皂液用来检测产生的H2,把H2通入肥皂液,会产生泡泡,然后点燃泡泡,有爆鸣声,证明产物是H2,听声音,即可鉴别H2的纯度,B项正确;饱和FeCl3溶液滴到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C项错误;分离两种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互溶混合物时,冷水应从“下口进,上口出”,D项错误。答案B常见操作的“第一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验证气体的性质等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操作。(2)检查是否漏水滴定管、容量瓶、分液漏斗等的使用。(3)调“0”点天平等的使用。(4)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5)分别取少量溶液或固体未知溶液或固体的鉴别。(6)润湿用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检验或验证某些气体时。 解析为得到干燥H2,浓H2SO4应放在焦性没食子酸溶液后面作干燥剂,A项错误;管式炉加热前应先检验H2的纯度,B项正确;结束反应时为防止W被氧化应再通一段时间H2,故应先停止加热,后关闭活塞K,C项错误;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需要加热,不能用装置Q,D项错误。答案B解答装置图题目的一般方法 分点突破角度一:实验装置图6(2018黑龙江哈尔滨二模)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HCl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MgCl2饱和溶液制备MgCl26H2O晶体C用环己烷萃取碘水时将两者混合后需如图3所示用力振荡D继续煮沸图4所示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氯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A错误;镁离子水解,直接加热氯化镁溶液得不到氯化镁晶体,B错误;分液漏斗振荡时应该倒转过来,C错误;题图4装置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正确。答案D7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可用于分离苯和溴苯的混合物B装置可用于吸收HCl气体C装置可用于分解NH4Cl制备NH3D装置b口进气可收集NO气体答案A8如图为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六种实验装置,均可根据不同的实验需要在其中加入不同的液体或固体试剂。请用适宜装置的序号完成下列填空:(1)既能用于收集Cl2,又能用于收集NO的装置是_。(2)能用于干燥CO2气流的装置是_。(3)在实验室制取Cl2并检验Cl2部分性质的实验中,用于除去Cl2中HCl杂质的最佳装置是_。(4)用于尾气吸收并能防止液体倒吸到反应装置中的是_。(5)接在气体制备的连续实验装置中间,用于控制气流平衡的装置是_。答案(1)A(2)A、E、F(3)A(4)C、E(5)D角度二: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9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a加热分解NaHCO3固体B按装置b把浓硫酸稀释为稀硫酸C按装置c把溶液转移入容量瓶D用装置d吸收尾气中的氯气与氯化氢解析按装置a加热,NaHCO3固体分解产生的H2O倒流易引起试管炸裂,A项错误:按装置b稀释浓硫酸时,易发生液滴飞溅,应该把浓硫酸缓慢注入蒸馏水中,并边加边搅拌,B项错误;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C项错误;氯气可溶于四氯化碳,该装置既能吸收氯气、氯化氢气体又能防倒吸,D项正确。答案D10(2018武汉调研)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在距离管口约三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C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润湿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中D实验时不慎打破温度计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解析制备乙酸乙酯时,正确的加液顺序是先加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加入浓硫酸和乙酸,B项错误。答案B安全事故“5预防”(1)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C2H2、C2H4)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2)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3)防失火: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4)防中毒:制取有毒气体(如Cl2、CO、SO2、H2S、NO2、NO)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且进行尾气处理。(5)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灯顺序或加装安全瓶。考点二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 解析A选项错误,其分离装置的选取和分离原理均错误,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普通过滤装置不能达到纯化胶体的目的;B选项错误,其分离装置的选取和分离原理均错误,因为两者互溶,所以可利用两者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C选项错误,其分离原理描述错误,其原理是利用粗盐中各成分的溶解度不同首先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再依次加入足量NaOH、BaCl2、Na2CO3溶液,再过滤除去杂质离子Mg2、Ca2、SO等,最后加入适量盐酸并依据氯化钠性质稳定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精盐;D选项正确,利用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答案D物质分离的类型及方法 分点突破角度: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正确的是()A用萃取法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液B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C直接蒸馏酒精溶液得到无水乙醇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解析A项,汽油和水不互溶,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B项,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可以用结晶法提纯NaCl和KNO3混合物中的KNO3,正确;C项,酒精和水都容易挥发,直接蒸馏酒精溶液得不到无水乙醇,应该在酒精中加入新制生石灰,再蒸馏,错误;D项,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FeCl2,可通入足量的Cl2,错误。答案B2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B除去SO2中混有的CO2:可通过盛有KMnO4溶液的装置洗气C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D除去SiO2中的Fe2O3:可加入NaOH溶液后过滤解析A项,Cu与O2反应生成CuO,但在加热条件下CuO又与CO反应生成CO2和Cu,达不到除杂的目的,错误;B项,酸性KMnO4溶液氧化的是SO2,不能除去CO2,错误;C项,双氧水能把FeCl2氧化为FeCl3,同时生成水,可以除杂,正确;D项,NaOH溶液溶解SiO2,应该选用盐酸,错误。答案C3下列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试剂、除杂试剂和除杂方法都正确的是()解析用饱和食盐水除去的是HCl,A项错误;用无水硫酸铜粉末可检验C2H5OH中的H2O,加入生石灰,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再通过蒸馏即可得到C2H5OH,从而将C2H5OH中的H2O除去,B项正确;CO2可与Na2CO3溶液反应,除去CO2中的SO2,应用饱和NaHCO3溶液,C项错误;直接加热会导致NH4Cl分解,D项错误。答案B化学方法提纯和分离物质的“四原则”和“三必须”(1)“四原则”不增:指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减:指应尽可能减少被分离与提纯的物质的损失。易分离:指如果使用试剂除去杂质时,要求反应后的产物跟被提纯的物质容易分离。易复原:指分离物或被提纯的物质都要容易复原。(2)“三必须”过量:除杂试剂必须过量。除尽: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因为过量试剂带入新的杂质)。最佳:除杂途径选最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中一定存在H、SO和ClB溶液A中不存在Mg2、CO和HCO,不能确定Na的存在C第步生成的白色沉淀中只有AgCl,没有Ag2CO3D溶液A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可以用NaOH溶液判断解析根据步骤得到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和绿色滤液B,可知原溶液中必然含有SO和H,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则一定不存在CO和HCO;根据步骤得到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可知原溶液中必然含有Cl,白色沉淀为AgCl,故A、C项正确;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Na、Mg2,故B项不正确;绿色溶液A中存在Fe2与Cu2中的一种或两种,且Fe2、Cu2与NaOH反应的现象不同,故可用NaOH溶液判断,D项正确。答案B 分点突破角度一:液体物质(或溶液中离子)的检验与鉴别4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解析食盐中添加的含碘元素的物质为KIO3,KIO3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A项错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说明原溶液中含NH,B项正确;SO、Ag均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C项错误;HSO、SO与稀硫酸反应均能产生SO2,使品红溶液褪色,D项错误。答案B5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解析乙醇与水互溶,甲苯和溴苯均不溶于水,加水分层后甲苯在上层,溴苯在下层,A项可鉴别;乙醇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苯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并伴有黑烟,四氯化碳不能燃烧,B项可鉴别;乙醇与碳酸钠溶液互溶,乙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且分层后乙酸乙酯在碳酸钠溶液的上层,C项可鉴别;苯、环己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均不反应,且两者的密度均比水的小,分层后在高锰酸钾溶液的上层,D项无法鉴别。答案D角度二:气体物质的检验与鉴别6下列有关气体的检验正确的是()解析CO2、SO2均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A项错误;乙烯、SO2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恢复红色,C项正确;红棕色的溴蒸气、NO2均能与I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显蓝色,D项错误。答案C7H2、CO、CH4、NH3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作还原剂。已知:CH4CuOCuCO2H2O;NH3CuOCuN2H2O,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A装置加热前均用所通入的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并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解析由于四种气体均有还原性,故A装置中的现象相同(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四种气体中含氢元素的物质(H2、CH4、NH3)与氧化铜反应后,产物中含水蒸气,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四种气体中含碳元素的物质(CO、CH4)与氧化铜反应后,产物中含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H3极易溶于水,故通入饱和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尾气能燃烧的可点燃或收集处理,而NH3则不需要另外处理。答案CH4H2CO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气体的鉴别和检验都是从物质的性质入手,不同的是,检验强调“唯一性”,而鉴别强调“差异性”。气体的鉴别方法,是从“气体性质的差异性出发”,找到特征现象(或特征反应)进行鉴别。(2)检验物质时,根据“现象”推出的结论应该具有“唯一性”。当由实验的“现象”得出的检验结果呈现“多样性”时,可通过其他“差异性”实验进行检验,这就需要用鉴别的思想选出最佳的检验方法。如Br2(g)和NO2两种红棕色气体的检验,若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均会变蓝色,所以检验时可将两者溶于水,N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无色,Br2(g)溶于水得到的溶液呈橙色;或将两者分别通入AgNO3溶液中,NO2通入后无现象,Br2(g)通入后生成淡黄色沉淀(AgBr)。CO2和SO2两种无色气体的检验,若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两者均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确定是CO2还是SO2;所以检验时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唯一性”,可采用闻气味并通入澄清石灰水的方法检验。Na2CO3、Na2SO3和Na2SO4三种无色溶液的检验,若用BaCl2溶液检验,三者均会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检验结果不具有“唯一性”;可采用在产生白色沉淀后,在白色沉淀中加足量的稀盐酸,结合沉淀溶解情况和闻产生气体的气味进行检验。 角度三:固体物质的检验与鉴别8(2017浙江卷)某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K、Na、Cl、CO、SO等离子,将该固体溶解所得到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混合物一定是K2CO3和NaClB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KClC该混合物可能是Na2SO4和Na2CO3D该混合物一定是Na2CO3和NaCl解析该固体溶解所得溶液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说明溶液中含Na;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产生白色沉淀,加过量盐酸,沉淀溶解说明溶液中含CO,不含SO;往加入过量Ba(NO3)2后得到的溶液中加入AgNO3/H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Cl;由于该实验流程中的焰色反应步骤缺少“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所以不能排除K的存在。综上所述该混合物可能是Na2CO3和NaCl、K2CO3和NaCl、Na2CO3和KCl。答案B9某黑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冷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该黑色粉末可能为()AFe3O4、CuO BC、CuOCFe、MnO2 DSi、FeS解析A、B选项,加入足量冷的稀硫酸,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C选项,加入足量冷的稀硫酸,稀硫酸可与Fe反应产生气泡,而MnO2不与稀硫酸反应,故固体部分溶解,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有气体Cl2和H2产生,固体全部溶解,符合题意;D选项,FeS与稀硫酸、浓盐酸均能反应产生气体,但Si均不能溶解,不符合题意。答案C固体物质的鉴别原理要依据固体物质的差异性进行设计,如表所示。考向一化学常见仪器的使用和实验基本操作1(2018全国卷)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B用标准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酚酞为指示剂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NaD常压蒸馏时,加入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圆底烧瓶容积的三分之二解析加几滴CuSO4溶液后,Zn与CuSO4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无数细小的原电池,加快了生成H2的速率,A项不符合题意;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pHC6H5OH,B项正确;欲验证Ksp(CuS)H2CO3H2SiO3,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知非金属性:SCSi,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答案C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或不能达到目的的是()解析A项,Na2CO3加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分解,放出的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B项,钠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在坩埚内进行,正确;C项,量取100.00 mL溶液不能利用容量瓶,错误;D项,制取蒸馏水,选择蒸馏装置,正确。答案C7下列分离或提纯方法正确的是()解析酸性KMnO4溶液能将乙烯氧化生成CO2,除去乙烯的同时会引入CO2,A项错误;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Cl3,加入MgO促进Fe3水解,Fe3转化为Fe(OH)3,过滤后可得MgCl2溶液,B项正确;HCl易溶于饱和食盐水,而Cl2不易溶于饱和食盐水,C项错误;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生石灰,然后蒸馏,D项错误。答案B8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K、Cl及X与Y两种离子,现向该溶液中加入W试剂,根据实验现象得到的关于X、Y的推断能成立的是()解析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氧化性离子,该离子可以为Fe3,且K、Cl、Fe3、SO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A项符合题意;pH7说明溶液呈中性,若含有CH3COO,则该溶液显碱性,B项不符合题意;若含有CO,则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还会产生气体,与实验现象不符,C项不符合题意;若含有Mg2,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Mg(OH)2沉淀,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9(2018潍坊模拟)下列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解析B项,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错误;C项,二氧化硫或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生成酸性物质,使溶液由碱性向中性或酸性转变而使红色变浅,错误;D项,能使淀粉变蓝的是碘单质,错误。答案A10(2018东北三省四市联考)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解析A项,分离胶体与溶液应该用半透膜渗析,错误;B项,“几滴”这个词描述不明确,如果加入的ZnCl2和CuSO4溶液的浓度和滴数是相等的(也就是Zn2和Cu2在溶液中的浓度是相等的),沉淀由白色的ZnS转化为黑色的CuS,则可以说明Ksp(CuS)H3BO3,正确;D项,吸氧腐蚀发生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是析氢腐蚀或化学腐蚀,错误。答案C拔高练(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2018河南信阳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KMnO4溶液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解析A项,KMnO4溶液有很强的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故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装;B项,若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则会造成所测溶液的浓度降低,测出的pH为稀释后溶液的pH;D项,金属钠具有金属的特性,有良好的延展性,不易被研碎,而且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答案C2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蒸馏水(可用组内物质)无法检验的是()A无水硫酸铜、氢氧化钡、硫酸镁、碳酸钡B乙醇、硝基苯、甲苯C硫酸铝、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硝酸镁D碳酸钠、碳酸钾、硫酸钾、氯化钡答案D3下列除杂方案设计错误的是()答案D4某溶液仅含有K、Al3、Mg2、NH、Cl、SO、HCO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Cl,一定没有HCO和SOB肯定有Al3、Mg2、Cl,可能有NH、KC肯定有Al3、NH、Cl,肯定没有HCOD该溶液可能显弱酸性,也可能显中性答案A5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对某些化学试剂进行循环使用,可以节省资源、减少污染、降低成本。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解析NaCl来源广泛,而NaOH较难制备,所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应回收生成的NaOH,而不应该再制成NaCl,B项不合理。答案B6正丁醛经催化加氢可制备1丁醇。为提纯含少量正丁醛杂质的1丁醇,现设计如下路线:已知:正丁醛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乙醚的沸点是34 ,难溶于水,与1丁醇互溶;1丁醇的沸点是118 。则操作14分别是()A萃取、过滤、蒸馏、蒸馏 B过滤、分液、蒸馏、萃取C过滤、蒸馏、过滤、蒸馏 D过滤、分液、过滤、蒸馏解析由正丁醛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可生成沉淀知,操作1是过滤,A错误;操作3也是分离固液混合物,为过滤,B错误;操作2是分液,C错误。答案D7(2018河南十校联考)如图表示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X的方案:下列对该方案的解读不正确的是()解析A项,AgI比AgCl更难溶,加KI溶液后实现沉淀的转化,不符合题意;B项,BaSO3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硝酸反应转化为BaSO4,不符合题意;C项,由食盐水得到纯水可直接采用蒸馏的方法,加入碎瓷片防暴沸,不需加硝酸银,符合题意;D项,盐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答案C二、非选择题(8分)8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SiO2)提取氧化铝的流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中需用1 molL1的NaOH溶液480 mL,配制该溶液已有下列仪器:托盘天平(砝码)、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在灼烧操作中用到下列仪器中的一种,其名称是_。(2)操作中的洗涤方法是_。(3)甲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如图3所示装置制备CO2气体,并通入滤液B中制备Al(OH)3时,结果没有产生预期现象。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CO2不足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之一,你认为乙的分析是否合理?若合理,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若你认为不合理,该空不作答)。丙同学分析认为:甲同学通入的CO2中含有HCl气体,也是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在实验装置中增加盛有_的_可解决这个问题。(4)若将操作和操作使用的试剂互换,则操作中的最佳试剂为_,并写出操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1)500 mL容量瓶、烧杯坩埚(2)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使水刚好没过沉淀物,等水自然流尽,重复此操作23次(3)合理,2OHCO2=COH2O饱和NaHCO3溶液洗气瓶(4)氨气或氨水HNH3H2O=NHH2O、Al33NH3H2O=Al(OH)33N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