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学案 浙科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7688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学案 浙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学案 浙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专版)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学案 浙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2人体内的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是组成人体抵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3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4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5第三道防线为免疫应答,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类。6HIV病毒破坏大量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严重削弱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考试内容必考加试(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aaa(3)特异性免疫(4)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5)免疫接种的应用babaa(6)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7)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aaaaaa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屏障,它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2)第一道防线的范围:皮肤表面的死细胞(角质细胞);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等管道的黏膜。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如果病原体突破体表屏障,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便会产生反应,以对付这些病原体,由于这种反应不是专门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的,因此被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1泪液、胃液和唾液都具有杀菌作用,它们属于第几道防线?提示:泪液、唾液和胃液等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属于第一道防线。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中,当人体的皮肤破损后,往往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炎症有哪些表现?炎症对机体抵抗病原体有什么作用?提示:(1)炎症的表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的现象。(2)炎症的作用:可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1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三道防线的比较防线结构场所特点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油脂腺、胃液等体外、体表非特异性第二道防线白细胞、血浆蛋白、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体内(内环境中)非特异性第三道防线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抗体等免疫物质体内(内环境)特异性2三道防线的区别(1)第一道防线与第二道防线区别在场所不同,将病原体排除、灭杀在体外的是第一道防线,胃腔、肠腔属体外。(2)第二道防线与第三道防线区别在特点,第二道防线没有特异性,不同的病原体用相同的细胞、相同的方式消灭。特异性免疫的作用及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1特异性免疫的作用(1)免疫应答:人体的第三道防线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特异性反应。(2)抗原:概念: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化学物质;种类: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3)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判断:种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判断依据:由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参与起作用的是体液免疫,由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起作用的是细胞免疫。(4)淋巴细胞的作用与来源:2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化学本质及分布:一种特异的糖蛋白,位于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特点:除同卵双胞胎外,不同人有不同的MHC分子,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MHC分子。(2)识别机理:白细胞都认识自身的MHC,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组织细胞。当病原体所携带的“非己”标志被识别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病原体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呈递在细胞表面。若该复合体与淋巴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和分化,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1巨噬细胞只能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巨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又参与特异性免疫(抗原的识别),还能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2特异性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能直接识别抗原吗?为什么?提示:不能。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只能通过其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分子与巨噬细胞表面特定的抗原MHC复合体结合,从而起到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作用。1淋巴细胞的产生与成熟: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有巨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3当辅助性T细胞受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被削弱,如HIV病毒攻击辅助性T细胞致其大量减少后,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直至丧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1细胞免疫(1)作用范围:直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及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2)T淋巴细胞的特点:专一性:每一个成熟T淋巴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未遇到相应抗原时,处于不活动状态。T淋巴细胞对自身细胞膜上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3)细胞免疫的过程: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识别巨噬细胞处理形成的抗原MHC复合体,不能直接识别抗原。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破裂靶细胞,靶细胞可能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或器官移植的异体细胞,因为这些细胞表面有抗原MHC复合体或异常或异体的MHC。(4)T淋巴细胞的种类及作用: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识别嵌有抗原MHC复合体的靶细胞,并消灭之。2体液免疫(1)抗体:种类:a.通常是指机体受抗原刺激后,由效应B细胞产生并分泌,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b.另一类是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即抗体分子,能直接识别体液中的特异性抗原。本质、结构: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其分子基本结构呈Y形,两臂上有相同的结合位点。(2)体液免疫的过程:(图中虚线表示二次免疫的过程)根据图示填空: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效应B淋巴(浆)细胞;记忆B细胞;a白细胞介素2;B抗体。体液免疫中的关键点:a致敏B淋巴细胞:成熟B淋巴细胞合成抗体后移到细胞膜上,当遇到相应抗原并结合后,该细胞被致敏。b已被抗原MHC复合体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成B细胞克隆,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作用范围: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3)免疫效应:免疫效应:抗体与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性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在一次免疫应答中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检查血液中的某一种特定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受到某种特定病原体(抗原)的侵袭。1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B淋巴细胞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形成效应B淋巴细胞的原因有哪些?提示:结合以下体液免疫的过程图分析:初次体液免疫中,效应B淋巴(浆)细胞由致敏的B淋巴细胞在受到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促进作用下增殖分化而来;二次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B淋巴细胞也可由记忆B细胞在受到相同抗原的再次入侵刺激下增殖分化而来。2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B淋巴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吗?提示:不能。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B淋巴细胞由特定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只能合成和分泌出特定的抗体进入体液中,它自身不能识别抗原。1特异性免疫中各免疫细胞的比较细胞来源识别能力作用参与的免疫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分化或造血干细胞非特异性识别抗原吞噬抗原,处理抗原形成抗原MHC复合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辅助性T细胞淋巴干细胞分化、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分泌白细胞介素2或多种蛋白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淋巴干细胞分化,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特异性识别巨噬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复合体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免疫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特异性识别靶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或异体MHC)破裂靶细胞(包括宿主细胞、癌细胞、异体细胞)细胞免疫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特异性识别相同的抗原MHC复合体分化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二次细胞免疫B细胞淋巴干细胞分化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体液免疫效应B细胞B细胞和记忆B细胞分化无识别能力分泌相应的抗体体液免疫记忆B细胞B细胞分化或记忆B细胞分裂识别相同的抗原分化成效应B细胞二次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比较类型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侵入体液(内环境)中的病原体和毒素已被抗原感染的体细胞靶细胞、癌细胞、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等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辅助性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关系对于细菌产生的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物(如病毒),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物一旦进入靶细胞,先由细胞免疫破裂靶细胞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特别提醒(1)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淋巴细胞、记忆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也能识别抗原,但属于非特异性识别抗原。(2)抗原既可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也可来自体内衰老病变的组织细胞和癌细胞。3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图解注意点:(1)体液免疫参与细胞主要是B细胞类,辅助性T细胞辅助,针对对象是细胞外的抗原。细胞免疫参与细胞是T细胞类,针对对象是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癌细胞、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2)体液免疫靠抗体结合抗原,细胞免疫靠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破裂靶细胞。(3)消灭细菌外毒素等细胞外物质靠体液免疫;异体细胞、癌细胞等仅靠细胞免疫来摧毁;消灭胞内寄生病原体如病毒等要靠体液免疫先清除体液中的病原体,再靠细胞免疫摧毁宿主细胞,再靠体液免疫消灭出来的病原体。(4)抗体凝聚抗原后,最后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5)辅助性T细胞即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巨噬细胞即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6)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更快且更强,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如图所示)。免疫接种1免疫接种概念免疫接种是以诱发机体免疫应答为目的,预防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方法。2免疫接种类型(1)疫苗的类型:灭活的微生物(即死疫苗);分离的微生物成分或其产物;减毒的微生物(即减毒疫苗)。(2)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填表类型作用途径作用主动免疫通过注射或口服疫苗进入体内,使体内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引发二次免疫应答,两次或多次的接种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对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主要起免疫预防作用被动免疫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力一般起紧急预防和治疗作用1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目的各是什么?提示:(1)主动免疫一般在病原体感染前接种疫苗,诱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提供对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以有利于免疫预防作用。(2)被动免疫一般在被病原体感染后立即注射足量抗体进行紧急治疗,以防病原体感染后致病。2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接种物相同吗?提示:不同。主动免疫接种的是各种疫苗,而被动免疫一般接种的是与病原体相对应的抗体或较多的效应细胞。1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区别比较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概念通过接种疫苗,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通过接种针对某种病原体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目的感染前的预防感染后的治疗或紧急预防方法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人的免疫力;初次接种引发初次免疫应答,两次或多次接种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从而提供对相关疾病的长期保护在人体受病原体感染后,通过输入抗体、胸腺素、淋巴因子等调整人的免疫功能,使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注射的物质用于主动免疫的物质有菌苗、疫苗和类毒素等用于被动免疫的物质有免疫血清和丙种球蛋白实例新生儿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注射卡介苗等各年龄段健康人群注射乙肝疫苗向感染甲型H1N1患者体内输入康复者血清(其内有相应抗体)向被狂犬咬伤的人体内输入相应狂犬病毒抗体2.区分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1)自然免疫:由于自然状态下病原体感染而使机体获得的针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能力。如人体感染天花病毒后不再患天花。(2)人工免疫:由人工注射相应抗原或抗体而获得的免疫能力,即预防接种获得的免疫力。如人工注射天花病毒疫苗(牛痘)可预防天花。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过敏反应(变态反应)2免疫系统功能减退(1)先天性的免疫缺乏病:与生俱来的。如婴儿缺乏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对异物缺乏免疫应答能力,很容易因感染病原体而致病,甚至死亡。(2)后天获得的免疫缺乏病:如艾滋病(由人类HIV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严重的免疫缺乏病)。3艾滋病(1)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感染HIV引起的。(2)病原体: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3)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4)感染HIV以后,一般要经过很长的潜伏期(810年)才发病。(5)患病机理:HIV病毒侵入人体后,大量辅助性T细胞被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削弱,机体会受许多致命的感染和恶性疾病的侵袭,无法治愈,直至死亡。(6)预防:洁身自爱,避免不正当的性关系,使用避孕套。输血要严格检查,严格消毒。远离毒品。对已感染HIV的孕妇应用药物控制,实施剖腹产,并对其婴儿进行人工哺乳。1过敏反应主要是哪种免疫参与的,过敏一般对人体的组织有损伤吗?提示:过敏反应主要是体液免疫参与,过敏一般对人体组织无损伤。2HIV病毒怎样进行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提示: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如图所示:HIV及艾滋病的发病机理(1)结合HIV模型,总结如下:HIV是RNA病毒,含有两条病毒RNA(图中的E);HIV是逆转录病毒,含有逆转录酶(图中的D);HIV含有核心蛋白质(图中的C),脂类膜中的蛋白质(A);HIV最外层有来自宿主细胞的脂类膜(B)。(2)结合HIV侵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分析如下:a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胞吞进入细胞(图中);b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的DNA链,再形成双链DNA(图中);c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图中);d激活后,大量复制,并转录出RNA,翻译出HIV蛋白质(图中);e组装成HIV后出细胞,出细胞时包裹上宿主细胞的膜(图中)。(3)艾滋病的发病机理:HIV破坏了大量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易感染其他疾病死亡。比较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例1人体受到病原体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这种免疫是()A先天具有的B后天获得的C针对某种抗原的 D通过抗体起作用的精讲精析体内的巨噬细胞吞噬、消化进入人体内的病原体,这是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的非特异性免疫。而针对某一种抗原,通过相应的抗体产生的免疫,则属于后天才有的特异性免疫。答案为A。若巨噬细胞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则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若巨噬细胞吞噬消化病原体并将病原体上的抗原(蛋白质)分子降解为多肽,再与巨噬细胞的MHC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则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抗原的识别过程。1(2016浙江4月选考)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解析:选A将病原体杀灭在体外属于第一道防线。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发育例2 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的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D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精讲精析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而成,B细胞是在骨髓中发育而成。T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可以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直接合成,但只能在细胞膜上作受体分子特异性识别抗原;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只进入体液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体液免疫的效应作用。B淋巴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抗原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物质促进下,都能增殖分化成较多的效应细胞群和少量的记忆细胞群。答案为D。只有成熟的B淋巴细胞和效应B细胞才会产生抗体,其他细胞不产生抗体。2几种免疫细胞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乙丙A甲细胞转化为乙细胞的场所是胸腺B乙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C乙细胞转化为丙细胞需白细胞介素2刺激D丙细胞已经失去了分裂和分化能力解析:选B淋巴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分化增殖成熟为T淋巴细胞,另一部分淋巴干细胞,在鸟类中是先在腔上囊发育成熟,哺乳动物是在骨髓中形成B细胞;乙细胞在特定抗原的刺激下,能转变成致敏B淋巴细胞,表明乙细胞膜上含有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乙细胞受抗原刺激可以转化为丙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以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当成熟的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便被致敏了,之后便开始分裂。以过程图为载体,考查特异性免疫例3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CHIV侵入人体对、尤其是有破坏作用D细胞e细胞d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思路点拨精讲精析分析题图可知,细胞a为巨噬细胞、细胞b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c为B淋巴细胞、细胞d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e为记忆T细胞、细胞f为效应B(浆)细胞、细胞g为记忆B细胞。其中对抗原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b、c、d、e、g,代表的是细胞免疫、代表的是体液免疫;HIV主要破坏T淋巴细胞中的辅助性T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将不能进行,但还可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记忆细胞发挥作用,至少是相同抗原第二次入侵机体。答案为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B/T细胞要增殖分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时,必须有:抗原的刺激活化;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或多种蛋白质)的促进作用。只有相应的效应细胞或细胞产物才能与靶细胞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免疫反应;记忆细胞只参与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3下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图解,其中表示免疫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B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能识别不同的抗原与细胞表面的MHC标志不同有关C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细胞中经高尔基体分拣的蛋白质都送到细胞外解析:选C成熟细胞B淋巴细胞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有两个抗原结合位点;同一个体不同的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不同的抗原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不同有关;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细胞效应B细胞中经高尔基体分拣的蛋白质有些送到细胞内的某些特定位置。综合考查免疫与免疫接种例4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精讲精析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如果有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答案为C。主动免疫通过接种疫苗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以提供对相应疾病的长期保护,而不是产生更多种的淋巴细胞。4下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解析:选B接种特异性的抗原,才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特异性抗体,因此接种不同的疫苗,只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不会使抗体甲产量增加,使免疫反应加强;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抗体是由特定种类效应B细胞产生的,自身不会增多。二次免疫反应比首次免疫反应要更快更强,但需要疫苗接种后追加第二剂相同的抗原。以热点材料为载体,考查免疫失调艾滋病及防治例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疾病之一,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HIV是一种球形的单链RNA病毒,含有逆转录酶(逆转录是与转录相反的一个过程)。HIV侵入人体后,每个被感染的细胞就成为产生HIV的工厂,细胞裂解时可释放数百万个HIV。(1)下列对HIV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人体细胞不同,它的碱基种类仅有4种B变异类型多,是由于单链RNA结构不稳定,突变率高C可以直接用培养异养型微生物的人工培养基培养繁殖DHIV能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是能够侵入辅助性T细胞(2)HIV进入细胞后,以_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这一过程利用的原料是_。(3)人体感染HIV后,_细胞作用于被侵染的细胞,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4)若科研工作者已研制出了能有效治疗AIDS的疫苗,人接种该疫苗一段时间后,如果HIV再进入体内,_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效应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5)感染过SARS的康复者,体内产生的抗“非典”病毒的抗体能否消灭侵入人体的HIV?_,其原因是_。精讲精析(1)艾滋病病毒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2)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DNA,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3)病毒寄生在细胞内,激发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其中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与被感染的体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4)接种疫苗后,机体已经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5)特异性免疫是针对某一特定的抗原产生的免疫应答,抗“非典”病毒的抗体不能预防艾滋病。答案(1)C(2)HIV的RNA人体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3)效应细胞毒性T(4)记忆细胞(5)不能抗原具有特异性(或抗原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的)5(2015浙江10月学考)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B艾滋病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C艾滋病患者晚期免疫功能增强D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解析:选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艾滋病患者晚期因大量的辅助性T细胞被HIV破坏,导致免疫功能严重削弱。 课堂回扣练习1(全国卷)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效应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析:选A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分化形成后的B细胞和T细胞随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中。抗体为蛋白质,由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2(2015浙江10月学考)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入体内的抗原B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C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病原体解析:选B巨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进而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使其裂解,释放的病原体还需要依靠体液免疫来清除。3(2015浙江9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B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B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CB细胞通过识别抗原MHC复合体即可消灭抗原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解析:选C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其分泌过程属于胞吐;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包括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二者均可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直接识别抗原,B细胞被抗原致敏后,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出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由抗体消灭抗原。4【加试题】下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识别它们的B淋巴细胞特异性不同B注射一次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可以在血浆中长期存在C白细胞介素2可以促进加强上述反应D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解析:选B抗体在机体内能存在一定时间但不能长期存在,而记忆细胞能长期存在。当相同抗原的再次入侵会快速引发二次免疫反应,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出大量效应B细胞分泌大量抗体参与体液免疫。接种含不同种类抗原的疫苗,体内不同的B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致敏后会产生不同的体液免疫。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促进了致敏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5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和免疫应答水平必须适应免疫防御和维持体内稳态的需要,这要通过精确的免疫调节来实现。请回答下列问题:(1)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_的物质。大多数病原体进入人体,经过_细胞内_中的酶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_细胞,从而产生相应的抗体;机体中某些物质可和抗原竞争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但这些物质与受体结合后不能引起免疫应答,由此推断抗原的_可以影响免疫应答的强度。 (2)抗体主要存在于_中。为验证已存在的抗体会对同种抗体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用家兔进行了以下实验。 A组处理:注射抗原。B组处理:注射等量同种抗原,约50天后,抽出部分血液同时补充等量_(含同种抗原的血液/不含抗原的血液)。 每日测定家兔体内相应的抗体浓度,结果如图。由上述实验可以证明已存在的抗体会对同种抗体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B细胞表面存在_,使一定条件下抗体可以与B细胞结合,从而抑制B细胞的功能,导致抗体分泌减少。这种抗体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机制。 人体内还有一种抗体调节的方式。当体内抗体浓度升高时,通过_结合,使得与B细胞结合的抗原减少,导致抗体分泌量也下降。 (3)通过抗原和抗体等的共同调节,免疫系统得以正常运作。如果调节异常,淋巴细胞可能会_,从而导致淋巴瘤(一种恶性肿瘤)的发生。解析:(1)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病原体侵入人体后,经过巨噬细胞内溶酶体中的酶处理,暴露出抗原。B细胞受到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2)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中。图示中B组50天后抗体数量迅速减少后回升,减少的原因是因为抽出部分血液,结合题干信息“已存在的抗体会对同种抗体的产生有抑制作用”,而B组抗体回升,则说明补充的应是不含抗原的血液。已存在的抗体对同种抗体产生抑制作用的原因可能是B细胞表面存在抗体的受体,抗体与B细胞结合,抑制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导致抗体分泌减少,这种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另外,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导致刺激B细胞的抗原减少,从而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减弱。(3)肿瘤为癌细胞,因此淋巴细胞无限增殖,可导致淋巴瘤的发生。答案:(1)特异性免疫反应巨噬溶酶体效应B浓度(2)血浆不含抗原的血液抗体受体反馈抗体与抗原(3)分裂失控(无限增殖)课下综合检测(一)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胃液中的盐酸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C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某些病原体起作用解析:选A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等)和第二道防线(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等),这种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胃液中的盐酸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记忆细胞由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很多哺乳动物受伤后会舔舐伤口,因为唾液中含有溶菌酶,能起到()A第一道防线的作用B第二道防线的作用C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D专门杀死一些致病菌的作用解析:选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各种管道黏膜组成,除了起到物理屏障的作用外,这些管道也能分泌一些分泌物,如口腔中的唾液腺能分泌唾液、胃腺能分泌胃液、生殖管道能分泌一些酸性物质等,这些物质使管腔内的pH发生改变,且有的还含有一些酶(如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死病原微生物,起到化学防御的作用。3皮肤大面积烧烫伤时,若护理不当,容易发生病原体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原因是()A特异性免疫的能力减弱B失去了体表物理屏障C体液大量流失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影响皮肤再生解析:选B皮肤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最重要的作用是物理屏障。4.右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m是效应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解析:选Dm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由此可知m细胞是白细胞,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属人体免疫的第二道防线。5下列关于巨噬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来源于单核细胞的分化,具有超强吞噬能力B存在于细胞外液,能够吞噬异物,吞噬对象具有特异性C游走于毛细血管之间,进入组织细胞吞噬病菌、病毒D体液免疫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就是吞噬抗体与可溶性蛋白质抗原的凝聚物解析:选A巨噬细胞具有吞噬作用,且吞噬细菌和病毒等没有特异性;巨噬细胞在细胞外液中进行吞噬,不进入组织细胞。体液免疫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吞噬病原体将蛋白质抗原降解为肽,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6抗原大多数为蛋白质。下列各项中,能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抗原的是()进入生物体内的病毒骨折病人体内植入的钛合金钢钉血管中堆积的胆固醇突变后的自身细胞A BC D解析:选D抗原是指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它们含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黏多糖等。7医生给一位肾衰竭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相当成功,但几周后这个移植的肾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所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脏属于()A病原体B抗体C抗原 D. 吞噬体解析:选C人体器官移植的异体细胞属于抗原,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排斥反应为细胞免疫。8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解析:选D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的促进下,细胞周期会相应变短,进行连续细胞分裂并分化产生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在此分裂过程中,核糖体要大量合成蛋白质。 二、非选择题9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某个特定阶段,图中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1)病原体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的结构特征。(2)溶酶体是_ 断裂后形成的。(3)图中a是引起免疫反应的_,被降解成肽,与MHC结合,形成_复合体,该复合体移动到_的表面呈递出来,与_上相应的_结合,使之_,并分泌出_,作用到致敏的B淋巴细胞上。解析: (1)从图中看出,病原体进入细胞是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的,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MHC主要分布于人体某些细胞的表面,从图中细胞中看出,该蛋白质合成后首先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和运输,再经过高尔基体的分拣并分泌,所以溶酶体是高尔基体断裂后形成的。(3)图中a是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被降解成肽,与MHC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该复合体移动到巨噬细胞的表面呈递出来,与辅助性T细胞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使之活化,并分泌出白细胞介素2,作用到致敏的B淋巴细胞上。答案: (1)流动性(2)高尔基体(3)抗原抗原MHC巨噬细胞 辅助性T细胞受体活化白细胞介素210特异性免疫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体液免疫,这是靠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实现的免疫,如接种牛痘后所表现出的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另一种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攻击和破坏外来细胞的免疫,如器官移植免疫。下面是有关这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关实验。将切除胸腺的小鼠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号表示存在反应,且“”号越多,反应越强烈)实验输入T淋巴细胞输入B淋巴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1)实验一与实验四的对照说明大剂量的射线可杀死切除胸腺的小鼠体内的_,使切除胸腺的小鼠丧失了一切_的能力。(2)实验二与实验一的对照可说明_;(3)实验三与实验一进行对照,可说明_;(4)实验四与实验三的体液免疫结果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切除胸腺的小鼠不能再产生T淋巴细胞。(1)实验一与实验四的结果对照,只有输入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小鼠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说明切除胸腺并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的小鼠体内不存在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进一步说明机体内原来已有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已被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杀死了。(2)实验二与实验一的对照,自变量为“有无输入T淋巴细胞”,输入T淋巴细胞的小鼠存在细胞免疫但两者无体液免疫,说明细胞免疫需要有T淋巴细胞参与。(3)同理实验三与实验一的对照说明体液免疫需要有B淋巴细胞参与。(4)实验四与实验三对照自变量为“有无输入T淋巴细胞”,两者均存在体液免疫反应,但输入T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反应更强,只能归结是有T淋巴细胞参与的结果造成,而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答案:(1)淋巴细胞特异性免疫反应(2)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3)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4)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的B细胞增殖分化课下综合检测(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T淋巴细胞作用的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处理抗原呈递抗原识别抗原分化成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蛋白质产生抗体释放溶菌酶ABC D解析:选C辅助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在体液免疫中能产生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在细胞免疫中能产生包括白细胞介素2在内的多种蛋白质促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2(2015浙江1月学考)下列是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能够与抗原MHC复合体结合B每个成熟的T细胞只带有对应一种抗原的受体C效应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消灭D细胞毒性T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便立即分裂分化解析:选B 辅助性T细胞能和抗原MHC复合体结合,B细胞直接和抗原结合;每个成熟的T细胞只带有对应于一种抗原的受体;效应B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其通过分泌抗体作用于抗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受到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多种蛋白质的刺激,二是结合由巨噬细胞呈递的抗原MHC复合体。3甲流康复者或甲流疫苗接种者的血浆中含有甲流抗体,甲流抗体可以有效减轻重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是一类能与外来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B抗体最早在内质网中合成C抗体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需穿过两层磷脂分子D经高温处理过的抗体仍能发挥免疫作用解析:选A抗体的作用主要是在体液中与特异性的抗原结合,最终消灭抗原;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它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抗体从合成到分泌到细胞外体液中均以小泡形式完成,不穿膜(即穿透0层膜);抗体的本质为蛋白质,经高温处理后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失活。4为研究不同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四种免疫状态的小鼠体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巨噬细胞缺失的小鼠对该球菌的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T淋巴细胞缺失的小鼠仍能通过效应B细胞分泌的大量抗体来抑制该球菌数量的增加CB淋巴细胞缺失的小鼠对该球菌的体液免疫能力丧失D正常小鼠可通过记忆细胞对该球菌维持较长久的免疫能力解析:选B巨噬细胞缺失的小鼠,抗原进入体内后将无法形成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导致特异性免疫反应中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因缺乏白细胞介素2不能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减弱;T淋巴细胞(特别是辅助性T细胞)缺失的小鼠也不能合成和分泌白细胞介素2,不能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但仍有少量的B淋巴细胞致敏后缓慢增殖分化形成少量的效应B细胞,产生少量而非大量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必须有B淋巴细胞的参与,否则体液免疫能力彻底丧失;记忆细胞可保留对抗原的长久记忆能力,在受到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会引发二次免疫反应。5【加试题】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进行免疫预防解析:选D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抗体尽快与抗原结合,方法进行免疫需要一段时间,故用方法较好;方法是通过注射抗原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二、非选择题6下面是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a、b、c表示细胞,表示过程):(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免疫,图中b在人体内由_细胞经分裂、分化而来。(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3)当抗原经过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过程的主要特点是_。(4)一般情况下,a细胞发生图中过程还需要在活化的_细胞分泌的_的促进作用下才能进行。解析:(1)由图可知,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使B淋巴细胞致敏后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2)a、b、c、d分别为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其中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3)过程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4)体液免疫中致敏的B淋巴细胞还需要在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的促进作用下才会进行增殖和分化。答案:(1)体液致敏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2)a、c、d(3)数量多、速度快(4)辅助性T白细胞介素27【加试题】下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其体内的抗体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2)从根本上来说,SARS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_决定的。(3)注射疫苗是预防SARS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意味着接种过SARS疫苗的人将来不会成为SARS患者,原因是_。(4)某同学认为一种植物(X植物)的提取液对SARS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小白鼠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实验步骤:a选择一只健康的小白鼠,让小白鼠感染SARS病毒;b给喂养小白鼠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X植物提取液,观察小白鼠是否出现患病症状。我们认为该同学的实验存在两点不科学之处,请指出来:_;_。(5)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SARS病毒的体外培养直接观察X植物提取液对SARS病毒的影响。假如要在体外培养,对培养基的要求是_,因为_。解析:(1)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2)从根本上来说,SARS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3)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容易发生变异,使原来的疫苗失去作用。(4)实验时要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遵循对照原则。(5)病毒严格营寄生生活,需要选择活细胞作培养基。答案:(1)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2)遗传物质(3)SARS病毒发生变异,使原来的疫苗失去作用或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在体内存活时间有限(只答出一点即可)(4)只选一只小白鼠,不能排除偶然性实验没有设置对照组,无法确定是不是X植物提取液的作用(5)选择活细胞作培养基病毒严格营寄生生活,脱离活细胞不能独立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