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上传人:QQ-1****6396 文档编号:627664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 业 设 计 说 明 书 题目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二级学院 直属学部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评阅教师姓名 职称 2015 年 11 月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摘 要 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 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 种类 因此 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本设计介绍了塑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和注塑模的一些典型结构 注射成型的基本原 理 对注塑产品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 详细介绍了注射模具浇注系统和凹凸模尺寸 的设计过程 最后介绍了当今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三维 CAD CAM 系统标准软件 SolidWorks 通过本设计 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 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 关键词 塑料模具 注塑模 典型结构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目 录 第 1 章 模具设计总述 1 1 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 1 2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第 2 章 各类塑料模具及其特点 4 2 1 各种模具的分类和占有量 4 2 2 各类塑料模具结构 4 2 3 注塑模具的典型结构 9 第 3 章 某零件后盖的塑料模具结构 12 3 1 注塑件的设计 12 3 1 1 功能设计 12 3 1 2 材料选择 12 3 1 3 结构设计 13 3 1 4 塑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 14 3 2 注塑机的选择 14 3 2 1 注塑机简介 14 3 2 2 注塑机基本参数 14 3 2 3 选定注射机 15 3 3 模具结构设计 15 3 3 1 总体设计 15 3 3 2 某零件塑料模具设计 15 第 4 章 模具的三维造型 24 4 1 SOLIDWORKS 的功能简介 24 4 2 塑件的三维造型 25 结 论 26 致 谢 27 参考文献 28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 第 1 章 模具设计总述 1 1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模具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 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 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 质量 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 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 注 早在 1989 年 3 月中国政府颁布的 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 中 将模具列 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第一位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 模具在机械 电子 轻工 汽车 纺织 航空 航天等工业领域里 日益成为使用最 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 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 60 90 的产品的零件 组件和部件 的生产加工 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 仅以汽车 摩托车行业的模具市场 为例 汽车 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 在工业发达的国家 这一市场占整个模 具市场一半左右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 零部件 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 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 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 得到了明确 汽车基本车型不断增加 2005 年将达到 170 种 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 具达几千副 价值上亿元 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 汽车将不断换型 汽车换型时约有 80 的模具需要更换 中国摩托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据统计 中国摩托车共有 14 种 排量 80 多个车型 1000 多个型号 单辆摩托车约有零件 2000 种 共计 5000 多个 其 中一半以上需要模具生产 一个型号的摩托车生产需 1000 副模具 总价值为 1000 多 万元 其他行业 如电子及通讯 家电 建筑等 也存在巨大的模具市场 1 2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80 年代以来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 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 年均增速均为 13 1999 年我国模具工业产值为 245 亿 至 2000 年我国模具总产值预计为 260 270 亿元 其中塑料模约占 30 左右 在未来的模 具市场中 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 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 历经半个多世纪 有了很大发展 模具水平有了 较大提高 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 48 英寸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 6 5kg 大容量 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 精密塑料模具方面 已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 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 如天津津荣天和机 电有限公司和烟台北极星 I K 模具有限公司制造的多腔 VCD 和 DVD 齿轮模具 所生 产的这类齿轮塑件的尺寸精度 同轴度 跳动等要求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而且还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 纠正了由于成型收缩造成的齿形误差 达到了标准 渐开线齿形要求 还能生产厚度仅为 0 08mm 的一模两腔的航空杯模具和难度较高的 塑料门窗挤出模等等 注塑模型腔制造精度可达 0 02 0 05mm 表面粗糙度 Ra0 2 m 模具质量 寿命明显提高了 非淬火钢模寿命可达 10 30 万次 淬火钢模 达 50 1000 万次 交货期较以前缩短 但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但是近年许多模具企业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 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2 展的重要动力 一些国内模具企业已普及了二维 CAD 并陆续开始使用 UG SolidWorksngineer I DEAS Euclid IS 等国际通用软件 个别厂家还引进了 Moldflow C Flow DYNAFORM Optris 和 MAGMASOFT 等 CAE 软件 并成功应 用于冲压模的设计中 在制造技术方面 CAD CAM CAE 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以生产家用 电器的企业为代表 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 CAD CAM 系统 如美国 EDS 的 UG 美国 Parametric Technology 公司的 SolidWorksmgineer 美国 CV 公司的 CADS5 英国 Deltacam 公司的 DOCT5 日本 HZS 公司的 CRADE 以色列公司的 Cimatron 美国 AC Tech 公司的 C Mold 及澳大利亚 Moldflow 公司的 MPA 塑模分析软件等等 这些 系统和软件的引进 虽花费了大量资金 但在我国模具行业中 实现了 CAD CAM 的 集成 并能支持 CAE 技术对成型过程 如充模和冷却等进行计算机模拟 取得了一定 的技术经济效益 促进和推动了我国模具 CAD CAM 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 我国自主 开发的塑料模 CAD CAM 系统有了很大发展 主要有北航华正软件工程研究所开发的 CAXA 系统 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注塑模 HSC5 0 系统及 CAE 软件等 这些软件具有 适应国内模具的具体情况 能在微机上应用且价格较低等特点 为进一步普及模具 CAD CAM 技术创造了良好条件 据有关方面预测 模具市场的总体趋热是平稳向上的 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 塑 料模具的发展速度将高于其它模具 在模具行业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 随着塑料工业 的不断发展 对塑料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正常的 因此 精密 大型 复杂 长寿命塑料模具的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 同时 由于近年来进口模具中 精密 大型 复杂 长寿命模具占多数 所以 从减少进口 提高国产化率角度出发 这类 高档模具在市场上的份额也将逐步增大 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使各种异型材挤出模具 PVC 塑料管材管接头模具成为模具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 对汽 车轮胎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子午线橡胶轮胎模具 特别是活络模的发展速度也将 高于总平均水平 以塑代木 以塑代金属使塑料模具在汽车 摩托车工业中的需求量 巨大 家用电器行业在 十五 期间将有较大发展 特别是电冰箱 空调器和微波炉等 的零配件的塑料模需求很大 而电子及通讯产品方面 除了彩电等音像产品外 笔记 本电脑和网机顶盒将有较大发展 这些都是塑料模具市场的增长点 加入世贸组织后 一些国家纷纷将制造业向我国转移 模具工业正面临空前的发 展机遇 据上海模具工业协会透露 九五 期间 国内模具行业产值年增长幅度约为 13 高档模具比例提高 模具商业化程度提高近 10 模具行业的进出口比例趋向合理 进口量占市场总量的 20 金额近 10 亿美元 出口额已达 1 亿美元 目前 世界模具市场总体上供不应求 市场量维持 600 亿 650 亿美元 我国汽车 家电 通讯等领域的高性能模具钢年需求约 20 万吨 其中相当一部分依靠进口 为尽 快改变这种局面 去年底 上钢五厂与上海大学联合开发我国第一条精品模具钢专业 生产线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年产量可达 3 8 万吨 这个精品模具基地 将有力地促进 汽车模具的国产化 据分析 未来我国模 具 的 9 大发展趋势是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3 1 模 具 日趋大型化 2 模 具 的精度将越来越高 10 年前精密模 具 的精度一般为 5 微米 现已达到 2 3 微米 1 微米精度的模 具 也将上市 3 多功能复合模 具 将进一步发展 新型多功能复合模 具 除了冲压成型零件外 还担负叠压 攻丝 铆接和锁紧等组装任务 对钢材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4 热流道模 具 在塑料模 具 中的比重也将逐渐提高 5 随着塑料成型工艺的不断改进与发展 气辅模 具 及适应高压注塑成型等工艺 的模 具 也将随之发展 6 标 准 件 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模 具 标准化及模 具 标 准 件 的应用将极大地影 响模 具 制造周期 还能提高模 具 的质量和降低模 具 制造成本 7 快速经济模 具 的前景十分广阔 8 随着车辆和电机等产品向轻量化发展 压铸模的比例将不断提高 同时对压铸 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9 以塑代钢 以塑代木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塑料模 具 的比例将不断增大 由于 机械零件的复杂程度和精度的不断提高 对塑料模 具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4 第 2 章 各类塑料模具及其特点 2 1 各种模具的分类和占有量 模具主要类型有 冲模 锻摸 塑料模 压铸模 粉末冶金模 玻璃模 橡胶模 陶瓷模等 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属于腔型模 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依靠 三维的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 1 冲模 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 冲模占模具总 数的 50 以上 按工艺性质的不同 冲模可分为落料模 冲孔模 切口模 切边模 弯曲模 卷边模 拉深模 校平模 翻孔模 翻边模 缩口模 压印模 胀形模 按 组合工序不同 冲模分为单工序模 复合模 连续模 2 锻模 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成型是所用模具的总称 按锻压 设备不同 锻模分为锤用锻模 螺旋压力机锻模 热模锻压力锻模 平锻机用锻模 水压机用锻模 高速锤用锻模 摆动碾压机用锻模 辊锻机用锻模 楔横轧机用锻模 等 按工艺用途不同 锻模可分为预锻模具 挤压模具 精锻模具 等温模具 超塑 性模具等 3 塑料模 塑料模是塑料成型的工艺装备 塑料模约占模具总数的 35 而且 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塑料模主要包括压塑模 挤塑模 注射模 此外还有挤出成型模 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模 低发泡注射成型模 吹塑模等 4 压铸模 压铸模是压力铸造工艺装备 压力铸造是使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速 下充填铸型 在高压下成型和结晶的一种特殊制造方法 压铸模约占模具总数的 6 5 粉末冶金模 粉末冶金模用于粉末成型 按成型工艺分类粉末冶金模有 压 模 精整模 复压模 热压模 粉浆浇注模 松装烧结模等 模具所涉及的工艺繁多 包括机械设计制造 塑料 橡胶加工 金属材料 铸造 凝固理论 塑性加工 玻璃等诸多学科和行业 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 其复杂程度 显而易见 2 2 各类塑料模具结构 塑料模是保证塑件形状 尺寸 精度和表面质量的主要工艺装备 塑料模种类繁 多 可根据塑料类型 塑件结构 生产批量 成型方法和成型设备的不同 采用各种 不同形式的模具 常见塑料模有压缩模 压注模 注射模 移动式 固定式 单型腔 多型腔等 要掌握模具设计技术 必须认识和了解常见模具结构的工作原理 功能作 用 技术要求 应用范围等内容 方能在实际生产中 正确选择和应用模具结构 下 面分别介绍塑料模中常用的几类机构 图 2 1 是单分型面注塑模的典型结构 其工作原理是 开模时 动模后退 模具从 分型面分开 塑件包紧在型芯 13 上随动模部分一起向左移动而脱离凹模 14 同时 浇注系统 凝料在拉料杆 10 的作用下 和塑件制作一起向左移动 移动一定距离后 当注射机的顶杆接触推板 9 时 脱模机构开始动作 推杆 11 推动塑件从型芯 13 上脱 下来 浇注系统凝料同时被拉料杆推出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5 图 2 1 单分型面注塑模 技术要求 推杆与推杆孔之间一般采用 H7 f8 配合 型芯与型芯孔采用了导柱和 导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一般采用 H7 f7 的配合 型芯与动模板采用了间隙配合一般采 用 H7 f6 的配合 模具上需设有冷却或加热装置 图 2 2 是双分型面注塑模 其工作原理是 开模时 动模后退 在弹簧 2 的作用下 流道板 13 同时向左移动 模具从 A A 分型面分开 当 A A 分型面分开一定距离后 定距拉板 1 通过固定在流道板 13 上的限位销 3 将中间板拉住 使中间板停止运动 动 模继续后退 此时 B B 分型面分开 因塑料制件包紧在型芯 16 上 将浇口自行拉断 从 A A 分型面将浇注系统凝料取出 动模部分继续后退 注射机的推杆接触推板 9 时 脱模机构开始工作 11 推动推件板 5 将塑件从型芯 16 上脱下 功能及其作用 这种模具结构较复杂 重量大 成本高 主要用于采用点浇口的 单型腔或多型腔注射模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6 图 2 2 双分型面注塑模 图 2 3 是侧向分型抽芯注射模 其工作原理 开模时 动模部分左移 侧型芯滑块 3 可在型芯固定板 5 上开设的导滑槽中滑动 动模左移时 在导滑槽的作用下 侧型芯 滑块 3 在斜导柱 2 的作用下沿着斜导柱轴线方向移动 相对动模向模具外侧移动 进 行抽芯动作 当斜导柱和侧型芯滑块脱开的时候 侧型芯滑块被定位 相对动模不再 移动 动模继续左移 由推杆 11 将塑件从动模边顶出 浇注系统凝料同时被顶出 合 模时 在斜导柱的作用下使侧型芯滑块复位 为防止成型时在料的压力作用下移位去 由楔紧块对侧型芯滑块锁紧 脱模机构由复位杆复位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7 图 2 3 侧向分型抽芯注射模 图 2 4 是溢式压缩模的结构 其工作原理是 把塑料放入型腔加热 再进行合模 保温 保压 固化后开模 利用推杆推出 功能及其作用 机构简单 造价低 耐用 安装嵌件方便 塑件容易取出 但塑 件带有飞边 去除困难 且浪费塑料 技术要求 模具无加料室 模腔总高度 h 基本上就是塑件的高度 应用范围 适用于压制扁平 尺寸小和形状简单的塑件 压制小批量或试制 低 精度和强度没有严格要求的塑件 不宜压制压缩率高的塑料 如 带状 片状或纤维 填料的塑料 不宜成型薄壁或壁厚均匀性要求很高的塑件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8 图 2 4 溢式压缩模的结构 图 2 5 是半溢式压缩模 其工作原理是 把塑料放入型腔加热 再进行合模 保温 保压 固化后开模 利用推杆推出 功能及其作用 塑件承受压力大 溢料量极少 密实性好 机械强度高 技术要求 导柱和导向孔之间的配合为 H7 f7 凸模与凹模有高度不大的间隙配 合 一般每边间隙值约 0 075mm 左右 凸模与凹模的密切配合 必须设推出装置 图 2 5 半溢式压缩模 图 2 6 是固定式压注模 其工作原理 开模时 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回程 上模部 分与加料室在 I I 处分形 以便从该分型面处往加料室 当上模回程到一定高度时 拉杆 20 迫使拉钩 19 转动并与下模部分脱开 接着定距拉杆发挥作用 带动上凹模 板及加料室在 处与下模分型 以便推出机构将塑件从该型面处推出 功能及其作用 使用方便 生产效率高 劳动强度小 模具使用寿命长 但是模 具结构复杂 造价高 且安装嵌件不方便 技 术 要 求 推 杆 与 推 杆 孔 之 间 一 般 采 用 H7 f8 配 合 上 下 模 分 别 与 压 力 机 的 饿 滑 块 和 工 作 台 面 固 定 联 接 应 用 范 围 适 用 于 产 量 大 尺 寸 大 的 塑 件 生 产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9 图 2 6 固定式压注模 2 3 注塑模具的典型结构 机构是模具中重要的组成部件 选择和设计机构是模具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正确 选择和设计机构是保证模具结构科学合理的前提 塑料模工作动作相对较多 因此所 涉及的机构类型和数量也比较多 主要包括合模导向机构 脱模机构 侧向分型与抽 芯机构 先行复位机构 顺序定距分型机构等 要掌握模具设计技术 必须认识和了 解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 功能作用 技术要求 应用范围等内容 方能在实际生产中 正确选择和应用机构 下面分别介绍塑料模中常用的几类机构 1 脱 模 机 构 推 出 机 构 图 2 7 是一级推杆脱模机构 其工作原理 开模时 靠注射机的机械推杆使脱模 机构运动 推动塑件脱落 功能及其作用 推杆加工简单 更换方便滑动阻力小 脱 模效果好 技术要求 推杆与推杆孔之间一般采用 H7 f8 配合 应用范围 适用于板 状塑件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10 图 2 7 一级推杆脱模机构 2 侧 向 分 型 与 抽 芯 机 构 图 2 8 是斜销分型与抽芯机构 其工作原理 成型塑件上侧孔的侧型芯 5 随着滑块 8 在开模过程中侧移离开塑件 而滑块 8 的侧移离开塑件 而滑块 8 的侧移则是斜销 3 则固定在定模上下不能运动 着就迫使滑块 8 在开模运动的同时作侧向分型抽芯动 功能及其作用 机构紧凑 动作安全可靠 加工制造方便 保证闭模时斜导柱能很准 确地插入滑块的斜孔 使滑块复位 技术要求 斜销与其固定的模板之间采用过度配 合 H7 m6 应用范围 适用于抽芯力不大及抽芯距小于 60 80mm 的场合 图 2 8 斜销分型与抽芯机构 图 2 9 是斜杆导滑的内侧分型抽芯机构 其工作原理 塑件内侧的凸台由斜杆 5 的 头部成型 该结构斜杆与成型滑块合为体 在型芯 7 上开有斜孔 滑座 2 固定在推杆固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1 定板 l 上 斜杆的成型端可在型芯的斜孔内滑动 而另一端与滑座 T 形槽配合 推出时 推 杆固定 板使斜杆沿斜孔移动 推出塑件并进行内侧抽芯 同时斜杆的底端可在滑座的 T 形槽内滑动 保证不致卡死 斜杆由复位杆 3 复位 功能及其作用 推出时 推杆固定板使斜杆沿斜孔移动 推出塑件并进行内侧抽 芯 同时斜孔的底端可在滑座的 T 形槽内滑动 保证不致卡死 推板可通过支架 滚 轮 可带动斜杆进行抽拔和复位 技术要求 斜销与其推件板镶块之间采用过度配合 H7 m6 应用范围 适用于不宜采用斜杆导滑的外侧分型抽芯机构的情况下 图 2 9 内侧分型抽芯机构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12 第 3 章 某零件后盖的塑料模具结构 3 1 注塑件的设计 3 1 1 功能设计 功能设计是要求塑件应具有满足使用目的功能 并达到一定的技术指标 该塑件是 某零件后盖 承受较大外力的几率不大 如冲击载荷等情况比较少 塑件的工作温度是室 温 这使得在材料选择时对热变形温度 脆化温度 分解温度的要求降低 在材料的选择时 要综合各种因素 3 1 2 材料选择 通常 选择塑件的材料依据是它所处在的工作环境及使用性能的要求 以及原材料厂 家提供的材料性能数据 对于常温工作状态下的结构件来说 要考虑的主要是材料的力学 性能 如屈服应力 弹性模量 弯曲强度 表面硬度等 该塑件对材料的要求首先必须是粗糙 度和透光性好 其次才是成型难易和经济性问题 以下是对几种材料的性能对比 如表 3 1 所示 表 3 1 材料的特性 塑料名称 PS ABS PMMA 拉伸强度 MPa 51 9 66 72 弯曲强度 MPa 110 95 113 断裂伸长率 2 80 100 落球冲击强度 J m 16 422 洛氏硬度 M 115 82 101 氧指数 OI 18 1 24 9 17 3 热变形温度 85 134 100 维卡软化点 105 153 120 马丁耐热温度 112 体积电阻率 cm 10 17 10 192 1 10 1610 10145 吸水率 0 05 0 13 1 19 透光度 88 92 93 93 雾度 3 0 9 0 9 折射率 1 592 1 586 1 492 价格 元 吨 1150 1230 33000 41000 19500 20700 和机械加工一样要考虑到加工工艺问题 模具成型也要考虑到材料的注塑特性 在各特点都相差无几的情况下 好的成型特性是选择材料的主要标准 以下是三种材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3 料的性能和成型特性比较 如表 3 2 所示 表 3 2 材料的性能和成型特性比较 塑 料 品 种 性 能 特 点 成 型 特 点 模具设计 注意事项 使用 温度 主要用 途 聚 苯乙烯 P S 透明性 好 电性能 好 抗拉强 度高 耐磨 性好 质脆 抗冲击强度 差 化学稳 定性教好 成型性能好 成型前可不干燥 但注射时应防止 溢料 制品易产 生内应力 易开 裂 因流动性 好 适宜用点 浇口 但因热 膨胀大 塑件 中 不宜有嵌件 30 80 装饰 制品 仪表 壳 绝缘零 件 容器 泡沫塑料 日用品等 有 机玻璃 PMM A 透光率 最好 质轻 坚韧 电气 绝缘性好 但 表面硬度不 高 质脆易 开裂 化学 稳定性较好 但不耐无机 酸 易溶于 有机溶剂 流动性差 易产生流痕 缩 孔 易分解 透 明性好 成型前 要干燥 注射时 速度不能太高 合理设计 浇注系统 便 于充型 脱模 斜度尽可能大 严格控制料温 与模温 以防 分解 收缩率取 0 35 80 透明制 品 如窗玻 璃 光学镜 片 灯罩等 聚 碳酸酯 ABS 透光率 较高 介电 性能好 吸 水性小 力 学性能好 抗冲击 抗 蠕变性能突 出 但耐磨 性差 不耐 碱 酮 酯 耐寒性好 熔融温度高 黏 性大 成型前需 干燥 易产生残 余应力 甚至裂 纹 质硬 易损 模具 使用性能 好 尽可能使 用直接浇口 减小流动阻力 塑料要干燥 不宜采用金属 嵌件 脱模斜 度 2 130 脆 化温度为 100 在机械 上做齿轮 凸轮 蜗轮 滑轮等 电 机电子产品 零件 光学 零件等 以上的性能分析对比中看出 在透光度方面三种材料相差不大 成型特性上以聚碳 酸酯最好 所以最终选定 ABS 为塑件材料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14 3 1 3 结构设计 塑料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塑件结构对成型工艺方法的适应性 在塑料生产过程中 一方面成型会对塑件的结构 形状 尺寸精度等诸方面提出要求 以便降低模具结构的复杂 程度和制造难度 保证生产出价廉物美的产品 另一方面 模具设计者通过对给定塑件的结 构工艺性进行分析 弄清塑件生产的难点 为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该塑件为比较高端水平的产品 表面形状要求完整光滑 在设计模具时要用到内 侧抽芯机构 塑件上各处的轮廓过度和壁厚连接处 一般采用圆角连接 有特殊要求 时才采用尖角结构 尖角容易产生应力集中 在受力或受冲击载荷时会发生破裂 圆 角不仅有利于物料充模 同时也有利于融料在模具型腔内的流动和塑件的脱模 3 1 4 塑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 1 尺寸精度的选择 塑件的尺寸精度是决定塑件制造质量的首要标准 然而 在满足塑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设计时总是尽量将其尺寸精度放低一些 以便降低模 具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对塑件的精度要求 要具体分析 根据装配情况来确定尺 寸公差 该塑件是比较高端的产品 所以精度要求比较高 2 尺寸精度的组成及影响因素 制品尺寸误差构成为 sz ca 式中 制件总的成型误差 塑料收缩率波动所引起的误差 s 模具成型零件制造精度所引起的误差 z 模具磨损后所引起的误差 c 模具安装 配合间隙引起的误差 a 影响塑料制品尺寸精度的因素比较复杂 归纳有以下三个方面 1 模具 模具各部分的制造精度是影响制件尺寸精度重要的因素 2 塑料材料 主要是收缩率的影响 收缩率大的尺寸精度误差就大 3 成型工艺 成型工艺条件的变化直接造成材料的收缩 从而影响尺寸精度 3 2 注塑机的选择 3 2 1 注塑机简介 1956 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往复螺杆式注塑机 这是注塑成型工艺技术的一大突破 目前注塑机加工的塑料量是塑料产量的 30 注塑机的产量占整个塑料机械产量的 50 成为塑料成型设备制造业中增长最快 产量最多的机种之一 注塑机的分类方式很多 目前尚未形成完全统一标准的分类方法 常用的说法有 1 按设备外形特征分类 卧式 立式 直角式 多工位注塑机 2 按加工能力分类 超小型 小型 中型 大型和超大型注塑机 此外还有按用途分类和按合模装置的特征分类 但日常生活中用的较少 3 2 2 注塑机基本参数 注塑机的主要参数有公称注射量 注射压力 注射速度 塑化能力 锁模力 合模装置的 基本尺寸 开合模速度 空循环时间等 这些参数是设计 制造 购买和使用注塑机的主要依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5 据 1 公称注塑量 指在对空注射的情况下 注射螺杆或柱塞做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 注 射装置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 反映了注塑机的加工能力 2 注射压力 为了克服熔料流经喷嘴 浇道和型腔时的流动阻力 螺杆 或柱塞 对熔料必须施加足够的压力 我们将这种压力称为注射压力 3 注射速率 为了使熔料及时充满型腔 除了必须有足够的注射压力外 熔料还 必须有一定的流动速率 描述这一参数的为注射速率或注射时间或注射速度 4 塑化能力 单位时间内所能塑化的物料量 塑化能力应与注塑机的整个成型周 期配合协调 若塑化能力高而机器的空循环时间长 则不能发挥塑化装置的能力 反之则会 加长成型周期 5 锁模力 注塑机的合模机构对模具所能施加的最大夹紧力 在此力的作用下模 具不应被熔融的塑料所顶开 6 合模装置的基本尺寸 包括模板尺寸 拉杆空间 模板间最大开距 动模板的行 程 模具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等 这些参数规定了机器加工制件所使用的模具尺寸范围 7 开合模速度 为使模具闭合时平稳 以及开模 推出制件时不使塑料制件损坏 要求模板在整个行程中的速度要合理 即合模时从快到慢 开模时由慢到快在到停 8 空循环时间 在没有塑化 注射保压 冷却 取出制件等动作的情况下 完成一次 循环所需的时间 3 2 3 选定注射机 由注射量选定注射机 由 SOLIDWORKS 建模分析得 材料密度取 1 20 经过 SolidWorks 计算可估算得 总体积 V 30cm 3 所以总质量 M 36g 选择注塑机为 xs z 30 3 3 模具结构设计 3 3 1 总体设计 设计方案拟定 我将确定以下内容 1 首先确定分型面 2 确定型腔数和排列形式以及型腔 型芯的结构 3 浇口位置 脱浇道结构的确定和排气系统的确定 4 冷却系统的选定 5 导向 定位结构的确定 6 推出结构和复位结构的选定 3 3 2 某零件塑料模具设计 1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如何确定分型面 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复杂 由于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 型位置 浇注系统设计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及精度 嵌件位置形状以及推出方法 模 具的制造 排气 操作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分型面时应综合分析比较 从几种方案中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方案 选择分型面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16 1 分型面应选在塑件外形最大轮廓处 2 便于塑件顺利脱模 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 3 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 4 满足塑件的外观质量要求 5 便于模具加工制造 6 对成型面积的影响 7 对排气效果的影响 8 对侧向抽芯的影响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 5 和第 2 第 8 点 为了便于模具加工制造应尽是选 择平直分型面工易于加工的分型面 左边有个滑块分型 右边有斜杆分型 因为分型面的选择应尽可能使塑件在开模 后留在后模一边 所以这样有助于后模设置的推出机构动作 2 型腔数目的确定 注塑模的型腔数目 可以是一模一腔 也可以是一模多腔 在型腔数目的确定时主要考 虑以下几个有关因素 1 塑件的尺寸精度 2 模具制造成本 3 注塑成型的生产效益 由于 1 模 1 腔可以保证高注射压力和快注射速率 并且精度高 所以我采用 1 模 1 腔的形式 3 浇口的设计 浇口亦称进料口 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 除直接浇口外 它是浇注系统中 截面最小的部分 但却是浇注系统的关键部分 浇口的位置 形状及尺寸对塑件性能 和质量的影响很大 1 浇口的选用 浇口可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浇口两种 我将采用限制性浇口 限制性浇口一方 面通过截面积的突然变化 使分流道输送来的塑料熔体的流速产生加速度 提高剪切 速率 使其成为理想的流动状态 迅速面均衡地充满型腔 另一方面改善塑料熔体进 入型腔时的流动特性 调节浇口尺寸 可控制填充时间 冷却时间及塑件表面质量 同时还起着封闭型腔防止塑料熔体倒流 并便于浇口凝料与塑件分离的作用 限制性浇口有点浇口 侧浇口等形式 我采用侧浇口 其有以下优点 1 形状简单 去除浇口方便 便于加工 而且尺寸精度容易保证 2 试模时如发现不当 容易及时修改 3 能相对独立地控制填充速度及封闭时间 2 浇口位置的选择 模具设计时 浇口的位置及尺寸要求比较严格 初步试模后还需进一步修改浇口 尺寸 无论采用何种浇口 其开设位置对塑件成型性能及质量影响很大 因此合理选 择浇口的开设位置是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 同时浇口位置的不同还影响模具结构 总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7 之要使塑件具有良好的性能与外表 一定要认真考虑浇口位置的选择 通常要考虑以 下几项原则 1 尽量缩短流动距离 2 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最大处 根据本塑件的特征 综合考虑以上几项原则 我选的浇口位置如图 3 1 所示 图 3 1 浇口位置 4 冷料穴的设计 在完成一次注射循环的间隔 考虑到注射机喷嘴和主流道入口这一小段熔体因辐 射散热而低于所要求的塑料熔体的温度 从喷嘴端部到注射机料筒以内约 10 25mm 的深度有个温度逐渐升高的区域 这时才达到正常的塑料熔体温度 位于这一区域内 的塑料的流动性能及成型性能不佳 如果这里温度相对较低的冷料进入型腔 便会产 生次品 为克服这一现象的影响 用一个井穴将主流道延长以接收冷料 防止冷料进 入浇注系统的流道和型腔 把这一用来容纳注射间隔所产生的冷料的井穴称为冷料穴 冷料穴一般开设在主流道对面的动模板上 也即塑料流动的转向处 其标称直径 与主流道大端直径相同或略大一些 深度约为直径的 1 1 5 倍 最终要保证冷料的体 积小于冷料穴的体积 冷料穴有六种形式 常用的是端部为 Z 字形和拉料杆的形式 具体要根据塑料性能合理选用 本模具中的冷料穴的具体位置和形状如图 3 2 中所示 图 3 2 冷料穴 5 导向与定位机构 注射模的导向机构主要有导柱导向和锥面定位两种类型 导柱导向机构用于动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18 定模之间的开合模导向和脱模机构的运动导向 锥面定位机构用于动 定模之间的精 密对中定位 导柱 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结构形式 分为带头导柱和有肩导柱 大型而长的导 柱应开设油槽 内存润滑剂 以减小导柱导向的摩擦 若导柱需要支撑模板的重量 特别对于大型 精密的模具 导柱的直径需要进行强度校核 导套 导套分为直导套和带头导套 直导套装入模板后 应有防止被拔出的结构 带头导柱轴向固定容易 设计导柱和导套需要注意的事项有 1 合理布置导柱的位置 导柱中心至模具外缘至少应有一个导柱直径的厚度 导柱不应设在矩形模具四角的危险断面上 通常设在长边离中心线的 1 3 处最为安全 导柱布置方式常采用等径不对称布置 或不等直径对称布置 2 导柱工作部分长度应比型芯端面高出 6 8 mm 以确保其导向与引导作用 3 导柱可以设置在动模或定模 设在动模一边可以保护型芯不受损坏 设在定 模一边有利于塑件脱模 如图 3 3 是本设计中用的导柱和导套 导柱中开设了油槽 可以内存润滑剂 以减 小导柱导向的摩擦 图 3 3 导柱和导套 4 为了便于模具在注塑机上安装以及模具浇口套与注塑机的喷嘴孔精确定位 应在模具上安装定位圈 用于与注塑机定位孔匹配 定位圈除完成浇口套与喷嘴孔的 精确定位外 还可以防止浇口套从模内滑出 我采用的定位圈 用它来压住浇口套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19 以防止浇口套滑出 其公称尺寸为 120mm 6 推出结构和复位结构的选定 推杆脱模机构是最简单 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具有制造简单 推出效果好等特点 推杆直接与塑件接触 开模后将塑件推出 1 推杆的截面形状 可分为圆形 方形或椭圆形等其它形状 根据塑件的推出 部位而定 最常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推杆又分为普通推杆和成型推杆两种 前者只 是起到将塑件推出的作用 后者不仅如此还能参与局部成型 所以 推杆的使用是非 常灵活的 图 3 4 是本设计中用的推杆 图 3 4 推杆 2 推杆的固定形式 推杆的固定形式有多种 但最常用的是推杆在固定板中的 形式 此外还有螺钉紧固等形式 3 推出机构的复位 脱模机构完成塑件的顶出后 为进行下一个循环必须回复 到初始位置 目前常用的复位形式主要有复位杆复位和弹簧复位 本设计采用弹簧复 位机构 弹簧复位机构是一种最简单的复位方式 推出时弹簧被压缩 而合模时弹簧 的回力就将推出机构复位 如图 3 5 所示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20 图 3 5 弹簧复位机构 7 浇注系统设计 注塑模的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注塑机喷嘴开始到型腔入口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 动通道 它由主流道 分流道 冷料穴和浇口组成 它向型腔中的传质 传热 传压 情况决定着塑件的内在和外表质量 它的布置和安排影响着成型的难易程度和模具设 计及加工的复杂程度 所以浇注系统是模具设计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1 主流道 主流道是连接注塑机的喷嘴与分流道的一段通道 通常和注塑机的喷嘴在同一轴 线上 断面为圆形 有一定的锥度 目的是便于冷料的脱模 同时也改善料流的速度 因为要和注塑机相配 所以其尺寸与注塑机有关 如图 3 6 所示 材料 T8A 主流道 衬套的固定是采用螺钉来固定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21 图 3 6 主流道 2 分流道 在多型腔或单型腔多浇口 塑件尺寸大 时应设置分流道 分流道是指主流道末 端与浇口之间这一段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 它是浇注系统中熔融状态的塑料由主流道 流入型腔前 通过截面积的变化及流向变换以获得平稳流态的过渡段 因此分流道设 计应满足良好的压力传递和保持理想的充填状态 并在流动过程中压力损失尽可能小 能将塑料熔体均衡地分配到各个型腔 分流道的断面形状有圆形 矩形 梯形 U 形和六角形 要减少流道内的压力损 失 希望流道的截面积大 表面积小 以减小传热损失 因此 可以用流道的截面积 与周长的比值来表示流道的效率 其中圆形和正方形的效率最高 但正方形的流道凝 料脱模困难 所以一般是制成梯形流道 在该模具上取直径为 6mm 8 侧抽芯机构 当塑件上具有内外侧孔或内外侧凹时 塑件不能直接从模具中脱出 此时需将成 型塑件侧孔或侧凹等的模具零件作成活动的 这种零件称为侧型芯 俗称活动型芯 在塑件脱模前先将侧型芯从塑件上抽出 然后再从模具中推出塑件 完成侧型芯抽出 和复位的机构就叫做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 由于本塑件有两个电池脚插口 所以要用 到斜杆导滑的内侧分型抽芯机构 其工作原理 塑件内侧的凹槽由斜杆的头部成型 该结构斜杆与成型滑块合为一体 在型芯上开有斜孔 滑座固定在推杆固定板上 斜杆 的成型端可在型芯的斜孔内滑动 而另一端与滑座 T 形槽配合 推出时 推杆固定板使 斜杆沿斜孔移动 推出塑件并进行内侧抽芯 同时斜杆的底端可在滑座的 T 形槽内滑动 保证不致卡死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22 图 3 7 侧抽芯机构 在塑件上还有和电板固定的机构 也要用到侧抽芯机构 如图 3 8 其工作原理是 拨杆上移带动哈夫块左移 起到脱钩的作用 图 3 8 电板固定机构 9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是指凹模和凸模直接构成塑件的尺寸 凹 凸模工作尺寸的 精度直接影响塑件的精度 该塑件有需要配合的地方 所以对尺寸的要求比较高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平均值法 即按平均收缩率 平 均制造公差和平均磨损量进行计算 另一种是按极限收缩率 极限制造公差和磨损量 进行计算 1 凹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凹模是成型塑件外形的模具零件 其工作尺寸属包容尺寸 在使用过程中凹模的 磨损会使包容尺寸逐渐变大 因此 为了使得模具的磨损留有修模的余地 以及装配 的需要 在设计模具时 包容尺寸尽量取下限尺寸 尺寸公差取上偏差 1 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23 L 1 S L mcps 43z 1 0 005 125 0 5 17 0 125 125 mm17 0 式中 L 凹模的径向尺寸 m L 塑件的径向尺寸 S 塑件的公差值 制造公差 z z 3 S 塑件的平均收缩率 S 0 005 cp cp 2 凹模深度尺寸的计算 H 1 S H mcps32z 1 0 005 20 0 5 17 0 20 05 mm 17 0 式中 H 塑件的高度尺寸 H 20 mm s s 2 凸模工作尺寸的计算 凸模是成型塑件外形的 其工作尺寸属被包容尺寸 在使用过程中凸摸的磨损会 使被包容尺寸变小 因此 为了使得模具的磨损留有修模的余地 以及装配的需要 在设计模具时 被包容尺寸尽量取上限尺寸 尺寸公差取下偏差 1 凸模径向尺寸的计算 L 1 S L McpS 43Z 1 0 005 125 0 5 17 0 126 125 mm 17 0 式中 L 凸模的径向尺寸 M 2 凸模高度尺寸的计算 H 1 S H cpS32 Z 1 0 005 20 0 5 17 0 20 6 mm 17 0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24 第 4 章 模具的三维造型 4 1 SOLIDWORKS 的功能简介 本世纪的一个重大变革是全球市场的统一 它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产品更新更 快 但是有限的资源加上消费者对复杂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使你合很难保持市场分 额 在这种背景下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AE 计算 机辅助测量 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和极大发展 海湾战争结束当年 美国评出的最具影 响的十大技术中 CAD CAM CAE 技术便榜上有名 在为数众多的 CAD CAM CAE 软 件中 主流软件包种类繁多 SOLIDWORKS UG CIMATRON MDT I DEAS MASTERCAM 都是个中极品 但 SOLIDWORKS 工业解决方案地位显赫 它是美国 PTC 公司的拳头产品 技术领先 在机械 电子 航空 航天 邮电 兵工 纺织等各行各业都有应用 是 CAD CAM CAE 领域少有的顶尖 人物 一般 SOLIDWORKS 有六大主模块 SOLIDWORKS 软件包的产品开发环境在支持并行工作 它通过一系列完全相关 的模块表述产品的外形 装配及其他功能 SOLIDWORKS 能够让多个部门同时致力 于单一的产品模型 包括对大型项目的装配体管理 功能仿真 制造 数据管理等 1 工业设计 CAID 模块 工业设计模块主要用于对产品进行几何设计 以前 在零件未制造出时 是无法观看零件形状的 只能通过二维平面图进行想象 现在 用 3DS 可以生成实体模型 但用 3DS 生成的模型在工程实际中是 中看不中用 用 SOLIDWORKS 生成的实体建模 不仅中看 而且相当管用 事实上 SOLIDWORKS 后阶段的各个工作数据的产生都要依赖于实体建模所生成的数据 2 机械设计 CAD 模块 机械设计模块是一个高效的三维机械设计工具 它 可绘制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 在实际中存在大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表面 如图 1 中的 摩托车轮轱 这些称为自由曲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曲面产品的需求将会 大大增加 用 SOLIDWORKS 生成曲面仅需 2 步 3 步 作 SOLIDWORKS 生成曲面 的方法有 拉伸 旋转 放样 扫掠 网格 点阵等 由于生成曲面的方法较多 因 此 SOLIDWORKS 可以迅速建立任何复杂曲面 它既能作为高性能系统独立使用 又 能与其它实体建模模块结合起来使用 它支持 GB ANSI ISO 和 JIS 等标准 3 功能仿真 CAE 模块 功能仿真 CAE 模块主要进行有限元分析 机械 零件的内部变化情况是难以知晓的 有限元仿真使我们有了一双慧眼 能 看到 零件 内部的受力状态 利用该功能 在满足零件受力要求的基础上 便可充分优化零件的 设计 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 利用有限元仿真 分析其饮料瓶 结果使瓶体质量减轻 了近 20 而其功能丝毫不受影响 仅此一项就取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4 制造 CAM 模块 在机械行业中用到的 CAM 制造模块中的功能是 NC Machining 数控加工 说到数控功能 就不能不提八十年代著名的 东芝事件 当时 苏联从日本东芝公司引进了一套五座标数控系统及数控软件 CAMMAX 加工出高精 度 低噪声的潜艇推进器 从而使西方的反潜系统完全失效 损失惨重 东芝公司因 违反 巴统 协议 擅自出口高技术 受到了严厉的制裁 在这一事件中出尽风头的 CAMMAX 软件就是一种数控模块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25 5 数据管理 PDM 模块 SOLIDWORKS 的数据管理模块就像一位保健医生 它在计算机上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仿真 找出造成产品各种故障的原因 帮助你对症 下药 排除产品故障 改进产品设计 它就像 SOLIDWORKS 家庭的一个大管家 将 触角伸到每一个任务模块 并自动跟踪你创建的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你存贮在模型文 件或库中零件的数据 这个管家通过一定的机制 保证了所有数据的安全及存取方便 6 数据交换 Geometry Translator 模块 在实际中还存在一些别的 CAD 系统 如 UG EUCLID CIMATRTON MDT 等 由于它们门户有别 所以自己的数据都 难以被对方所识别 但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需要接受别的 CAD 数据 这时几何数据交 换模块就会发挥作用 4 2 塑件的三维造型 如下图所示 图 4 1 塑件的三维造型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26 结 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塑料工业将继续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本论文主要 介绍了塑料模具的设计 冷流道注塑模具无外乎包括四大系统 浇注系统 温度调节 系统 顶出系统和机构系统 其实也可以归为顶出系统 该系统如斜导柱 滑块和开 闭器等 在浇注系统的设计中根据经验公式取流道横截面形状 确定浇口尺寸 温度 调节系统说明了设计的一般步骤 确定冷却时间 计算体积流量等 顶出系统着重说 明了推杆 推管的安装要求 并进行强度校核 该模具有滑块抽芯机构 做完这些工 作之后 该模具的设计到此结束 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经验公式有不一致的地方 不同公式的计算结果有的相差很 大 在完成图纸之后发现塑件的设计有的地方是不合理的 比如说壁厚 虽然有经验 可循 但从实际中看显然本设计的塑件壁厚过大 还有就是推管处的设计不合理 按 该塑件加工 则标准推管需要再加工 从这里可以知道 注塑件的设计与模具设计关 系密切 好的塑件结构可以简化模具结构 降低生产成本 单分型面注射模是最为简单和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约占全部注射模具的 70 左 右 但目前传统冷流道模具设计还是以经验为主 很难对注射各参量进行严密的数学 建模 因为各参量相互影响 关系复杂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注射理论的突破 热流道 模具发展的越来越迅速 随着技术的成熟 热流道模的生产控制将会变得比以前更为 轻松 产品质量将会得到更好提高 所以 以后注射模具的研究会以热流道模具为主 最后还用 SOLIDWORKS 软件建立三维造型 在使用 SOLIDWORKS 的过程中 发现该软件功能强大 其功能可以延伸到 CAM 及 CAE 领域 是一种多功能的 3D 软 件 广泛应用于机械 电子 航空航天 产品设计 模具设计等各个领域 常州工学院毕业设计 27 致 谢 四年的时光实在短暂 还清晰记得当初刚进校园的澎湃心情 现在却要面对毕业 分离的伤感和迷茫 毕业论文的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我导师的悉心指导 导师多次 询问研究进程 为我指点迷津 帮助我开拓思路 热忱鼓励 老师严谨求实的态度 踏踏实实的精神 对我影响深刻 同时老师不仅在论文上认真指导我 还教导我走上 社会后如何做人处事 非常感谢 xx 老师的指导 让我顺利地完成毕业论文 感谢大学四年里所有给过我谆谆教诲的老师们 因为你们 我的人生更加富有 感谢我所有的朋友 因为你们 我的大学生活更加愉快 有意义 更要感谢我的父母 给我那么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 闹钟外壳注塑模设计 28 参考文献 1 宋爱平主编 CAD CAM 技术综合实训指导书 2 李建军 李德群主编 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 CAD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3 屈华昌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4 彭建声 简明模具工实用技术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3 5 叶久新 王群主编 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设计 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6 孙玉芹等主编 机械精度设计基础 M 科学出版社 2004 7 陈再枝 蓝德年编著 模具钢手册 M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 8 美国 T A 奥斯瓦德 L 特恩格 P J 格尔曼编著 吴其晔译 注射成 型手册 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9 洪慎章编著 实用注塑成型及模具设计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0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标准件委员会编 中国模具标准件手册 M 上海科学普及 出版社 1989 11 加拿大 H 瑞斯著 朱元吉译 模具工程 第二版 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2 王文广 田雁主编 塑料配方设计 第二版 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13 詹友刚编著 SOLIDWORKSNGINEER 中文野火版 2 0 基础教程 M 清华大学出 版社 14 李预斌编著 精通 SOLIDWORKSNGINEER 中文野火版 M 中国青年出版社 15 塑料模设计手册 编写组 塑料模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 16 李世国等编著 PEO ENGINEER WILDFIRE 中文版范例教程 M 机械工业出 版社 2004 17 冯炳尧 韩泰荣 蒋文生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18 张祥杰等编著 SOLIDWORKSNGINEER 模具设计 WILDFIRE M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 19 塑料模具技术手册 编委会编著 塑料模具技术手册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0 伍先明等编著 塑料模具设计指导 M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 21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编著 机械制图 第四版 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