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跨考点综合学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75649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跨考点综合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跨考点综合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八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跨考点综合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八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跨考点综合线索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代知识定位19世纪四五十年代开眼看世界(1)背景:鸦片战争前后英国的侵略;中国闭关落后;程朱理学的束缚(2)代表:林则徐、魏源(3)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4)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5)影响:引导中国人关注世界形势19世纪6090年代1.中体西用(1)背景:清朝面临内忧外患(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3)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4)主张:自强、求富(5)作为: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6)影响: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维新思潮(1)背景:洋务运动开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2)代表:王韬、康有为、梁启超(3)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4)主张:倡导君主立宪(5)影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初1.民主、科学(1)背景:袁世凯尊孔复古(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3)阶级:资产阶级激进派(4)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5)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马克思主义(1)背景: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胜利(2)代表:李大钊(3)阶级: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4)主张:学习俄国,改造中国(5)影响: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线索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试标志性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执政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决的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地位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119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1)“睁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2)早期维新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想应运而生,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付诸实践。(3)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传播,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积极宣传维新思想的同时,与顽固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形成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4)民主共和思想: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将“建立民国”确立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共同奋斗的目标,经过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220世纪前后中国近代化的表现(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机器,出现一批近代企业,积累了技术和人才,促进了近代化的发展。(2)思想上: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成了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文学革命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近代化。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及民主共和等思想,使救国道路的探索又前进了一步。(3)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社会制度向民主化又迈进了一步。(4)社会生活上:衣食住行更加文明、交通通讯及传媒更加近代化。3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主要原因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主要原因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长期闭关锁国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维新派借用儒家思想,为我所用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革命派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来建设新文化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思想,应该革新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的目的;孔子成为封建思想的代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1命题点家国情怀近代思想解放贯穿爱国主义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答案B解析题目要求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出现的原因。A项是对学习内容的表述,属于表现,故A项错误;之所以出现三个层面的学习,根本上是由于近代社会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需求,由抵御外来侵略到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再到提倡民主、科学,故B项正确;当时的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故C项错误;中国的传统文化势力在近代没有出现强弱变化,故D项错误。2命题点唯物史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联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取决于()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的需要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答案C解析洋务运动处于19世纪60至90年代,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体现了中国对社会器物的变革要求。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现了中国提倡社会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思想,故选C。3命题点史料理解近代中国救亡图存历程近代中国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等。其中“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学习西方的梦想的层次,从物质层次到制度层次,最后上升到思想层次。由此可推知题干中的“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是指新文化运动。从新文化运动的特点也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项。4命题点主干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97年来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也是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大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不包括()A三民主义理论B毛泽东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D科学发展观答案A解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畴,故选A。5命题点历史理解邓小平理论(2017余杭选考测评)“邓小平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夯实了物质文化基础。”下列相关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相符的是()A解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B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C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理性D论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答案D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述的核心问题,与材料主旨不符,故选D。6命题点史学素养史料分类与认识(加试题)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这说明()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历史价值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相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D回忆录的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档案答案C解析材料中反映了“历史人物的回忆录”与清朝历史档案的不同,史料应相互印证,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故C项正确。7命题点家国情怀民族危机与思想解放中国古代家训灌输忠孝观念,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政府的引导宣传 B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C自然经济的解体 D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答案D解析结合近代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可知,近代前期,清政府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因此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的出现与政府的引导宣传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古代强调治家理财,重视耕读立业。到了近代,则强调经世致用,重视培养工商业意识,注重培养世界视野”说明时代的变迁是其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家族发展繁荣的需要不能体现出时代变迁,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并未完全解体,故C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