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过关检测 人民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75393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过关检测 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过关检测 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过关检测 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5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及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常州模拟)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这段材料表明()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历史必然B法国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D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解析:选A。 根据材料“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必然,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只能”说明法国并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故B项错误;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与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无关,故D项错误。2(2018赣州模拟)俄国二月革命时,社会革命党有八十万党员,孟什维克有二十万。布尔什维克到1917年4月仅有八万人,那时列宁等党的领导人有的在国外,有的在流放地,在国内的布尔什维克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种情形导致了二月革命后()A布尔什维克党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据国家的主导地位C凸显出无产阶级政党暴力夺权的迫切性D政党纷争导致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的延续解析:选B。根据所学,十月革命胜利后,为应对境内外干涉势力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国内的布尔什维克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工兵代表苏维埃承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领导,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据国家的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七月流血事件后,布尔什维克才制定了暴力夺权的方针,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二月革命结束了长期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故D项错误。3(2018太原模拟)在苏维埃革命发动初期的武装暴动中,有相当部分的地方革命武装执行了烧杀政策,一些地方甚至提出“杀尽豪绅焚尽城市”,“使小资产变成无产,然后强迫他们革命”等口号。这种情况说明()A革命“左”倾思想严重B阶级矛盾非常尖锐C枪杆子里面出政权D工农武装割据的需要解析:选A。据材料中口号“烧杀”“焚尽”“强迫”等可以看出在当时非常激进,因此说其革命“左”倾思想严重,故A项正确;阶级矛盾尖锐与题干无关,故B项错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毛泽东提出的,故C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是中国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形成的,故D项错误。4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C开辟人民做主新时代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解析:选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与材料中“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相符,故C项正确。5(2018衡阳高三联考)下图为1947年苏联媒体刊登的漫画,题目是美国最新战车,漫画作者意在()A抨击美国的全球霸权主义政策B揭露美国以经济手段来绑架西欧C批判美国极力推行新殖民主义D讽刺美国以经济实力求军事扩张解析:选B。根据漫画得知,美国通过贷款的形式援助西欧,目的是把西欧拉到对付苏联的战略轨道上来,故B项正确。6(2018湛江高考测试)赫鲁晓夫在其回忆录中称:“美国人用军事基地包围我国,用核武器威胁我们,而现在他们就会知道当敌人的导弹对准你的时候是什么滋味,我们干的也不过是小小地回敬他们一下。”这体现了()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B战争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方式C美苏间的军备竞赛逐步升级D古巴的国家安全受到巨大损害解析:选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故A项错误;“冷战”是美苏争霸的主要方式,故B项错误;材料中“包围”“核武器威胁”“导弹对准”说明美苏军备竞赛逐步升级,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7下面两幅漫画折射出二战后美国与西欧关系的变化。有关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关系变化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美国经济“滞胀”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马歇尔计划和欧共体成立增强了西欧竞争力ABCD解析:选D。漫画一说的是二战后美国对西方国家的援助,漫画二说的是美国与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这种变化开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它们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所以西欧对美国从“依附关系”过渡为“伙伴关系”,故正确;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使美国的经济实力下降,美国不得已调整美欧关系,故正确;二战后美国实施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使西欧的经济实力增强,欧共体的成立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故正确;D项符合题意。8(2018蚌埠高三质检)一则笑话:“叶利钦演讲,多年来,在戈尔巴乔夫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俄罗斯一直处在悬崖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赶跑了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这个笑话意在表达()A反对戈尔巴乔夫改革B对叶利钦的支持C赞成苏联解体D对俄罗斯现状不满解析:选D。叶利钦的讲话成为笑话,表明大家对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的处境不满,故D项正确。9(2018衡水金卷高考模拟)2016年7月29日,有文章发表评论认为,北约东扩的终极目标是延伸到亚太地区,将美国的欧洲盟友与亚太盟友集群连为一体,进而形成横跨欧亚两洲,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东西两个方向,对中俄两国同时进行打压、封锁的网络体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中俄两国崛起迫使美国实施北约东扩战略B中俄两国结盟是抗衡北约东扩威胁的途径C北约东扩有利于阻止中俄两国关系的改善D北约东扩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战略部署解析:选D。北约东扩是美国主动对外政策的结果,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以美国为中心的北约组织的扩散及其作用,未提及中俄关系改善,故C项错误;北约组织是新时期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重要手段,故D项正确。10(2018全国新课程高考仿真信息卷)学者胡鞍钢将美国二战后历史分为顶峰时代(19451955年)、强势时代(19551990年)、独霸时代(19902000年)以及衰落时代(2000年之后)。对其确切的阐释是()A“顶峰”根植于先进经济体制B“强势”表现为两极格局终结C“独霸”反映在一超多强发展D“衰落”意味着资本主义衰落解析:选B。顶峰时代(19451955年)是指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与先进经济体制无关,故A项错误;强势时代(19551990年)就是美苏两极格局的时代,也表现为两极格局走向终结,故B项正确;独霸时代(19902000年)表现为美国试图建立“单级世界”,不是一超多强,故C项错误;衰落时代(2000年之后)是指美国的衰落,不是资本主义的衰落,故D项错误。111999年,有美国学者提出:“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上述观点的实质是()A批评美国政府无法应对国际挑战B主张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C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D指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解析:选C。根据材料“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可以看出其担心的不是美国无法应对挑战,故A项错误;构筑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的最终目的是独霸世界,故B项错误;材料的理论实际上是在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理论支持,故C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多极化,故D项错误。12(2018武昌区高三调研)冷战的终结为美国支配全球市场提供了条件,“全球化”的概念便是理论根据。但美国要遏制那些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必须依靠地区性“2号大国”作为补充,这种“2号大国”在亚洲就是日本。这反映出冷战后的世界()A大国强权、霸权主义与多极化趋势并存B美国等发达资本国家开始主导“全球化”C“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D日本建立政治大国的国际条件已经成熟解析:选A。据材料,冷战后,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实现称霸世界的目的,同时培植日本作为其盟友来牵制中国的地区性“霸权”,这不仅反映了美国的大国强权主义和霸权主义,而且反映了当今世界美国、日本、中国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即多极化趋势并存,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摘编自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二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摘编自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1)据材料一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述这一格局观对美国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知的相同之处。(8分)(3)综合上述材料,基于张毅君对政治多极化真谛的理解,不同实力的国家应如何合理参与国际事务?(7分)解析 (1)第一小问格局,据材料一“单极加多极世界”“孤独的超级大国”得出单极加多极世界;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分条概括。(2)据材料一、二逐条总结即可。(3)据材料二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1)格局:单极加多极世界。影响:与大国合作;利用超级大国的地位维护自身利益;保持与欧洲良好的合作关系。(2)相同:都否认单极世界,承认多极体系;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3)参与:大国要尊重发展中国家并承担相应责任;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合作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14(2018珠海高三质量监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下图对此作了概括:阅读材料,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 据材料图示,可以从全球史观或文明史观角度概括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给予论证。答案 示例一观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由经济格局多极化造成的。论证: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两极格局,但在两极格局下世界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七十年代美国由于“滞胀”危机影响,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而欧洲一体化有了较大发展,欧共体总体经济实力大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日本经济崛起;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力量中心,世界在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国际政治的多极化趋势。示例二观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全球化下各文明冲突融合的结果。论证:人类文明史发展说明,在世界上存在着几大文明圈,比如西方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美洲印第安文明圈、东方儒家文明圈等。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文明逐渐成了强势文明,曾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全球化迅速的发展,各种文明在全球范围冲突融合,从而逐渐形成了现在基于各大文明圈而崛起的世界几大力量中心,他们是美国(西方文明)、俄罗斯(东正教文明)、中国(儒家文明)、印度(印度文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