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66讲 王安石变法导学案课题: 第66讲 王安石变法 姓名: 考纲展示: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课前预习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地租、赋役繁重,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使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2、民族矛盾激化,辽、西夏严重威胁北宋政权。3、宋初统治者空前加强君主的专制集权,一方面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形成了“积弱”局面;另一方面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现象,使北宋政权的财政不堪重负,形成了“积贫”局面。4、针对腐败的官僚制度而进行的“庆历新政”,在大官僚大地主的强烈反对下失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要求改革的呼声强烈。5、1068年,宋神宗即位,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起用王安石,于1069年进行开始变法。二、主要内容1、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2)内容:措施内 容作 用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贷款或谷物,收获后还本付息。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并增力政府收入。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的生活,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2、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2)内容:措施内 容作 用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保,保丁闲时练兵,战时入军。还实施连坐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精简了军队,也减少了军费开支。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提高了养马数量和质量,减少了政府支出。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领军队。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3、取士之法:(1)目的:选拔和培养人才,为变法造舆论。(2)内容:改革科举制度: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太学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为官司;设专门学校培养人才。惟才用人: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员,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三、评价1、目的与性质(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2)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2、进步性(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3)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3、局限性(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2)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3)变法过程上,由于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课堂研讨: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备 注学后反思课堂检测第66讲 王安石变法 姓名: 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安石对变法前后社会景象的描述:(一)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二)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馀,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代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王安石临川丈集 材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请回答:(l)据材料一,概括变法前后的社会变化,并对王安石的结论作扼要评价。)(2)材料二、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两者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方面的共同缺陷是什么?(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王安石变法对今天改革有何启示?2、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解释说,(青苗法)取息是不得已的,“然二分不及一分,一分不及不利而贷之,贷之不若与之。然不与之而必至于二分者,何也?为其来日之不可继也。然而有官吏之俸、辇运之费、水旱之逋、鼠雀之耗,而必欲广之,以待其饥不足而直与之也,则无二分之息可乎?” 叶坦大变法材料二 “青苗之法善而不可行,何也?且公在鄞(今天浙江鄞县)行之而效何也?曰:一县非全国之比也,一县者,公之所得自为也,全国者,非公之所得自为也而有司尽数表散(推广)为功,虽欲不抑配(摊派)焉而不可得也。” 梁启超王荆公传材料三 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端在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新法”,(要)不外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刻下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十一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王安石解释了青苗法哪一方面的问题?他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青苗法在全国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问题,分析王安石变法对今天的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