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 第2课 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7460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 第2课 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 第2课 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梭伦改革 第2课 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学案 人民版选修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奠定雅典民主基石的政治改革目标导航1.梭伦改革条件的成熟。(难点)2.掌握梭伦改革中除旧布新的措施。(重点)3.分析雅典工商业发展与梭伦民主政治改革的关系。(重点)4.探究梭伦改革成功的原因。(难点)5.梭伦改革的意义和局限。(重点)一、诗人政治家1公元前600年左右,雅典政治形势异常紧张,平民暴动一触即发。2梭伦登上政治舞台 (1)梭伦出身于贵族家庭,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曾亲自率军夺回了萨拉米岛。 (2)公元前594年,梭伦被推举为首席执政官,全权负责立法,改革雅典政治制度的积弊。 思维点拨 梭伦率领雅典军队夺回萨拉米岛,树立了崇高的威望,走上了政治舞台。 二、梭伦改革的内容 1经济改革颁布解负令发展工商业措施平民所欠的债务一律废除;解放全部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永远禁止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抵押禁止以土地做债务抵押,规定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禁止个人收购过多土地提倡学习手工技艺;鼓励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鼓励进口谷物,出口葡萄酒、橄榄油等产品,同时限制谷物出口作用取消了债务奴隶,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平民经济上的独立,为其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短期: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长期: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多元化的政治格局进一步稳固2政治改革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划分社会等级创设四百人会议组建民众法庭内容按土地收入多寡划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出任的官职越高由四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不包括第四等级。其职能是为公民大会预审提案,准备议程掌握贵族法庭大多数职权,实行陪审员制,通过抽签产生作用保护了贵族的利益提高了第三等级和公民大会的地位,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易错提醒解负令没有废除雅典的奴隶制,只是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来源于奴隶市场,海外掠夺或战争俘获的非债务奴隶仍大量存在。归纳总结梭伦采取的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从短期看,稳定了社会物价,保障了平民生活的稳定;从长期看,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和雅典社会经济的多元化,为多元化政治格局的稳固奠定了基础。三、梭伦的“遗产”1进步性(1)打击了氏族贵族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它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乃至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2)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确保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为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物质基础。(3)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扩大了享有政治权力者的范围,使越来越多的人享有政治权力。(4)促进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崛起,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5)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和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保障。2特点:梭伦崇尚正义、法制,试图通过法律的途径,超越贵族和平民狭隘的集团私利。梭伦还期望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实际执行一种“不偏不倚”的折中政策。3局限性:下层人民的要求没有得到很好地满足,贵族也因自己的利益受损而不满。梭伦两面不讨好,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思维点拨1梭伦改革提高了平民的社会地位,为雅典的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但他的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用财产资格分配政治权利限制了民主的范围。2梭伦在改革中运用中庸原则协调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既改善了平民的政治状况,又保护了贵族的一些政治特权。可以说这是一次最为稳妥的渐进方式的改革一边强力推行改革政策和措施,一边又极力缓和社会矛盾,在稳定中改革与发展。社会为改革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可以说降到了最低程度。史论要旨1梭伦改革对雅典公民推行以财产为依据、划分等级的改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应尽的义务也越多。2梭伦为了进一步打破贵族的专权,推行了国家权力机构改革。知识图示主题一梭伦改革的内容及影响史料一贫民本身以及他们的妻子儿女事实上都成为富人的奴隶,他们被称为保护民和六一汉(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按此比率纳租,而全国土地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如果他们交不起地租,那么他们自身和他们的子女便要被捕,所有借款都用债务人的人身为担保,这样的习惯一直流行到梭伦的时候才改变。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史料二梭伦的等级改革骑士级有能力提供马匹和武器装备,并担任骑兵的公民。跻身该等级年收入必须达到300500斗,享有除执政官以外的各级职官的选举和任职资格雇工级泛指受雇于他人的公民。他们年收入不到200斗,不能担任任何公职,但可参加公民大会和作为陪审员参与司法活动史料解读处划线部分表明梭伦改革前的雅典曾一度盛行租佃制,这种租佃制下的佃农,即是由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破产后转化而来。因为他们“必须将土地收入的六分之一交给富人”,故名“六一汉”。处划线部分表明梭伦改革中确立财产等级制的目的是打破贵族世袭特权,其依据是财产的多少。问题思考 (1)史料一反映了梭伦改革前雅典怎样的社会状况?梭伦是如何改变这种局面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境悲惨。颁布解负令。解除了雅典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了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2)史料二反映了梭伦改革哪一方面的内容?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使部分平民尤其是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获得了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了民主的基础,也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史论总结正确理解梭伦改革提高了平民的地位(1)经济上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使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颁布防止贵族任意兼并土地、侵占平民财产的法令。(2)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分配权利,改变了以出身决定政治地位的规定。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了“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主题二梭伦改革的特点史料一梭伦改革中,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是一种执行社会公正的结果,是公正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必要措施。世界文明史史料二我赋予人民恰如其分的崇高地位权势之士因为财富遭受嫉妒,我保护他们免受一切危厄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梭伦史料三(梭伦)力图在实践中推行德尔菲关于限度与节制的训导,将其运用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一个被贫富纠纷所撕裂的城邦中引入一种社会平等的理想。赵明论梭伦立法史料解读处划线部分指奴隶主贵族。处划线部分意指对社会成员不偏不倚。处划线部分的核心信息是限制贵族特权和利益。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分析梭伦对债权人“侵犯”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该项措施主要解决哪一问题?提示措施:颁布解负令。问题:贵族盘剥平民。(2)史料二体现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提示“中庸”。改革中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3)根据史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在政治上是如何实践“限度与节制”思想的。提示确立财产等级制,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民主化改革,打击贵族特权,扩大平民的参政权利,但国家权力主要掌握在贵族手中。史论总结梭伦改革的特点(1)从改革的背景和目的看,改革旨在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根本目的是维护雅典城邦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奴隶制经济。(2)从指导思想看,改革遵循着一条中庸路线,因而很多改革措施带有“折中”色彩。(3)从具体措施看,改革触及了当时的土地占有关系,并对国家政治体制进行了根本性改造,因此改革既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又是对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4)从矛盾调整的角度看,改革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和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最终并未根本解决贵族与平民的矛盾。(5)从作用和影响看,改革把雅典引上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道路,但改革并不彻底。1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是独立存在的“公民”。在梭伦改革中,有利于巩固这一基础的措施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度B鼓励发展农工商业C确立财产等级制度D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答案A解析A项措施使大量债务奴隶恢复了人身自由,与题干中的“独立存在的公民”一致,A项正确;B项措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C项措施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贵族特权;D项措施打破了贵族对司法的垄断。2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它反映的政治理念是()A中庸原则 B节制思想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平均主义答案C解析“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反映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3梭伦改革前后,划分雅典公民等级的标准的变化是()A从地域部落到血缘关系B从血缘关系到地域部落C从血缘关系到财产多少D从地域部落到财产多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内容。梭伦改革以财产等级制度取代出身等级,故选C项。4(2016郑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仍归贵族所有。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官、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同,唯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韦斯特梭伦:残篇36(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2)据材料一、二,梭伦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答案(1)措施: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制,允许贵族保留祖传土地;政治上实行按财产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2)原则:折中或中庸、调和。解析第(1)问,回答梭伦改革的内容即可;第(2)问,说明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中庸与调和,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1(2017岳阳高二调研)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明显“侵犯所有制”的是()A鼓励发展工商业B建立“四百人会议”C实行财产等级制度D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信息说明梭伦改革解除债务奴隶制的政策是对债权人的一种“侵犯”,根据所学,梭伦改革中规定占有土地最高限额的措施,防止了贵族任意兼并土地。属于明显“侵犯所有制”的措施。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2(2016黄冈高二检测)亚里士多德说:“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这一原则在梭伦改革中突出地体现于()A颁布解负令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C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D设立“四百人会议”答案B解析实行财产等级制度,贵族因为特殊地位而拥有相当多的财产,其社会政治地位自然比较高,这对贵族有利;同时,财产等级制度打破了原来的出身等级制度,平民可以通过辛勤劳动而积累较多的财产,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这样既提高了平民地位,又保证了贵族利益,与材料“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信息一致,故B项正确。3(2017吉林高二检测)新全球史写道:“梭伦为平民提供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吸收平民参政,有利于推动改革进程B议事会的任职资格开始不受财产限制C雅典贵族和平民的地位日趋平等D议事会开始成为城邦最高权力机关答案A解析从材料“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可知,梭伦改革提高了平民尤其是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选A。其他选项与材料不符。4(2016淄博高二检测)梭伦改革后,“穷人只能作为公民大会的成员或作为陪审员来参与国政。但这两种权利,尤其是后一种权利,到后来却证明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就渐渐成为法律和城邦的真正主人”。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平民成为城邦的最高统治者B平民在城邦事务中取得了一定的参与权C贵族在政权中已无足轻重D雅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公民民主制度答案B解析贵族财产多,地位等级高,拥有较多的权利,因此A、C两项错误;雅典建立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度是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后,D项错误。5(2016南昌高二检测)雅典人四处寻找富于人情味的改革者,终于,他们找到了梭伦。他一面颁布 解负令改善平民的经济状况,组建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保护贵族政治特权。由此可见梭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A提高平民地位B调和社会矛盾C保护贵族权益D未改善奴隶的生存状况答案B解析从梭伦的改革内容一方面提高平民政治地位,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可知其改革的最大特点是中庸,以调节社会矛盾为主。A、C说法不全面;D与题干无关。故答案选B。6(2016湛江高二检测)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为民主制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的是()A颁布解负令B废除债务奴隶制C鼓励发展工商业D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答案C解析发展工商业,增强了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有利于多元化政治格局的稳固,为民主制奠定了社会基础。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在梭伦所进行的革命中,应当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摘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材料二照梭伦的宪法来说,全体人民乃是政权的最高根源、法律的主宰。梭伦的立法意味着此后一切国家大事都必须得到全体公民都可以参加的、代表人民意志的公民大会的批准。尽管贵族(长老)会议仍然是国家的一般监督者和维护法律的机构,但它显然已无法否定公民大会的决议。这就宣布了贵族垄断立法时代的结束,平民开始在立法活动中发挥作用。摘自塞尔格耶夫古希腊史(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改革中的哪些措施?材料二反映了梭伦时期雅典公民大会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述梭伦改革的政治意义。答案(1)措施: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变化:公民大会的地位提高,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2)打破了贵族垄断国家权力的局面,维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扩大了平民的参政范围;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解析第(1)问中第一小问透过材料信息“损害债权人的财产以保护债务人的财产”“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紧扣材料信息“一切国家大事都必须得到全体公民都可以参加的、代表人民意志的公民大会的批准”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政治意义立足于公民政治权利和雅典通过立法确定民主政治等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