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岷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73665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岷县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岷县二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生物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总共60分)1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若为肝脏细胞,则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2.人体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3.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査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4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大脑皮层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人脑的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B.兴奋通过图乙所示的结构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D.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6.激素在人体内起调节作用,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B.激素通过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运输C.激素种类多但只能为机体提供少量能量D.激素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7如下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直接分化形成C.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不同8.下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原刺激机体后, 细胞和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B.浆细胞与效应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D.效应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9.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由淋巴细胞产生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C.可裂解乙肝病毒D.可被蛋白酶水解10假设右图中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和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四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B.C.D.11.下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A.大于的浓度、小于的浓度B.大于的浓度、小于的浓度C.大于的浓度、小于的浓度D.大于的浓度、小于的浓度12.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C.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D.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植物,可使植株增高13.下面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B.种群的增长一般遵循“”形曲线C.种群的增长一般遵循“”形曲线D.种群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14.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随机取样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15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的出生率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16.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K值会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17.生物种群的“”型曲线增长的理想条件不包括( )A.物种的繁殖能力强B.气候适宜C.食物和生存空间充裕D.没有敌害18.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竹林中不同种类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食性有关,而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层现象19某种植物病毒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与青蛙是寄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D.水稻和病毒是互利共生关系20.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21.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23.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C.生产者和消费者D.生产者和分解者2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25.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C.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26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 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 , 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就是化学信息2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B.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C.适当增加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可有效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29.人口增长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果人口增长得不到有效控制,则会造成( )水资源短缺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生物多样性锐减 环境污染加剧A.B.C.D.30.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每空1分,共12分)下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反射弧是由1_、2_、3_、4_和5_组成的。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_。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_,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_,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的。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是通过_(结构)来传递的。该部位又由突触前膜、_、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_ ,是不可逆的。32. (每空2分,共16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分析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调查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得到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该种群增长率在_段最大, 点种群数量与点相比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2.图2中, 段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为_;点后,该种群死亡率明显增加,可能的原因是_。3.为了调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只个体,其中有3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_只。如果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_。4.图3为种群在不同环境中的增长曲线,处于自然环境中的增长曲线是_(选填“”或“”),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_的个体数量。33. (每空2分,共12分)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 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 、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 、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_。2.图乙中,若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表示_,表示_。3.若图甲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其中,丙的能量中比例为1|4的部分来自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 (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