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四)地表形态变化练习(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7247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四)地表形态变化练习(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四)地表形态变化练习(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通用版)2019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四)地表形态变化练习(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题组命题6大着眼点之(四) 地表形态变化高频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考情全察命题视角一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18全国卷节选)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下题。1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的地壳经历了()A持续下降B持续抬升C间歇性下降 D间歇性抬升解析:选D根据河流阶地的形成原理可知,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地壳抬升运动;而且图示每个时期的阶地面都较平坦,说明各个时期内地壳比较稳定,据此可以推测该区域经历了间歇性抬升。命题视角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2(2019届高三抚州七校联考)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Aa BbCc Dd(2)图中b到d的过程()A均在地表进行 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C物质来自地壳 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解析:(1)A(2)B第(1)题,因为“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可见其性质为岩浆岩,是在岩浆喷出过程中形成的。图中a为岩浆岩,为岩浆上升过程,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2)题,由b到d说的是岩石裸露在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并最后在变质作用下形成新的岩石的过程,综上所述,B项正确。知能全通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地质构造的判读与应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两个角度。在备考复习时,既要从综合思维的角度掌握地质剖面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又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地理实践力的角度掌握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1巧用综合思维理清地质构造类试题的思维流程2落脚地理实践力,掌握地质剖面图判断的4个技巧(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存在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如图2甲处)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3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如图2),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2)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如图1 M处)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如图3丙处)。(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图1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图3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图中乙处为背斜山,丁处为向斜山。(4)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题点全练(2018重庆二诊)如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3题。1该河流的流向是()A自东南向西北 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 D自西北向东南2下列关于图中的推断科学合理的是()A断裂下沉是东南岸阶地形成的主因B图中岩层的颗粒由至逐渐变粗C图中M阶地比岩层形成的时间晚D图中M阶地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域3近年来,M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是()A上游拆除水电站 B上游城市进程加快C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下游修建跨河大桥解析:1.B2.C3.C第1题,该河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的影响,河流侵蚀右岸,从剖面图可知东南岸有大量沉积物堆积,因此西北岸为河流右岸,所以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第2题,河流阶地是指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的地形。从地质结构上看,两岸存在着岩层的断裂位移,但这不是阶地形成的主因,特别是岩层在阶地处没有形成断裂位移,所以主因是下蚀与沉积而形成的,A不合理;图中可以看出岩层的形成时间是由至由新到老,但颗粒粗细无法判断,B不合理;M阶地在河流丰水期时被部分淹没,位于岩层较陡峭处之前,东南地区降水较多,再与上几层的阶地相比,其形成时间应该较晚,所以不可能是聚落的集中分布区,D不合理;M阶地是由于沉积和下蚀而形成,其覆盖着岩层的出露少许部分,形成时间应比晚,故本题选C。第3题,上游拆除水电站,M地丰水期水量应增大,故A错;上游城市化加快,用水量增加,下游水位下降,但沉积物不会减少,故B错;下游整治疏通河道,导致河流出水量变大,流速加快,上游水位降低,沉积物减少,故C对;下游修建跨河大桥与上游水量和沉积物无关。如图为我国吐鲁番盆地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45 题。4吐鲁番盆地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B碰撞挤压、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风力堆积 D断裂下陷、冰川堆积5火焰山下存在一个巨大天然“水库”,最终成为吐鲁番盆地的灌溉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山地降水是“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B“水库”的形成得益于天然储水结构C需人工从“水库”抽水D灌溉水源直接取自艾丁湖解析:4.A5.B第4题,读图可知,吐鲁番盆地的地质构造为地堑,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而盆地地表的新生代沉积物则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第5题,吐鲁番盆地北侧博格达峰的冰雪融化,沿砂岩缝隙下渗,火焰山下存在一个向斜,且向斜底部是坚硬的岩浆岩,有利于储水;火焰山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从山前断层部位出露,成为吐鲁番盆地的灌溉水源。艾丁湖为咸水湖,湖水不适宜灌溉。高频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考情全察命题视角一河流地貌的判读1(2018全国卷节选)如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2)题。(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AT0BT1CT2 DT3(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AT3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CT1形成时期 DT0形成时期解析:(1)A(2)A第(1)题,图示河流有四级阶地,对应T0、T1、T2、T3四个平坦面,平坦面上的沉积物源于河流携带的砾石。由于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因此砾石还会继续在此沉积(或堆积),T0的面积仍在扩大,A对。由于T1、T2、T3平坦面位置高于洪水期河流水面,所以砾石无法在此沉积,B、C、D错。第(2)题,河流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通常,流速大,沉积物颗粒较大;流速小,沉积物颗粒较小。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说明T3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河流流速最快。故选A。命题视角二洪积扇的分布特点及成因分析2(2017全国卷)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如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1)(2)题。(1)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降水较少山地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风化物粒径较小A BC D解析:(1)C(2)B第(1)题,据材料可知,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形成的,山地中河流多、沟谷多、降水丰富是其形成的必备条件。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与山体的坡度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降水集中并不能代表降水多。第(2)题,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说明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沉积能力较强。山地相对高度小会导致水流速度较慢,流水搬运能力较弱;河流流程较长,大颗粒的砾石在河流的中上游沉积。知能全通核心素养下的新高考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是高考重点也是难点。高考一般以区域图为命题载体,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以地貌示意图等图文材料进行地貌特征阐释,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因此,在备考复习时,首先要对区域进行准确定位,然后运用相关外力作用的知识对地貌特征成因进行综合分析。1着眼于区域认知,掌握外力作用的分布规律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除此以外在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地貌形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岩石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流水的溶蚀作用沙丘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主要为海浪的侵蚀作用2运用综合思维能力突破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1)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方面进行分析。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作用。(2)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形地势两方面的影响。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3)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题点全练(2019届高三宜昌联考)“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 km,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咸水湖。读图回答13题。1“千湖沙漠”景观中沙丘的成因主要是()A冰川堆积 B海浪堆积C流水堆积 D风力堆积2图中众多咸水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 B雨水C河流水 D冰雪融水3图示区域沙丘的沙源主要是()A巴西高原疏松的土壤B太平洋浅海滩涂C沿岸寒流导致气候干旱,土壤裸露D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解析:1.D2.B3.D第1题,景观图中的沙丘应是河流携带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形成的,应为风力堆积作用。第2题,该地位于赤道附近,降水较多,故咸水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第3题,从前面分析中可知沙丘的沙源来自河流携带的泥沙。废黄河三角洲位于江苏北部沿海,是由历史上黄河南泛侵泗夺淮形成的,属淤泥质海岸。如图示意废黄河三角洲2008年海岸线位置及1965年和2008年海水10 m等深线位置变动情况。据此回答45题。4推测19652008年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的趋势是()A向陆地方向退缩 B向海洋方向延伸C先退缩,后延伸 D基本稳定不变5图中海水10 m等深线位置发生偏移的主要原因是()A冰川侵蚀 B海潮侵蚀C风力搬运 D人工护堤解析:4.A5.B第4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相比1965年,2008年海水10 m等深线向陆地方向靠近,说明海底受侵蚀,海岸线向陆地方向退缩。第5题,废黄河三角洲属于淤泥质海岸,沉积物松散,易遭受沿海风浪、海潮的侵蚀作用,导致海水10 m等深线位置发生偏移。专题跟踪检测 A级基础提速练(2018张家口模拟)位于山东临沂蒙阴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是继“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之后的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崮属于“桌形山”或“方形山”类型,其典型特征是四周陡峭、顶端较平坦。崮顶之下梯田层层,沟壑舒展。如图示意“岱崮地貌”景观。据此回答13题。1临沂蒙阴境内的岩石主要为()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 D石灰岩2岱崮地貌的形成过程为()A固结成岩岩层断裂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岩层断裂裂隙扩张岩浆喷发地壳抬升C岩石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岩石沉积变质作用外力作用3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岱崮地貌顶部应当()A开垦耕地,种植作物 B禁止开发,保持原状C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D修建亭榭,以供观赏解析:1.D2.A3.C第1题,三叶虫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材料指出“崮的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临沂蒙阴境内的岱崮地貌分布普遍”。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只有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临沂蒙阴境内的岩石主要为石灰岩,故选D。第2题,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先是石灰岩的形成,进而地壳运动使其岩层断裂,在此基础上地壳抬升,海拔增高,经外力侵蚀而形成,故选A。第3题,岱崮地貌顶部海拔较高,土层浅薄,极易受到外力的破坏,因而应当植树种草,保护地表,故选C。(2018湖北四校联考)如图中1为河床(常年有河水),2为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露出),3为阶地(高于洪水期河流水位)。读图回答45题。4阶地一般是由河漫滩发育而来,当原来的河漫滩高出河流洪水期水位时便形成阶地。那么河漫滩发育成阶地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流量减小 B植被破坏C地壳抬升 D地壳下降5在图中,河谷的右侧较为陡峭,河谷的左侧较为和缓,这种河谷称为“不对称河谷”。“不对称河谷”一般分布在河流的()A上游河源处 B中上游的河流弯曲处C山口冲积扇处 D河流入海口处解析:4.C5.B第4题,由题干可推知,阶地是河漫滩上升形成的。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原先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之上,成为近于阶梯状的地形,即为阶地,C正确。河流流量减小,下切作用也会减弱;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河水含沙量增大,下切作用也会减弱;地壳下降,河漫滩不会上升形成阶地。第5题,河谷的不对称形态是由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造成的。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与地转偏向力及河道的弯曲有关。若河道弯曲,则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易形成不对称河谷,B正确。(2018辽宁五校联考)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度快、三角洲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如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6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A BC D7图中河流()分汊多多为地下暗河易改道流量稳定A BC D8图中扇三角洲()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A BC D解析:6.D7.A8.B第6题,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前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第7题,图中显示河流分汊多,这也说明河流易改道;沉积物颗粒大小不一,说明流量不稳定;图中主要以地表径流为主,看不出有地下暗河。第8题,图示三角洲位于山地与水体之间,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对;流水沉积作用使粒径大的先沉积,粒径小的后沉积,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对;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错;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扩大,错。黑龙江五大连池地区整齐排列着14座火山锥,火山下的石龙江串联着五个湖泊。图1为五大连池部分地区示意图。该地熔岩流地貌中常见喷气碟和喷气锥(图2),其形成与熔岩流经潮湿的地面密切相关。二百年前黑龙山火山喷发后,只有生命力顽强的火山杨等能在这里的焦土上生长,几十年后才有其他植物跟进生长,目前该地植被逐渐朝火山喷发前的类型恢复。据此完成911题。9由图可知()A五个湖泊都因火山口蓄水而成B石龙江主要的流向是自南向北C火山群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影响D火山群主要为西北东南走向10关于喷气碟、喷气锥的表述正确的是()A多出现在火山口旁B在黑龙山的数量要比在白龙湖畔的多C因流水侵蚀而形成D均为熔岩随水蒸气喷出、堆积而形成11关于黑龙山植被叙述正确的是()植被的垂直分异比较大火山杨为其他植物跟进生长改善了条件喷发前属于针阔混交林火山焦土是火山杨生长的有利条件A BC D解析:9.C10.D11.C第9题,由图可知,五个湖泊都位于火山下,火山口蓄水而成是火口湖,在火山顶部,A错。水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石龙江主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B错。火山群分布主要受断裂带影响,C对。火山群主要为南北走向,D错。第10题,该地熔岩流地貌中常见喷气碟和喷气锥,均为熔岩随水蒸气喷出、堆积而形成,D对,C错。多出现在熔岩流中,A错。白龙湖地势低,熔岩流量应较大,在黑龙山的数量要比在白龙湖畔的少,B错。第11题,黑龙山纬度较高,海拔较低,植被的垂直分异比较小,错。火山杨为其他植物跟进生长改善了条件,对。喷发前属于针阔混交林,对。火山焦土只有生命力顽强的火山杨能够生长,不是有利条件,错。C对,A、B、D错。B级重难提分练(2018南昌一模)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如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的时间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上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据此完成13题。1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2该断面上,甲地层比乙地层()A形成早,厚度小 B形成早,厚度大C形成晚,厚度小 D形成晚,厚度大3当前,该断面地貌类型是()AV型谷 B河漫滩C冲积扇 D三角洲解析:1.B2.C3.A第1题,根据材料,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根据流水侵蚀的痕迹,该处的岩层不断稳定上升,造成该断层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地壳运动,B对;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该地岩层是沉积岩,A错;堆积作用发生在低洼处,C错;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D错。第2题,沉积岩层中,下面的沉积岩形成的早,上面的形成的晚。该断面上,甲地层在上面,形成的比乙地层晚,根据三个地层上表面高度差计算可知甲地层比乙地层厚度小,故选C。第3题,当前,该断面岩层持续上升,以流水侵蚀为主,地貌类型是V型谷,A对;河漫滩、冲积扇、三角洲均为河流堆积地貌,B、C、D错。(2018金华期末测试)读某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45题。4该区域地层形成过程中主导的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 B侵蚀作用C变质作用 D沉积作用5煤层的存在表示该地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是()A炎热干燥 B温暖湿润C低温少雨 D年温差大解析:4.D5.B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岩层为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主导的外力作用是沉积作用,所以D正确。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岩层存在煤层,表示该地当时的地理环境特征是温暖湿润,所以B正确。(2018辽宁五校联考)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读三峡地区河流阶地结构与旧石器时代遗址综合剖面图,回答68题。6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B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C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沉积D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沉积7任一级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A相对稳定 B持续下降C持续上升 D反复升降8早期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最主要原因是()A水运便利 B气候湿润C军事防御 D便于农耕解析:6.B7.A8.D第6题,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作用为主;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因此图中多级河流阶地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地壳抬升和流水侵蚀,故选B。第7题,读图可知,图中阶地底部地势平坦,说明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地壳相对稳定,故选A。第8题,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是因为早期人类以农耕为主,河流阶地土壤肥沃,而且靠近河流,灌溉方便,故选D。(2018辽宁五校协作体考试)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911题。9图中地层形成最早的是()10关于飞来峰景观的形成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D岩层断裂垂直上升外力侵蚀推移上覆11图示时间最可能是()A上午 B半夜C下午 D傍晚解析:9.C10.A11.B第9题,沉积岩层埋藏越深,形成时间越早,图中右侧海拔0 m以下的B所示岩层是海拔0 m以下岩层中形成时间最早的,在右侧海拔0 m以上的岩层中,C所示岩层又在B所示岩层之下,因而形成时间更早。选C。第10题,由图可知,飞来峰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结合图示岩层状况可推知,该飞来峰应为沉积岩层推移上覆之后被外力侵蚀而形成的(其岩层与图中右侧沉积岩层相吻合),而推移上覆则是由于水平挤压使岩层断裂,之后岩层继续受水平挤压而出现的(据图中岩层分布可知)。选A。第11题,图示为河谷地形,图中河谷上空有云层和降水,说明此时河谷的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此时吹山风,为夜晚。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