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72100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知识点同步练习卷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就业区位商(LQ)用来衡量产业集群状况,其公式为:LQ(Eij/Ej)/(Ein/En)。其中,Eij指区域j里面产业i的就业人数,Ej指j区域的总就业人数,Ein指整个国家i产业的就业人数,而En是指国家的总就业人数。读2012年电子信息产业省际就业区位商示意图,完成12题。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最明显的省(区、市)是()A广东省B上海市C北京市D江苏省2与其他省(区、市)相比,该省(区、市)吸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是 ()A毗邻港澳B市场广阔C环境优美D人才充足【答案】1.A2.A3(2017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答案】A (2017安徽淮南模拟)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地区工业化进程。下图表示某国1960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及其占总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6题。4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就业人口总数变化特征的是()ABCD5该国最可能是()A美国B中国C巴西D日本6该国20世纪80年代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发展()A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工业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动力导向型工业【答案】4.D5.B6.C我们这样定义城市化协调度:设某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为M,工业化水平为N,则N/M。当0.5时,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是基本协调的。读世界某区域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相关指标统计表,完成79题。指标1980年1995年1999年2003年2007年2011年2015年N(%)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M(%)9.4712.2616.3228.2034.9443.5051.507.依据表格资料可以推断出,该区域()A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协调发展、同步推进B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在逐步缩小C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经济良性发展D工业化一直滞后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很低8上述资料表明,该区域城市与经济发展特点导致()A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过多B乡镇企业发展受到限制C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不足D城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9依据资料信息推断,该区域可能位于()A墨西哥B英国C中国D坦桑尼亚【答案】7.B8.D9.C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1011题。10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骑单车出行 经营手工业作坊 去速食店就餐 建大型游乐场ABCD11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从季风水田农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ABCD【答案】10.A11.B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7上海虹口区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城市化的发展除传统的城市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见下表)。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发展影响因子表影响因子意义第一因子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第二因子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反映城市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市化第三因子人均GDP、城市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情况(1)简述20002005年,我国沿海省(区、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6分)(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市化第一因子的差异。(8分)(3)京津冀和福建的城市化有明显的非工业化拉动特征。据此推测这些省(区、市)三大产业共同的变化状况。(6分)【答案】(1)沿海大部分省(区、市)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各省(区、市)城市化水平差异很大;城市化发展速度不均衡。(2)辽宁省的重工业比重大,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发展慢,城乡居民收入较少;铁路交通网密度大,而公路网密度较小,省外人口迁入少。广东省的轻工业比重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小城镇发展迅速,工业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居民收入较多;公路网密度大,吸引大量外来人口。(3)(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13(2017山东临沂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30年来土地利用和行政中心变化图。近年来,该地区在发展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城镇和工业过度集中、产业结构趋同、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1)指出该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6分)(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30年来该地区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3)针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该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6分)【答案】(1)变化:由水稻、桑树生产转向以蔬菜生产为主。原因: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用地减少;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农村劳动力流失)。(2)外来人口大量增加;城镇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提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内外联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重。(3)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转移;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各城镇加强产业分工与合作,实行错位发展。 14(2017浙江嘉兴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改革开放初期,环太湖地区很多集镇人口没有进入城市,集镇慢慢发展成为小城市。简述这种城市化发展方式对当地的影响。【答案】(1)问题: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对资源消耗、交通运输要求高,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的附加值低等。措施: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等。(2)有利影响: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整体发展;乡村地区得到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避免了大城市的拥堵、污染等问题;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等。不利影响:县级城市重复建设,投入高,削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