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400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选择题的答案应涂在答题卷卷首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题卷的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和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A.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B.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C.在作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都并不理想。D.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B.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C.文章具体阐述汉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D.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B.汉字可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并且形声字占绝大部分。C.只要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D.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个性和特点为前提。(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牡丹醉春图 韦延长 傅玑是国内一流的国画大师,善画花鸟、山水和人物,而在花鸟之中,又擅长牡丹。去年,他应邀到铜城画的“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在拍卖会上以三十万元的价格拍出,遥遥领先其他作品。 这个消息是他的弟子符小华告诉他的。傅玑已是八十高龄的人了,但精神矍铄,平日里,他的生活很有规律。 “老师,好消息好消息!”傅玑散步回来时,符小华手里拿着当天的早报,兴冲冲地迎了上去。 傅玑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着符小华,缓缓地问道:“什么好消息?”“您的画创造了一个新高,拍了三十万呢。”已届不惑的符小华,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地说道。 在以往的拍卖会上,傅玑的作品曾经拍卖过二十万元一幅。作为当代画家,作品能卖几万的就算是很有成就的了。 “是嘛?”傅玑淡淡地应道,好像这个好消息与他一点无关。 回到客厅,符小华把刊登有拍卖会消息的报纸摊在桌面上。报上刊登着陶瓷花瓶的图片,还有一大段文字说明。这个“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是去年傅玑应邀到铜城画的。铜城每年举办一届陶瓷艺术节。艺术节期间,有一项议题是邀请一些名家现场为陶瓷产品作画,然后进行烧制后拍卖。 傅玑是第一次去铜城作画,也是第一次将画作画在陶瓷上,想不到他的作品能卖出这么高的价钱。“那是他们的陶瓷做得好。”傅玑一边看一边说。 傅玑画的是两枝牡丹,分别开着两三朵盛放的牡丹花,那淡雅的笔画,错落有致的线条,将牡丹那种雍容与富贵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原来傅玑是想取名为“牡丹报春图”的,后来觉得太俗了,就改为“牡丹醉春图”。一字之改,意境与韵味就大不一样。 “老师,您的画是鲜花,他们的陶瓷只是一片绿叶。”符小华说道。 “鲜花少了绿叶,就没有了生气。”傅玑说着,目光落在了衬托鲜花的那几片绿叶上。忽然,他的脸变得僵硬起来顶头的一片叶子,他少画了两笔,那叶子看上去就有些颓败的样子但是,如果不是专业的人士,是根本看不出这个微小的错误的。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终于想起来了,那时眼看画作就要大功告成,符小华过来催促他,让他去参加陶瓷发展论坛,回来的时候,他净想着这个画作的名称,结果就忘记把那两笔给添上去了。 几天后,傅玑和符小华专门去了一趟铜城。 来前,符小华并不知道傅玑此行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刚下车,就被一位姓曹的中年人接到一座豪华的别墅里。 中年人正是“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的新主人。那个花瓶此时正摆在他的客厅里。傅玑大步来到花瓶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说道:“曹老板,希望您能把这个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让给我。” 符小华看着傅玑,有些莫名其妙。曹老板抚摸着陶瓷花瓶,摇了摇头,说道:“傅老您的画作炉火纯青,这个陶瓷花瓶又是您的第一个陶瓷画作,非常具有收藏意义。” 傅玑看着曹老板,诚恳地说道:“您开个价吧。” 曹老板还是摇了摇头。傅玑想了想,说道:“这样吧” 最后,傅玑以三十万元的价格,外加一幅画作,换回了那个“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交易完毕,符小华问道:“老师,这是何苦呢?” 傅玑指着花瓶上那片没画完整的叶子,说道:“看到了吗,这是个不该犯的失误。”傅玑说完,捧起“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往地上狠狠地摔去。只听“砰”的一声脆响,那花瓶便变成了一堆碎片。 符小华和曹老板望着一地的碎片,已是目瞪口呆。后来,听说傅玑深居简出,再也没有答应过别人在现场进行作画。 (选自xx第6期微型小说千载选刊,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头特别交代傅玑是一位擅长画牡丹的一流国画大师,可是画在陶瓷上的“牡丹醉春图”却出现了败笔,作者在这里用的是反讽手法。B.小说中“傅玑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其省略的内容应当是傅玑想用三十万元的人价格外加一幅画作,换回“牡丹醉春图”陶瓷花瓶。 C.小说语言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繁琐的手法运用,平平淡淡,真实自然,无雕琢之感,文字背后却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D.陶瓷花瓶中盛放的牡丹,花的叶子少画了两笔,傅玑回收后把花瓶摔成了碎片,这也给我们以启示,哪怕一点点过失,也不可放过。 5.请概括小说主人公傅玑的性格特点,并简要分析。(6分) 6.作者以“牡丹醉春图”为题,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3)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2018年1月2日,支付宝发布xx全民账单。数据显示,去年全国5.2亿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2%。据统计,xx,全国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先后支持支付宝;2亿多市民通过支付宝城市服务“窗口”共办理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100多种服务;4000多万户小商家利用二维码贴纸实现收银数字化。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1月3日报道)材料二:xxxx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材料三:所谓的条码支付,是指银行或支付机构应用条码技术,实现收款人、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业务活动。出门打车,掏出手机扫一扫车上的二维码,轻松支付车费;下馆子吃饭,手机上的二维码被收银员扫码枪扫了后,立马埋单走人扫码支付手段,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条码支付业务快速发展,在小额、便民支付领域显现出门槛低、使用便捷的优势,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成为移动支付发展的重要体现形式。同时,条码支付的技术实现方式和业务风险相对传统银行卡支付具有其特殊性,部分市场机构在业务开展中也存在扰乱公平竞争秩序、支付风险防范不到位等问题。为鼓励并规范金融创新,促进条码支付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并配套印发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摘编自新浪网2017年12月28日报道)材料四:据介绍,我们进行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人民银行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若个人客户需更多条码支付额度,可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方式对交易进行验证。在不少移动支付用户看来,国家出台针对二维码支付的相关管理规范,在对日常使用影响降到最低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移动支付的安全性,无疑是一件从用户角度出发的“大好事”。 (摘编自南方日报2018年1月4日报道)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据材料一可知,移动支付在大众中应用广泛,市民坐在家中也能享受多种便利服务。B条码支付在促进移动支付普及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现象。C据材料二可知,从移动支付用户同比增长走势来看,xx将是xx的两倍多。D新规无疑让条码支付更安全了,但对于部分消费的支付模式将会有一定的影响。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近年来,移动支付的方式已悄然涉及城乡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支付与以往新事物的发展局面一样,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B根据材料二图表中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知,随着移动支付的逐渐普及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C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也可以让收银员扫消费者手机上生成的动态条码。D央行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采用动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9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请概括说明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6分)2、 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张克戬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B.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C.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D.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B.“靖康”是宋钦宗的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武帝在位时开始使用的,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C.古代“朔”指农历初一,“望”为月中,“晦”指农历三十。D.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定,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5分)(2)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5分)(2) 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 参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注】高冠:山谷名,岑参终南山隐居地。14.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宦情”,做官的志趣、意愿。首联写三十多岁好不容易有个官做,感到自己终于要实现抱负了,于是发出“宦情多欲阑”的感慨。B.颈联描写了谷水淹没山间小路,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描画出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C.尾联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D.“渔竿”运用借代手法,代指隐逸生活;“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15.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偕忘,并以“_,_”赞扬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2)李商隐无题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句子是_,_。(3)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水曲折隐现的语句是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在西安的大雁塔南边的大唐不夜城中,游客 ,他们扎堆在一个个临时搭建的工坊前,看得出神。麦草工艺工坊里,陕西渭南一位村民将麦草剪成细细的“牛毛”拼贴在画纸上,一幅牛耕图 ,在日光下熠熠闪光,他的麦草工艺品已成为陕西“一村一品”特色产品各具特色的工坊组成了本届匠人大会的核心活动“守艺长安大唐工坊”。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对于工匠精神,诗经国风中这样描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已出土的中央官府烧制的秦代瓦当上,常会发现有一两厘米大小的不起眼的印文,包括编号、机构、工匠名等。难道xx年前匠人的产权意识就已觉醒?答案并非如此。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吕不韦要求器物的制造者在产品上刻下己名,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考核工匠技艺。这种制度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之后的历朝历代,不管工料、工艺如何 ,不管是玉器、青铜器,还是瓷器丝绸,( )。“纵观中外历史,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文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就会变得强烈。今天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工匠精神被标举,是必然结果。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一批 的人,需要一个具有匠心的群体。”参会的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说。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络绎不绝 呼之欲出 推陈出新 卓尔不群B. 不绝如缕 惟妙惟肖 推陈出新 特立独行C. 络绎不绝 惟妙惟肖 革故鼎新 特立独行D. 不绝如缕 呼之欲出 革故鼎新 卓尔不群18.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B. 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C.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示中国的匠人精神。D. 活动以西安本地匠人展示为主,通过技艺工坊的形式与游客进行零距离互动,向来自各地的游客表现中国的匠人精神。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匠人的初心始终是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B. 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们的终极目标C. 匠人们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其终极目标D. 精益求精的匠心始终是匠人的初心20.下面是表哥赵宇强给表弟李思佳的一张便条,其中有5处用语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5分)思佳: 得知你即将光临上海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决赛,我前来送行,而未能见面。为表达我的美意,现惠赠钢笔一支,请务必笑纳。祝你不辜负大家的厚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宇强 1月18日 _21. 下面是某班“暖心之行”重阳节敬老院活动的构思,请你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6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共享单车”是商家投资的公用自行车,只需要手机扫码即可付费骑行,因其灵活便捷、低碳环保成为许多城市常见的“短途代步神器”。共享单车在大城市中投放使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它的出现实际上是“互联网+”时代治理交通拥堵的创新之举,受到广泛欢迎。有人用完后将它擦得锃亮,有人为它加了车筐使用起来更方便;但也有人涂抹编号据为己有,也有人随意乱放私自加锁,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它侵犯了自己的利益而故意破坏对上述现象,你怎么看?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安福二中、吉安县三中11月份联考语文试卷答案1.D A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概括不准确,文章认为,汉字具有地域性有两个原因,一为方言的多姿多彩,一为共同的文字表述使方言能获得多样的统一性,这样使汉字因为融入了方言而具有地域性特点。 B项“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概述不准确,“因而”强加因果。 C项“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并未实行,所以也谈不上“不理想”。2.B B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概述错误。文章第三段论及“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可见矛头指向的是“在外来文化冲击中送失自己文化方向的人”。3.C 表述不合逻辑根据文中第一段:“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可见,“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并非“走自己的文化道路”的唯一条件。4.A(“用的是反讽手法”错误,本文通过主人公傅玑收回有瑕疵的陶瓷花瓶的故事,凸显出主人公做事力求完美的特点。) 5.做事认真,治学严谨;精准求精,追求完美;知错能改,谦虚平和;轻财重艺,淡泊名利。6.“牡丹醉春图”是烧制在陶瓷产品上的画作,是小说行文的线索,情节都围绕它来展开;“牡丹醉春图”能很好地表现主人公傅玑的性格特征,凸显人物追求完美,知错能改,轻财重艺的形象;“牡丹醉春图”使文章主旨鲜明,是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的体现;“牡丹醉春图”充满意境美和韵味美,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7C 题中C项,“预计xx比xx同比增长两倍多”有误,从材料二来看,表头说“xx一xx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及同比增长走势”,可见曲线图上反映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用户规模”,二是“同比增长走势”,百分比反映的是“同比增长走势”,数字反映的是“用户规模”,由此可知,“增长两倍多”是用户规模,而非同比增长率。8B 题中A项,“在我国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说的是“移动支付城镇市场空间广阔。县城的移动支付用户占比为19.6%;省会城市占比为19.0%;农村地区占比为17.0%”,由数据来看,并未表现出巨大的城乡差异。C项,“新要求实施后,如果在饭店里吃了顿600元的大餐,消费者可以扫饭店的静态条码付款”有误,从材料四来看,新规实施以后,消费者超过500元的就不能扫静态条码进行支付了。D项,应该是采用静态条码支付时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9应用门槛低,支付方便,随时随处可以办理各种服务。支付更加快捷,避免了点钞、验钞和找零的繁琐。资金携带更加安全,出门不必携带大量现金,避免现金丢失。改用移动支付,避免纸币在流通过程中的污损。(每点2分)10.D(“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注意定语后置、“内应”作“为”的宾语而非“收斩”的主语。) (3分)11.C(“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3分)12C(事件的前提应在太原沦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围时。“暗中”也属无中生有)13.(1) 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省略句、“帅” “却”“讫”各1分,句意1分)(5分) (2) (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具”“间道”、“不报”各1分,句意2分)(5分)参考译文:张克戬,字德祥,是侍中张耆的曾孙。考中进士后,做过河间县令,主管吴县。吴县是浙江的大城镇,民风骁悍,喜欢争夺,大姓人家依仗势力把持官府的行为。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低头谨慎处事,致力于在任职期间不生事端,能够侥幸离开罢了。张克戬到任后,依靠法律进行彻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朝廷,朝廷召见并授官卫尉丞。当初,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宣和七年八月,张克戬做汾州知府。十二月,金兵进犯黄河以东,包围了太原。太原距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的燕人有几十个,私下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出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兵畏惧就撤兵了。张克戬凭功被加封为“直秘阁”。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守将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跑了,通判韩琥接着也阵亡了。张克戬召令士兵和百姓说:“太原已经陷落,我本来就知道汾州城会灭亡啊。但是从道义上讲,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跟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吧。”士兵和百姓都哭泣着不能仰脸看(张克戬),异口同声回答说:“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愿意尽死力听从您的命令。”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约束士兵,谨慎防守。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金兵攻占了平遥,平遥是汾州大镇,长久与金兵对抗,已经首先陷落了。金兵又胁迫介休、孝义诸县,使之投降。金兵占据了汾州南面二十个村庄,准备制作攻打汾州城的器具。金兵派遣两位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戬,张克戬连看都没看就烧掉了。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最终没有获得朝廷的答复。十月初一,金兵增加上万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极为迫切。汾州城里有十个人散布投降的话,张克戬斩杀了他们示众。各位金兵首领站在城下,张克戬临城大声痛骂,用火炮击中敌人的一位首领,那位首领当场死亡。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杀死都监贾亶,张克戬还在率领众人巷战。金人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人。张克戬回家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一家死了八口人。金兵将领抬着他的尸体依礼节埋葬在后园里,设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庙。情况为朝廷所知,朝廷下诏封赠张克戬为康殿学士,赠送银子三百两、绢五百匹,并在乡里张榜颂扬。绍兴年间,谥号“忠确”。(选自宋史张克戬传)14.A【解析】 “阑”是将尽的意思,“宦情多欲阑”应为“做官的念头消磨殆尽”。15.先直接抒写为官有所祈盼的心情;(2分)继而通过对隐居环境的描写表达对隐逸生活的留恋;(2分)最后用典故表达为了生计不得不告别隐逸生活前去为官的矛盾纠结情感。(2分)16.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17.A【解析】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符合语境。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能形容人来来往往不断。句子强调的是人来人往,故不合语境。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符合语境。呼之欲出: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似乎一叫就将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肖像十分生动。也指某件事即将揭晓或出现。符合语境。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此处形容工料、工艺,符合语境。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不能用来形容“工料”“工艺”。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符合语境。特立独行:保持独特高尚的品行,不随波逐流。此处没有“随波逐流”的意思。 18.C【解析】文段画线的句子中,“零距离与游客进行互动”语序不当,“向来自各地的世界游客表现精神”搭配不当。A项语序不当,“零距离”应放在“互动”之前。B项主语残缺,应在句首加“活动”。D项搭配不当,应将“表现”改为“展示”。19.D【解析】从语意连贯程度上看,本段强调的是“匠心”,而不是“匠人”,而且括号前说的是玉器、青铜器和瓷器丝绸,所以括号内的文字应以“匠心”为陈述对象,由此配出A、C两项。B、D的区别在于“终极目标”,这个目标对于“历朝历代”的匠人而言有些空洞,所以,“初心”比“终极目标”更贴合文段意思。20. 光临前往;美意祝愿;惠赠送给你;笑纳收下;厚爱期望21. 我们这次重阳节敬老院“暖心之行”活动,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人员分组,准备好相关物品和排练文娱节目;到了敬老院之后,先慰问老人聊天谈心,然后给老人们打扫房间,最后进行才艺展示,为老人带去舒适与欢乐。(信息完整2分,思路清晰2分,语言连贯2分,共6分) 22.材料解读:材料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叙述“共享单车”的积极意义,二是叙述人们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不同的行为。题目要求“对上述现象”进行思考,发表看法,这里的“上述现象”无疑是指几类人的做法,所以文章应当围绕几种人的做法进行思考,提出确当的立意。对于第一类人的行为,即“用完单车后把它擦得锃亮”和“为它加了车筐”,应当予以肯定,可以从克己守礼、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立意;第二类人的行为,即“涂抹编号据为己有”和“随意乱放私自加锁”,是一种自私行为,可从公德缺失、公民素养有待提高等方面立意;还有一类人认为“共享单车”侵害了他们的利益,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便用故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来表达不满,这是有违反法律的嫌疑。针对他们的行为,可从考虑问题的立场、如何表达诉求等方面立意。此外,针对后两种人的行为,从租赁企业角度考虑,可从完善服务、补齐短板、自我矫正等方面立意;从城市公共管理的角度考虑。可从制度支撑、公共管理等方面立意。参考立意:1.提倡共享精神,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2.克己守礼,心向善美,为温暖行为点赞;3.共享单车考验社会公德,自私自利行为损人也害己; 4.摆正个人位置,力戒自私狭隘,服从社会需求;5.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文明生成; 6.管理促进秩序,监督生成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