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2828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10月)高 一 语 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经典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神源泉,而经典阅读则是传承与激活民族文化精神的关键环节。经典阅读曾经只限于少数学者,并通过相对固定的教育场所得以薪火传递。当今,我们则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多元途径,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在此过程中,有两种选择:一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二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显然后者更受欢迎。这标志着传统的经典阅读与传授方式的重大变化:一是在对象上,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二是在空间上,由教育场所转向媒体空间;三是在方式上,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学者、媒体与大众群体三向合力,意味着一个新的经典传播时代经典“代读”时代的到来。经典“代读”热的兴起,是大众传媒与学者群体携手合作、一同满足大众精神需求的时代产物。以上三者在经典“代读”中融为一体,是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大众媒体的泛生活化。在当今时代,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知识精英的抗边缘化。面对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与商业逻辑的残酷选择,日益趋于边缘状态的知识精英渴望走出书斋,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三是经典崇尚的中介化。随着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气,然而大众群体普遍无法自主阅读,不得不求助于学者“代读”,以获得对经典的了解和体会。央视读书时间与百家讲坛的兴替交接,自然地成为其典范性的标志。从大众传媒时代本身的发展历程与规律来看,经典“代读”之火爆或缺陷,都具有某种历史必然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率先经历了类似的历史阶段。其中法国电视二台创办于1975年1月的毕沃读书最具典范意义。该栏目在约90分钟节目里,全是主持人、作者和读者一起自由论谈。10多年间,这个高雅节目赢得了难以想象的20%左右的收视率,被称为法国的“文学弥撒”,法国作家、学者都将在毕沃读书中亮相视为无上荣耀。西方的类似栏目,显然具有多重指向性意义,包括强化文化导向、标示思想高度、激活传播方式等意义。由此表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优良的电视读书氛围与传统,这是由其文明发展阶段与整体国民素养决定的。 与西方相比,我国当前的经典“代读”在文化导向上无疑是一致的,但在思想高度与传播方式方面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开办于20世纪90年代,以央视读书时间为代表的一批读书栏目,一直无法摆脱收视率低迷的困扰,相继黯然落幕。而百家讲坛之以“讲坛”为名,实际上是大学课堂在媒体虚拟空间的延伸与革新。它将传播重心落在以文、史、哲为内容的文化经典上,并由此打造出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在此,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三:一是我们为何不能在百家讲坛兴盛之际,依然坚守读书时间?二是我们为何不能选择多方互动的自由论辩,只能接受由学者单向灌输的“代读”?三是我们为何总是局限于故事性、趣味性的欣赏口味,而缺乏应有的思想锐度与精神高度?这昭示着我国经典“代读”走向更高层次、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与可能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1. 下列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经典“代读”的缘起与走向。B. 我国经典阅读对象及阅读内容形式的变迁。C. 经典“代读”热的兴起及典范性标志。D. 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异同。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众精神追求的高涨及其普遍无法自主阅读是促进经典“代读”热兴起的原因之一。B.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C.毕沃读书的成功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及整体国民素质水平都很高。D. 我国当前经典“代读”与西方相比的差异昭示我国经典“代读”实现自我超越的紧迫性。3. 下列各项中,对我国当前经典“代读”火爆原因概括有错的一项是(3分)( )A. 媒体内化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经典“代读”的火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B. 知识分子渴望重返文化中心舞台,为经典“代读”提供了阅读的传授者。C. 大众精神追求高涨,崇尚经典成为新的时代风尚,为经典“代读”的火爆提供了广泛的接受者。D. 采用“讲读”互动的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而“代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也更符合大众的欣赏口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漆树的眼泪我家在大山深处,离家不远有一个叫苜蓿坝的地方,那里长着一种叫作漆树的树木。大大小小的漆树长在半是石块半是泥土的混合土壤中,有碗口那么粗的,也有手腕那么粗的。黑黝黝的皮很厚实地趴在树干上,一旦把皮剥开,就会渗出乳白色的汁液,这就是能咬人的漆液。好多对漆树过敏的人,一看到这乳白色汁液就心里发麻。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我亲眼看见漆树哭泣,是在苜蓿坝放牧的时候。几个外乡人不知何时来到我们村子,村里人很亲近地与他们搭讪。他们在各山各岭转悠着,那天到了苜蓿坝,突然大动干戈,对漆树动起手术来。我看见漆树冒出浓浓的汁液,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在我心里翻腾,刺激着我,呼唤着我,使我真切地感受到漆树的疼痛。植物一旦遇到伤害,无法喊出声音,只能用自己的本能做着力所能及的弥补。在渗出汁液的那一瞬间,漆树迅速做出选择,集聚力量开始修复被割裂的皮肤。那些外乡人拿出大塑料桶,让汁液慢慢地流到桶里,割了一棵又一棵,直到桶盛得满满的才罢休。“为什么只割漆树,其他树不割呢?”我满含着对漆树的同情问那些外乡人。“漆树的汁液是宝贝呀!”我眼睁睁地看着,心里怅然若失。一棵棵伤痕累累的漆树无声地抗议着,一个郁郁葱葱的坝子几天工夫便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漆树身上布满了刀伤,从树根开始,一直延伸到细小的枝干,几乎所有的皮肤都被割破了,一个个伤痕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我在心里嘀咕:“漆树会不会死?那些外乡人要漆树的汁液做什么?”我后来知道那些外乡人来自四川,他们把漆树的汁液收集起来,经过几道程序,提炼出纯度很高的漆。这种漆不添加其他成分,又叫土漆、生漆。用这种漆漆过的家具,油光可鉴,而且不褪色,表面还耐高温。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漆树的眼泪被提取后,却在家具的表面重生。每当我看见用土漆漆得光亮无比的家具时,总会想到苜蓿坝那一坝漆树的命运。人类为了撷取自身需要的东西,完全不顾植物的感受。再次去苜蓿坝放牧时,原本以为死亡的漆树会大煞风景。但当我们纵着骡马来到苜蓿坝时,却看见了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漆树,原来的伤痕处长出了厚厚的痂。我抚摸着伤痕,想象着漆树被割伤后,是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其中又有多少艰难。俗话说:“人活脸,树活皮。”可是漆树被割破树皮提取汁液后还能生存下来。对割破树皮这件事,漆树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接受自己的命运。漆树的眼泪,不是哭泣后的残余物,而是新生命的一种见证。 (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交代漆树的生长环境和状态,其中“趴”写出漆树树皮紧紧裹着树干的情态,“咬人”用拟人手法写出漆液的毒性之大。B“漆树的眼泪映射在家具上,成为家具的眼睛”“在家具的表面重生”,形象地写出了家具被漆过生漆后的光亮,突出了漆树的价值。C看到外乡人割破漆树树皮收集漆液,“我”怅然若失,因为漆树不仅是“我”的朋友,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D全文围绕着“漆树的眼泪”来组织内容,先后写了漆树的眼泪咬人、漆树流泪、漆树流泪后结枷重生,体现出漆树顽强的生命力。5、请简要赏析文章画横线的段落。(5分)大滴大滴的汁液从树皮破裂处渗出来,像是谁被打疼似的无法忍住便溢出泪水,又像是一个遇到伤心事的人泪盈满眶。这种哭是慢慢打开的,是一种很钝的流泪方式。6、作者从漆树树皮被人割开流出汁液这件事得到哪些感悟?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理解(6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有间,王斗曰:“昔先君桓公所好者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天子受籍,立为大伯。今王有四焉。”宣王说,曰:“寡人愚陋,守齐国,惟恐失之,焉能有四焉?”王斗曰:“否。先君好马,王亦好马;先君好狗,王亦好狗;先君好酒,王亦好酒;先君好色,王亦好色;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宣王曰:“当今之世无士,寡人何好?”王斗曰:“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王曰:“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王斗曰:“王之忧国爱民,不若王爱尺縠也。”王曰:“何谓也?”王斗曰:“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今王治齐,非左右便辟无使也,臣故曰不如爱尺縠也。”宣王谢曰:“寡人有罪国家。”于是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 (选自战国策)(注)谒者:负责礼宾的官吏。便辟:君主左右的宠信小臣。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造:到,往B 寡人奉先君之宗庙 奉:继承C 王之走狗已具矣 具:具备,完备D 宣王谢曰 谢:感谢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B 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C 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D 世无骐麟王驷/已备矣/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王亦不好/士也何患无士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斗说齐宣王拥有先王的四种爱好,是为了赞扬宣王具备了先王那样的优良素质,同时也缓和了当时紧张的说话气氛。B 王斗对齐宣王直言正谏,批评他“好马”“好狗”“好酒”“好色”而“不好士”,并且一针见血地戳穿了他自己标榜的所谓“忧国爱民”的谎言。C 对于齐宣王而言,九合诸侯的先王齐桓公是他不能不折服的,王斗用先王与宣王作类比,找到了两者的不同之处也即宣王的不足之处。D 齐宣王终于承认自己“有罪于国家”,并改正了错误,“举士五人任官”,因此“齐国大治”,这反映了王斗高超的进谏技巧。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2)王使人为冠,不使左右便辟而使工者,何也?为能之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再泛吴江宋王禹偁二年为吏住江滨,重到江头照病身。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随船晓月孤轮白,入座晴山数点春。张翰精灵还笑我,绿袍依旧惹埃尘。【注】诗人之前由于直官讽谏,屡受贬谪。吴江流经长洲县。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诗歌以叙事发端,从首联“住江滨”“重到”等词可见诗人是一位难与世俗相融的高雅之士。B 诗歌用词凝练,一个“病”字,语带双关,既可指自己身体上的病痛,也包含精神思想上之“病”。C 颔联重在描摹江面景色,以“野鸟”和“渔人”为写作对象,视角由近及远,画面富有层次感。D 颈联巧用拟人手法,将人望月、山,化为月、山随人,把客观的山、月写得极富人情味。E. 诗歌紧扣“吴江”展开,以写景见长,融景物描写、叙事、抒情为一炉,全诗浑然一体,情味悠长。12该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概括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2分)(1)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夕生活回忆的过渡句: , 。(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祖国山河发出深沉的思考:“ , ,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 。(4)荆轲刺秦王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为国捐躯的精神: , 。(5)青鸟不传云外信, 。(浣溪沙)(6)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寄寓哲理,表现出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_,_。”三、基础运用题(21分)14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A 失期,法皆斩 B 夜缒而出C 其一犬坐于前 D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因人之力而敝之B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时人莫之许也C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停数日,辞去D 又欲肆其西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6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夫晋,何厌之有?具告以事 吾属今为之虏矣大王来何操 燕王拜送于庭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A BC D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是寡人之过也B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C 越国以鄙远 以乱易整,不武D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1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既东封郑 烛之武退秦师A. B. C. D.19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据有关资料表明,全球变暖使日本建筑物、农作物等受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最多可达8.7万亿日元以上。B“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C政府把“治污”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系列环保“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D马伟明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不仅成功研制航空母舰电磁弹射技术,而且攻克了更高难的电磁拦阻技术难关。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很有必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尽早发现疾病, 。一般来说,疾病只要在早期发现, 。但有些民众也许会认为, 。其实,过度体检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做一次胸部CT,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00张X光片。 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今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所以说,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以“遇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张掖二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10月)高一语文答案1. 【答案】A题干问是的“对全文内容的概括”,而B、C、D三项都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概括,有的选项只涉及经典“代读”的缘起,有的选项只涉及经典“代读”的走向,并不能概括全文的内容,只有A项的概括最全面。2. 【答案】B项,“引导”一词不妥。据原文第和段内容推测,应该是“百家讲坛栏目选择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的传授方式将经典阅读推向大众”,是“由学者个体阅读取代大众阅读”,而非“由学者个体阅读引导大众阅读”。3. 【答案】D项,“采用讲读互动的方式,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曲解原文。根据原文第段,“由讲读,互动转向单向传授”可以推知,由学者单向传授,更符合大众的接受习惯。4.C“我怅然若失,因为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有误,“也是故乡的财产,是属于家乡人的”错误,从文中来看,“我”的“怅然若失”是看到漆树受到伤害后的感伤,并没有“财产”的想法。5.文段通过比喻手法,写出了漆树的树皮被割开后,汁液慢慢渗出的状态;通过比拟的手法,写出了漆树受到伤害的程度之深、痛苦之大、时间之长。表达了作者对漆树受到伤害的同情以及对人们伤害漆树这一行为的愤怒之情。(比喻手法分析1分,内容阐述1分;比拟手法分析1分,内容阐述1分;情感阐述1分)6.(1)受到伤害时,应该力所能及地弥补,要集聚所有力量修复伤口。(2)无论受到多少伤害,都要积极生活下去。(3)受到伤害后流泪不是软弱的表现,只要生命力足够强大,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从修复伤口分析2分,积极生活分析2分,流泪不是软弱的表现分析2分)7D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D项,“宣王谢曰”的意思是“ 宣王道歉说”,“谢”应解释为“道歉”。8C本题解答时,结合上下文通读所给画线句子,再比较四个选项,就会发现画线句子中使用了“世无,已矣”的特殊结构,据此可知“世无东郭逡卢氏之狗”中间不应断开,而虚词“也”一般用在句末,所以“王亦不好士也”后应断开。根据这些信息,可确定本题答案为C项。9A项,“是为了赞扬宣王具备了先王那样的优良素质”分析不正确。由原文可知,王斗说齐宣王拥有先王的四种爱好,是为了突出“先君好士,是王不好士”,批评宣王不礼贤下士,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10(1)大王听错了。我生在乱世,又侍奉乱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2)大王要人做帽子,不要亲近宠爱的人去做,却要工匠去做,为什么?因为他们会做。此题第(1)句中的关键词有:“之”,代词,代宣王听到的关于王斗的说法;“过”,错了;“事”,侍奉;“焉”,怎么。第(2)句中的关键词有:第一个“为”,动词,做,制作;“左右”,左右亲近的人;“便辟”,受宠幸的小臣;第二个“为”,介词,因为。11AC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项考核形象,B项考核炼字,CDE项考核手法,其中A项“一位难与世俗相融的高雅之士”,“二年为吏住江滨”应是为世俗事物缠身,无心欣赏;C项,“渔人”为写作对象错误,写的是江上的景色。12体弱多病,心情苦闷。诗人由于直言进谏被贬吴江一带,自己重到江边,以江水“照病身”。厌倦官场,向往自由。颔联通过对江面野鸟、渔人悠闲自在生活的描写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思念家乡,意欲归隐。尾联通过张翰的故事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意13(1)携来百伴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4)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5)丁香空结雨中愁(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14D【解析】试题分析:D名词用作动词,驻扎。例句中的“箕畚”是名词作状语,翻译为“用箕畚”。A“法”,名词作状语,按照法律。B“夜”, 名词作状语,在夜晚。C“犬”,名词作状语,像犬一样。15D【解析】试题分析:D项两个“封”都 是名词,边界。1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每一种句式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1和8判断句,2和5宾语前置,3和6状语后置,4和7被动句。17B【解析】这是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考生可以结合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辨析异同。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对。A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寡人之过也”中“之”是结构助词,的。C项,“越国以鄙远”中“以”是连词,表目的,来;“以乱易整,不武”中“以”是介词,用。D项,“君知其难也”中“其”是代词,这件事;“吾其还也”中“其”是语气助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18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傍晚,“阙”, 动词使动用法,使受损,“函”,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美”,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退”,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C项全是名词活用,所以选C。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19C 这道题用排除法,首先我们知道戏曲应该是在复制和模仿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寿终正寝”是自然而然的不受影响的,最后灭亡。所以应该选择“无疾而终”,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名垂青史”是长时间的影响,“名噪一时”是某个时期名声大。此处应该选择历史上一直有影响的艺术大家。“兼容并蓄”是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保存起来,“博采众长”是去采纳,在文段中通过“胸怀”“眼界开阔”“探索”,艺术大家的选择是采纳各个大家的优秀品质。“按图索骥”是守成规,“照猫画虎”是一味模仿,通过全文角度来看,是跳出模仿,不满足于模仿。因此选C20.C【解析】A项,“据”“表明”去其一;“可达”“以上”矛盾。B项,杂糅。“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可改为“围绕这一战略布局展开”,或“以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D项,搭配不当,“研制技术”不当。21.答案示例:尽早进行治疗 治疗和控制的效果就都不错 体检项目越多越好/体检频率越高越好 (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