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0722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诸暨市牌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牌头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语文注意: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卷上。一、 语言文字运用题(选择题每题分,总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间()断 尸骸(hi) 绯(fi)闻 怏(yng)怏不乐B. 攒(u)射 偏袒(tn) 谂(sh)知 殒身不恤()C剽(bio)窃 请帖(ti) 龟()裂 长歌当(d)哭D汲(j)取 镌(u)刻 笑靥(y) 言简意赅(gi)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报道屡见不鲜,原因是人们怕扶起老人后反被诬陷为造事者,做好事反而没有好下场。B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炼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屡次为之感叹。C曼妙的文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泡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D有的人先拟提纲,写起来文思如泉,一气呵成;有的人搜肠刮肚,一筹莫展,写成后会让人读了如坠五里云雾之中。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才能阻止劣质食品甚至有害食品登堂入室。B现代自然科学不止是研究单个的事物,还要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研究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这就使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严密的综合体系。C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D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这时你会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竟然没有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播出后,基层干部们不仅看了觉得真实,而且收视率、点击量一路走高,受到了观众的热捧。B.据最新消息显示,重庆大学出版社近期对“思想家和思想导读”丛书正式立项,今年将出版其中10本。由于翻译量大,目前已有近30位译者参与其中。C.热门专业成了就业“老大难”,不能不让人反思。某一专业的命运,取决于高校和学生的选择,关键看高校如何设置专业与学生如何选择专业,以及高校如何培养学生与学生如何塑造自身。 D.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努力创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5假如你在下列不同场合说话,最得体的一项是( )A.同学请你帮忙出黑板报,你说:“马上学业考试了,没空!”B.你在教室拖地,碰到同学的鞋子,你说:“对不起,没有弄脏吧?”C.同学要求你为某事保密,你说:“我向来一言九鼎,你放心!”D.校团委书记请你主持元旦文艺晚会,你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6“冬尽梅花点点”是一副春联的上联,请选出作为下联最恰当的一句( ) A春来微风缕缕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万户栖柳依依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1)大鹏翻飞如故,飞向生之解放。欢乐着,也痛苦着, ;痛苦着,却也欢乐着, 。 (2)人之爱兰,爱它无梅香, ;爱它无松坚 :爱它无竹节, 。 就因为飞之艰难 就因为艰难地飞着 却柔而韧 却清新怡人 却兰心蕙质 A. B. C. D.8“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 / 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选项是( )A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 / 握紧就变黑暗 B戒指在哭泣 / 静静躺在抽屉 / 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 / 总是准时到达 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 / 是苦苦隐藏的心事 9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B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让她签上一个名。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10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室仅方丈 腹犹果然B 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列坐其次C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D. 亦将有感于斯文 形容枯槁1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而御六气之辩B 见狱吏则头枪地 虽趣舍万殊C夙遭闵凶 悟言一室之内D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其翼若垂天之云12下列文言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之二虫又何知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悟言一室之内C.彼且奚适也 D.死生亦大矣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D我決起而飞14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B.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D.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引以为流觞曲水15.下列对课文长亭送别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全折可以分为四部分,它们分别是写赴长亭路上的场面、长亭饯别的场面、临别叮嘱的场面和分手 后的场面。 B这一折戏,有头有尾,有一相对完整的故事,有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 C“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两句使客观景物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了一种“无我之境”。 D张生在爱情方面和莺莺是一样的真挚,但在对待功名方面,却也还有些许留恋,这就使得莺莺对二 人的前途有着深深的忧虑。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6-17题。(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地球上的无数生物,怎样经历变异而达到它们的极其完善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气候、食物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它生长在某几种树木上以吸取养料,需要鸟类传播它的种子,更因为它是雌雄异花,必须依赖昆虫才能完成传粉作用;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所以,洞察变化和相互适应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我开始观察的时候,便觉得细心研究 家养动物和栽培植物,会给了解这个难解的问题提供最良好的机会。结果没有使我失望,我经常获得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的知识,虽然不完备,却能给研究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忽略,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由于这种理由,我把“摘要”的第一章用来讨论“在家养状况下的变异”。我们将看到大量的遗传变异至少是可能的,并且,同等重要或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将看到,人类的“选种”在积累连续的微小变异中具有何等巨大的力量。然后,我要讲一讲物种“在自然状况下的变异”。次一章将考察全世界整个生物界中的“生存斗争”,那是依照几何级数高度繁生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因为产生的每一物种的个体比可能生存的多得多,因此各生物间便经常不断地发生生存斗争。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有利于自己的,纵使是微小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常变化中的生活条件下,将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它自然地被选择了。由于坚强的遗传原理,任何被选择的变种,将会繁殖它的新的和变异了的类型。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物种会发展它新的和变异了的类型,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自然学者们认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的,它是从其他物种变异而来的。作者认为这样的结论缺少根据,并不正确。C.我经常获得家养状况下的变异知识,它能给研究物种演变提供最良好的和最安全的指导。D.作者从研究家养状况下的变异得出:生物大量的遗传变异是可能的,并且会受到人类“选种”的影响。17对划线句的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槲寄生的生长与繁殖的方式,是外界条件和植物本身的习性共同导致的结果。B.以槲寄生为例,说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构造和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而又难以解释的。C.在研究槲寄生时,往往同研究其他生物一样,对它的结构以及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D.我们想正确解释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就不能归因于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个例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每小题3分,共6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1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题。 小镇美丽就幸福 周玉永 每遇来上海的外地朋友,笑谈之中都说上海好。这能品出朋友对我居住的上海的赞誉,也折射出对我能幸运地拥有上海的羡慕。当然,上海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高楼鳞次栉比,城市设施多属世界一流,从某种角度远眺,酷似香港。可是到了老家苏北小镇,虽看上去跟上海不好比,但也日夜追赶,小镇建设得风情万种,影院、音乐厅、咖啡店、教堂堪称苏北的小上海,如李克强总理说的城镇化了。 小镇,白天看不出什么,晚上却热热闹闹,跳的、唱的、舞的,卖衣服的、卖小吃的,酒吧爆满欢歌笑语,步行街上,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个大鱼缸的鱼,水太少,鱼太多。这番热闹景象,对于我这个从上海来的人来说就苦了,本是远离大城市的喧嚣和拥堵,到乡下感受恬淡宜人的田园风光,可这儿也是人满为患。我一直不怎么喜欢大城市,尽管大城市代表着机会、财富、地位,可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困失业、住房紧张、健康危害、城市灾害、安全弱化等,我希望一有机会就逃离自己身处的大城市,逃离大城市的灯红酒绿、光怪陆离,到一个小乡村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可是很难找到栖居之处。 于是,我开始怀念起儿时小镇的生活了:暮色渐已深沉,炊烟袅袅升起,牛羊悠然走过,村童嬉戏成群,鸡鸭寻觅归路;父辈躬耕田间,一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田园跳草绳、打弹弓、掏鸟窝、爬树、钓鱼、洗澡尤其是天黑不一会儿,乡村静得让人心慌,一盏小煤油灯发出微弱的灯光,一家六七口人围坐在一张八仙桌上,吃着饭,夹起菜,听父母讲故事,笑语阵阵,那温暖亮在心里!哪像现在,打工的打工了,忙的忙去了,真要照个全家福,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 那天,我去了几家儿时的玩伴,不曾想,几户人家的墙上居然贴着毛主席的画像,印象最深的还挂着近乎发黄的黑白老照片,一下子把我拉回到六七十年代燃烧的岁月。那时,家家户户都是用木头制成的镜框,按长辈大小排好黑白照片,再夹上两块玻璃,一幅全家福就做成了,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村人的家庭观念。一次是偶然,两次是感慨,当一次又一次看到如此相似情景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村人心中的底线,以及最珍贵最善良的角落。到了叔叔家中,看到早已老掉牙的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一台没有天线的大收音机。我提醒叔叔条件好了,换个新的。叔叔摇摇头,大电视耗电不说还辐射人体,污染环境。从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单纯和干净的东西,人似乎变简单了,生活简单与快乐着,这或许算是我找到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是的,大城市一天一个样,当你回身寻找时,一切都无踪迹了。人是不是这样,当你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子女,为人夫妻,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友、为人敌,而认真辛苦地面对时,你却失去了人生很多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很难回到生活与生命的本身。所以你要记住: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白岩松说过一句话:“当下的中国,由于欲望,我们的人性处于退步的阶段。”没办法,我们依然在加大规模建设,小镇的河水臭气熏天,化肥农药让农田种不出放心的粮食蔬菜,村民的病莫明其妙地多了起来,那种单纯和干净看不到了。再说上海,友人短信调侃:上海风光,千里雾霾,万里尘飘,望外滩内外,浓雾莽莽,明珠上下,阴霾滔滔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市人戴口罩我们真希望生命被尊重,自然也被尊重,还人类一个单纯和干净,美丽中国,蓝天白云下,人简单与快乐地生活着。 生活简单就快乐,小镇美丽就幸福。 (选自2014年散文百家,有删改)20.第段关于上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21.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6分)22.文章第节说“从叔叔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种单纯和干净的东西”,“单纯和干净的东西”指什么?请加以概括。(4分)23.请探究作者对小镇的情感取向。(6分)三、文言文阅读(21分)(一)阅读逍遥游语段,回答问题。(每道题3分)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4下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 超过 B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信任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努力 D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不同25下列句中“且”的意义与用法与“彼且恶乎待哉”中的“且”相同的一项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犹且从师而问焉C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D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2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荣子可在世间不受影响,列子可配合自然界的条件,所以他们都达到“无待”的境界。B.“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乘天地之正”是指顺应天地的法则。C.至人化解自我,神人化解功绩,圣人化解名声,他们都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物。D.只有超越“有所待”的现实存在,培育一个属于灵性的自由的精神世界,才可希望“逍遥游”。(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7-29)题。(选择题每题3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27.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东望夏口,西望武昌B东犬西吠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骊山北构而西折28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余既为此志 七月既望 B呱呱而泣 某所,而母立于玆C鸡栖于厅 室西连于中闺 D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29.翻译句子(6分)1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3分)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四、填空默写(每格分,共7分)30.(1) _,死当结草。(2)_,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3)世人皆浊, _ (4) _,秋水共长天一色。(5)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6)青山隔送行,_ (7)诗三百篇,_ 五、写 作( 60分) 3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奔涌。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017学年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答案:1.B 2.D 3D 4.C 5.B 6.C 7.C 8.B 9.D 10.B 11.A 12.C 13.D 14.A 15.C 16.B 17.D 18.A 19.B 20.(4分)引出小镇建设对上海的追赶;(1分)与儿时小镇生活的恬淡宜人形成对比(1分);为下文写到村人简单快乐的生活做铺垫(2分)。21.(6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选择乡村典型的生活场景进行描写;句式整散结合,富有变化;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对儿时小镇生活的留恋和怀念。(每点2分,结合文本适当加以分析,答出3点即可,)22.(4分) 简单的生活方式(2分);淡泊的生活态度(2分)。(意对即可)23.(6分)对儿时小镇生活的怀念和留恋;对小镇现状的不满和失望;对小镇中还有村人能简单快乐生活的认同和赞美;对小镇未来能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期盼和希望。(每点2分,结合文本适当加以分析,答出3点即可)24.B 25.A26.A 27.C 28.A30(1)臣生当陨首 (2)柳丝长玉骢难系 (3)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4)落霞与孤鹜齐飞(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6)疏林不做美(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