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6260527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怀化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怀化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论述文,完成13题。(9分)格 调胡海“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与境界外,还展开了两个具有一般性的文论问题。一是崇古还是创新;二是重内容还是重形式,主情还是主理。值得重视的是,当格调论涉及古今之争、情理之争、内容与形式之争时,道德与审美、人格与文风的关系问题就凸显出来。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沈德潜作为格调论的总结者,重诗教而崇尚温柔敦厚之风。他在说诗晬语中说,六朝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至唐诗格律工整,兴寄和诗教则有所缺失,他要求不仅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追溯古诗的思想境界。现当代学者论及“格调”时,同样是将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评说一个人、一部书,一件艺术作品及其他审美对象之格调有无、高低,可能是道德评判,也可能是审美评判,可能是就内在精神境界而言,也可能是就外在风范而言,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选自文史知识格调:人格与境界的天成,2016年7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严羽是格调论的提出者,他在沧浪诗话中对诗歌思想和艺术的要求、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以及诗歌写作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等进行了粗糙的论述。B. 明代用格调论评论诗歌“格调”时,“格”指诗的格局,探讨诗的体制问题,即诗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是音调,探讨诗的音节声调,即诗的情绪和感觉。C. “格调”要求诗有大格局、高境界和美的形式。其中“大格局和高境界”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美的形式”是由“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D. 现当代学者论述审美对象具有的“格调”时,会把人格和文风统一起来。可以是道德评判,可以是审美评判,可以涉及文学作品的精神境界、外在的风范等。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 评论诗歌用到的术语“格调”刚开始是“格”“调”分开用的,后来把两个字连起来用,在之后论述诗歌时既可把“格调”分开用,也可以连起来使用。B. “格调”连起来用是诗形式美与高远或深沉的境界的结合,标志着格调论的正式出现,虽然“格调”的含义有所偏重,但自此论诗都要偏重于境界方面。C. 沈德潜认为学习诗歌不仅要学习唐诗的声律美,更要学习六朝的古诗,因为六朝古诗发挥了秦汉乐府的形式美、音乐美,在兴寄和诗教没有所缺失。D. “格”作为诗论术语的含义很丰富。欧阳修论述郑谷诗“格不甚高”的“格”是指诗歌的境界,论述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指诗的总体风格。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皎然诗式中从“格调”的角度讨论了谢灵运诗的内容和形式,从谢灵运特立独行的品格方面讨论他的诗歌的精神境界,从音调、用词方面体会诗人的随性。B. 严羽把写诗方法概括为五类,“体制、格力、气象”大致对应“格”,“兴趣、音节”大致对应“调”。后世探讨诗法和文法大多都没有脱离严羽系统探讨诗法的范畴。C. 古代很多人十分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注重提高艺术品位,写文章时全都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艺术风格统一起来,就是单纯为了传播正确思想。D. 格调论除讨论诗歌的形式和境界外,还讨论崇古还是创新、重内容还是重形式和主情还是主理的问题,这就要涉及道德与审美、人格和文风的关系等问题。(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4-6题。(12分)血泪海鲜记者:埃斯特,罗宾麦克道尔,玛吉麦森,玛莎门多萨印度尼西亚的班吉那小岛来自缅甸的渔奴坐在地板上,透过生锈的铁窗望着外面。他们身处的这座热带小岛离家乡有千万里远。就在几码远的地方,其他工人正把渔奴捕来的海鲜装载到货船上。这些海鲜覆盖了美国大型超市、餐馆甚至宠物店的供应网络。八个被囚禁的男人被人认为是危险分子,因为他们有可能逃跑。他们整日只能吃到一丁点米饭,蜷缩在仅够人躺下的那点空间里消磨时间,直到被人叫醒去下海捕鱼。“我只是告诉船长我受不了了,我想回家。”渔奴觉奈(Kyaw Naing)深色的眼睛在美联社摄像机的镜头中露出乞求的神情,这一幕被富有同情心的工作人员捕捉下来了。“然而下一次船队靠岸时,我就被锁起来了。”他紧张小声地说,确认这话不会被最近的那个看守听到。在这里,印度尼西亚孤岛上的班吉那村庄和包围它的海水,以及数百名被囚禁于此的渔奴,构成了涉足海鲜贸易的公司、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最令人绝望的一种联系。这张繁复交织的网把我们吃的鱼跟捕鱼的奴隶隔离开来,并且掩盖了背后残酷的真相:我们吃的每一口海鲜,都可能沾着另一个人的血泪。美联社在班吉那采访的渔奴大多数来自于缅甸这个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他们从泰国被带到印度尼西亚并被强迫捕鱼。他们捕到的鱼被装船送回泰国,然后在那里进入全球商业流通网络。渔奴说,在渔船上,船长强迫他们喝不干净的水,每次轮班工作20至22小时,没有休息日。几乎所有渔奴都说一旦他们抱怨或试图休息一会就会遭到踢打,有的被监工用含有剧毒的黄貂鱼尾巴鞭打,或遭其他方式殴打。他们拖回装满鱿鱼、对虾、鲷鱼、石斑鱼等其他鱼类的沉重大网,然而所得报酬很少甚至没有。当记者的船靠近时,一些渔奴在甲板上向记者呼救。在一片夜色中,荧光灯打在他们身上,照出他们脸庞的剪影。“我想回家。我们都很想。”一个男人用缅甸语喊出来,其他人的呼声此起彼伏。这里出于安全考虑没有使用他们的姓名。“我们的父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我们的消息了。我敢肯定他们一定认为我们已经死了。”对于缅甸的奴隶来说,班吉那村就是他们生活的地狱和尽头。大约有3500人居住在这个横跨两座小岛的小镇上,两岛之间有五分钟的船程。作为马鲁古群岛链的一部分,这里也曾以香料群岛闻名。小岛距离澳大利亚北部约400海里远,岛上有小型袋鼠,还有珍稀的天堂鸟,它们的羽毛鲜艳耀眼。在小岛深处的密林里,新的逃跑者寻找食物,收集雨水,时刻活在可能被雇用的奴隶抓捕人抓到的恐惧中。就在离开起伏的珊瑚丛掩盖的海滩边上,有一座被密林遮掩的坟墓,里面埋了几十人。他们的墓碑上写的是他们被骗或者被卖到船上后得到的假名。死者的朋友说道,有关掳掠者罪行的证据就这样被永远掩盖了。美国把泰国视为最重要的海鲜供应商之一。泰国渔业每年出口额达70亿美元,美国购买了其中的约20%。去年,美国国务院把泰国列入抵制人口贩卖未达到最低标准的黑名单,将其排在朝鲜、叙利亚和伊朗之后。但是,美国并未对泰国进行任何制裁。(节选自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新闻链接:2016年,第100届普利策新闻奖最具含金量的“公共服务奖”,授予了美联社的4位女记者。她们历时一年,通过7篇长篇调查和2个视频报道,向我们揭开无比震撼的印尼渔工奴隶的悲惨世界。整个报道涉及四个国家,不仅实地拍摄到被关在笼子里的渔工奴隶,还通过现代科技追踪到整个海鲜的供应链,甚至定位到具体超市和餐馆。在成功解救超过2000名奴隶之前,美联社没有刊发一字一句。确定劳工安全后,他们才发表了报道,让我们看到在现代社会,几十年以来东南亚渔业奴役虐待非法移民的故事。4. 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深度调查,揭露丑闻”是普利策新闻奖的宗旨,写作本文的四位女性记者历时一年,深入海岛调查真相,深刻体现了客观真实性是新闻作品的生命这一重要的特点。B. 四位记者在2000名渔奴获救后才确定发出新闻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的时效性,但也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强烈的道德责任感。C. 新闻作品需要冷静地描述客观世界,作者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向,但本文作者在结尾一段中表达了对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让读者对其肃然起敬。D. 本文的现实意义除了让我们了解到渔奴的悲惨遭遇外,还启发读者深思:我们消费的每一件廉价商品的背后是否有着被剥削被奴役的劳工的血泪?5. 为了突出新闻的真实性,一般需要直接引用言论、文献资料,或者运用图片、影音、数据资料,也可以客观真实地描述典型事例。本文运用了哪些方法让读者觉得真实可靠?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6. 依据文本,你觉得造成渔奴悲惨遭遇的原因有哪些?(3分)(3)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7-9题。(14分)话说袭人见贾母王夫人等去后,便走来宝玉身边坐下,含泪问他:“怎么就打到这步田地?”宝玉叹气说道:“不过为那些事,问他做什么!只是下半截疼的很,你瞧瞧打坏了那里。”袭人听说,便轻轻的伸手进去,将中衣褪下。宝玉略动一动,便咬着牙叫“嗳哟”,袭人连忙停住手,如此三四次才褪了下来。袭人看时,只见腿上半段青紫,都有四指宽的僵痕高了起来。袭人咬着牙说道:“我的娘,怎么下这般的狠手!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幸而没动筋骨,倘或打出个残疾来,可叫人怎么样呢!”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替宝玉盖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又让坐。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 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捱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厉害了。”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这些防嫌小事。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说着便走出门去。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说着,一面去了。袭人抽身回来,心内着实感激宝钗。进来见宝玉沉思默默似睡非睡的模样,因而退出房外,自去栉沐。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只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我虽然捱了打,并不觉疼痛。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不可认真。”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四回)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节选内容主要写的是宝玉被其父贾政暴打后袭人、宝钗、黛玉三人的表现,作者对这三人均运用了外貌神态、语言、心理和行动描写,人物形象鲜明。B.文章通过写宝玉恍恍惚惚中梦见蒋玉菡、金钏儿、林黛玉等人,既写出了贾宝玉挨打后伤情之重,也暗示了贾宝玉挨打的原因。看似不起眼的闲笔,实则是很高明的设计。C.“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和勇气,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D.林黛玉哭了半天之后,仅仅向贾宝玉说了一句话:“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这句话虽短,但意味深长,里面包含着沉痛、体贴、哀怨,同时也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委屈。8.宝钗探望宝玉时,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寥寥数语,但包含了许多言外之意,试加以分析概括。(5分)9黛玉为什么要选择在黄昏时候去探望宝玉,而且还是悄悄的来悄悄的走?这表现出黛玉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2、 文言文与诗歌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梁州刺史司马勋反,桓温表序为征讨都护往讨之,以功拜征虏将军,封襄平子。太和中,时长城人钱弘聚党百余人,藏匿原乡山。以序为吴兴太守。序至郡,讨擒之。事讫,还兖州。宁康初,镇襄阳。是岁,苻坚遣其将苻丕等率众围序,序固守,贼粮将尽,率众苦攻之。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坚杀伯护徇之,以其不忠也。序欲逃归,潜至宜阳,藏夏揆家。坚疑揆,收之,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太元中,苻坚南侵。谢石率众距之。时坚大兵尚在项,苻融以三十万众先至。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于是石遣谢琰选勇士八千人涉肥水挑战,坚众小却,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后丁零翟辽反,序遣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诸郡共讨之。翟辽又使其子钊寇陈、颖,序还遣秦鹰讨钊,走之。其后慕容永率众向洛阳,序自河阴北济,与永伪将王次等相遇,乃战于沁水,次败走。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序追永至上党之白水,与永相持二旬。闻翟辽欲向金墉,乃还,遂攻翟钊于石门,遣参军赵蕃破翟辽于怀县,辽宵遁。序退次洛阳,使子略督护洛城。序还襄阳。其后东羌校尉窦冲欲入汉川,安定人皇甫钊、京兆人周勋等谋纳之。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序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诏断表,遂辄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诏原不问。太元十八年卒,赠左将军、散骑常侍。 (选自晋书朱序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B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C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D梁州刺史周琼失巴西三郡/众寡力弱/告急于序/序遣将军皇甫贞率众赴之/冲据长安东/钊/勋散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襄平子”,爵名。“子”是中国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四等。自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子爵。B“河阴”即黄河北岸。中国古代常以阴阳指方位,“阴”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则是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C“表”,古代文体名,是臣子向皇帝表达陈述、请求、建议的一种奏章,如陈情表。这里是用作动词,“上表”的意思。D“赠”也称追赠,或追封、追晋。指古代帝王在有功者、官员及其亲属死后授予死者某种官职或勋位。如赠官、赠谥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序屡立战功。先后指挥平司马勋,讨钱弘,抗苻坚,讨翟辽,驱慕容永,战窦冲,南征北战,御敌平乱,为保卫东晋作出了巨大贡献。B朱序机智有谋。襄阳被俘潜逃未果后,自首潜伏,后苻坚派他劝降谢石,他趁机为谢石出谋划策,并扰乱苻坚军心,致使苻坚军仓皇败走。C朱序个性鲜明。因为年老多病,他多次上书请求朝廷免去自己的职务,当朝廷拒不接受其请求解除职务的奏表时,他就自行卸任离职。D朱序骁勇善战。慕容永进犯洛阳,朱序先在沁水打败其部将王次,后率军追击慕容永,破敌于太行,又追至上党的白水,与其相持二十天。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序乃诣苻晖自首,坚嘉而不问,以为尚书。(5分)(2) 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5分)(2) 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褒斜: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幰(xin):车幔,代指车辆。官桥:官路上的桥梁。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B颔联以数字的夸张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C颈联实写蜀道中的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15本诗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三)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每空1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1)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2)白居易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诗人的经历感受为暗线,两条线索交汇在一起,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主旨句是 , 。(3)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一句话 印证了这句话。(4) ,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3、 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在东方卫视热播的生逢灿烂的日子口碑高涨,剧中浓浓的情怀,演员们走心的表演,让这部没有大牌明星参演的戏脱颖而出,成为收视热点。纪录片至味西关在多个平台上线,它既讲述了广州人喜闻乐见的美食故事,又聚焦名厨大家的工匠精神,带着观众走进广州西关街坊的生活。 在马戏节连续8天的展演时间里,四位灵巧、醒目的小演员表演的杂技节目蹬人让观众叹为观止,“最具人气奖”实至名归。老胡是一位高级技工,做的零件从未出过次品,他的徒弟们感叹说:“师傅年届六十,马齿徒增,对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小时候的高伯龙爱看小学生文库,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A B C 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对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目标有重要意义。B.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应紧随市场需求的步伐,以适应企业需要为目的,加快技能课程改革和师资培养的力度,由单一技能向多项技能方向发展。C.“琶洲移动支付岛”项目由腾讯微信携手海珠区发展和改革局共同打造,首期项目已实现区域内围绕微信支付为核心的智慧生活体验全面覆盖。D2017年财富全球论坛自宣布落户广州以来,财富杂志将目光聚焦在广州,以财富为媒,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底蕴又创新进取的广州。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学生小明因在外地出差,不能参加恩师七十大寿的庆祝会,发短信祝福语给老师:迟暮之年,年华已逝,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B.在得知自己被应聘公司录取的消息后,小王激动地说:“很感谢敝公司给我这个一枝之栖的机会,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多积累经验,争取上进。”C.钟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为患者解除病痛。患者们十分感激他,特地赠送一面锦旗表示感谢:“杏坛高手,医者仁心。妙手回春,再世华佗。”D.张先生获得了年度“最受读者欢迎”作家称号,报社总编辑特意致祝贺信:“张先生台鉴。值此先生荣获殊荣之际,谨致此函,以示诚挚祝贺。”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5分) “蓝瘦香菇”最近成为了网络热词。网上热传的视频中,忧郁的广西小伙操着一口极具地方特色的普通话表示自己“难受”“想哭”,但其发音与“蓝瘦”“香菇”实在是太相近,从而引发外界纷纷效仿,风靡网络。现在,“蓝瘦香菇”这类流行词 ,而是用来注册公司名称或商标了。如深圳目前已经有2家以“蓝瘦香菇”为名称的公司,但它们似乎都不准备卖香菇。据不完全统计,像“洪荒之力”这种网络流行语,已有50多家企业注册为公司名。有专家认为, ,是因为想借流行语的众所周知来吸引公众。现在的公众消费心态大多比较理性,更加看重长期的良好信誉构建起来的品牌声誉, 。21.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逻辑不当的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6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双十一”“双十二”已经成为消费者“血拼”的节日。商家打出“买一送一”的大优惠,把商品捆绑在一起,给消费者优惠的同时,也增加了销量。“凡购返现”买得越多,省得越多,刺激着人们的购买欲望。在售后方面,不少商家更是做出了“质量保证,商品包退包换”的承诺,目的是令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但消费者协会提醒大家,在消费时,要多留个心眼,防止消费陷阱。“买一”送的“一”,可能不是指同一样商品。 . 四、作文(60分)22.阅读下列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零零后”,一个被广为关注的群体,有人说,他们是物质极端丰富,而精神世界却是被虚拟空间和碎片化信息塑造出来的一代 。作为“零零后”的你们,是否对自己这一代人做过深刻的反思?请以“零零后,最需要 ”为题,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种品质或一种能力填在横线上,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补全题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议论合理。“时间胶囊”,是指人们把一些有纪念意义或代表性意义的物品装入一个容器中,密封后深埋到地下。等到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供那个时代的人们再挖掘出来研究。假如“零零后”的你也有一个“时间胶囊”,你会在里面放置什么留给未来呢?许多年以后,当你(或未来的人)打开它时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发挥想象,以“一个零零后的时间胶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放入“时间胶囊”的物品需是实物,自行设定“时间胶囊”开启时间。2018年上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1A试题分析:“进行了粗糙的论述”错误,文中有“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等内容,这里的“宽泛”的意思是从广义上讨论“格调论”,但不是说沧浪诗话对“格调”内容的论述粗糙。2B 试题分析:“但自此论诗都要偏重于境界方面”于文无据。3C “写文章时全都尽力表现出自己高尚的思想境界,把人格和艺术风格统一起来,就是单纯为了传播正确思想。”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是“从孔子、刘勰到韩愈,都注重传统道德的永恒价值,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培育健全情志,同时也对作者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品位提出了高要求。明清学者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将人格与文章、艺术风格统一起来。”除了“要求文章传播正确思想”还要“培育健全情志”。(二)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4-6题。(12分)4. C(3分)【解析】C项“作者不能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向”有误,新闻力求事实客观、真实、准确,但可以有作者的观点倾向;“结尾一段中表达了对美国政府的强烈不满”理解不准确。8. (6分)引用话语。文中直接引用了觉奈和另外的缅甸渔奴的话,让读者觉得真实可靠。列举数字。文中用具体数字表达了渔奴的工作时间、班吉那岛的位置和人口、泰国渔业出口额等,让读者觉得真实可靠。描述典型事例。文中客观描述了渔奴的饮食、住处、工作、受惩罚等具体事件,让读者觉得真实可靠。(答对一条得2分。)【解析】题干中已列举出六种方法,运用文献、图片、影音资料可以很快排除,剩下的三种只需要到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就可以,而且只要任选两种适当进行分析就可或满分。本题考查分析与综合,能力层级C,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6. 答案:原因有三点:贫穷;贸易公司的剥削与压迫;有关各国政府的不负责任。(3分)【解析】分析原因题需要在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依据文本内容逐段梳理,第5段有“渔奴大多数来自于缅甸这个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可见这些缅甸移民因为贫穷而被骗成为渔奴;第5段有“他们从泰国被带到印度尼西亚并被强迫捕鱼”,第6段有“强迫”、“遭到踢打”、“被鞭打”、“遭其他方式殴打”、“报酬很少甚至没有”等词语,可见他们遭受剥削与压迫;从结尾段落可以得知,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美国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题考查鉴赏与评价,能力层级为D,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新闻的特色就是客观描述事实,让读者看清事实,明白原因。(4)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7-9题。(14分)7.D(3分)A、对袭人并没有运用外貌神态描写。B.不是梦见黛玉,是真的看到了黛玉,以为在梦中。C.此处无法看出他是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而是对知己的推心之言。8 (5分) 对贾政的毒打不完全赞同,也决不反对,认为是宝玉自己不听劝告造成的,有责备宝玉的意思;劝宝玉改弦易辙,回到封建统治者所倡导的“正途”上来;不由自主流露出对宝玉的爱情,但却用“我们”代称,把自己隐没在众多的同情者之中,急切之中又有矜持。(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三项给满分。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3、 (6分)原因:避开大批探望者,是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也是想和宝玉说几句心里话。已哭了大半天,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怕被别人取笑。 性格特征:对宝玉爱之深切;处事小心谨慎。(原因各2分,性格2分)(3) 文言文与诗歌阅读(共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10.【答案及解析】D(“遣”的宾语“巴西三郡”,由此判“郡”后要停顿,这就排除了B、C两项;由各句主语变换分析,可知“据长安东”的主语是“冲”,这样可以排除A项。由此可知,答案为D。)11.【答案及解析】B(“河阴”,指黄河南岸。“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12.【答案及解析】D(“后率军追击慕容永,破敌于太行”错,原文是“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13.(10分)【参考答案】(1)朱序便到符晖府中自首,苻坚赞许朱序而不作追究,并任命他做尚书。(共5分。“诣”“嘉”“问”各1分,大意2分)(2)如果苻坚百万大军全部赶到,就没有谁能与他对抗了。趁他们还未会合,攻击他们,可以取胜。(共5分。“悉”“莫”“得志”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朱序字次伦,是义阳人。朱序一生都是名将,多次升迁,任鹰扬将军、江夏相。兴宁末年,梁州刺史司马勋反叛,桓温上表朝廷举荐朱序为征讨都护前去征讨司马勋,(朱序)因战功拜授征虏将军,封爵襄平子。太和年间,当时长城人钱弘聚集党羽一百多人,躲藏在原乡山。朝廷任命朱序为吴兴太守。朱序到吴兴郡,(率兵)征伐并擒获了钱弘。事情结束后,返回兖州。宁康初年,朱序镇守襄阳。这一年,苻坚派其部将符丕等率兵围攻朱序,朱序坚守襄阳,贼兵粮草将要用完,(因而)率兵竭力攻城。朱序率兵连续作战,击退贼兵,人劳累松懈,又认为贼兵退得逐渐远了,好像贼兵不会再来,(因而)守备不严密。督护李伯护暗中与贼兵接应,襄阳城便沦陷敌手,朱序落入苻坚手中。符坚杀掉李伯护,并将其示众,因为他不够忠贞。朱序想回(东晋),秘密地到了宜阳,藏在夏揆家中。苻坚怀疑夏揆,逮捕了他,朱序便到符晖府中自首,苻坚赞许朱序而不作追究,并任命他做尚书。太元年间,苻坚向南侵犯(东晋), 谢石率军抵抗。当时苻坚大军还在项城,苻融率三十万兵先到。苻坚派朱序劝降谢石,称述自己的军威。朱序反而对谢石说:“如果苻坚百万大军全部赶到,就没有谁能与他对抗了。趁他们还未会合,攻击他们,可以取胜。”于是谢石派谢琰挑选八千名勇士渡过淝水挑战。苻坚部众稍稍向后撤退了一些,这时朱序在秦军后面,长声高呼:“苻坚战败了!”苻坚部众于是仓皇奔逃,朱序才得以返回(东晋)。后来丁零、翟辽反叛,朱序派将军秦膺、童斌与淮泗各郡共同征讨他们。翟辽又派其子翟钊进犯陈、颍二城,朱序回兵派秦膺征讨翟钊,击退翟钊。后来,慕容永率部众向洛阳而来,朱序从黄河南岸向北岸渡河,与慕容永伪将王次等相遇,就在沁水交战,王次败逃。(朱序的)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击慕容永,在太行击败了他。慕容永逃回上党。朱序追击慕容永到上党的白水,与慕容永相持二十天。听说翟辽想攻打金墉,(朱序)才撤兵回援,于是在石门攻打翟钊,派遣参军赵蕃在怀县击败翟辽,翟辽在夜里逃跑了。东序退回驻扎洛阳,让儿子朱略视察保护洛阳。朱序回到襄阳。后来,东羌校尉窦冲想进入汉川。安定人皇甫钊、京兆人周勋等人密谋接纳他入境。周琼丧失了巴西三郡,人数少力量弱,向朱序告急,朱序派将军率军队前往四川援救。朱序因年老多病,多次上表请求解除职务,朝廷不允许。诏令拒绝接受其所上的表章,朱序于是就离开自己的职位。几十天后,朱序被送交廷尉治罪,朝廷降诏赦免其罪,不加追究。太元十八年,朱序去世,朝廷追封他为左将军、散骑常侍。(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14C(并非实写,而是想象蜀道中的特有风物。(3分)15(6分)写尽对友人的关切和相思。“应听子规”既写出了对友人别后孤寂生活的关切之情和相思之苦,也写出了期盼友人早日归来的愿望。运用想象(虚实结合)和典故抒发情感。“别后同明月”通过想象与友人同在明月下的情景,抒发相思之情,“听子规”借用子规啼归典故抒发盼望友人早归之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描写狭险的蜀道、道中特有风物、九州明月,以及子规哀啼等荒凉之景抒发凄楚之情。(从手法和抒情的角度入手。每一点概括2分,分析1分。答出任两点赋满分。)(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学不可以已(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成语辨析】(3分)C(脱颖而出: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对象不当。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至极、完美之至。马齿徒增:谦称自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使用错误。一语成谶: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贬义词,感情色彩不当。18.【语病辨析】(3分) A(B搭配不当,应为“加大力度” ;C句式杂糅,以为核心,围绕;D中途易辙,应改为“自2017 财富全球论坛宣布落户广州以来”)19.【语言得体】(3分)D(A.“迟暮之年,年华已逝”,有感伤情调,不合祝寿语境,此处可改为“春秋不老,古稀重新”;B.“敝”,谦辞,用于与自己有关的事物使用错误,此处应用“贵”。C“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此处应用“杏林”。D“台鉴”是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使用正确。)20. 答案:已不单纯是网络流行语了(2分)之所以将网络流行语注册为公司名称、商标(2分)单靠注册流行语的公司名称、商标来实现商业价值是很不现实的。(1分)(大意正确,能使上下文连贯的答案也可以给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和得体。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根据前文“更加看重长期的良好信誉构建起来的品牌声誉”这一句来理解,靠用网络流行语注册公司名称、商标来达到目的是不现实的。21.【语言运用】(6分)“凡购返现”中的“现”可能不是指现金。“包退包换”的“商品”可能不指所有的商品,是有前提条件的。6分。从句式、内容两方面进行评分。四、作文 参看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