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260376 上传时间:2020-02-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练习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9讲 植物的激素调节基础达标(81)1下列关于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A科学家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患恶苗病的物质,该物质是细胞分裂素B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该现象是由赤霉素分布不均所致C古人用小便浸黄泥封树枝促其生根,现已证实是由于人尿中含IAAD史料记载木瓜释放的“气”可去除未熟红柿涩味,现推测其为脱落酸解析:能使水稻植株患恶苗病的物质是赤霉素,A错误;植物具有向光性的现象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所致,B错误;人尿中含有IAA,IAA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因此用小便浸黄泥封树枝可促进生根,C正确;木瓜释放的“气”是乙烯,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因此可去除未成熟红柿涩味,D错误。答案:C2(2018山东泰安模拟)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扫帚病”,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B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是一种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植物激素C侧芽生长失控是因为该部位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增大D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含量不足解析: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使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说明该物质能促进侧芽生长,从而解除顶端优势,A正确;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类物质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它是由病原体分泌的,不是植物激素,B错误;由题干信息无法确定侧芽处的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值变化,C错误;正常生长的金链花侧芽生长受抑制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并在侧芽处积累,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D错误。答案:A3实验表明,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根系生长,稍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根系生长。有关解释合理的是()A生长素与乙烯相互转化B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C生长素与乙烯的化学本质相同D生长素对乙烯进行负反馈调节解析:因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系生长,而乙烯能抑制根系生长,故很可能是稍高浓度的生长素可诱导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根系的生长。答案:B4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分别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浓度和乙烯浓度,因变量为根尖生长情况B据实验结果可得出,该植物合成乙烯必须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来诱导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物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节效果不同D由上述实验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共同调节该植物的生命活动解析:该实验中乙烯是生长素作用于根尖产生的,因此乙烯浓度属于因变量,A错误;据实验结果可推知,生长素能诱导根细胞合成并分泌乙烯,但不能说明该植物合成乙烯必须有一定浓度生长素的诱导,B错误;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根尖可合成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浓度也越高,说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该植物基因组的程序性表达的调节效果不同,C正确;实验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尖的生长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实现的,但不能说明生长素和乙烯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答案:C5(2018安徽合肥检测)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时,得到如下实验结果:针对该结果,进一步实验必须采取的措施有()降低所使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去掉枝条上所有幼芽、幼叶向培养液中通入更多的空气延长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浸泡的时间ABC D解析:题图显示,与对照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比较,实验中所设置的最小浓度a对生根有抑制作用,因此,预实验中所设置的几个浓度均属于高浓度范围,不能通过实验得出最适浓度,因此,应降低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再进一步实验。答案:A6图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甲中c点所对应的芽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图乙中的()A BC 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c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起促进作用,图乙中,只有的生长长度超过了无生长素处理的芽,故c点对应的芽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图乙中的。答案:D7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的两个关于生长素运输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1所示的实验证明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后,部分生长素分解B图1中置于黑暗处的胚芽鞘尖端不能进行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图2所示的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不受重力的影响D图2中根处的生长素运输需要消耗ATP,但茎处的生长素运输不需要消耗ATP解析: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后,生长素不均匀分布,而总量没减少,说明生长素没有分解,而是发生了横向运输,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与光照无关,同时也不受重力的影响,B错误、C正确;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故根、茎处的生长素运输都需要消耗ATP,D错误。答案:C8(2018湖南六校联考)有科学家发现用某种植物激素处理未成熟的番茄果实后会导致某些mRNA消失,另一些新的mRNA合成,在新出现的mRNA中发现有两种能够编码果胶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种植物激素最可能是乙烯B在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存在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适当喷施该植物激素能够促进果实松软、成熟D该植物激素含量增加,将促进植物的生长解析:使用某种植物激素处理未成熟的番茄果实后,出现了编码果胶酶的mRNA,果胶酶能水解细胞之间的果胶质,从而使果实变软,而果实变软是果实成熟的表现之一,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为乙烯,因此,该植物激素最可能为乙烯,A、C正确;在果实成熟的过程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B正确;乙烯不能促进植物生长,D错误。答案:D9如图所示,琼脂块甲、乙分别含有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丙不含生长素。将黄豆幼苗的茎和根尖下部(形态学)做如下切段处理。把琼脂块甲、乙、丙分别放在该茎、根各切段的形态学上端的切口上(琼脂块乙中的生长素浓度大于促进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1)生长素的本质是_。c、e两组实验,琼脂块丙中无生长素,但茎、根都长了1 cm,其原因是_。(2)a、b、c三组实验结果_(填“能”或“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3)若测得d组数据为3 cm,则b、d两组实验结果说明_。(4)若以茎做实验材料探究生长素作用的最适浓度,实验开始前,需要对茎进行预处理以排除干扰因素,处理的方法是_。解析:(1)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c、e两组实验,琼脂块丙中无生长素,但茎、根都长了1 cm,其原因是植物的茎、根中含内源生长素。(2)对比a、b、c三组实验结果可知,生长素都促进了茎的生长,没有出现抑制的现象,所以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3)b、d两组实验结果说明根对生长素更敏感,琼脂块乙中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茎的生长但却抑制了根的生长。(4)因为茎内有内源生长素,所以要进行预处理,以除去茎中的内源生长素。答案:(1)吲哚乙酸植物体的茎、根中含内源生长素(2)不能(3)根对生长素更敏感,乙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茎的生长但抑制根的生长(4)用蒸馏水浸泡一段时间,除去茎中的内源生长素素能提升(42)10将某植物叶圆片平均分为三组,分别置于一定浓度的GA(赤霉素)溶液、BA(一种细胞分裂素)溶液、未加激素的对照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绿素含量,并与实验前叶绿素含量作比较,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最为合理的是()AGA可以延缓叶绿素分解,而BA没有此作用B对照组中叶绿素的分解不受激素调节CBA的类似物可能被应用于蔬菜保鲜DGA和BA在阻止叶绿素分解方面一定具有协同作用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实验的自变量为添加的激素种类,因变量为叶绿素的相对含量。A项,对照组叶绿素相对含量变化最大,添加了GA、BA的实验组叶绿素含量下降相对较少,说明GA和BA都能抑制叶绿素分解,且GA抑制效果明显;B项,叶片本身也含有激素,对照组叶绿素含量下降可能与其内源激素的调节有关;C项,蔬菜放置时间长时叶片会发黄与叶绿素分解有关,BA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叶绿素分解,所以其类似物可能用于蔬菜保鲜;D项,本实验只显示了两种激素单独使用时的作用结果,故无法判断两种激素在叶绿素分解方面究竟有何关系。答案:C11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解析:由图可知赤霉素可以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而脱落酸可以使马铃薯块茎延迟发芽,即可以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A、B错误;由图可知,施用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更长,C错误;对照组第5周时马铃薯块茎开始发芽,赤霉素的含量增加,所以此时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大于实验开始时,D正确。答案:D12(2017高考江苏卷)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变量是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B不同浓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C生产上应优选320 mg/L NAA处理插条D400 mg/L 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解析:由实验结果曲线图知,本实验的因变量为平均生根数和生根率,A错误;由题图可知,在用浓度为300 mg/L的NAA溶液处理时,生根率与对照组相当,用大于300 mg/L的NAA溶液处理时,插条生根率比对照组低,即降低了插条生根率,B错误;生产上应选择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数均较高时所对应的NAA浓度(如200 mg/L)处理插条,C错误;与对照组相比,400 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D正确。答案:D13.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顶端优势。为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部位及效果,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幼苗为材料,进行实验。以未经处理的幼苗为对照组,你认为应该设置几个实验组,实验组的处理方式为()选项组数处理方式A一在处同时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B二一组在处,另一组在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C一切除,在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D三一组切除,另两组处理方式同B选项解析:顶端优势是由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不断向下运输,使侧芽处生长素浓度过高造成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两个:细胞分裂素处理部位、细胞分裂素作用效果,故首先要设计两组实验组:分别在处和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以未经处理的幼苗为对照组,同时,还必须加一组切除顶芽的实验组来观察解除顶端优势情况下幼苗的生长状况,与没有切除顶芽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情况下幼苗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这样才能探究细胞分裂素的作用部位(顶芽还是侧芽)及作用效果(能否解除顶端优势),故答案选D。答案:D14(2018东北三省四市模拟)科学家研究甲、乙两个品种豌豆,甲品种豌豆为矮化突变体,乙品种豌豆为野生型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推测甲品种较矮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该假说的依据是赤霉素具有_的作用。(2)为了检验上述假说,科学家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处理_品种豌豆幼苗作为实验组,对照组设置为_。如果技术条件满足,还可测定甲品种和乙品种豌豆体内的_含量来检验该假说。(3)上述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科学家随后测定了甲、乙品种的生长素含量,发现甲品种的生长素含量低于乙品种,通过测定用赤霉素处理过的_品种豌豆幼苗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可推测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含量来完成其功能。解析:(1)甲品种豌豆为矮化突变体,科学家推测甲品种较矮的原因是缺乏赤霉素,依据的是赤霉素具有促进植株生长的功能。(2)要探究题述假说,可以设置两组实验,对照组为不用赤霉素处理的甲品种豌豆幼苗,实验组为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甲品种豌豆幼苗,最后测量矮化突变体豌豆的高度。如果技术条件满足,也可以通过直接测定甲品种和乙品种豌豆体内的赤霉素含量来判断。(3)通过测定用赤霉素处理过的甲品种豌豆幼苗体内的生长素含量,可推测赤霉素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含量来完成其功能。答案:(1)促进植株生长(或促进细胞伸长)(2)甲不用赤霉素处理的甲品种豌豆幼苗赤霉素(3)甲15(2018陕西咸阳模拟)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测定项目生长素浓度(106 mol/L)050100150200主根长度(相对值)10.90.70.50.3侧根数目(个)46863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 (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150106 mol/L时,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_(填“促进”或“抑制”)主根伸长,由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对生长侧根的作用特点是_。(3)若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_(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 mol/L;若_,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 mol/L。解析:(1)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它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生长素浓度为50106150106mol/L范围内的实验组,其侧根数目均多于生长素浓度为0的对照组,但主根长度却都小于对照组,说明生长素浓度为150106 mol/L时,促进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抑制主根伸长。生长素浓度为200106 mol/L的实验组,其侧根数目少于对照组,说明此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生长侧根。综上所述,生长素对生长侧根的作用特点是两重性。(3)依据表中信息和题意,若确定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的生长素溶液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该生长素溶液适当稀释后作用于插条,若插条生根数目大于6,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 mol/L;若插条生根数目小于6,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 mol/L。答案:(1)调节色氨酸非极性(2)促进抑制两重性(3)适当稀释生根数目大于6生根数目小于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