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实验操作培训》PPT课件.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6259694 上传时间:2020-02-2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洛实验操作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商洛实验操作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商洛实验操作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培训 侯新育2014年7月 测量水温 实验名称 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变化实验目的 了解热水变冷水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器材 铁架台 温度计 细线 烧杯 计时表 热水 实验步骤 1 将温度计上端用细线系在铁架台上 悬挂在空中2 将温度计放入呈有热水的烧杯中 测量出此时热水的温度并记录 同时开始计时 3 每个两分钟记录一次水温度 4观察数据 并分析 画出曲线图 实验结论 热水变冷水的温度下降规律是先快后慢 注意事项 1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 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 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部与内壁 3 等待温度计内液面保持稳定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液面 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4 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风的形成 实验名称 模拟风的形成实验目的 理解风的成因 初步做风的形成模拟实验实验器材 大小塑料瓶 蜡烛 火柴 蚊香片 镊子实验步骤 1 点燃蜡烛 放在平整桌面 观察火焰的方向2将空气流动装置罩在点燃的蜡烛上方 观察蜡烛火焰的方向 3 用镊子夹住点燃的蚊香片 放在小瓶口 观察烟雾的流动 认识滑轮 实验名称 认识定滑轮 动滑轮及滑轮组实验目的 会组装定滑轮 动滑轮及滑轮 并认识他们的作用 实验器材 滑轮 支架 测力计 细线 钩码 正确使用测力计 要求 1 能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 能分析 验证弹簧的伸长规律3 根据实验题目和实验要求正确选择圆筒测力计 握力计 平板式弹簧测力计 钩码等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知道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测力前应竖直提起测力计使指针归零 若未归零 是否通过调节使指针归零测力过程轻拿轻放 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待指针平稳后 眼睛平视指针读数 定滑轮1 将一个滑轮固定在支架上 将线绳两端系上环扣 并经过沟槽绕过滑轮2 在线一端挂上两个钩码 在另一端向下拉 可将重物提起 这就是定滑轮 3测力计实验前的检查 指针是否归零4 用测力计先垂直向下测得重物并计数 再通过定滑轮向下拉定滑轮上的重物 计数 5 得出结论 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动滑轮1将细线一端固定在支架上 用测力计测出两个钩码和滑轮的重量并计数 3 将细线另一头沿滑轮下方沟槽绕过滑轮 向上拉 发现重物沿滑轮一起上升 这就是动滑轮 4 利用测力计向上拉细线 提起重物和滑轮 并计数 5 得出结论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 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滑轮组1组装 将一个滑轮固定在支架上 将细线一段系在定滑轮下方 另一个滑轮下方挂上两个钩码 将细线沿下方的沟槽绕过滑轮 并向上再绕过定滑轮沟槽 线头向下 可以将重物提起 这就是滑轮组2 将线绳另一端用测力计向下拉 将重物和动滑轮提起 并读数 得出结论 使用滑轮组 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注意事项 1注意在动滑轮上穿线的方法和定滑轮固定线的方法2 拉动时动作一定要轻缓 匀速 不要让线绳脱离滑轮沟槽 3 在使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 斜面 实验目的 了解斜面对力的影响实验器材 斜面 小车 测力计实验步骤 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时所用的力并记录 2设置一个小坡度 将小车从坡低匀速向上拉至坡的上方 匀速拉动 记录数据 3 为了实验的科学性 可以拉动三次 计算平均值4 设置一个大的坡度 像刚才一样 在小车上升过程中记下拉力大小5得出结论 斜面可以省力 坡度越小越省力 注意 1 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 在斜面上提升物体用力要均匀 3 实验完毕 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杠杆 明确杠杆有三个作用点 两个力和力臂 分别是支点 阻力点和用力点 阻力阻力臂 动力和动力臂1 组装好杠杆 2 做省力杠杆的实验 3 做费力杠杆的实验 4 做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实验 杠杆平衡实验 1 调节平衡尺 使之保持平衡状态2 在左侧第一格挂一个钩码 在右侧依次尝试 最后选择挂在第一格 杠杆尺保持平衡3 在左侧第一格挂两个钩码 在右侧依次选择尝试 最后选择挂在第二格 杠杆尺保持平衡 4在右侧第三格挂一个钩码 在左侧第一格尝试 最后选择挂三个钩码 杠杆尺保持平衡5结论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注意事项 1 检查测力计是否完好 2 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 便于比较 3 实验完毕 整理好仪器和实验桌 制作电路检测器 主要用于检测干电池电路的通 断 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等活动 1 组装一个简单电路2 把小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 另外再连上一根导线 这就是简单的电路检测器3 把故障电路的某一部分电路或某一个元件连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导线头之间 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 4 注意几个问题 由于各种电路不一定 电路检测器也有一定得使用范围的 检测前要关闭电源 1 组装电路检测器后 要先检测小灯泡是否发光 避免连接时断路和短路 2 在检测电路时 应先把故障电路中的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 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3 检测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是否有电 应采用取出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中的电池 将故障电路中的电池放在电路检测器的电池盒里 看看小灯泡会不会亮 4 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5 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单电路 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制作电磁铁 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2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紧密缠绕在铁钉上 30 50圈 3 两端可以用胶带固定 也可以穿结 防止松开 从倒数三圈倒传出去 导线两头留出10 20厘米做引线 4 将电池装入电池座中 5将铁钉的两端导线分别与电池连接6接通电路后 迅速用铁钉一端去吸回形针 可见大头针被吸起 断电后大头针会掉下 断开电用铁钉的一端去靠近大头针 会见到大头针不被吸起或明显吸力减弱 铁钉可能有残磁 电磁铁的概念 像这样有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磁力大小 实验名称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 导线 电池盒 大头针 指南针 资料图片 电池实验步骤 与电流强度有关 1 把导线连接在一节电池的电池盒的接线柱上 记录回形针的个数 2 把导线连接电池盒的接线柱上 内有两节电池 记录好回形针的个数 观察到的现象 电池节数多的电磁铁磁力就大 电池节数少的电磁力就小 结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 与导线的圈数有关 同上 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 改变缠绕圈数 根据吸起回形针数量得出 匝数多 磁力大 结论 导线缠绕在铁钉上的圈数与磁力的大小也有关系 注意 1 导线必须按照同一方向绕在铁钉上 2 通电时间长 导线会发烫 所以 通电时间不能长 不能用手去摸长时间通电的电磁铁3不能让电磁铁碰到大头针或指南针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切片 1 取载玻片和盖玻片 2 用滴管吸取蒸馏水一滴于载玻片中央 3 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一小片 用小刀在洋葱皮上划一个井字 这样就可以用镊子取中间的一小块了 立即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 材料不可过大 不能超出盖玻片的范围 也不要使材料重叠 皱缩 可用镊子或解剖针仔细展平 4 用镊子取盖玻片 使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的和水滴 然后再慢慢放下盖玻片 以防止产生气泡 如仍有气泡 可用镊子将盖玻片稍为提高 然后再放下 切忌用手指揿压盖玻片 5 加上盖玻片后 如发现盖玻片或材料在水滴上浮动 可用吸水纸从盖玻片一侧吸去部分水 使盖玻片紧贴载玻片为度 如发现水不能布满盖玻片下方 则水太少 可用滴管在盖玻片边缘注入少许水 使水布满盖玻片下方为止 6 最后用吸水纸或纱布揩干盖玻片四周的水 装片制作完成注意 1要提取洋葱内表皮正确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使用方法 1 安放2 对光3 上片4 调焦5 观察 1 安放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着镜座 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 2 对光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 镜面朝向光源 从目镜往下看 能看见一个明亮而均匀的光圈 3 上片镜筒抬起 物镜离载物台2 3厘米 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 压片夹夹住 标本放通光孔中央 4 调焦调节准焦螺旋 先降低镜筒 再慢慢抬升直至标本图像清晰出现在视野里 5 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 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 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 注意事项 1 在调试显微镜时 根据实际光照情况选择使用反光镜的平面和凹面 光线充足时 使用平面反射光线 光线弱时 使用灯光或凹面聚集光线 2 慢慢移动载玻片时 标本的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看到的方向相反 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取下玻片标本 显微镜放入盒内 测自己肺活量 实验目的 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实验器材 透明瓶子 胶条 烧杯 水 大水槽 胶皮管或塑料软管实验过程 1 选一个大的透明瓶子作为测量瓶 先在瓶口约4CM处做一小孔 大小根据塑料管直径 再插入塑料管 剪成斜口 然后将胶条垂直贴在瓶上 准备做刻度尺 2 用100毫升的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水 每加100毫升在胶条上做一刻度标记 直至加满测量瓶 做出完整的刻度自下而上标记 在500毫升 1000毫升 1500等处刻度线分别加长 便于读数 装满后 让水染色 并用夹子夹住吸管弯折处 3 找一个大水槽 向水槽中加入四分之三容量的水 4 将装满水的测量瓶倒扣在水槽中 水中去掉瓶盖 不要让瓶中的水流出来5 自然站立 深吸一口气 然后通过塑料软管用力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吹气 吹气过程中不要换气 吹气完成后 迅速封住管口 读取瓶中气体的容量 这就是自己的肺活量 结论 1 性别不同 肺活量不同 男性一般大于女性 2 胸腔大小不同 肺活量不同 胸腔大 则一般肺活量大 3 年龄不同 肺活量不同 青壮年一般大于老人和小孩 4 每次测出的肺活量会有所差异 可以去近似平均值 测量心率 1 脉搏的跳动和心脏的跳动是一致的 所以 我们测量脉搏的跳动 就知道了1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2 找到自己手腕处的脉搏 方法是 伸出自己的左手 也可以是右手 先以左手为例 掌心向上 右手的食指 中指 无名指指肚并排放在左手手腕外侧 通过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 3 测量方法 两个人互相测量 自己测量呼吸 另一个人测心跳 测量次数 三次 本别是静坐时 运动后 运动休息3分钟后 谢谢大家 我们共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